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自1998年2月起,张某与许某结伙盗窃,先后共同作案5次,共窃得财物价值25000元,销赃后得赃款9000元,二人平分。1998年10月,张某单独作案一次,窃得现金5000元。1999年3月案发后,张某主动交代曾在1988年元月单独作案,窃得摩托车一辆,价值1800元。在追究张某和许某的刑事责任时,张某和许某分别对下列何种数额负责:( )。

A.张某盗窃合计31800元

B.许某盗窃25000元

C.张某盗窃30000元

D.许某盗窃12500元


参考答案

更多 “ 自1998年2月起,张某与许某结伙盗窃,先后共同作案5次,共窃得财物价值25000元,销赃后得赃款9000元,二人平分。1998年10月,张某单独作案一次,窃得现金5000元。1999年3月案发后,张某主动交代曾在1988年元月单独作案,窃得摩托车一辆,价值1800元。在追究张某和许某的刑事责任时,张某和许某分别对下列何种数额负责:( )。A.张某盗窃合计31800元B.许某盗窃25000元C.张某盗窃30000元D.许某盗窃12500元 ” 相关考题
考题 1998年2月起,张某与许某结伙盗窃,先后共同作案五次,共窃得财物价值2.5万元,销赃后得赃款9000元,二人平分。1998年10月张某单独作案一次,窃得现金5000元。1999年3月案发后,张某主动交代曾在1988年元月单独作案,窃得摩托车价值1800元。在追究张某和许某刑事责任时,张某和许某分别对下列何种数额负责?( )A.张某盗窃合计3.18万元B.许某盗窃1.25万元C.张某盗窃3万元D.许某盗窃2.5万元

考题 村民张某,为了筹集结婚费用,动起了盗窃国防通信线路的念头,先后三次用钢丝钳等工具,偷剪该线路电缆2000余米,价值2万元,销赃后得赃款3000元,致使该线路中断通信三个多小时。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A.盗窃罪B.破坏公用通信设备罪C.破坏军事通信罪D.故意毁坏财物罪

考题 杜某与时某将国有林场已采伐的木料用车偷走,价值6000元,销赃后得赃款4500元。杜某、时某的行为共同构成()A.盗窃罪B.盗伐林木罪C.非法经营罪D.盗窃罪和销赃罪

考题 甲、乙二人于某年8月至次年9月问,从某火车站爬上货物列车,在运行途中将铁路运输物资抛到车下,然后跳下列车转移赃物,二人先后盗窃作案28起,价值数千元。二人在每次盗窃之前,都向丙和丁打招呼:“你们把车准备好。”甲、乙盗窃后,再叫丙、丁开拖拉机将赃物拉到销赃地点销赃,每次给丙、丁每人20元至30元。请问:丙、丁的行为是否与甲、乙二人构成共同犯罪?为什么?

考题 村民张某盗窃了国防通信线路销赃后得赃款5000元,致使该线路中断通信5个多小时。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A、盗窃罪B、破坏公用通信设备罪C、破坏军事通信罪D、故意毁坏财物罪

考题 某甲和某乙合谋盗窃一电器仓库,由某乙先配制一把“万能钥匙”,数日后,某乙将配制的钥匙交给某甲,两个人约定当晚12点在仓库门口见面后行窃。晚上,某乙因腹部疼痛能忍,未到现场。而某甲如约到现场后,因未等到某乙,便用“万能钥匙”打开库房,窃得手提电脑二部,价值人民币2万元,销赃后得赃款13万元。事后,某甲分3000元给某乙,某乙推脱后分文未取。某乙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个选项? A、不构成犯罪B、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中止C、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未遂D、与某甲一起构成盗窃罪既遂

考题 1998年2月起,张某与许某结伙盗窃,先后共同作案五次,共窃得财物价值25000元,销赃后得赃款9000元,二人平分。1998年10月张某单独作案一次,窃得现金5000元.1999年3月案发后,张某主动交代曾在1988年元月单独作案,窃得摩托车一辆,价值1800元。在追究张某和许某刑事责任时,张某和许某分别对下列何种数额负责?( )A.张某盗窃合计31800元B.许某盗窃25000元C.张某盗窃30000元D.许某盗窃12500元

考题 甲在实施盗窃行为之前,请乙代为销赃。甲盗得财物后,乙如约销赃,获赃款2000元。甲、乙二人平分了赃款。乙的行为( )。A 构成盗窃罪B 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C 构成盗窃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应当数罪并罚D 不构成犯罪

