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房屋高度为36.4m。首层层高为4.0m,2~10层层高均为3.6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若该结构顶部增加突出小屋(第11层水箱间),其层高为3.0m。已知:第10层(层顶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10=682.3kN,第11层(层顶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11=85.3kN,第10层的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ΔF10=910.7kN。试问,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顶部突出小屋(第11层水箱间)以及第10层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VEk11(kN)和VEk10(kN),分别与下列何组数值最为接近?()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作答。

  • A、VEk11=85,VEk10=1680
  • B、VEk11=256,VEk10=1680
  • C、VEk11=996,VEk10=1680
  • D、VEk11=256,VEk10=1850

参考答案

更多 “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房屋高度为36.4m。首层层高为4.0m,2~10层层高均为3.6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若该结构顶部增加突出小屋(第11层水箱间),其层高为3.0m。已知:第10层(层顶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10=682.3kN,第11层(层顶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11=85.3kN,第10层的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ΔF10=910.7kN。试问,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顶部突出小屋(第11层水箱间)以及第10层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VEk11(kN)和VEk10(kN),分别与下列何组数值最为接近?()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作答。A、VEk11=85,VEk10=1680B、VEk11=256,VEk10=1680C、VEk11=996,VEk10=1680D、VEk11=256,VEk10=1850” 相关考题
考题 下列基础中,( )属于柔性基础。A.片筏基础B.箱形基础C.现浇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基础D.灰土基础E.混凝土基础

考题 钢框架柱应()。 A、至少延伸至计算嵌固端,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柱B、至少延伸至计算嵌固端以下一层,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柱C、至少延伸至计算嵌固端,并宜采用钢骨混凝土柱D、至少延伸至计算嵌固端以下一层,并宜采用钢骨混凝土柱

考题 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通常取地下室底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相对最适用于框架结构的基础形式为()。A、毛石条形基础B、独立钢筋混凝土柱基础C、地下连续钢筋混凝土墙基础D、钢筋混凝土沉井基础

考题 某高层建筑,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建筑俯视平面和剖面如图所示。抗震计算时,不计入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和基础传下来的竖向力值Nk=165900kN作用于基础底面形心位置;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9600kN,其在地下一层顶产生的倾覆力矩MEk=396000kN*m。确定基础宽度时,若不考虑地下室周围土的侧压力,基底反力呈直线分布,地基承载力验算满足规范要求,试问,在图所示水平地震作用下,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关于基底应力状态限制要求的基础最小宽度BJ(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5 (B)16 (C)17 (D)18

考题 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房屋高度为36.4m。首层层高为4.0m,2~10层层高均为3.6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 若该结构顶部增加突出小屋(第11层水箱间),其层高为3.0m。已知:第10层(层顶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10=682.3kN,第11层(层顶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11=85.3kN,第10层的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ΔF10=910.7kN。试问,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顶部突出小屋(第11层水箱间)以及第10层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VEk11(kN)和VEk10(kN),分别与下列何组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作答。 (A)VEk11=85,VEk10=1680 (B)VEk11=256,VEk10=1680 (C)VEk11=996,VEk10=1680 (D)VEk11=256,VEk10=1850

考题 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房屋高度为36.4m。首层层高为4.0m,2~10层层高均为3.6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 该框架结构首层某根框架边柱轴压比不小于0.15。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该柱的同方向柱底端弯矩标准值为:恒荷载作用下MDk=190kN*m;活荷载作用下MLk=94kN*m;水平地震作用下MEK=133kN*m。若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时活荷载组合值系数为0.5,试问,抗震设计时该柱底端截面的弯矩设计值M(kN*m),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A)645 (B)690 (C)725 (D)965

考题 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房屋高度为36.4m。首层层高为4.0m,2~10层层高均为3.6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 在该框架结构中,与截面为600mmx600mm的框架中柱相连的某截面尺寸为350mmx600mm的框架梁,纵筋采用HRB335级钢()。试问,该梁端上部和下部纵向钢筋按下列何项配置时,才能全部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规定的构造要求? 提示:下列各选项纵筋配筋率均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6.3.2条第1、2款要求。 (A) 上部纵筋432+228 (p上=2.38%),下部纵筋428(p下=1.26%) (B) 上部纵筋925 (p上=2.34%),下部纵筋425(p下=1.00%) (C) 上部纵筋728 (p上=2.31%),下部纵筋428(p下=1.26%) (D) 上列答案均不满足相关规程规定的构造要求

考题 按所用材料划分,房屋建筑基础可分为( )。 A.毛石基础 B.混凝土基础 C.箱形基础 D.筏形基础 E.钢筋混凝土基础

考题 有一座10层办公楼,如图所示,无库房,结构总高32m;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建于8度地震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Ⅱ类场地,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一级,二层箱形地下室,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 A. 821 B. 836 C. 1438 D. 1619

考题 有一座10层办公楼,如图所示,无库房,结构总高32m;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建于8度地震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Ⅱ类场地,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一级,二层箱形地下室,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 边排框架柱CA底截面内力同题66。当对柱截面进行抗震设计时,柱CA底截面最大组合弯矩设计值最接近于(  )kN·m。A. -368 B. -506 C. -552 D. -620

考题 某框架结构四层公寓,无地下室,地面以下土层分布均匀,地下10m范围内为非液化粉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其下为坚硬的基岩,最适宜的基础形式是:( )A.独立基础 B.筏形基础 C.箱型基础 D.桩基础

