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问答题
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2月,某省甲出版社副总编辑王国平的老朋友沈成编写了《家庭理财指南》书稿后,与王国平联系,希望安排出版。王国平翻阅书稿,认为其内容符合读者的需求,估计会有较大的发行量。于是,王国平与社长商量后,决定将该选题补充列入当年选题计划并补报备案。王国平据社长的授权与沈成签订了出版合同后,把该书稿交给经济读物编辑室的刘康,要求其设法尽快出书。刘康在2014年曾因负责编辑的一部图书编校质量不合格而被免去编辑室副主任职务,仅保留副编审专业技术职务。接受《家庭理财指南》书稿后,刘康由于当时正忙于另一部书稿的编辑工作,就请某大学一名在读的博士研究生欧洋进行编辑加工整理。刘康翻阅欧洋加工后的稿件,作了几处修改便以“责任编辑”的名义签署了“已经做好编辑加工整理工作,可以发稿”的意见,将稿件提交编辑室主任赵敏副编审复审。赵敏抽查部分书稿,没有发现涉及政治导向和思想倾向的问题,就签署了“同意发稿”的复审意见。王国平接到这部事先已经看过的书稿后,随即签署了“同意发稿,请尽快安排出版”的终审意见。办妥发稿手续后,刘康将书稿连同对版式设计的要求和外社美术编辑完成的封面设计电子文件一起交总编办转出版部门安排排版。校样打出后,经请示王国平同意,刘康将校样委托某校对公司包校一遍,并请该公司的一名副经理担任责任校对负责把关。刘康收回校样时未见重要质疑,即办理了付印手续。印刷厂一个星期后送来样书,甲出版社有关人员检查后未发现印装质量问题,就同意成批装订。2015年5月,甲出版社开始发行《家庭理财指南》。2015年11月,省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在图书质量检查中,发现《家庭理财指南》编校差错率为万分之三,属于不合格图书。2015年11月20日,省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发出关于《家庭理财指南》被确认为不合格图书的通报,责成甲出版社严肃处理。问题一:甲出版社在出版《家庭理财指南》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错误?问题二:甲出版社对《家庭理财指南》一书应该如何处理?问题三:刘康将受到什么处罚?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问答题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2月,某省甲出版社副总编辑王国平的老朋友沈成编写了《家庭理财指南》书稿后,与王国平联系,希望安排出版。王国平翻阅书稿,认为其内容符合读者的需求,估计会有较大的发行量。于是,王国平与社长商量后,决定将该选题补充列入当年选题计划并补报备案。王国平据社长的授权与沈成签订了出版合同后,把该书稿交给经济读物编辑室的刘康,要求其设法尽快出书。刘康在2014年曾因负责编辑的一部图书编校质量不合格而被免去编辑室副主任职务,仅保留副编审专业技术职务。接受《家庭理财指南》书稿后,刘康由于当时正忙于另一部书稿的编辑工作,就请某大学一名在读的博士研究生欧洋进行编辑加工整理。刘康翻阅欧洋加工后的稿件,作了几处修改便以“责任编辑”的名义签署了“已经做好编辑加工整理工作,可以发稿”的意见,将稿件提交编辑室主任赵敏副编审复审。赵敏抽查部分书稿,没有发现涉及政治导向和思想倾向的问题,就签署了“同意发稿”的复审意见。王国平接到这部事先已经看过的书稿后,随即签署了“同意发稿,请尽快安排出版”的终审意见。办妥发稿手续后,刘康将书稿连同对版式设计的要求和外社美术编辑完成的封面设计电子文件一起交总编办转出版部门安排排版。校样打出后,经请示王国平同意,刘康将校样委托某校对公司包校一遍,并请该公司的一名副经理担任责任校对负责把关。刘康收回校样时未见重要质疑,即办理了付印手续。印刷厂一个星期后送来样书,甲出版社有关人员检查后未发现印装质量问题,就同意成批装订。2015年5月,甲出版社开始发行《家庭理财指南》。2015年11月,省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在图书质量检查中,发现《家庭理财指南》编校差错率为万分之三,属于不合格图书。2015年11月20日,省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发出关于《家庭理财指南》被确认为不合格图书的通报,责成甲出版社严肃处理。问题一:甲出版社在出版《家庭理财指南》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错误?问题二:甲出版社对《家庭理财指南》一书应该如何处理?问题三:刘康将受到什么处罚?” 相关考题
考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甲同学因为父母离异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上课走神。乙同学因为被老师当众责骂而逃课。 [问题1][简答题] 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问题2][简答题] 甲乙两同学分别缺少哪些需要?根据甲乙两人的情况,提出合理建议。

