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对于刃形障碍物,当传播余隙Hc为0时,阻挡损耗约为 (1) dB。当Hc大于第 (2) 菲涅尔区半径时,阻挡损耗基本可以忽略。

微波站的空间分集系统要求两个接受天线的 (3) 足够大。此时,若每路发生深衰落的概率是0.01,那么合并输出信号发生深衰落的概率将不超过 (4) 。

微波线路一般选用之字形路由以避免 (5) 。在线路拐弯或分支处,如果两路的夹角小于90o,有可能形成 (6) 。


参考答案

更多 “ 对于刃形障碍物,当传播余隙Hc为0时,阻挡损耗约为 (1) dB。当Hc大于第 (2) 菲涅尔区半径时,阻挡损耗基本可以忽略。微波站的空间分集系统要求两个接受天线的 (3) 足够大。此时,若每路发生深衰落的概率是0.01,那么合并输出信号发生深衰落的概率将不超过 (4) 。微波线路一般选用之字形路由以避免 (5) 。在线路拐弯或分支处,如果两路的夹角小于90o,有可能形成 (6) 。 ” 相关考题
考题 在路测数据采集时,全向天线架设于楼顶或现有铁塔上面。测试点架设天线的()应确保无障碍。 A.第一菲涅尔区B.第二菲涅尔区C.第三菲涅尔区D.第四菲涅尔区

考题 自由空间条件下,当费涅尔余隙与一阶费涅尔半径之比为()损耗在0dB左右 A.大于0.5B.小于0.5C.等于0.5

考题 规划中使用不同的合路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站型的广覆盖需求,下列描述的方法正确的是() A.当每扇区2载频时,广覆盖低损配置采用EDU或双CDU,其发射损耗均为1.0dB,一般配置采用CDU(损耗为4.5dB.;B.当每扇区4载频时,广覆盖低损配置采用的CDU+CDU(损耗为4.5dB.,一般配置采用CDU+SCU(损耗为8.0dB.;C.当每扇区6载频时,一般配置采用CDU+CDU+SCU方式(其中2载频插损4.5dB.4载频插损8.0dB,可以利用同心圆技术解决覆盖和容量问题),特殊低损配置采用CDU+CDU+CDU方式(损耗为4.5dB,需要2根单极化天线);D.当每扇区8载频时,一般采用双CDU+双SCU方式(载频插损8.0dB.,有覆盖要求的低损方案采用3CDU+SCU方式(低损载频损耗为4.5dB,可以利用同心圆技术解决覆盖和容量问题,但需要4幅天线)。

考题 实际传播环境中,第一菲涅尔区定义为包含一些反射点的椭圆体,在这些反射点上反射波和直射波的路径差小于半个波长。第一菲涅尔区是主传播区,当阻挡物不阻挡第一菲涅尔区时,绕射损耗最小。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不开坡口的单面焊对接焊缝,当余高为h,焊缝宽度为c,板厚为δ,间 隙为b时,焊缝金属横截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A.A=δb+2hc/3B.A=δb+hc/3C.A=δb+hc/2D.A=δb+4hc/3

考题 大气对微波传播的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氧气分子和水蒸气分子对电磁波的(1),雨、雾、雪等气象微粒对电磁波的吸收和(2),对流层结构的不均匀性对电磁波的(3)。微波视距传播会受到地表障碍物的影响,若要求接收点的场强幅度值等于自由空间传播的场强幅度值,则传播余隙应当(4)最小菲涅尔区半径。当传播余隙等于(5),即障碍物最高点与收发视距连线相切时,阻挡损耗为(6)dB。设计微波线路时,要考虑系统内部干扰和(7)干扰;其中,在二频制收发天线共用的情况下,选用“之”字形路由避免各站排成一条直线可以避免(8)干扰。

考题 无线通信适用的电磁波频范围从3kHz,在这个范围内按照频率(或者波长)人为地划分成数个频段(或者波段),其中,波长为10cm~100cm的频段称为 (1)在无线电波的传播中,由于接收天线与发射天线间的距离引起的功率衰减称为 (2) ,而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的随机变化称为 (3) 。在低频或中频(最大可达3kHz)时,无线电波能够沿着地球弯曲,这种现象叫做 (4) ,而更高频率的电磁波在地球表面之上的两个一定高度的可互相看到的点之间的距离(可视距离)的传播方式称为 (5) 。微波通信是使用波长范围为 (6) ~ (7) 之间的电磁波——微波进行的通信。微波通信常用于进行中继,是因为微波传输具有 (8) 传播特性。根据电波绕射现论,当 (9) 受到障碍物阻挡时,传播损耗显著增大,当障碍物最高点与收发视距连线相切时,阻挡损耗约为6dB。在微波通信系统中,收发之间的视距TR与障碍物顶点的垂直距离H,被称为 (10) 。

考题 当陀螺罗经的误差为±1°左右时,其稳定时间约为:A.0.5hB.1hC.1.5hD.2h

考题 物体阻挡/穿透损耗为:()A、隔墙阻挡:5~20dBB、楼层阻挡:>20dBC、室内损耗值是楼层高度的函数,-1.9dB/层D、家具和其它障碍物的阻挡:2~15dBE、厚玻璃:6~10dBF、火车车厢的穿透损耗为:15~30dBG、电梯的穿透损耗:30dB左右H、茂密树叶损耗:10dB

