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患儿,男,1岁3个月,因仍不能独立行走而就诊。经询问其母亲,该患儿一直睡眠不好,夜哭较多,非常容易出汗,偶有抽搐,数次罹患呼吸道感染。查体:头部有“枕秃”。实验室检查:血钙水平低于正常值。诊断为“佝偻病”。
治疗该患儿的方案最正确的是

A.维生素D+钙剂
B.复合维生素B+钙剂
C.维生素AD复方胶丸+钙剂
D.维生素D+钙剂+泼尼松
E.维生素D+钙剂+苯妥英钠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B项中的复合维生素B为B族维生素,不含维生素D。C项中的复方维生素AD含有维生素A,而佝偻病患儿不一定同时缺乏维生素A,这就会造成患者因维生素A摄入过多而导致中毒的风险。D项中的泼尼松可以导致骨钙丢失。E项中的抗癫痫药苯妥英钠为佝偻病的诱发药物。所以正确答案为A。
更多 “患儿,男,1岁3个月,因仍不能独立行走而就诊。经询问其母亲,该患儿一直睡眠不好,夜哭较多,非常容易出汗,偶有抽搐,数次罹患呼吸道感染。查体:头部有“枕秃”。实验室检查:血钙水平低于正常值。诊断为“佝偻病”。 治疗该患儿的方案最正确的是A.维生素D+钙剂 B.复合维生素B+钙剂 C.维生素AD复方胶丸+钙剂 D.维生素D+钙剂+泼尼松 E.维生素D+钙剂+苯妥英钠” 相关考题
考题 患儿,男,3个月。冬季出生,人工喂养.,近日来夜啼,睡眠不安,头部多汗。体格检查可见枕秃,未见骨骼畸形,X线无异常。该患儿应考虑为A、佝偻病早期B、佝偻病激期C、佝偻病恢复期D、佝偻病后遗症E、先天性佝偻病该患儿若选用口服给药法,维生素D的治疗量应持续A、2个月B、3个月C、1个月D、4个月E、5个月

考题 患儿,6个月,夜间睡眠不安,且爱哭闹,诊断为佝偻病。给予维生素D320万U肌注后突然发生全身抽搐2次,每次30~60s,停止后精神无异常,有枕秃,血清钙1.61mmol/L。该患儿出现抽搐最可能的原因是( )A、缺乏维生素DB、血清钙减少C、低血糖D、癫痫发作E、低血钾

考题 患儿,男,10个月,冬季出生,近1个月来睡眠不安、夜啼、多汗、枕秃,无明显骨骼改变,查血钙正常,血磷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诊断为佝偻病。请判断该患儿的病期() A.初期B.激期C.活动期D.恢复期E.后遗症期

考题 患儿,男,4个月,人工喂养,睡眠时常烦躁哭闹,难以入眠。查体:体重6kg,体温37.9℃,有枕秃及颅骨软化,诊断为“佝偻病”。给予维生素D330万IU肌内注射后突然发生全身抽搐3次,每次20~60秒,发作停止后精神如常。查血清离子钙为1.0mmol/L,血清总钙为1.8mmol/L。该患儿发生抽搐的原因是( )A、酸中毒B、热性惊厥C、癫痫发作D、血清钙减少E、缺乏维生素D

考题 患儿,3个月,易激惹、烦躁、夜啼,头部多汗,常摇头擦枕,出现枕秃。临床确诊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该患儿属于A、初期B、极期C、晚期D、活动期E、后遗症期

考题 患儿,男,4个月。人工喂养,睡眠时常烦躁哭闹,难以入眠。查体:体重6kg,体温37.9℃,有枕秃及颅骨软化,诊断为“佝偻病”。给予维生素D330万IU肌内注射后突然发生全身抽搐3次,每次20~60秒,发作停止后精神如常。查血清离子钙为1.0mmol/L,血清总钙为1.8mmol/L。该患儿发生抽搐的原因是()。A.酸中毒 B.热性惊厥 C.癫痫发作 D.血清钙减少 E.缺乏维生素D

考题 患儿男,6个月。一直牛乳喂养,未添加辅助食品。夜惊、多汗、烦躁睡眠不安,体检有枕秃,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母亲在家给患儿加量补充维生素D。因患儿突发惊厥半分钟而就诊,诊断为手足搐搦症。患儿发生惊厥的诱因是 A.冬季接触日光少 B.大量补充维生素D C.牛乳喂养 D.发热 E.饥饿

考题 患儿,男,1岁3个月,因仍不能独立行走而就诊。经询问其母亲,该患儿一直睡眠不好,夜哭较多,非常容易出汗,偶有抽搐,数次罹患呼吸道感染。查体:头部有“枕秃”。实验室检查:血钙水平低于正常值。诊断为“佝偻病”。 治疗日服困难或者伴有腹泻的佝偻病患者,可一次性肌内注射维生素DA.10万~15万IU B.15万~30万IU C.30万~45万IU D.30万~60万IU E.45万~60万IU

考题 患儿,男,2岁,因夜惊、夜哭、多汗等就诊,查血钙2.20mmol/L,血浆25-OH-D348ng/ml,PTH 80pg/ml。诊断:佝偻病。 该患儿应给予钙剂口服,每日正确的用量是A.300mg B.400mg C.600mg D.800mg E.1000mg

考题 患儿,男,1岁3个月,因仍不能独立行走而就诊。经询问其母亲,该患儿一直睡眠不好,夜哭较多,非常容易出汗,偶有抽搐,数次罹患呼吸道感染。查体:头部有“枕秃”。实验室检查:血钙水平低于正常值。诊断为“佝偻病”。 维生素D中毒后的处理措施不包括A.立即停止使用维生素D B.少饮水 C.泼尼松2mg/(kg·d)口服 D.降钙素50~100IU/d肌注 E.停饮牛奶