考题 书稿接受出版后,应由()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A、书稿的责任编辑B、有关的编辑室主任C、总编办公室主任D、出版社法定代表人

考题 中国公民张某编写了一部书稿《数码相机指南》,于2004年1月将该书稿大纲送交甲出版社联系出版。甲出版社按规定程序进行选题论证并列选后,与张某签订了出版合同。合同约定:张某在合同签订之日起2个月内将所编《数码相机指南》的定稿交付甲出版社;张某保证合法拥有《数码相机指南》的全部著作权权利,如发生侵犯他人权利的问题,由张某承担全部责任;甲出版社获得的专有出版权为期5年;如果书稿达到可以出版的质量标准,甲出版社应于张某交付该书定稿后的5个月内出版该书,否则须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张某人民币1万元。 2004年3月,张某按合同约定将最后改定的全部书稿交付甲出版社。该书稿将数十家数码相机生产公司的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按相机的功能特点等分成八大部分编排,每一部分的前面均概括介绍该类相机的共同特性。审稿人员都认为:该书稿的编排和介绍也还合理、到位,但是其中汇集的许多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按署名来看,其著作权应属于相应的相机生产公司,必须得到这些公司的许可使用授权该书稿才可出版。甲出版社因此于2004年5月与张某联系,请其提供有关公司的授权证明。但是直到当年11月,张某仍未提供。于是,甲出版社决定不再出版《数码相机指南》,并于2004年12月初通知了张某。 2005年2月,张某向人民法院起诉甲出版社。诉状称:已经拥有《数码相机指南》专有出版权的甲出版社一直未对书稿提出过任何修改意见,这足以说明书稿质量已经达到可以出版的质量标准,该社本应当按合同约定至迟于2004年8月出版该书,但是至今仍未出版,构成违约;甲出版社索取数十家公司的授权证明,只是为了规避违约责任而企图迫使张某首先提出解除合同,因为产品说明书、用户手册载有的内容只是一些现成的技术数据和已经客观存在的相机操作方式,并不属于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且它们都是赠送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故而《数码相机指南》能否出版与这些公司毫无关系。最后,张某请求法院判令甲出版社履行合同,在2005年7月前出版《数码相机指南》,并赔偿违约金1万元。 产品说明书、用户手册是否属于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为什么?

考题 中国公民张某编写了一部书稿《数码相机指南》,于2004年1月将该书稿大纲送交甲出版社联系出版。甲出版社按规定程序进行选题论证并列选后,与张某签订了出版合同。合同约定:张某在合同签订之日起2个月内将所编《数码相机指南》的定稿交付甲出版社;张某保证合法拥有《数码相机指南》的全部著作权权利,如发生侵犯他人权利的问题,由张某承担全部责任;甲出版社获得的专有出版权为期5年;如果书稿达到可以出版的质量标准,甲出版社应于张某交付该书定稿后的5个月内出版该书,否则须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张某人民币1万元。 2004年3月,张某按合同约定将最后改定的全部书稿交付甲出版社。该书稿将数十家数码相机生产公司的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按相机的功能特点等分成八大部分编排,每一部分的前面均概括介绍该类相机的共同特性。审稿人员都认为:该书稿的编排和介绍也还合理、到位,但是其中汇集的许多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按署名来看,其著作权应属于相应的相机生产公司,必须得到这些公司的许可使用授权该书稿才可出版。甲出版社因此于2004年5月与张某联系,请其提供有关公司的授权证明。但是直到当年11月,张某仍未提供。于是,甲出版社决定不再出版《数码相机指南》,并于2004年12月初通知了张某。 2005年2月,张某向人民法院起诉甲出版社。诉状称:已经拥有《数码相机指南》专有出版权的甲出版社一直未对书稿提出过任何修改意见,这足以说明书稿质量已经达到可以出版的质量标准,该社本应当按合同约定至迟于2004年8月出版该书,但是至今仍未出版,构成违约;甲出版社索取数十家公司的授权证明,只是为了规避违约责任而企图迫使张某首先提出解除合同,因为产品说明书、用户手册载有的内容只是一些现成的技术数据和已经客观存在的相机操作方式,并不属于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且它们都是赠送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故而《数码相机指南》能否出版与这些公司毫无关系。最后,张某请求法院判令甲出版社履行合同,在2005年7月前出版《数码相机指南》,并赔偿违约金1万元。 张某是否可以成为《数码相机指南》的著作权人?为什么?

