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患者女,54岁,因“双下肢痛性皮下结节伴破溃1年,双下肢麻木6个月,间断腹痛1个月,腰痛、头晕3天”来诊。查体:体温37.5℃,血压180/110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楚,心、肺查体无阳性体征;上腹部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关节无肿胀,双下肢网状青斑,胫前由上至下散在分布皮下结节,伴皮肤破溃、结痂。提示患者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皮肤活检:灶性坏死性血管炎;选择性内脏血管造影:肾多发性小动脉瘤及梗死,肠系膜上动脉小动脉瘤形成和节段狭窄。目前的诊断可能性最大是()。
A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B

系统性红斑狼疮

C

血栓性静脉炎

D

结节性多动脉炎

E

大动脉炎

F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患者女,54岁,因“双下肢痛性皮下结节伴破溃1年,双下肢麻木6个月,间断腹痛1个月,腰痛、头晕3天”来诊。查体:体温37.5℃,血压180/110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楚,心、肺查体无阳性体征;上腹部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关节无肿胀,双下肢网状青斑,胫前由上至下散在分布皮下结节,伴皮肤破溃、结痂。提示患者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皮肤活检:灶性坏死性血管炎;选择性内脏血管造影:肾多发性小动脉瘤及梗死,肠系膜上动脉小动脉瘤形成和节段狭窄。目前的诊断可能性最大是()。A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B 系统性红斑狼疮C 血栓性静脉炎D 结节性多动脉炎E 大动脉炎F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相关考题
考题 女性,20岁。下肢皮疹伴瘙痒2周就诊。患者起病前1周有“上感”史。查体:双下肢较多红斑、丘疹、风团,较多紫癜,中间有小血疱,部分破溃形成溃疡与结痂。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A、急性荨麻疹B、荨麻疹性血管炎C、过敏性紫癜D、变应性皮肤血管炎E、结节性红斑

考题 患者女,54岁,因“双下肢痛性皮下结节伴破溃1年,双下肢麻木6个月,间断腹痛1个月,腰痛、头晕3天”来诊。查体:体温37.5℃,血压180/110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楚,心、肺查体无阳性体征;上腹部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关节无肿胀,双下肢网状青斑,胫前由上至下散在分布皮下结节,伴皮肤破溃、结痂。为明确诊断应进行的检查包括A、抗核抗体B、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C、类风湿因子D、皮肤活检E、选择性内脏血管造影F、肝功能提示患者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皮肤活检:灶性坏死性血管炎;选择性内脏血管造影:肾多发性小动脉瘤及梗死,肠系膜上动脉小动脉瘤形成和节段狭窄。目前的诊断可能性最大是A、显微镜下多血管炎B、系统性红斑狼疮C、血栓性静脉炎D、结节性多动脉炎E、大动脉炎F、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该患者的内科治疗原则包括A、控制血压B、血管扩张剂C、糖皮质激素D、免疫抑制剂E、抗生素F、抗凝剂

考题 患者女,34岁。因"反复口腔溃疡3年,伴双下肢结节红斑2个月"来诊。查体:口腔黏膜可见数个溃疡;下肢小腿可及数个质韧的皮下结节,有触痛;双手关节轻压痛,无肿胀及活动受限。此患者诊断可能是A、系统性红斑狼疮B、白塞病C、皮肌炎D、系统性硬化病E、干燥综合征