考题 患儿,5个月,睡眠不安、夜啼、多汗,有枕秃,查血钙正常,血磷稍低。该患儿正确的诊断为 A.佝偻病恢复期 B.佝偻病激期 C.佝偻病后遗症期 D.营养不良 E.佝偻病初期

考题 患儿女,6个月,有烦躁不安、多汗、夜惊、枕秃,前囟3.5cm×3.5cm,查体未发现明显骨骼畸形。该患儿诊断为佝偻病初期,其参考依据是()A、临床表现B、血钙C、血碱性磷酸酶D、X线骨骼改变E、血磷

考题 6个月小儿,有烦躁不安、多汗、夜惊、枕秃,前囟3.5×3.5cm大小,体检未发现明显骨骼畸形。该患儿诊断为佝偻病初期,其参考依据是()A、临床表现B、血钙C、血清25(0H)D3D、X线骨骼改变E、血磷

考题 患儿男,6个月。一直牛乳喂养,未添加辅助食品。夜惊、多汗、烦躁睡眠不安,体检有枕秃,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母亲在家给患儿加量补充维生素D。因患儿突发惊厥半分钟而就诊,诊断为手足搐搦症。患儿发生惊厥的诱因是()A、冬季接触日光少B、大量补充维生素DC、牛乳喂养D、发热E、饥饿

考题 患儿,男,4个月,人工喂养,因夜惊、多汗、烦躁及睡眠不安就诊,体检见有枕秃、颅骨软化,家长诉已给小儿口服维生素D100001U/日2天。患儿首要的护理诊断是()A、生长发育改变B、营养不足C、有感染的危险D、有受伤的危险E、潜在并发症:低钙惊厥

考题 患儿,5个月,睡眠不安,夜啼,多汗,有枕秃,查血钙正常,血磷稍低,该患儿正确的诊断为()A、佝偻病初期B、佝偻病激期C、佝偻病恢复D、佝偻病后遗期

考题 患儿男,6个月。一直牛乳喂养,未添加辅助食品。夜惊、多汗、烦躁睡眠不安,体检有枕秃,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母亲在家给患儿加量补充维生素D。因患儿突发惊厥半分钟而就诊,诊断为手足搐搦症。该患儿血钙或血清钙离子浓度低于()A、1.75~1.88mmol/L(7.0~7.5mg/dl)1mmol/L(4mg/dl)B、1.88~2.00mmol/L(7.5~8.0mg/dl)2mmol/L(8mg/dl)C、1.00~1.75mmol/L(4.0~7.0mg/dl)3mmol/L(12mg/dl)D、2.00~2.88mmol/L(8.0~11.5mg/dl)1mmol/L(4mg/dl)E、1.88~2.00mmol/L(7.5~8.0mg/dl)3mmol/L(12mg/dl)

考题 2岁男童,因夜间多惊醒、烦躁,头部枕秃而就诊。查体,囟门尚未闭合,乳牙未萌出。X线检查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A、缺铁性贫血B、铅中毒C、佝偻病D、营养不良E、上呼吸道感染

考题 单选题患儿,男,6个月,体重9.0kg,平素健康,近日出现多汗、夜哭、易惊。体检:前囟平软,颅骨有乒乓球感,枕秃,肋骨串珠。人工喂养,尚未添加任何辅食,平素较少出门。该患儿诊断为( )A 佝偻病B 痛风C 骨质疏松D 甲亢E 甲减

考题 单选题男童2岁,因夜间多惊醒、烦躁,头部枕秃而就诊。查体,囟门尚未闭合,乳牙未萌出。X线检查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A 缺铁性贫血B 铅中毒C 佝偻病D 营养不良E 上呼吸道感染

考题 单选题患儿,5个月,睡眠不安,夜啼,多汗,有枕秃,查血钙正常,血磷稍低,该患儿正确的诊断为()A 佝偻病初期B 佝偻病激期C 佝偻病恢复D 佝偻病后遗期

考题 单选题患儿女,6个月,有烦躁不安、多汗、夜惊、枕秃,前囟3.5cm×3.5cm,查体未发现明显骨骼畸形。该患儿诊断为佝偻病初期,其参考依据是()A 临床表现B 血钙C 血碱性磷酸酶D X线骨骼改变E 血磷

考题 单选题患儿女,6个月,有烦躁不安、多汗、夜惊、枕秃,前囟3.5cm×3.5cm,查体未发现明显骨骼畸形。该患儿的实验室检查可发现()A 血钙增高B 血磷增高C 碱性磷酸酶增高或正常D PTH降低E PTH增高

考题 单选题6个月小儿,有烦躁不安、多汗、夜惊、枕秃,前囟3.5×3.5cm大小,体检未发现明显骨骼畸形。该患儿诊断为佝偻病初期,其参考依据是()A 临床表现B 血钙C 血碱性磷酸酶D X线骨骼改变E 血磷

考题 单选题6个月小儿,有烦躁不安、多汗、夜惊、枕秃,前囟3.5×3.5cm大小,体检未发现明显骨骼畸形。该患儿诊断为佝偻病初期,其参考依据是()A 临床表现B 血钙C 血清25(0H)D3D X线骨骼改变E 血磷

考题 单选题患儿,5个月,睡眠不安,夜啼,多汗,有枕秃,查血钙正常,血磷稍低。该患儿正确的诊断为()。A 佝偻病初期B 佝偻病激期C 佝偻病恢复期D 佝偻病后遗期E 营养不良

考题 单选题患儿,3个月,易激惹、烦躁、夜啼,头部多汗,常摇头擦枕,出现枕秃。临床确诊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该患儿属于()A 初期B 极期C 晚期D 活动期E 后遗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