考题 中国公民张某编写了一部书稿《数码相机指南》,于2004年1月将该书稿大纲送交甲出版社联系出版。甲出版社按规定程序进行选题论证并列选后,与张某签订了出版合同。合同约定:张某在合同签订之日起2个月内将所编《数码相机指南》的定稿交付甲出版社;张某保证合法拥有《数码相机指南》的全部著作权权利,如发生侵犯他人权利的问题,由张某承担全部责任;甲出版社获得的专有出版权为期5年;如果书稿达到可以出版的质量标准,甲出版社应于张某交付该书定稿后的5个月内出版该书,否则须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张某人民币1万元。 2004年3月,张某按合同约定将最后改定的全部书稿交付甲出版社。该书稿将数十家数码相机生产公司的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按相机的功能特点等分成八大部分编排,每一部分的前面均概括介绍该类相机的共同特性。审稿人员都认为:该书稿的编排和介绍也还合理、到位,但是其中汇集的许多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按署名来看,其著作权应属于相应的相机生产公司,必须得到这些公司的许可使用授权该书稿才可出版。甲出版社因此于2004年5月与张某联系,请其提供有关公司的授权证明。但是直到当年11月,张某仍未提供。于是,甲出版社决定不再出版《数码相机指南》,并于2004年12月初通知了张某。 2005年2月,张某向人民法院起诉甲出版社。诉状称:已经拥有《数码相机指南》专有出版权的甲出版社一直未对书稿提出过任何修改意见,这足以说明书稿质量已经达到可以出版的质量标准,该社本应当按合同约定至迟于2004年8月出版该书,但是至今仍未出版,构成违约;甲出版社索取数十家公司的授权证明,只是为了规避违约责任而企图迫使张某首先提出解除合同,因为产品说明书、用户手册载有的内容只是一些现成的技术数据和已经客观存在的相机操作方式,并不属于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且它们都是赠送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故而《数码相机指南》能否出版与这些公司毫无关系。最后,张某请求法院判令甲出版社履行合同,在2005年7月前出版《数码相机指南》,并赔偿违约金1万元。 张某要求出版《数码相机指南》是否确与哪些相机生产公司无关?为什么?

考题 在()的情况下,出版社应退修稿件。A、收到作者书稿B、作者的书稿没有达到出版水平C、书稿基本可用,但需修改D、编辑发现新的学术问题

考题 单选题在()的情况下,出版社应退修稿件。A 收到作者书稿B 作者的书稿没有达到出版水平C 书稿基本可用,但需修改D 编辑发现新的学术问题

考题 问答题问题二:甲出版社对《家庭理财指南》一书应该如何处理?

考题 问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某图书出版社在2009年7月准备增补以下6个选题: ①《2009年热力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选》②《澳门特别行政区大事记》(配光盘) ③《中俄边界变迁研究》(附地图)④《现代人体美术作品选》 ⑤《伊斯兰教的形成与发展》⑥《古今天象奇观集萃》 选题①的书稿由热力学会主编。理化编辑室主任看过稿件后,认为内容过于专深,本社编辑人员难以把握其知识的正确性,担心难以保证图书质量。于是热力学会建议:由学会约请某大学物理系的一名副教授担任该书稿的责任编辑,并由该系两位教授负责完成复审和终审工作,出版社收到定稿作整体设计后就可安排印制,但是出版社没有同意。 选题④的作者交稿时提出:出版社完成审稿和编辑加工后,由作者自行联系印刷厂印制3000册,交出版社样书30册,其余由其自销;作者除承担印制费用外,再交给出版社3万元,但是出版社也没有同意。 出版以上选题的图书,出版社应分别办理哪些手续?