考题 甲教唆某仓库保管员乙为其提供一些仓库货物信息,后潜入仓库,盗得大批财物,销赃后分了一部分赃款给乙。甲、乙的行为性质是A.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乙的行为构成贪污罪B.两人的行为构成盗窃共同犯罪C.甲是盗窃罪主犯,乙是盗窃罪从犯D.两人的行为构成贪污共同犯罪

考题 许某将与其有私仇的刘某打昏在地后逃跑,此时张某路过,见刘某不省人事,遂将其手表、钱物偷走。本案中( )。A.许某、张某构成共同犯罪B.许某、张某共同构成故意伤害罪、盗窃罪C.许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构成抢劫罪D.许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构成盗窃罪

考题 甲在盗窃之前,请乙代为销赃。甲盗得财物后,乙如约销赃,获赃款2 000元。甲、乙二人平分了赃款。乙的行为()。A.构成盗窃罪B.构成销售赃物罪C.构成盗窃罪和销售赃物罪二罪D.不构成犯罪

考题 某甲和某乙合谋盗窃一电器仓库,由某乙先配制一把“万能钥匙”,数日后,某乙将配制的钥匙交给某甲,两人约定当晚12点在仓库门口见面后行窃。晚上,某乙因害怕案发后受惩,未到现场。而某甲如约到现场后,因未等到某乙,便用“万能钥匙”打开库房,窃得手提电脑二部,价值人民币2万元,销赃后得赃款13 000元。事后,某甲分300元给某乙,某乙推脱后分文未取。某乙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个选项?( )A.不构成犯罪B.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中止C.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未遂D.与某甲一起构成盗窃罪既遂

考题 某甲和某乙合谋盗窃一家电器仓库,由某乙先配制一把“万能钥匙”。数日后,某乙将配制的钥匙交给某甲,二人约定当晚12时在仓库门口见面后行窃。晚上,某乙因害怕案发后受惩,未到现场,而某甲如约到现场后,因未等到某乙,便用“万能钥匙”打开库房,窃得手提电脑2部,价值人民币2万元,销赃后得赃款13000元。事后,甲要分给乙300元,某乙推脱后分文未取。某乙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B.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中止C.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未遂D.与某甲一起构成盗窃罪既遂

考题 张某和李某合谋盗窃一仓库,由张某先配制一把“万能钥匙”。张某将钥匙交给李某以后,约定当晚在仓库门口见面后行窃。晚上,张某因害怕事发后受处罚,未到仓库门口与李某会合。李某遂自己实施盗窃行为,窃得总价值1万元的货物,销赃时,张某分文未要。对于张某的行为定性准确的是( )。A.不构成犯罪B.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中止C.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未遂D.与李某一起构成盗窃罪既遂

考题 被告人:张某,男,28岁。 被告人张某于2003年12月利用因病休假的机会,与其兄张浩合伙投资开办新兴木器厂。该厂资金大部分为张浩所投入,张某只投入部分工具和木材。在1年多的经营中,张浩分给张某人民币及家用电器等物共合人民币7万多元,张某认为分配不公,经常表示不满,兄弟二人为此发生过纠纷。2005年7月中旬,张某的所在单位要张某回厂上班,张某又为分配问题对其兄嫂不满。2005年7月22日上午8时许,张某先到木器厂,将和其兄张浩共同保管的保险箱打开,拿走其中的新兴木器厂的经营资金4万元。然后,张某趁其兄嫂家中无人,携带羊角锤、螺丝刀等工具,翻墙破窗进入其兄家中,撬开保险柜,盗走人民币48700余元、价值13000余元的金饰品以及一本存折。随后,张某利用假的身份证将存折中的1万元取出。作案后,张某把窃得的财物藏在家中,将作案使用的羊角锤和螺丝刀扔给一个收废品的人。案发后经公安机关传讯,张某交待了盗窃事实,赃款、赃物已全部追回,其作案时使用的铁棍、塑料编织袋等物也一并查获。 问:(1)本案当如何处理?(2)如果张浩要求司法机关不追究张某的刑事责任,你作为法官应当如何处理?