考题 患者男,42岁,因“四肢红斑伴溃疡,左侧肢体感觉异常,味觉减退,眼球活动受限6个月,腹痛3天”来诊。查体:体温36.5℃,血压150/90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楚,心、肺无阳性体征;腹部压痛,肌紧张,关节无肿胀,四肢结节红斑,部分破溃,结痂。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1∶100,C-反应蛋白60mg/L,红细胞沉降率45mm/1h,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尿蛋白(+);皮肤活检:小血管局灶性坏死,伴中性粒细胞浸润。该患者的诊断为A、韦格纳肉芽肿B、系统性红斑狼疮C、显微镜下多血管炎D、结节性多动脉炎E、贝赫切特综合征该患者不容易出现的临床症状是A、肠坏死B、睾丸炎C、肾小球血管炎D、脾梗死E、Ⅳ、Ⅵ、Ⅶ和Ⅷ对脑神经受累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的因素不包括A、肾功能不全,血清肌酐水平≥140μmol/LB、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1gC、胃肠道受累D、结节红斑E、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考题 患者女,45岁,护士,因“反复发作双下肢结节伴发热10年,再次发作1个月”来诊。10前始无诱因出现双下肢伸侧红色结节,高出皮肤,质稍硬,压之疼痛,伴有全身乏力,关节肿痛不明显,并有低热,体温37.5 ℃左右,无咳嗽、盗汗,予青霉素+地塞米松等后好转。其后每年发作。近1个月来下肢再次出现结节,伴低热、乏力,无明显消瘦,来诊。皮肤科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下肢伸侧散在蚕豆大小红色结节,部分色素沉着,有压痛;关节无红肿,活动自如。可能的诊断是A、结节性红斑B、色素性紫癜性皮病C、硬红斑D、红斑性肢痛病E、变应性皮肤血管炎F、脂膜炎G、Sweet综合征可能的诊断是(提示 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正常;ESR 100 mm/h;RF正常范围;CRP 46.8 mg/L,ANA、ENA、ds-DNA均(-);血TB-Ab(+),PPD(+++);病毒性肝炎标志物全部阴性。胸部X线片、腹部B超未见异常(无肿大淋巴结)。)A、结节性红斑B、色素性紫癜性皮病C、硬红斑D、红斑性肢痛病E、变应性皮肤血管炎F、脂膜炎G、Sweet综合征治疗上可以选择的药物是(提示 应用青霉素无效,应用消炎痛有效。)A、皮质类固醇激素B、维A酸C、阿昔洛韦D、氨苯砜E、雷公藤多苷片F、伊曲康唑G、碘化钾

考题 患者女,40岁,因“发热、关节痛2个月,双下肢水肿、皮疹1个月”来诊。既往史无特殊。查体:体温38.6℃,双下肢可见紫癜样皮疹,心、肺、腹无阳性体征,双下肢压凹性水肿,双腕、双肘、双膝轻压痛,左膝关节肿胀,浮髌试验阳性。为明确诊断,需立即进行的检查包括A、抗核抗体B、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C、血、尿、粪常规及生化D、类风湿因子和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E、补体C3、C4F、关节腔穿刺关节液送检常规、生化、培养G、骨髓穿刺+培养H、皮肤活检I、肾穿刺活检提示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尿常规:蛋白(++),隐血(++++),红细胞(++++);抗核抗体(-);生化:清蛋白22g/L,球蛋白35g/L,肌酐(Cr)196mmol/L;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髓过氧化物酶(MPO)(+);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补体C3、C4正常。患者目前的诊断为A、系统性红斑狼疮B、狼疮性肾炎C、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D、低蛋白血症E、类风湿关节炎F、过敏性紫癜G、肾功能不全患者目前可采取的治疗包括A、非甾体消炎药B、激素C、环磷酰胺D、血浆置换E、人血清蛋白F、静脉用丙种球蛋白G、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

考题 患者男性,70岁,因“低热、咳嗽、气短伴双下肢水肿3个月”来诊。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Vecro音,双下肢Ⅱ度压凹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肌酐152 μmol/L,抗核抗体阳性(1︰100);尿蛋白(++),尿红细胞10~15个/HP,尿白细胞8~9个/HP,可见红细胞管型。最可能的诊断是A、系统性红斑狼疮B、显微镜下多血管炎C、慢性肾小球肾炎D、肺出血-肾炎综合征E、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有助于确定诊断的检查是A、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B、抗双链DNA抗体C、抗Sm抗体D、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E、抗心磷脂抗体不必要的检查是A、肺高分辨率CTB、肾B型超声C、肺功能检测D、肾活检E、膀胱镜