考题 问答题中国公民张某编写了一部书稿《数码相机指南》,于2004年1月将该书稿大纲送交甲出版社联系出版。甲出版社按规定程序进行选题论证并列选后,与张某签订了出版合同。合同约定:张某在合同签订之日起2个月内将所编《数码相机指南》的定稿交付甲出版社;张某保证合法拥有《数码相机指南》的全部著作权权利,如发生侵犯他人权利的问题,由张某承担全部责任;甲出版社获得的专有出版权为期5年;如果书稿达到可以出版的质量标准,甲出版社应于张某交付该书定稿后的5个月内出版该书,否则须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张某人民币1万元。 2004年3月,张某按合同约定将最后改定的全部书稿交付甲出版社。该书稿将数十家数码相机生产公司的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按相机的功能特点等分成八大部分编排,每一部分的前面均概括介绍该类相机的共同特性。审稿人员都认为:该书稿的编排和介绍也还合理、到位,但是其中汇集的许多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按署名来看,其著作权应属于相应的相机生产公司,必须得到这些公司的许可使用授权该书稿才可出版。甲出版社因此于2004年5月与张某联系,请其提供有关公司的授权证明。但是直到当年11月,张某仍未提供。于是,甲出版社决定不再出版《数码相机指南》,并于2004年12月初通知了张某。 2005年2月,张某向人民法院起诉甲出版社。诉状称:已经拥有《数码相机指南》专有出版权的甲出版社一直未对书稿提出过任何修改意见,这足以说明书稿质量已经达到可以出版的质量标准,该社本应当按合同约定至迟于2004年8月出版该书,但是至今仍未出版,构成违约;甲出版社索取数十家公司的授权证明,只是为了规避违约责任而企图迫使张某首先提出解除合同,因为产品说明书、用户手册载有的内容只是一些现成的技术数据和已经客观存在的相机操作方式,并不属于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且它们都是赠送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故而《数码相机指南》能否出版与这些公司毫无关系。最后,张某请求法院判令甲出版社履行合同,在2005年7月前出版《数码相机指南》,并赔偿违约金1万元。 张某要求出版《数码相机指南》是否确与哪些相机生产公司无关?为什么?

考题 问答题简答题:某社收到一部关于宗教方面的书稿,经责任编辑初审后,觉得有部分内容没有把握,提交总编辑审查后决定请某大学宗教学教授审查。教授审查后认为问题不大,并提出了修改建议。责任编辑即进行书稿的加工整理,再次请该教授复审后,经总编辑审阅发稿并安排出版。请根据出版方面的有关规定,判断这样做是否符合要求?为什么?[2004年真题]

考题 问答题作者B投给某出版社一部书稿。该社编辑A在审稿中发现,书稿中对某些少数民族沿用了旧时一些蔑称,还有丑化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内容。于是,就建议B对这些文字和内容进行修改。但是B不以为然,认为自己这样写是有史料根据的,故不愿意修改。为打消A的顾虑,B还立下字据,表示:如该书违法,一切与编辑和出版社无关,作者愿意按照“文责自负”的原则承担所有法律责任,出版社的复审者和终审者看到与书稿一起送审的B的字据,也都同意接受出版。于是A对书稿作了体例格式方面的处理后,便放心大胆地发稿了。然而,该书出版没多久,就被出版行政部门责令禁售。编辑发现稿件中存在可能违法的情况而作者又不同意修改时,出版社方面对稿件应如何处理?