考题 上部结构为剪力墙结构,地下室为单层或多层箱形基础地下室,()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A、地下室一层顶板B、基础顶板C、地下室一层底板D、基础底板

考题 关于新平法中嵌固部位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有地下室时,基础顶面及地下室顶面都应该按照嵌固部位设计B、有地下室时,基础顶面可不做嵌固部位设计C、嵌固部位的箍筋加密区为Hn/3D、非嵌固部位的加密区范围为max(Hn/6,Hc,500)

考题 下列关于箱形基础的表述,()是错误的。A、箱形基础常用于高层建筑以及设一层或多层地下室的建筑中B、箱形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将基础四周的墙与底板整浇成刚度很大的箱状形式C、箱形基础可以增加建筑物的整体刚度,不致因地基的局部变形影响上部结构D、当建筑物荷载很大,或浅层地质情况较差,基础需深埋时采用箱形基础

考题 规范规定多层砌体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较好的半地下室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嵌固条件较好一般是指什么情况?

考题 由底板、顶板、钢筋混凝土纵横隔墙构成的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为()A、条形基础B、筏板基础C、箱型基础D、桩基础

考题 某商场主体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筏形基础,地下2层,地上8层,混凝土采用C30级,主要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在主体结构施工到第5层时,发现第2层部分柱子承载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聘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仍不能达到设计要求,拆除重建费用过高,时间较长,最后经原设计院核算,能够满足安全和使用要求。该基础工程的验收内容有哪些?如何组织验收基础工程质量?

考题 关于混凝土楼盖设计,下列不正确的做法为()。A、房屋高度超过50米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应采用现浇楼盖;B、房屋高度超过50米的框架结构,宜采用现浇楼盖;C、高层建筑的顶层宜采用装配整体式楼盖;D、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顶板应采用现浇梁板楼盖,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

考题 单选题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房屋高度为36.4m。首层层高为4.0m,2~10层层高均为3.6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该框架结构首层某根框架边柱轴压比不小于0.15。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该柱的同方向柱底端弯矩标准值为:恒荷载作用下MDK=190kN.m;活荷载作用下MLK=94kN.m;水平地震作用下MEK=133kN.m。若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时活荷载组合值系数为0.5,试问,抗震设计时该柱底端截面的弯矩设计值M(kN.m),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A 645B 690C 777D 965

考题 单选题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房屋高度为36.4m。首层层高为4.0m,2~10层层高均为3.6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 在该结构中某根截面为600mm×600mm的框架柱,h 0=5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箍筋采用HRB335级钢(f yv=300N/mm 2),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为200mm。该柱进行抗震设计时,剪跨比λ=2.5,剪力设计值V=650kN,对应的轴力设计值N=340kN(受拉)。试问,计算所需的非加密区箍筋面积A sv(mm 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①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0.85。A 275B 415C 550D 665

考题 问答题地下室层数和嵌固端层号有什么关系?嵌固端有什么作用?

考题 单选题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房屋高度为36.4m。首层层高为4.0m,2~10层层高均为3.6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已知:特征周期Tg=0.35s,考虑非承重墙体的刚度,折减后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1.0s,地震影响系数α1=0.0459;各层(包括屋面层)重力荷载代表值总和∑Gi=110310kN,各层(层顶质点)重力荷载代表值Gi与该层质点计算高度Hi乘积之和∑GiHi=2161314kN.m,第9层(层顶质点)的G9H9=267940kN.m。当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第9层(层顶质点)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9(kN)时,试问,其值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作答。A 405B 455C 490D 535

考题 单选题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房屋高度为36.4m。首层层高为4.0m,2~10层层高均为3.6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若该结构顶部增加突出小屋(第11层水箱间),其层高为3.0m。已知:第10层(层顶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10=682.3kN,第11层(层顶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11=85.3kN,第10层的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ΔF10=910.7kN。试问,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顶部突出小屋(第11层水箱间)以及第10层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VEk11(kN)和VEk10(kN),分别与下列何组数值最为接近?()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作答。A VEk11=85,VEk10=1680B VEk11=256,VEk10=1680C VEk11=996,VEk10=1680D VEk11=256,VEk10=1850

考题 单选题上部结构为剪力墙结构,地下室为单层或多层箱形基础地下室,()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A 地下室一层顶板B 基础顶板C 地下室一层底板D 基础底板

考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箱形基础的表述,()是错误的。A 箱形基础常用于高层建筑以及设一层或多层地下室的建筑中B 箱形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将基础四周的墙与底板整浇成刚度很大的箱状形式C 箱形基础可以增加建筑物的整体刚度,不致因地基的局部变形影响上部结构D 当建筑物荷载很大,或浅层地质情况较差,基础需深埋时采用箱形基础

考题 单选题关于混凝土楼盖设计,下列不正确的做法为()。A 房屋高度超过50米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应采用现浇楼盖;B 房屋高度超过50米的框架结构,宜采用现浇楼盖;C 高层建筑的顶层宜采用装配整体式楼盖;D 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顶板应采用现浇梁板楼盖,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

考题 单选题相对最适用于框架结构的基础形式为()。A 毛石条形基础B 独立钢筋混凝土柱基础C 地下连续钢筋混凝土墙基础D 钢筋混凝土沉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