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材料二课文摘录: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辽、宋、西夏、金时期,刻书很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但雕版印刷刻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宋代的印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这就是活字印刷术的问世。
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期的匠人毕昇发明的。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制版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制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印完之后,再将松脂熔化,泥字拆开,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此后,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木活字。到了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做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相关史事:
沈括是北宋杰出的科学家,他写了《梦溪笔谈》一书,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数学、化学、生理学以及科技诸多方面,在我国科技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沈括在这本书中记录了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并指出用这种技术印书,“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




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要求: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向学生展示有关现代印刷机高速运转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便利,方便了我们的读书和学习。若要对印刷技术进行追根溯源,不得不提到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展,从而顺势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教师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新课导人,能够拉近历史与现实问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背景
教师展示关于雕版印刷术利弊的相关史料并向学生提问:雕版印刷术是何时发明的,雕版印刷术有哪些不足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问题: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不足是使用时费时费力,经济性较差。
【设计意图】史料的出示能够锻炼学生分析史料和概括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
(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活字印刷术的出现
教师提问:人们是如何解决雕版印刷术的弊端的
学生阅读课本找到答案:北宋时的毕异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教师播放介绍活字印刷术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并进行小组讨论,简单归纳活字印刷术的主要工序,思考毕异的创新体现在哪里,这样的创新有什么好处
学生仔细观看视频,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师生共同总结:
(1)活字印刷术的主要工序:胶泥刻字—烧制字模—排字固版—印刷拆版。
(2)毕异的创新体现在“活”字,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
(3)创新的好处是使用起来省时省力,节约印刷成本。
【设计意图】视频的播放能够增强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直观认识,加深学生的相关记忆,设置小组讨论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2.活字印刷术的发展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扮演“活字印刷术”代言人,向众人讲述自己的发展历程。
学生扮演和讲解完毕后,教师进行总结:北宋发明泥活字、木活字,元代王祯发明转轮排字法;元代中期出现铜活字。
【设计意图】角色扮演的方式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讲解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本课的知识体系。
3.活字印刷术的传播
教师展示“活字印刷术传播示意图”,指导学生归纳活字印刷术的传播路线并尝试自己画出来。
师生总结活字印刷术的传播路线: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再通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人欧洲。
学生自行在纸上画出活字印刷术传播的路线图,加深对该路线的印象。
【设计意图】“活字印刷术传播示意图”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现相关史实,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请学生代表扮演老师,带领其他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作业:学生在课下动手制作泥活字,明确使用自制泥活字进行排版、印刷等工序的操作过程。
【设计意图】开放性作业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感受科技发明的过程,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多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材料二课文摘录: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辽、宋、西夏、金时期,刻书很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但雕版印刷刻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宋代的印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这就是活字印刷术的问世。 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期的匠人毕昇发明的。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制版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制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印完之后,再将松脂熔化,泥字拆开,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此后,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木活字。到了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做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相关史事: 沈括是北宋杰出的科学家,他写了《梦溪笔谈》一书,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数学、化学、生理学以及科技诸多方面,在我国科技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沈括在这本书中记录了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并指出用这种技术印书,“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 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要求: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相关考题
考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要求: (1)探究实验中每个实验步骤相应的实验现象及原因。 (2)完成“分子运动现象”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考题 阅读关于"地图"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内容标准的要求是"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网,量算距离"。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地图"中"比例尺"的有关内容。 阅读关于"地图"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要求: (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9分) (2)设计本课主要的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并说明设计理由。(15分)

考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关于折射率的内容要求为:“测定材料的折射率”一 材料二高中物理教科书“折射率”一节的部分教学内容如下: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等知识点。 任务: (1)简述什么是折射率。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实验“测定玻璃折射率”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包含有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考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动能定理的内容。 (2)完成该节课的教学片段的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考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某高中物理教科书“光的衍射”一节中介绍的单缝衍射示意图。 任务: 设计教学片段,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分析实验装置和实验现象。

考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图l所示为高中物理某教科书“全反射”一节中的演示实验。 任务: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向学生介绍全反射现象。

考题 根据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下面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文化与生活”主题中的内容节选。 材料二某教师围绕“文化影响我们的生活”这一课程内容,按照活动建议,设计了如下调查活动方案。 根据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请将上述活动方案中空缺的活动目标、活动过程、活动总结三处内容补充完整。

考题 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英语儿歌的特点 (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操练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

考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试对上文进行文本解读。 (2)如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 (3)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识字环节的教学过程并说明意图。

考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10分) (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呈现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20分)

考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水墨画将墨色分为几种用笔又有哪些变化 (2)依据本课材料,拟定合适的教学方法并说明理由。 (3)依据拟定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考题 请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指出上述材料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

考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Let’s learn 材料① There is a tree in front of the house.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请简述什么是课堂操练。 (2)设计Presentation环节的教学活动,并对设计意图加以说明。 (3)设计 Practice环节的教学活动(不少于2个),并对设计意图加以说明。

考题 请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说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可能性”的教学要求。 (2)若指导五年级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3)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教学过程。

考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区别。(10分) (2)依据该材料,试拟定教学重难点。(10分) (3)设计教学过程,体现出教学重难点并说明设计意图。(20分)

考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如何提高课堂活泼性。 (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巩固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

考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写前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

考题 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单介绍歌曲的音乐特点。 (2)如指导低年级小学生欣赏该作品,请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该歌曲的学习,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设计意图。

考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美术语言的造型元素主要包括哪些? (2)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习该材料,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

考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说一说你对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的理解。 (2)围绕教学内容拟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概述教学过程并说明设计意图。

考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如指导二年级小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2)设计“甚至”一词的教学过程。(20分) (3)设计本科板书。(10分)

考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英语游戏教学的作用。 (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和操练环节的游戏活动并说明理由。

考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区别。 (2)依据该材料,试拟定教学重难点。 (3)设计教学过程,体现出教学重难点并说明设计意图。

考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线条的种类都有哪些不同的线条感受如何 (2)围绕教学内容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概述教学过程并说明设计意图。

考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 (2)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

考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呈现演示的原则有哪些? (2)请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3)请设计本节“句型课”的新知呈现环节并说明设计意图。

考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10分) (2)如指导低年级学生学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歌曲的学习,设计“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轮唱特点”的教学环节,并说明设计理由。(20分)

考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下列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说一说马蒂斯的作品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10分) (2)围绕教学内容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概述教学过程并说明设计意图。(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