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A国主要向B、C两国进口重型机械等大宗商品。假设B国重型机械行业通过技术革新使劳动生产率提高5%,而C国为刺激经济允许货币贬值7%。如果其他条件均不变,可能会带来的影响是( )。
①该区域原有正常贸易秩序被打破,竞争激烈
②A国增加进口B国重型机械,减少进口C国重型机械
③A国减少进口B国重型机械,增加进口C国重型机械
④有利于该地区开展良性贸易竞争。共享市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一国货币贬值是指通过降低本国商品相对外国商品的价格,外国货币的购买力相对提高,使外国人们增加对本国产品的需求,扩大出口。题目中C国为刺激经济将货币贬值7%,使A国相对于C国的货币购买力提高,而B国重型机械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5%。那么A国可能倾向增加对C国的重型机械的进口,由此该地区的贸易竞争更加激烈。①③符合题意,因此本题选B。
更多 “A国主要向B、C两国进口重型机械等大宗商品。假设B国重型机械行业通过技术革新使劳动生产率提高5%,而C国为刺激经济允许货币贬值7%。如果其他条件均不变,可能会带来的影响是( )。 ①该区域原有正常贸易秩序被打破,竞争激烈 ②A国增加进口B国重型机械,减少进口C国重型机械 ③A国减少进口B国重型机械,增加进口C国重型机械 ④有利于该地区开展良性贸易竞争。共享市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相关考题
考题 假定闭关自守的状态下X商品的价格,在A国是10美元,在B国是8美元,在C国为6美元,并且A国是小国,不能通过贸易影响B国和C国的价格。如果A国对从B国和C国进口的X商品最初征收非歧视性的100%的从价税,那么,A国会在国内生产X商品还是从B国或C国进口X商品?( B) A. A国将从B国进口B. A国将从C国进口C. A国将在国内生产D. 以上都不对

考题 假定闭关自守的状态下X商品的价格,在A国是10美元,在B国是8美元,在C国为6美元,并且A国是小国,不能通过贸易影响B国和C国的价格。如果A国对从B国和C国进口的X商品最初征收非歧视性的100%的从价税,那么,A国会在国内生产X商品还是从B国或C国进口X商品?() A、A国将从B国进口B、A国将从C国进口C、A国将在国内生产D、以上都不对

考题 设A、B两国对X商品的供求曲线相同,为:SA=SB=150+20P DA=DB=200-20P C国不生产X,只能从A、B两国进口,其国内需求为:DC=100-20P⑴求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商品X的国际价格及各国的贸易量。⑵如果A、B两国同时对C国实行贸易制裁,不向其出口,求和自由贸易相比,各国的福利变化情况。⑶如果A国单独对C国实施制裁措施,不向其出口,求A、B、C三国的福利变化情况。这时A国的制裁措施是明智之举吗?为什么?

考题 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前提假设是() A、(1)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2)两国的技术相同;(3)贸易使商品的价格在两国都相等B、(1)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2)两国的资金相同;(3)贸易使商品的价格在两国都相等C、(1)两个国家生产多种商品;(2)两国的技术相同;(3)贸易使商品的价格在两国都相等D、:(1)两个国家生产多种商品;(2)两国的技术相同;(3)贸易使商品的价格在两国有差距

考题 假设在两国经济的情况下,一国U国对其出口商品补贴,另一国W国通过对该商品征税,抵消其补贴产生的影响,试分析两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如果另一国W国也给自己的出口商品补贴,贸易条件又怎样?请进行对比分析。

考题 甲、乙两国货币汇率原来为1:6,之后,甲国为刺激经济增发货币20%,同期乙国生产A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甲国进口商从乙国进口原价为120元一件的A商品,用甲国货币支付为()元?甲国货币贬值幅度为()?A16元;20%B12元;20%C16元;16.7%D10元;不变

考题 假设2012年甲国某商品的价值用本国货币表示为12元,出口到乙国,用乙国货币表示为18元。如果2012年甲国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乙国货币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卖到乙国的价格应该是()A、12元B、18元C、18.75元D、15元

考题 假设2012年某国生产一件W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5元。2013年该国生产W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同期该国货币贬值率为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2013年W商品的价格是()A、15元B、12.5元C、12元D、10元

考题 假设2010年M国货币对N国货币汇率为1:6,11个单位N国货币可以购买某商品一件。2011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为20%,该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若其他条件不变,10单位M国货币可以购买该商品()A、4.2件B、5件C、6件D、无法计算

考题 假设2010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45元。如果2011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贬值2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1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A、7.5元B、22.5元C、30元D、40元

考题 甲、乙两国货币汇率原来为1:6,之后,甲国为刺激经济增发货币20%,同期乙国生产A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甲国进口商从乙国进口原价为120元一件的A商品,用甲国货币支付为()元?甲国货币贬值幅度为()?A、16元;20%B、12元;20%C、16元;16.7%D、10元;不变

考题 影响一种大宗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供求关系的最直接的因素是()A、经济周期B、商品的供给C、主要出口国的可供出口量和主要进口国的需要进口量D、消费偏好

