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有一座10层办公楼,如图所示,无库房,结构总高32m;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建于8度地震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Ⅱ类场地,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一级,二层箱形地下室,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

边排框架柱CA底截面内力同题66。当对柱截面进行抗震设计时,柱CA底截面最大组合弯矩设计值最接近于(  )kN·m。

A. -368
B. -506
C. -552
D. -620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抗震等级为一级,角柱,底层柱,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 3—2010)第6.2.2条可知,底层柱底,增大系数为1.5;根据第6.2.4条可知,角柱,增大系数1.1,因此M=1.5×1.1×[-1.2×(20+0.5×10)-1.3×266]=-620.1kN·m。
更多 “ 有一座10层办公楼,如图所示,无库房,结构总高32m;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建于8度地震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Ⅱ类场地,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一级,二层箱形地下室,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 边排框架柱CA底截面内力同题66。当对柱截面进行抗震设计时,柱CA底截面最大组合弯矩设计值最接近于(  )kN·m。A. -368 B. -506 C. -552 D. -620” 相关考题
考题 当地下室顶层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9度抗震设计时,地下室结构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 A.二级B.三级C.四级D.上部结构

考题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双塔连体结构,塔楼为办公楼,A塔和B塔地上31层,房屋高度130m,21~23层连体,连体与主体结构采用刚性连接,地下2层,如题31~32图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安全等级为二级。塔楼均为框架—核心筒结构,分析表明地下一层顶板(±0.000处)可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 题31:假定,A塔经常使用人数为3700人,B塔(含连体)经常使用人数为3900人,A塔楼周边框架柱KZ1与连接体相连。试问,KZ1第23层的抗震等级为下列何项?(  )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考题 某8层办公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加速度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该房屋属丙类建筑,建于Ⅱ类场地,设有两层地下室,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室内外高差450mm。梁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5(fc=16.7N/mm2,ft=1.57N/mm2),钢筋采用HRB335钢(fy=300N/mm2),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2011年真题] 4.已知首层框架角柱EF截面尺寸为500mm×600mm,与其相连的首层顶边跨梁截面为250mm×650mm,假定该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该柱顺时针方向的组合弯矩设计值为:柱 A. 380 B. 405 C. 415 D. 445

考题 某8层办公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加速度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该房屋属丙类建筑,建于Ⅱ类场地,设有两层地下室,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室内外高差450mm。梁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5(fc=16.7N/mm2,ft=1.57N/mm2),钢筋采用HRB335钢(fy=300N/mm2),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2011年真题] 1.假定,该框架结构层侧向刚度无突变,底层屈服强度系数为0.45,第二层的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0.55,框架底层柱轴压比均不小于0.5。若不考虑箍筋配置的影响,试问,罕遇地震作用下按弹性方法计算的底层层间位移Δue(mm)不超过下列何值时,方能满足规范对结构薄弱层层间弹塑性位移的要求?(  ) A. 47.5 B. 50.5 C. 53.5 D. 96.0

考题 某8层办公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加速度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该房屋属丙类建筑,建于Ⅱ类场地,设有两层地下室,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室内外高差450mm。梁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5(fc=16.7N/mm2,ft=1.57N/mm2),钢筋采用HRB335钢(fy=300N/mm2),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2011年真题] 3.假定,框架梁CD截面尺寸为250mm×650mm,h0=590mm,根据抗震计算结果,其边支座柱边的梁端截面顶面配筋为6Φ25。试问,在满足抗震构造要求的条件下其底部最小配筋面积(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645 B. 884 C. 893 D. 1473

考题 某8层办公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3-17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该房屋属丙类建筑,建于Ⅱ类场地,设有两层地下室,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室内外高差为450mm。梁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5(fc=16.7N/mm2,ft=1.57N/mm2),钢筋采用HRB335钢(fy=300N/mm2),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 已知二层顶某跨框架边梁AB,在地震及各荷载作用下梁B端截面所产生的弯矩标准值如下:永久荷载下MGk=-65kN*m;楼面活荷载下MQk=-20kN*m;风荷载下Mwk=±70kN*m;水平地震作用下MEhk=±260kN*m。试问,满足规范要求时,AB梁B端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最不利组合弯矩设计值MB(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430 (B)-440 (C)-530 (D)-540