考题 单选题书稿接受出版后,应由()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A 书稿的责任编辑B 有关的编辑室主任C 总编办公室主任D 出版社法定代表人

考题 问答题【案例】G文化公司从事书刊零售业务,持有相应的《出版物经营许可证》。2003年,该公司为扩展业务范围而找F出版社合作出版两部图书,一部名为《练练你的胆量——恐怖大王讲故事》,一部名为《看地图长见识——中国边境地区民间传说集》,读者对象均为少年儿童。G文化公司提出的合作条件为:该公司提供两部图书的稿件,负责安排书稿的排版、印制和包销所印图书,所需的编辑费、管理费及印制费用也由其承担;F出版社负责书稿的编辑加工整理工作和办理委托印刷手续,并可按码洋的10%,提取利润。因出书时间要求较紧,F出版社社长当即拍板与G文化公司签订了合作出版合同,并指定两名编辑分别担任责任编辑,对稿件进行加工整理。加工完毕的稿件由专业技术职务均为副编审的编辑室主任和副总编辑审核后,连同已经审定的整体设计方案、封面美术设计的电子文件以及委托印刷所必备的各种文件交给G文化公司,由其联系印刷厂印制成书后包销。【思考练习】问题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F出版社可否接受出版这两部书稿?如可接受,应履行什么手续?问题二:对照《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关于“编辑出版责任机制”的规定,F出版社在上述编辑出版过程中存在哪些过失?问题三:F出版社的行为是“合作出版”还是“买卖书号”?为什么?

考题 问答题请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本题10分)中国公民张某编写了一部书稿《数码相机指南》,于2004年1月将该书稿大纲送交甲出版社联系出版。甲出版社按规定程序进行选题论证并列选后,与张某签订了出版合同。合同约定:张某在合同签订之日起2个月内将所编《数码相机指南》的定稿交付甲出版社;张某保证合法拥有《数码相机指南》的全部著作权权利,如发生侵犯他人权利的问题,由张某承担全部责任;甲出版社获得的专有出版权为期5年;如果书稿达到可以出版的质量标准,甲出版社应于张某交付该书定稿后的5个月内出版该书,否则须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张某人民币1万元。2004年3月,张某按合同约定将最后改定的全部书稿交付甲出版社。该书稿将数十家数码相机生产公司的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按相机的功能特点等分成八大部分编排,每一部分的前面均概括介绍该类相机的共同特性。审稿人员都认为:该书稿的编排和介绍也还合理、到位,但是其中汇集的许多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按署名来看其著作权应属于相应的相机生产公司,必须得到这些公司的许可使用授权该书稿才可出版。甲出版社因此于2004年5月与张某联系,请其提供有关公司的授权证明。但是直到当年11月,张某仍未提供。于是,甲出版社决定不再出版《数码相机指南》,并于2004年12月初通知了张某。2005年2月,张某向人民法院起诉甲出版社。诉状称:已经拥有《数码相机指南》专有出版权的甲出版社一直未对书稿提出过任何修改意见,这足以说明书稿质量已经达到可以出版的质量标准,该社本应当按合同约定至迟于2004年8月出版该书,但是至今仍未出版,构成违约;甲出版社索取数十家公司的授权证明,只是为了规避违约责任而企图迫使张某首先提出解除合同,因为产品说明书、用户手册载有的内容只是一些现成的技术数据和已经客观存在的相机操作方式,并不属于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且它们都是赠送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故而《数码相机指南》能否出版与这些公司毫无关系。最后,张某请求法院判令甲出版社履行合同,在2005年7月前出版《数码相机指南》,并赔偿违约金1万元。问题一:产品说明书、用户手册是否属于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为什么?答:问题二:张某是否可以成为《数码相机指南》的著作权人?为什么?答:问题三:张某要求出版《数码相机指南》,是否确与那些相机生产公司无关?为什么?答:

考题 问答题计算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问题一:甲出版社是否侵犯了张强的署名权?为什么?问题二:甲出版社在稿酬支付时间方面是否有过错?为什么?问题三:张强计算稿酬的方法存在哪些失误?问题四:甲出版社究竟应该支付给张强税前稿酬多少元?请列出算式计算,以验证甲出版社的说法是否属实。

考题 问答题计算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需计算后回答的问题须列出算式;每个问题计算过程中的小数均保留实际位数,计算结果有小数的,小数保留2位。)(本题18分) 某出版社出版一本旅游类图书《中国最美名山》,定价45.00元,共印15000册,省新华发行集团买断了该书的所有权,出版社给该书的折扣率为60%,全部由省新华发行集团销售该书,在经过宣传推广后,该书售出了85%。问题一:出版社与省新华发行集团之间采用的是什么购销形式?问题二:该书的出版码洋是多少万元?问题三:出版社回款的实洋是多少元?问题四:省新华集团销售该书的利润是多少元?