考题 甲从某办公室盗窃得手后(共窃得价值5000余元的财物),担心现场留有自己的指纹,即放火将该办公室烧毁,造成财产损失12万元关于甲的行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甲构成盗窃罪   B.甲构成放火罪   C.对甲应数罪并罚   D.对甲应择一重罪

考题 甲在盗窃之前,请乙代为销赃。甲盗得财物后,乙如约销赃,获赃款2000元。甲、乙二人平分了赃款。乙(  )。 A.构成盗窃罪 B.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C.构成盗窃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二罪 D.不构成犯罪

考题 2003年2月起,贾某与许某结伙盗窃,先后共同作案五次,共窃得财物价值25000元,销赃后得赃款9000元,二人平分。2002年10月贾某单独作案一次,窃得现金5000元。在追究贾某刑事责任时,贾某对下列何种数额负责?(  ) A.25000元 B.39000元 C.14000元 D.30000元

考题 以下行为应当认定刑事拘留中的多次作案的是()。A、赵某在1年内在不同时间、地点盗窃作案3起,总价值人民币5000元B、解某一夜之间,在城区某一地段拦截路人,抢劫作案3起C、魏某在3年内,盗窃作案5起D、王某在3年内,盗窃自行车一辆,诈骗其朋友手机一部的同时又窃得其现金3000元

考题 村民张某,为了筹集结婚费用,动起了盗窃国防通信线路的念头,先后三次用钢丝钳等工具,偷剪该线路电缆2000余米,价值2万元,销赃后得赃款3000元,致使该线路中断通信3个多小时。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A、盗窃罪B、破坏公用通信设备罪C、破坏军事通信罪D、故意毁坏财物罪

考题 李某、张某二人共谋盗窃紧靠商场的仓库,作案前,李某提出得手后放火烧掉仓库,以免留下指纹,张某表示同意,随后,张某留在仓库外望风。李某撬窗进入仓库,窃得价值6万余元的金银首饰。在离开仓库前,李某放了一把火后逃出。本案中,关于李某、张某二人的行为说法错误的是()。A、李某、张某二人只构成盗窃罪的共犯B、李某、张某二人构成盗窃罪的共犯和放火罪的共犯C、张某未实施放火行为,应由李某一人单独承担放火的刑事责任D、李某、张某二人构成盗窃罪的共犯,此外李某构成放火罪,张某构成失火罪

考题 甲在盗窃之前,请乙代为销赃。甲盗得财物后,乙如约销赃,获赃款2000元。甲.乙二人平分了赃款。乙的行为()。A、构成盗窃罪B、构成销售赃物罪C、构成盗窃罪和销售赃物罪二罪D、不构成犯罪

考题 钱某在A县抢劫作案两起,在B县盗窃作案一起,在C县销赃时被C县公安机关抓获。本案应由A县公安机关立案侦查,B、C两县公安机关无管辖权。

考题 一日,张某将路人打晕,欲取走其财物,这时,熟人王某正好经过,于是,张某让王某帮忙将晕倒的路人所携带的财物取走,王某同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张某构成抢劫罪,王某构成盗窃罪B、张某、王某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C、张某、王某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D、张某、王某是事前有联络的共同犯罪

考题 多选题2008年2月起,赵某与钱某结伙盗窃,先后共同作案五次,共窃得财物价值25000元,销赃后得赃款9000元,二人平分。2008年10月赵某单独作案一次,窃得现金5000元。2009年3月案发后,赵某主动交代曾在1998年元月单独作案,窃得摩托车一辆,价值1800元。在追究赵某和钱某刑事责任时,对赵某和钱某应追究刑事责任的盗窃数额认定错误的有:()A赵某盗窃合计31800元,钱某合计盗窃25000元B赵某盗窃合计30000元,钱某合计盗窃25000元C赵某盗窃合计14000元,钱某合计盗窃9000元D赵某盗窃合计11300元,钱某合计盗窃4500元

考题 多选题2008年2月起,赵某与钱某结伙盗窃。先后共同作案五次,共窃得财物价值25000元,销赃后得赃款9000元,二人平分。2008年10月赵某单独作案一次,窃得现金5000元。2009年3月案发后,赵某主动交代曾在1998年1月单独作案,窃得摩托车一辆,价值1800元。对于赵某和钱某应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盗窃数额,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赵某盗窃合计31800元,钱某合计盗窃25000元B赵某盗窃合计30000元,钱某合计盗窃25000元C赵某盗窃合计14000元,钱某合计盗窃9000元D赵某盗窃合计11300元,钱某合计盗窃4500元

考题 单选题村民张某,为了筹集结婚费用,动起了盗窃国防通信线路的念头,先后三次用钢丝钳等工具,偷剪该线路电缆2000余米,价值2万元,销赃后得赃款3000元,致使该线路中断通信3个多小时。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A 盗窃罪B 破坏公用通信设备罪C 破坏军事通信罪D 故意毁坏财物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