考题 患者女,37岁。反复腹胀、腹泻、腹痛1年,加重2周来诊。近几年经常有口腔溃疡,关节痛。查体见面部蝶形红斑,手指指端红色痛性结节,浅表淋巴结轻度增大,心肺无异常,腹部查体轻度压痛,无固定压痛点,无包块,双下肢无水肿。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不应进行的检查是()A、抗核抗体B、补体检测C、免疫球蛋白检测D、肠镜E、手术探查

考题 患者女,37岁。反复腹胀、腹泻、腹痛1年,加重2周来诊。近几年经常有口腔溃疡,关节痛。查体见面部蝶形红斑,手指指端红色痛性结节,浅表淋巴结轻度增大,心肺无异常,腹部查体轻度压痛,无固定压痛点,无包块,双下肢无水肿。 与该患血栓形成相关的自身抗体是()A、抗心磷脂抗体B、抗SSA抗体C、抗UIRNP抗体D、抗Sm抗体E、抗dsDNA抗体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42岁,因“四肢红斑伴溃疡,左侧肢体感觉异常,味觉减退,眼球活动受限6个月,腹痛3天”来诊。查体:体温36.5℃,血压150/90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楚,心、肺无阳性体征;腹部压痛,肌紧张,关节无肿胀,四肢结节红斑,部分破溃,结痂。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1∶100,C-反应蛋白60mg/L,红细胞沉降率45mm/1h,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尿蛋白(+);皮肤活检:小血管局灶性坏死,伴中性粒细胞浸润。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的因素不包括()。A 肾功能不全,血清肌酐水平≥140μmol/LB 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1gC 胃肠道受累D 结节红斑E 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考题 多选题患者男,45岁,因“复发性口腔溃疡3年,阴囊溃疡1个月”来诊。患者疼痛明显,伴有膝关节肿痛及双下肢结节性红斑,近日出现头痛、胸闷。既往无高血压病史。查体:血压180/120mmHg(1mmHg=0.133kPa)。主动脉彩色超声:腹主动脉瘤形成。该病还可以出现的临床表现有()。A皮肤针刺反应阳性B假性毛囊炎C眼葡萄膜炎D蝶形红斑E猖獗性龋齿F静脉或动脉血栓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48岁,因“发热,咳嗽、气促1个月”来诊。入院前患者在外院行抗感染治疗无效。查体:双下肺可闻及少量湿啰音,双踝轻度压凹性水肿,余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尿常规:隐血(++),红细胞(+),蛋白(++),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髓过氧化物酶(MPO)(+)。肺部CT:斑片状阴影伴双下肺间质性改变。该48岁女患者的诊断首先考虑为()。A 急性肾小球肾炎B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 系统性红斑狼疮D 肺部感染E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42岁,因“四肢红斑伴溃疡,左侧肢体感觉异常,味觉减退,眼球活动受限6个月,腹痛3天”来诊。查体:体温36.5℃,血压150/90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楚,心、肺无阳性体征;腹部压痛,肌紧张,关节无肿胀,四肢结节红斑,部分破溃,结痂。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1∶100,C-反应蛋白60mg/L,红细胞沉降率45mm/1h,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尿蛋白(+);皮肤活检:小血管局灶性坏死,伴中性粒细胞浸润。该42岁男性患者的诊断为()。A 韦格纳肉芽肿B 系统性红斑狼疮C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D 结节性多动脉炎E 贝赫切特综合征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37岁。反复腹胀、腹泻、腹痛1年,加重2周来诊。近几年经常有口腔溃疡,关节痛。查体见面部蝶形红斑,手指指端红色痛性结节,浅表淋巴结轻度增大,心肺无异常,腹部查体轻度压痛,无固定压痛点,无包块,双下肢无水肿。与该患血栓形成相关的自身抗体是()A 抗心磷脂抗体B 抗SSA抗体C 抗U1-RNP抗体D 抗Sm抗体E 抗dsDNA抗体

