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一个双面镜系统,光线平行于其中一个平面镜入射,经过两次反射后,出射光线与另一个平面镜平行。两平面镜的夹角为多少?

A.90°

B.45°

C.30°

D.60°


参考答案和解析
如图4.13所示由题意知3α=180°所以α=60°。 如图4.13所示,由题意知3α=180°,所以α=60°。
更多 “一个双面镜系统,光线平行于其中一个平面镜入射,经过两次反射后,出射光线与另一个平面镜平行。两平面镜的夹角为多少?A.90°B.45°C.30°D.60°” 相关考题
考题 要在mentalray渲染器中渲染出反射焦散效果,就必须至少使用一个包含_____、_____、或反射折射贴图的材质。() A、光线跟踪B、平面镜C、灯光缓冲D、HDRI照明

考题 ()将光线经过两次90°反射后折回到平面镜。 A.聚光镜组B.平面镜组C.反射棱镜组D.折光棱镜组

考题 在下列关于平面光学元件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平面反射镜能把入射光线部分反射到原来的介质中。B.用全反射棱镜控制光路比用平面镜好。C.五角棱镜改变光线方向90°D.半五角棱镜改变光线方向45°

考题 在平面镜的同一侧有相距20cm的A、B两点,它们到镜面的距离分别为12cm和4cm,如果A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经过B点,则这条光线的入射角是__________.

考题 如图12—10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不透明的物体P,S为点光源,MN是与地面平行的平面镜,用作图法标出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照亮P右侧的地面的范围.

考题 如下图所示,木框里面有两个平面镜相互垂直。一束入射光射入木框内,经两个平面镜反射出去。则入射光与出射光的位置关系是( ) A. 平行关系 B. 垂直关系 C. 相交关系,交角为锐角 D. 相交关系。交角为钝角

考题 中秋节,地球上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圆月亮,这是由于太阳光射到月球上又被月球反射到地球上的缘故。这种反向是 A.月球类似一个凸面镜,是凸面镜发散反射 B.月球类似一个圆形平面镜,是平面镜镜面反射 C.月球表面不平整,是漫反射 D.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像一个个凹面镜将光线会聚到地球上

考题 案例: 下面是某教师在讲授平面镜成像之前,了解和评价学生对上一节课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的教学片段。 教师: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首先,第一个问题:什么叫反射?学生l:光遇到水面、玻璃及其它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教师:光的反射定律是什么? 学生2: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教师:这里面,我们把垂直于平面的直线叫做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 教师:在反射现象中,光路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光路可逆。 教师:好,那么什么叫漫反射? 学生:凹凸不平的表面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漫反射。 教师:嗯,非常好,看来大家把上一节的内容基本掌握了。接下来学习另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平面镜成像。 问题: (1)请对上述教学片段进行评析。(15分) (2)针对上述教学片段存在的不足,写出改进后的教学思路。(15分)

考题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先引导学生回顾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并提出问题,怎样才能把教室外的阳光引入到教室内,确定通过平面镜能实现,从而导入今日课程-光的反射。 环节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了解入射现象 活动前:【教师提问】在桌面上放一块平面镜,将激光笔发出的光束射到平面镜上,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试着移动平面镜,能否使激光射到教室里不同的物体上? 活动中: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思考。 活动后:【学生汇报】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后,光线将会反射到墙面上,并且如果固定激光笔位置不动,水平移动平面镜不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但适当改变平面镜角度后,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 【教师总结】反射的概念。同时做出光路图。介绍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等概念。 活动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活动前:光线在反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规律? 活动中:【学生实验】1.把一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可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2.使E、F两板面处于同一平面内,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着另一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红色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 3.改变入射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两次。换用其他颜色的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轨径迹。 4.将F板绕ON前后转动,在F板还能看到反射光吗?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5.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录在表中。 活动后:【学生汇报】在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教师总结】反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环节三:巩固提高 展示几幅残缺的反射光路图,利用量角器和直尺补全光路图。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作业:学生课下收集自行车尾灯的结构,画出光线的反射光路图。 【板书设计】

考题 一条光线斜射在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入射角为2π/6,请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并求出反射光线的方程。若将反射光线绕平面镜的法线旋转一周,求所得的旋转曲面的方程。

考题 一条光线斜射在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入射角为 请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并求出反射光线的方程;若将反射光线绕平面镜的法线旋转一周,求所得旋转曲面的方程。

考题 在菲涅尔双面镜干涉实验中,减少条纹间距的方法有()A、增大入射光的波长B、增大接收屏与镜的距离C、增大两平面镜的夹角D、减小光源与双面镜交线的距离

考题 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光线较暗,则应使用()A、小光圈、凹面镜B、小光圈、平面镜C、大光圈、凹面镜D、大光圈、平面镜

考题 能够使光线发散的镜是()A、平面镜B、凸镜C、凹镜D、凸透镜

考题 在下列关于平面光学元件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平面反射镜能把入射光线部分反射到原来的介质中。B、用全反射棱镜控制光路比用平面镜好。C、五角棱镜改变光线方向90°。D、半五角棱镜改变光线方向45°。

考题 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哪一个能将蜡烛之火焰成像于屏上?()A、平面镜B、凸面镜C、凹面镜D、都能

考题 全站仪反射镜的三个反射面互相垂直,无论光线从哪个角度进入,其出射光线均与入射光线平行。

考题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它是由两块平行的部分透射平面镜组成的。这两块平面镜的()通常是非常大的,一般大于或等于()。

考题 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1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与转动前相比()A、减小15°B、减小60°C、减小30°D、减小45°

考题 要使公共垂面内的光线方向改变60度,则双平面镜夹角应为()度

考题 多选题要在mentalray渲染器中渲染出反射焦散效果,就必须至少使用一个包含()、()、或反射折射贴图的材质。A光线跟踪B平面镜C灯光缓冲DHDRI照明

考题 单选题能够使光线发散的镜是()A 平面镜B 凸镜C 凹镜D 凸透镜

考题 单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B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C 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D 人离平面镜越远,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就越小

考题 单选题在菲涅尔双面镜干涉实验中,减少条纹间距的方法有()A 增大入射光的波长B 增大接收屏与镜的距离C 增大两平面镜的夹角D 减小光源与双面镜交线的距离

考题 单选题显微镜观察时,光线较暗,应使用:()A 大光圈、平面镜B 小光圈、凹面镜C 小光圈、平面镜D 大光圈、凹面镜

考题 单选题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1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与转动前相比()A 减小15°B 减小60°C 减小30°D 减小45°

考题 问答题案例:下面是某教师在讲授平面镜成像之前,了解和评价学生对上一节课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的教学片段。教师: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首先,第一个问题:什么叫反射?学生1:光遇到水面、玻璃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教师:光的反射定律是什么?学生2: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教师:这里面,我们把垂直于平面的直线叫作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教师:在反射现象中,光路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光路可逆。教师:好,那么什么叫漫反射?学生:凹凸不平的表面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漫反射。教师:嗯,非常好,看来大家把上一节的内容基本掌握了。接下来学习另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平面镜成像。问题:(1)请对上述教学片段进行评析。(15分)(2)针对上述教学片段存在的不足,写出改进后的教学思路。(15分)

考题 填空题要使公共垂面内的光线方向改变60度,则双平面镜夹角应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