考题 某8层办公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3-17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该房屋属丙类建筑,建于Ⅱ类场地,设有两层地下室,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室内外高差为450mm。梁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5(fc=16.7N/mm2,ft=1.57N/mm2),钢筋采用HRB335钢(fy=300N/mm2),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 假定,框架梁CD截面尺寸为250mm×650mm,h0=590mm,根据抗震计算结果,其边支座柱边的梁端截面顶面配筋为625。试问,在满足抗震构造要求的条件下其底部最小配筋面积(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645 (B)884 (C)893 (D)1473

考题 某8层办公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加速度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该房屋属丙类建筑,建于Ⅱ类场地,设有两层地下室,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室内外高差450mm。梁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5(fc=16.7N/mm2,ft=1.57N/mm2),钢筋采用HRB335钢(fy=300N/mm2),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2011年真题] 2.已知二层顶某跨框架边梁AB,在地震及各荷载作用下梁B端截面所产生的弯矩标准值如下:永久荷载下MGk=-65kN·m;楼面活荷载下MQk=-20kN·m;风荷载下Mwk=±70kN·m;水平地震作用下MEhk=±260kN·m。试问,满足规范要求时,AB梁B端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最不利组合弯矩设计值MB(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430 B. -440 C. -530 D. -540

考题 某地上16层、地下1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办公楼,如图所示。房屋高度为64.2m,该建筑地下室至地上第3层的层高均为4.5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9m,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Ⅲ类场地,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结构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10%但不大于50%,地下1层顶板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40 4.地上第3层某L形剪力墙墙肢的截面如图所示,墙肢轴压比为0.24。试问,该剪力墙转角处边缘构件(图中阴影部分)的纵向钢筋面积 最小取下列何项数值时才能满足规范、规程的最低构造要求?(  ) 提示:不考虑承载力计算要求。 A. 2700 B. 3300 C. 3500 D. 3800

考题 某地上16层、地下1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办公楼,如图所示。房屋高度为64.2m,该建筑地下室至地上第3层的层高均为4.5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9m,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Ⅲ类场地,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结构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10%但不大于50%,地下1层顶板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40 A. 1320、400 B. 1400、400 C. 1320、378 D. 1680、432

考题 某地上16层、地下1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办公楼,如图所示。房屋高度为64.2m,该建筑地下室至地上第3层的层高均为4.5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9m,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Ⅲ类场地,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结构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10%但不大于50%,地下1层顶板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40 A. 107 B. 157 C. 200 D. 250

考题 某高层普通民用办公楼,拟建高度为37.8m,地下2层,地上10层,如题图所示。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Ⅳ类,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且框架柱数量各层保持不变,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假定,集中在屋盖和楼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10=15000kN,G2-9=16000kN,G1=18000kN。 试问,该结构采取的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应为下列何项(  ) A. 剪力墙一级,框架一级 B. 剪力墙一级,框架二级 C. 剪力墙二级,框架三级 D. 剪力墙二级,框架一级

考题 某建筑的主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上高度为55m,地下1层;其裙楼部分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高度为15m,地下1层。裙楼与主楼整体相连(包括地下室),地下室顶板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主楼和裙楼均为丙类建筑,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I类场地。主楼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试问,裙楼地下一层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下列何项时,满足规范、规程关于框架抗震等级的最低要求?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考题 某8层办公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3-17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该房屋属丙类建筑,建于Ⅱ类场地,设有两层地下室,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室内外高差为450mm。梁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5(fc=16.7N/mm2,ft=1.57N/mm2),钢筋采用HRB335钢(fy=300N/mm2),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 假定,该框架结构层侧向刚度无突变,底层屈服强度系数为0.45,第二层的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0.55,框架底层柱轴压比均不小于0.5。若不考虑箍筋配置的影响,试问,罕遇地震作用下按弹性方法计算的底层层间位移△υe(mm)不超过下列何值时,方能满足规范对结构薄弱层层间弹塑性位移的要求? (A)47.5 (B)50.5 (C)53.5 (D)96.0

考题 7度地震区,建筑高度为70m的办公楼,较为合适的结构体系为( )。A.框架结构 B.抗震墙结构 C.框架一抗震墙结构 D.筒体结构

考题 某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一级,框架梁局部配筋图如图所示。梁混凝土强度等级