考题 多选题患者女,54岁,因“双下肢痛性皮下结节伴破溃1年,双下肢麻木6个月,间断腹痛1个月,腰痛、头晕3天”来诊。查体:体温37.5℃,血压180/110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楚,心、肺查体无阳性体征;上腹部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关节无肿胀,双下肢网状青斑,胫前由上至下散在分布皮下结节,伴皮肤破溃、结痂。该患者的内科治疗原则包括()。A控制血压B血管扩张剂C糖皮质激素D免疫抑制剂E抗生素F抗凝剂

考题 多选题患者男,55岁,因“发热、头痛、咳嗽、咳痰1个月,加重伴痰中带血2天”来诊。入院前外院抗细菌及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无效。既往史无特殊。查体:血压125/85mmHg(1mmHg=0.133kPa),慢性贫血貌,睑结膜苍白,口唇无发绀,呼吸急促,25次/分,双肺呼吸音粗,双侧中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88次/分,律齐,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需立即进行的检查包括()。A抗核抗体B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C血、尿、粪常规及血生化D补体C3、C4E血气分析FB型脑钠肽前体G肺部CTH肿瘤标志物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34岁。因“反复口腔溃疡3年,伴双下肢结节红斑2个月”来诊。查体:口腔黏膜可见数个溃疡;下肢小腿可及数个质韧的皮下结节,有触痛;双手关节轻压痛,无肿胀及活动受限。此患者诊断可能是()。A 系统性红斑狼疮B 白塞病C 皮肌炎D 系统性硬化病E 干燥综合征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28岁,因“双下肢结节1周”来诊。查体:双小腿胫前对称分布的蚕豆至鸟卵大小的红色结节,触痛(+)。最可能的诊断是()。A 结节性红斑B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C 脂膜炎D Sweet综合征E 硬红斑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37岁。反复腹胀、腹泻、腹痛1年,加重2周来诊。近几年经常有口腔溃疡,关节痛。查体见面部蝶形红斑,手指指端红色痛性结节,浅表淋巴结轻度增大,心肺无异常,腹部查体轻度压痛,无固定压痛点,无包块,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1:1000阳性,抗dsDNA阳性,补体低,肠镜可见结肠黏膜充血、糜烂。该患者的胃肠道表现是()A 炎症性肠病B 白塞病的胃肠道病变C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胃肠道病变D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E 血管炎

考题 多选题患者女,40岁,因“发热、关节痛2个月,双下肢水肿、皮疹1个月”来诊。既往史无特殊。查体:体温38.6℃,双下肢可见紫癜样皮疹,心、肺、腹无阳性体征,双下肢压凹性水肿,双腕、双肘、双膝轻压痛,左膝关节肿胀,浮髌试验阳性。提示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尿常规:蛋白(++),隐血(++++),红细胞(++++);抗核抗体(-);生化:清蛋白22g/L,球蛋白35g/L,肌酐(Cr)196mmol/L;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髓过氧化物酶(MPO)(+);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补体C3、C4正常。患者目前的诊断为()。A系统性红斑狼疮B狼疮性肾炎C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D低蛋白血症E类风湿关节炎F过敏性紫癜G肾功能不全

