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据说大书法家王羲之写在自己家门口的春联经常被人偷偷揭去,令他很是苦恼。后来他在除夕夜又写了一副,但只让家人贴出春联的上半截,春联居然没有被再偷,第二天他再接着贴上下半截。这副春联的下半截分别是“今朝至”和“昨夜行”,请问它的上半截分别写的是()
- A、春风春雨,新年新岁
- B、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C、莺啼北星,燕语南郊
- D、悠悠乾坤,昭昭日月
参考答案
更多 “据说大书法家王羲之写在自己家门口的春联经常被人偷偷揭去,令他很是苦恼。后来他在除夕夜又写了一副,但只让家人贴出春联的上半截,春联居然没有被再偷,第二天他再接着贴上下半截。这副春联的下半截分别是“今朝至”和“昨夜行”,请问它的上半截分别写的是()A、春风春雨,新年新岁B、福无双至,祸不单行C、莺啼北星,燕语南郊D、悠悠乾坤,昭昭日月” 相关考题
考题
下列为湖北省天门县农民彭立诚家的1974年、1980年、1983年贴出的三幅春联:1974年的春联是:过年只有两升米,押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的春联是:过年储米十余担,押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1983年的春联是:人有勤劳致富两只手,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横批:永跟党走。这三幅春联内容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农民的辛勤劳动B.农业经济的发展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
考题
春节的时候,人们一般还要贴春联,这是从最初的桃符演变而来的,但真正普及到民间,是明代以后的事情。因为明代一位皇帝非常喜欢贴春联和写春联,春联两字就是由他正式命名的。这位皇帝是()A、明太祖朱元璋B、明成祖朱棣C、明世宗朱厚熜D、明思宗朱由检
考题
春联,是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祈愿。五代十国时,()在桃符上写了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A、孟知祥B、孟昶(chǎng)C、王建D、王衍
考题
下列为湖北省天门县农民彭立诚家的1974年、1980年、1983年贴出的三幅春联: 1974年的春联是:过年只有两升米,押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 1980年的春联是:过年储米十余担,押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 1983年的春联是:人有勤劳致富两只手,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横批:永跟党走。 这三幅春联内容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农民的辛勤劳动B、农业经济的发展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
考题
写信,在结束时,要有祝颂语,它是向收信人表示祝愿、敬意、希望或勉励。一般分为两截写。前半截“此致”应写在(),后半截要换行顶格写“敬礼”。A、另起一行顶格写B、紧接着正文之后C、另起一行空二格D、与“敬礼”写在一起
考题
单选题春联,是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祈愿。五代十国时,()在桃符上写了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A
孟知祥B
孟昶(chǎng)C
王建D
王衍
考题
单选题春节的时候,人们一般还要贴春联,这是从最初的桃符演变而来的,但真正普及到民间,是明代以后的事情。因为明代一位皇帝非常喜欢贴春联和写春联,春联两字就是由他正式命名的。这位皇帝是()A
明太祖朱元璋B
明成祖朱棣C
明世宗朱厚熜D
明思宗朱由检
考题
单选题春联起源于桃符,起初民间只是流行在门口挂“桃符”(就是两块桃木板)来趋吉避凶。公元964年的除夕,后蜀国君孟昶因平日善习联语,命令群臣在桃符板上提写对句,孟昶一一看过,均不满意。于是他亲自提笔,在桃木板上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一副最早的春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春联就是民间流行挂在门口的“桃符”B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中国最早的对联C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中国用文字记载下来的最早的春联D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中国用文字记载下来的最早的对联
考题
单选题据说大书法家王羲之写在自己家门口的春联经常被人偷偷揭去,令他很是苦恼。后来他在除夕夜又写了一副,但只让家人贴出春联的上半截,春联居然没有被再偷,第二天他再接着贴上下半截。这副春联的下半截分别是“今朝至”和“昨夜行”,请问它的上半截分别写的是()A
春风春雨,新年新岁B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C
莺啼北星,燕语南郊D
悠悠乾坤,昭昭日月
考题
单选题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幅春联诞生于成都,这幅春联的内容是()A
上五下五辞旧岁,里二外八过新春B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C
鳦鸟传长发,苍龙协永绥D
四时为柄,万象皆春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