考题 有一座10层办公楼,如图所示,无库房,结构总高32m;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建于8度地震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Ⅱ类场地,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一级,二层箱形地下室,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 A. 821 B. 836 C. 1438 D. 1619

考题 有一座10层办公楼,如图所示,无库房,结构总高32m;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建于8度地震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Ⅱ类场地,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一级,二层箱形地下室,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 首层框架梁AB,在某一荷载效应组合中,由荷载、地震作用在该梁A端产生的弯矩标准值如下: 永久荷载:MGk=-90kN·m; 楼面活荷载:MQk=-40kN·m; 风荷载:MWk=±20kN·m; 水平地震作用:MEhk=±45kN·m; 其中楼面活荷载已考虑折减。 当考虑有地震效应组合时,AB粱A端的最大组合弯矩设计值MA最接近于(  )kN·m。 A. -147.2 B. -166.4 C. -176.8 D. -190.5

考题 有一座10层办公楼,如图所示,无库房,结构总高32m;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建于8度地震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Ⅱ类场地,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一级,二层箱形地下室,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 首层框架柱CA在某一荷载效应组合中,由荷载、地震作用在柱底截面产生的内力标准值如下: 永久荷载:MGk=-20kN·m,NGk=3000kN; 楼面活荷载:MQk=-10kN·m,NQk=500kN; 地震作用:MEhk=±266kN·m,NEhk=±910kN; 其中楼面活荷载已考虑折减。 当考虑有地震效应组合时,该柱底截面最大组合轴力设计值最接近于(  )kN。A. 4400 B. 5083 C. 5370 D. 5720

考题 有一座10层办公楼,如图所示,无库房,结构总高32m;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建于8度地震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Ⅱ类场地,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一级,二层箱形地下室,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 框架柱混凝土采用C45,柱DB断面为550×550(mm)。假定D截面轴压力设计值N=4910kN;剪跨比λ>2。根据轴压比可确定下列选择正确的是(  )。A. 配普通双肢箍 B. 沿柱全高配井字复合箍,箍筋间距不大于100mm,直径10mm,4肢箍,肢距小于200mm C. 加大断面至600mm×600mm D. 上述三种选择都不合适

考题 某40层高层办公楼,建筑物总高度152m,采用型锅棍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楼面梁采用钢梁,核心筒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经计算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该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首层某型钢混凝土柱的剪跨比不大于2,其截面为1100mmx1100mm,按规范配置普通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为,柱内十字形钢骨面积为51875mm2如图下所示。试问,该柱所能承受的考虑地震组合满足轴压比限值的轴力最大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34900 (B)34780 (C)32300 (D)29800

考题 某高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普通办公楼,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等级一级,安全等级二级。其中五层某框架梁局部平面如图所示。进行梁截面设计时,需考虑重力荷载、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组合。

考题 某40层高层办公楼,建筑物总高度152m,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楼面梁采用钢梁,核心筒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经计算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该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A.600;160 B.670;180 C.1010;265 D.1100;270

考题 某40层高层办公楼,建筑物总高度152m,采用型锅棍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楼面梁采用钢梁,核心筒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经计算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该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该结构中框架柱数量各层保持不变,按侧向刚度分配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如下:结构基底总剪力标准值,各层框架承担的地震剪力标准值最大值。某楼层框架承担的地震剪力标准值,该楼层某柱的柱底弯矩标准值M=596kN*m,剪力标准值V=156kN。试问,该柱进行抗震设计时,相应于水平地震作用的内力标准值M(kN* m)、W(kN)最小取下列何项数值时,才能满足规范、规程对框架部分多道防线概念设计的最低要求? (A) 600、160(B)670、180 (C)1010、265(D)1100、270

考题 某11层办公室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竖向刚度比较均匀,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丙类建筑,Ⅰ类场地。试问,确定该结构需采取何种抗震构造措施所用的抗震措施,应为下列何项?()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考题 单选题某11层办公室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竖向刚度比较均匀,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丙类建筑,Ⅰ类场地。试问,确定该结构需采取何种抗震构造措施所用的抗震措施,应为下列何项?()A 一级B 二级C 三级D 四级

考题 单选题某拟建于8度抗震设防区的38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Ⅰ1类,结构自振周期T1=1.2s。试问:当计算罕遇地震作用时,该结构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与下列()项最接近。A 0.284B 0.296C 0.409D 0.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