考题 问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某图书出版社在2009年7月准备增补以下6个选题: ①《2009年热力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选》②《澳门特别行政区大事记》(配光盘) ③《中俄边界变迁研究》(附地图)④《现代人体美术作品选》 ⑤《伊斯兰教的形成与发展》⑥《古今天象奇观集萃》 选题①的书稿由热力学会主编。理化编辑室主任看过稿件后,认为内容过于专深,本社编辑人员难以把握其知识的正确性,担心难以保证图书质量。于是热力学会建议:由学会约请某大学物理系的一名副教授担任该书稿的责任编辑,并由该系两位教授负责完成复审和终审工作,出版社收到定稿作整体设计后就可安排印制,但是出版社没有同意。 选题④的作者交稿时提出:出版社完成审稿和编辑加工后,由作者自行联系印刷厂印制3000册,交出版社样书30册,其余由其自销;作者除承担印制费用外,再交给出版社3万元,但是出版社也没有同意。 为什么出版社不能同意选题④作者的建议?出版社如何处理才妥当?

考题 问答题计算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需计算后回答的问题须列出算式;每个问题计算过程中的小数均保留实际位数,计算结果有小数的,小数保留2位。)(本题18分) 甲出版社出版一本计算机软件类图书《Photoshop学习指南》,定价为40.00元,印数为30000册。各大电商网站订货15000册,根据该出版社与省新华发行集团的协议,甲出版社向省新华发行集团主动发货10000册,发行折扣率均为60%,结账时按实际销售量结算货款,未销部分予以退货。此外,甲出版社还通过自设的零售网点,以定价的90%销售了5000册,通过在媒体上进行广告宣传,该书在电商网站和省新华发行集团在3个月内均销售一空,出版社收回全部货款。 问题一:甲出版社与省新华发行集团之间采取的是什么购销形式? 问题二:该书的出版码洋是多少万元? 问题三:电商网站的进货码洋是多少万元? 问题四:省新华发行集团实得的折扣额是多少万元? 问题五:甲出版社销售该书的回款实洋是多少万元?

考题 问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某图书出版社在2009年7月准备增补以下6个选题: ①《2009年热力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选》②《澳门特别行政区大事记》(配光盘) ③《中俄边界变迁研究》(附地图)④《现代人体美术作品选》 ⑤《伊斯兰教的形成与发展》⑥《古今天象奇观集萃》 选题①的书稿由热力学会主编。理化编辑室主任看过稿件后,认为内容过于专深,本社编辑人员难以把握其知识的正确性,担心难以保证图书质量。于是热力学会建议:由学会约请某大学物理系的一名副教授担任该书稿的责任编辑,并由该系两位教授负责完成复审和终审工作,出版社收到定稿作整体设计后就可安排印制,但是出版社没有同意。 选题④的作者交稿时提出:出版社完成审稿和编辑加工后,由作者自行联系印刷厂印制3000册,交出版社样书30册,其余由其自销;作者除承担印制费用外,再交给出版社3万元,但是出版社也没有同意。 为什么出版社不能同意选题①主编单位热力学会的建议?出版社如何处理才妥当?