考题 多选题患者女,40岁,因“发热、关节痛2个月,双下肢水肿、皮疹1个月”来诊。既往史无特殊。查体:体温38.6℃,双下肢可见紫癜样皮疹,心、肺、腹无阳性体征,双下肢压凹性水肿,双腕、双肘、双膝轻压痛,左膝关节肿胀,浮髌试验阳性。为明确诊断,需立即进行的检查包括()。A抗核抗体B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C血、尿、粪常规及生化D类风湿因子和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E补体C3、C4F关节腔穿刺关节液送检常规、生化、培养G骨髓穿刺+培养H皮肤活检I肾穿刺活检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42岁,因“四肢红斑伴溃疡,左侧肢体感觉异常,味觉减退,眼球活动受限6个月,腹痛3天”来诊。查体:体温36.5℃,血压150/90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楚,心、肺无阳性体征;腹部压痛,肌紧张,关节无肿胀,四肢结节红斑,部分破溃,结痂。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1∶100,C-反应蛋白60mg/L,红细胞沉降率45mm/1h,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尿蛋白(+);皮肤活检:小血管局灶性坏死,伴中性粒细胞浸润。该男患者不容易出现的临床症状是()。A 肠坏死B 睾丸炎C 肾小球血管炎D 脾梗死E Ⅳ、Ⅵ、Ⅶ和Ⅷ对脑神经受累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32岁,因“雷诺现象、小关节肿痛2年”来诊。患者于2年前无诱因出现雷诺现象,伴左手拇指、右手示指近端指间关节(PIP)肿痛。无发热,无脱发、皮疹、光过敏、口腔溃疡,无口干、眼干,无皮肤增厚、紧硬等伴随症状。食欲好,排尿、粪如常。既往体健。查体:一般情况好。双手指皮温低。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腹查体未及异常。各关节无畸形、肿胀、压痛、活动受限。双下肢无水肿。提示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正常,抗核抗体1∶320阳性(均质型),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心磷脂(ACL)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胸部X线片、双手X线片均正常。目前考虑最可能的诊断有()。A 系统性红斑狼疮B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C 血管炎D 类风湿关节炎E 系统性硬化F 混合结缔组织病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37岁。反复腹胀、腹泻、腹痛1年,加重2周来诊。近几年经常有口腔溃疡,关节痛。查体见面部蝶形红斑,手指指端红色痛性结节,浅表淋巴结轻度增大,心肺无异常,腹部查体轻度压痛,无固定压痛点,无包块,双下肢无水肿。 与该患血栓形成相关的自身抗体是()A 抗心磷脂抗体B 抗SSA抗体C 抗UIRNP抗体D 抗Sm抗体E 抗dsDNA抗体

考题 多选题患者女,40岁,因“发热、关节痛2个月,双下肢水肿、皮疹1个月”来诊。既往史无特殊。查体:体温38.6℃,双下肢可见紫癜样皮疹,心、肺、腹无阳性体征,双下肢压凹性水肿,双腕、双肘、双膝轻压痛,左膝关节肿胀,浮髌试验阳性。该40岁女性患者目前可采取的治疗包括()。A非甾体消炎药B激素C环磷酰胺D血浆置换E人血清蛋白F静脉用丙种球蛋白G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21岁。因“反复头晕,双眼黑蒙2年,左上肢无力6个月”来诊。患者无关节疼痛及口腔溃疡。查体:左上肢血压90/58mmHg(1mmHg=0.133kPa),右上肢血压136/76mmHg。左桡动脉搏动明显减弱,左手指末端发凉,全身无皮疹、红斑。心、肺、腹部未见明显异常,关节无红肿、压痛,双下肢无水肿。对该女性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A 颅脑CTB 脑血流图C 上肢血管彩色超声D D.血管造影(DSE 眼底检查

考题 多选题患者男,55岁,因“反复发热,乏力,关节、肌肉疼痛5年,发现皮下结节1年”来诊。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查体:体温38.3℃,双侧大腿外侧触及皮下结节,左、右各1个,约鸡蛋大小,皮色稍红,活动度小,质地韧,皮温稍高,有压痛,无破溃,无感染。 提示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21.51×109/L,中性粒细胞0.84;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升高;类风湿因子、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谱、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血培养、肿瘤、结核、梅毒、艾滋病相关指标均为阴性。胸部X线片、腹部B型超声均正常。病程中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不清,查体:颈强直,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为明确诊断应进行的检查包括()。A颅脑MRAB脑脊液检查(细菌培养、生化、常规等)C胸部CTD皮下结节活检+病理E颅脑CTF骨髓穿刺+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