考题 甲国某企业产品出口到乙国,2013年生产一件M商品需要1小时,其价值为100元,甲国对乙国的汇率为1∶5。2014年,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在1小时中创造的价值总量为96元,甲国对乙国的汇率为1∶6。若其他条件不变,2014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A、提高了25%B、降低了20%C、提高了20%D、降低了25%

考题 甲乙丙三国是传统的贸易伙伴国,汽车是乙国,丙国两国对甲国出口的大宗商品。假定目前丙国汽车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5%,而乙国货币对甲国升值8%,其他条件均不变。下列做法中,甲国的最佳选择是()A、增加进口乙国汽车,减少进口丙国汽车B、增加进口丙国汽车,减少进口乙国汽车C、增加进口乙、丙国的汽车D、减少进口乙、丙国汽车

考题 假设2010年M国一单位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3元,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5,如果M国2011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30﹪,且该国的货币贬值20﹪,2011年将该商品出口到N国,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换回多少单位N国货币()A、65B、62.5C、50D、40

考题 假设2011年甲国一单位商品的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0元,1单位甲国货币/1单位乙国货币为1:6.8。若甲国2012年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货币贬值20%,2012年将该国商品出口到乙国,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换回乙国()单位的货币A、816B、850C、680D、810.4

考题 设A、B两国对商品X的供求曲线相同,为: SA=SB=150+20P,DA=DB=200-20P C国不生产X,只能从A、B两国进口,其国内需求为: DC=100-20P (1)求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商品X的国际价格及各国的贸易量; (2)如果A、B两国同时对C国实行贸易制裁,不向其出口,求和自由贸易相比,各国的福利变化情况。 (3)如果A国单独对C实施制裁措施,不向其出口,求A、B、C三国的福利变化情况,这时A国的制裁措施是明智之举吗?为什么?

考题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包含的假设条件有()。A、两国的要素禀赋不同B、同一种产品在两国的要素密集性质相同C、在两个国家中,两种商品的生产都是规模报酬不变的D、两国在生产中使用相同的技术

考题 假定有A、B两个国家,每个国家在初始状态下自给自足地生产X、Y两种产品,如果A国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比B高,且在X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更大的优势。 (1)在上述情况下,A、B两国有无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提高经济福利的可能性,为什么? (2)如果两国之间能够发生互利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请预测分工和贸易的格局。 (3)如果B国Y产品生产行业发生技术革新,劳动生产率超过了A国Y行业,上述两问的答案是否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考题 H-O模型的基本假设有()。A、两国在生产中使用同样的技术B、在两个国家中,商品的生产都是规模报酬不变的C、两国在生产中均为不完全分工D、两国的需求偏好相似E、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贸易壁垒

考题 甲、乙、丙是传统的贸易伙伴国,布料是乙、丙两国对甲国出口的大宗商品。面对世界经济低迷不振,乙国布料行业通过技术革命劳动生产率提高5%,而丙国宣布对甲国货币贬值5%,如果其他条件均不变,可能会带来的影响有:①有利于该地区开展良性贸易竞争②影响该区域正常贸易秩序③甲国增加进口乙国服装,减少进口丙国服装④甲国减少进口乙国服装,增加进口丙国服装()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考题 甲、乙、丙三国是传统的贸易伙伴国,其中甲国为发达国家,而乙、丙两国为新兴发展中国家,服装是乙、丙两国对甲国出口的大宗商品。假定目前乙国由于金融危机等影响,服装行业劳动生产率降低,而丙国货币对甲国升值,其他条件均不变,则三国服装贸易情况可能会出现如下变化()A、甲国减少进口乙、丙两国的服装B、甲国减少进口乙国服装,增加进口丙国服装C、甲国减少进口丙国服装,增加进口乙国服装D、乙国服装企业大量向丙国转移

考题 假设2012年1单位甲国货币可以兑换6单位乙国货币。2013年,甲国的通货膨胀率为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购买力角度看,2013年两国间的汇率为()A、1∶4B、1∶5C、1∶6.5D、1∶7

考题 单选题甲国某企业产品出口到乙国,2013年生产一件M商品需要1小时,其价值为100元,甲国对乙国的汇率为1∶5。2014年,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在1小时中创造的价值总量为96元,甲国对乙国的汇率为1∶6。若其他条件不变,2014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A 提高了25%B 降低了20%C 提高了20%D 降低了25%

考题 单选题假设2012年甲国某商品的价值用本国货币表示为12元,出口到乙国,用乙国货币表示为18元。如果2012年甲国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乙国货币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卖到乙国的价格应该是()A 12元B 18元C 18.75元D 15元

考题 单选题假设2012年1单位甲国货币可以兑换6单位乙国货币。2013年,甲国的通货膨胀率为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购买力角度看,2013年两国间的汇率为()A 1∶4B 1∶5C 1∶6.5D 1∶7

考题 单选题甲、乙、丙是传统的贸易伙伴国,布料是乙、丙两国对甲国出口的大宗商品。面对世界经济低迷不振,乙国布料行业通过技术革命劳动生产率提高5%,而丙国宣布对甲国货币贬值5%,如果其他条件均不变,可能会带来的影响有:①有利于该地区开展良性贸易竞争②影响该区域正常贸易秩序③甲国增加进口乙国服装,减少进口丙国服装④甲国减少进口乙国服装,增加进口丙国服装()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