考题 问答题 【案例】 作者B投给某出版社一部书稿。该社编辑A在审稿中发现,书稿中对某些少数民族沿用了旧时一些蔑称,还有丑化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内容。于是,就建议B对这些文字和内容进行修改。但是B不以为然,认为自己这样写是有史料根据的,故不愿意修改。为打消A的顾虑,B还立下字据,表示:如该书违法,一切与编辑和出版社无关,作者愿意按照“文责自负”的原则承担所有法律责任,出版社的复审者和终审者看到与书稿一起送审的B的字据,也都同意接受出版。于是A对书稿作了体例格式方面的处理后,便放心大胆地发稿了。然而,该书出版没多久,就被出版行政部门责令禁售。 【思考练习】 问题一: 出版这部书违反了什么规定? 问题二: 作者已经立下字据“文责自负”后,出版者对于出版物中存在的违法情况是否就不应承担法律责任了? 问题三: 编辑发现稿件中存在可能违法的情况而作者叉不同意修改时,出版社方面对稿件应如何处理?

考题 问答题问题一:甲出版社在出版《家庭理财指南》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错误?

考题 问答题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五)1941年1月,著名文豪沈若金(1898—1960)和夫人许落梅(1915—1990)将两人在婚前恋爱期间的5年通信合作编排成了《双城飞鸿》交出版社出版,收到当时广大青年读者的欢迎,一版再版,新中国成立后则一时没有再版。2011年1月,甲出版社为纪念该书出版80周年,特请沈若金和许落梅唯一的儿子沈小金授权,推出了《双城飞鸿》的“纪念版”,并为之撰写了序言。其出版合同中显示授予的权利是汇编权、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中信息网络传播权可以向第三方授权。包括著名文摘杂志《悦读》、某文学网站都获得了甲出版社的许可,转载、摘编了其中的部分信件,并在2个月内向甲出版社支付了报酬。 该书出版后,沈小金发现甲出版社只是就书中的许落梅给沈若金的信件支付了稿费。他认为该书是其父母合力创作的合作作品,两人的信件往来丝丝入扣,不可分割。因此,其著作权保护期应该按许落梅的去世时间计算,沈若金给许落梅的信件也要支付相应稿酬。而且,自己的序言也没有支付稿酬。而《悦读》、某文学网站的转载、摘编行为也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权利。因为他将这三者告上法庭。甲出版社认为该作品是汇编作品,到2011年沈若金的著作权保护期限已过,本社不应该就其中刊登的沈若金信件支付稿酬。而未给沈小金的序言支付稿酬,是责任编辑疏忽所致,应该补付稿酬。本社已经从沈小金获得了相应权利,因此可以向《阅读》和某文学网站单独授权,并没有侵权。问题一:就《双城飞鸿》“纪念版”而言,沈小金各是什么著作权主体?问题二:甲出版社是否要就沈若金的信件支付报酬?为什么?问题三:甲出版社是否侵犯了沈小金的权利?为什么?问题四:甲出版社授权《悦读》、某文学网站转载、摘编的行为是否侵权?为什么?

考题 问答题中国公民张某编写了一部书稿《数码相机指南》,于2004年1月将该书稿大纲送交甲出版社联系出版。甲出版社按规定程序进行选题论证并列选后,与张某签订了出版合同。合同约定:张某在合同签订之日起2个月内将所编《数码相机指南》的定稿交付甲出版社;张某保证合法拥有《数码相机指南》的全部著作权权利,如发生侵犯他人权利的问题,由张某承担全部责任;甲出版社获得的专有出版权为期5年;如果书稿达到可以出版的质量标准,甲出版社应于张某交付该书定稿后的5个月内出版该书,否则须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张某人民币1万元。 2004年3月,张某按合同约定将最后改定的全部书稿交付甲出版社。该书稿将数十家数码相机生产公司的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按相机的功能特点等分成八大部分编排,每一部分的前面均概括介绍该类相机的共同特性。审稿人员都认为:该书稿的编排和介绍也还合理、到位,但是其中汇集的许多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按署名来看,其著作权应属于相应的相机生产公司,必须得到这些公司的许可使用授权该书稿才可出版。甲出版社因此于2004年5月与张某联系,请其提供有关公司的授权证明。但是直到当年11月,张某仍未提供。于是,甲出版社决定不再出版《数码相机指南》,并于2004年12月初通知了张某。 2005年2月,张某向人民法院起诉甲出版社。诉状称:已经拥有《数码相机指南》专有出版权的甲出版社一直未对书稿提出过任何修改意见,这足以说明书稿质量已经达到可以出版的质量标准,该社本应当按合同约定至迟于2004年8月出版该书,但是至今仍未出版,构成违约;甲出版社索取数十家公司的授权证明,只是为了规避违约责任而企图迫使张某首先提出解除合同,因为产品说明书、用户手册载有的内容只是一些现成的技术数据和已经客观存在的相机操作方式,并不属于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且它们都是赠送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故而《数码相机指南》能否出版与这些公司毫无关系。最后,张某请求法院判令甲出版社履行合同,在2005年7月前出版《数码相机指南》,并赔偿违约金1万元。 张某是否可以成为《数码相机指南》的著作权人?为什么?