考题 Wi-Fi网络中,以下关于2.4GHz电磁波对于各种建筑材质的穿透损耗的经验值的描述,正确的是()。A、隔墙的阻挡(砖墙厚度100-300mm):20-40dBB、楼层的阻挡:30dB以上C、木制家具、门和其它木板隔墙的阻挡:2-15dBD、厚玻璃(12mm):10dB

考题 根据菲涅尔原理,在电波传输过程中,为保证系统正常通信,收发天线架设的高度要满足使它们之间的障碍物尽可能不超过其菲涅尔区的()。A、10%;B、20%;C、25%;D、35%;

考题 在路测数据采集时,全向天线架设于楼顶或现有铁塔上面。测试点架设天线的()应确保无障碍。A、第一菲涅尔区B、第二菲涅尔区C、第三菲涅尔区D、第四菲涅尔区

考题 刃型障碍物的尖锋落在收发两端的连线上时绕射损耗为()dB。

考题 实际传播环境中级,第一菲涅尔区定义为包含一些反射点的椭圆体,在这些反射点上反射波和直射波的路径差小于半个波长第一菲涅尔区是主传播区,当阻挡物不阻挡第一菲涅尔区时,绕射损耗最小。

考题 在无线信号的远距离中,菲涅尔区(Fresnel Zone)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以下关于菲涅尔区说法正确地是()。A、无线信号沿直线传播,但在传播时会散开,而波束之间的必需净空就称为菲涅尔区。B、菲涅尔区是在视距的路径中形成的一个椭圆区域。它随着可视距离和信号频率的改变而改变,必需的菲涅尔区净空在路径中心处最大,并且在靠近每个天线站点时逐渐减小。C、菲涅尔区的大小是路径长度的函数,路径越长,则菲涅尔区越宽。D、在菲涅尔区中的任何障碍物都有可能影响网络的通信,最好给予清除,保证60%的菲涅尔区被视为有效的。一般可以根据经验值确定菲涅尔区的范围。

考题 费涅尔半径和余隙是研究()时用到的.A、大气的折射B、地面阻挡物造成的阻挡衰耗C、地面对电波的反射

考题 规划中使用不同的合路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站型的广覆盖需求,下列描述的方法正确的是()A、当每扇区2载频时,广覆盖低损配置采用EDU或双CDU,其发射损耗均为1.0dB,一般配置采用CDU(损耗为4.5dB.;B、当每扇区4载频时,广覆盖低损配置采用的CDU+CDU(损耗为4.5dB.,一般配置采用CDU+SCU(损耗为8.0dB.;C、C、当每扇区6载频时,一般配置采用CDU+CDU+SCU方式(其中2载频插损4.5d4载频插损8.0dB,可以利用同心圆技术解决覆盖和容量问题),特殊低损配置采用CDU+CDU+CDU方式(损耗为4.5dB,需要2根单极化天线);D、当每扇区8载频时,一般采用双CDU+双SCU方式(载频插损8.0dB.,有覆盖要求的低损方案采用3CDU+SCU方式(低损载频损耗为4.5dB,可以利用同心圆技术解决覆盖和容量问题,但需要4幅天线)。

考题 关于合分路组成方式。当每扇区2个载频时,一般配置采用CDU,损耗为()dB,广覆盖低损配置采用EDU或双CDU,损耗为()dB;当每扇区4个载频时,一般配置采用CDU+SCU,损耗为()dB,广覆盖低损配置采用CDU+CDU,损耗为()dB。

考题 自由空间条件下,当费涅尔余隙与一阶费涅尔半径之比为()损耗在0dB左右A、大于0.5B、小于0.5C、等于0.5

考题 在视距传播过程中,当电波传播路径与障碍物顶点之间的余隙小于()时,信号会产生急剧衰落。

考题 在某一电波传输路线上存在一山丘阻挡,由山坡顶点向下作垂线直至电波发射到接收的直射电波上,距离为82米,则非涅尔余隙为(),发射端到此垂线的距离为5公里,接收端到此垂线的距离为10公里,工作频率为150Mhz,则第一非涅尔区半径为()。

考题 单选题费涅尔半径和余隙是研究()时用到的.A 大气的折射B 地面阻挡物造成的阻挡衰耗C 地面对电波的反射

考题 填空题刃型障碍物的尖锋落在收发两端的连线上时绕射损耗为()dB。

考题 填空题在视距传播过程中,当电波传播路径与障碍物顶点之间的余隙小于()时,信号会产生急剧衰落。

考题 填空题关于合分路组成方式。当每扇区2个载频时,一般配置采用CDU,损耗为()dB,广覆盖低损配置采用EDU或双CDU,损耗为()dB;当每扇区4个载频时,一般配置采用CDU+SCU,损耗为()dB,广覆盖低损配置采用CDU+CDU,损耗为()dB。

考题 填空题在某一电波传输路线上存在一山丘阻挡,由山坡顶点向下作垂线直至电波发射到接收的直射电波上,距离为82米,则非涅尔余隙为(),发射端到此垂线的距离为5公里,接收端到此垂线的距离为10公里,工作频率为150Mhz,则第一非涅尔区半径为()。

考题 单选题自由空间条件下,当费涅尔余隙与一阶费涅尔半径之比为()损耗在0dB左右A 大于0.5B 小于0.5C 等于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