考题 问答题问题一:甲出版社给陈某的预付版税税前金额为多少元?请列出算式计算后回答。

考题 问答题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凡要求作选择回答的问题,应将与所选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括号内。把错项选入,该问题不得分;正确项少选,按所选的正确项数量得分。凡要求作陈述回答的问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本题20分) 甲出版社第二编辑室副主任王剑的专业技术职务为编辑。2013 年,王剑因担任责任编辑的一部图书质量不合格而被扣掉年终奖,他很想尽快弥补损失。2014 年3 月,王剑通过朋友了解到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钧编著了一部名为《互联网金融指南》的书稿,感到该类图书会有很好的市场,便立即撰写选题报告提交总编辑赵华副编审,建议由甲出版社出版该书。 赵华看了王剑对该类图书的价值分析和市场需求状况判断后,同意将该选题列入当年出版计划,并要求总编办公室办理补报选题手续。于是,王剑及时与张钧联系。经过商谈,张钧同意把书稿交给甲出版社出版,并于2014 年5 月初签订了出版合同。 2014 年6 月中旬,张钧把书稿交给王剑。为了尽快出书,王剑安排本编辑室专业技术职务也为编辑的程芳与他一起担任责任编辑,各对书稿的一半进行编辑加工。加工完毕后,王剑与程芳交换复审,并商定只审核改动之处。2014 年7 月底,王剑将书稿整理好后提交赵华终审。赵华翻阅书稿,未发现有政治性方面的问题,便同意发稿。 《互联网金融指南》的初校样由排版单位承担初校和二校。二校样送到甲出版社时,程芳正在出差,王剑就自己翻阅检查了一份副样的页数和版面情况,觉得没有问题,就把这份副样送交张钧审读。同时,校对部门一名二级校对承担了该书正样的三校工作,一名一级校对作为责任校对对校样进行了文字技术整理,然后交给王剑。 王剑刚处理完正样上的校对质疑,就收到张钧退回的副样,于是王剑就让程芳将张钧所退回副样中的改动全部誊录到正样上。校样处理完毕,王剑批注“改正后复核付印”,退回校对部门。付印清样由责任校对核红。王剑查看付印清样,发现已经没有改动,就签署了“同意付印”的意见。 2014 年9 月下旬,《互联网金融指南》一书出版,但市场反应平平。2014 年11 月,在省级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图书编校质量抽查中,《互联网金融指南》被判定编校差错率为万分之二。因此,甲出版社和直接责任人都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问题一:根据《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规定和编辑工作流程规范,本案例中在审稿与审定发稿工作方面存在哪些违规做法?问题二:除了审稿和审定发稿工作有违规之处外,本案例中还存在哪些违反图书质量管理制度的行为?请作选择回答。A. 违反选题集体论证制度B. 违反重大选题报请备案制度C. 违反责任编辑制度D. 违反各学科交叉审读制度E. 违反校对工作制度F. 违反专项检查制度问题三:为什么说本案例中存在问题二所列某项或某几项违规行为?问题四:根据《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和《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王剑应受什么处罚?

考题 问答题简答题:某编辑室副主任具有“编辑”专业技术职务,担任某书稿的责任编辑。其完成此书稿的初审及复审工作并提出“同意接受出版”的意见后,就将书稿送交具有“编审”专业技术职务的总编辑终审。请根据《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规定判断这样做是否符合要求?为什么?[2003年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