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A

物体在轨道Ⅰ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比轨道Ⅱ的小

B

物体在轨道Ⅰ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小于F

C

物体在轨道Ⅰ、Ⅱ受到的摩擦力做功之比为4:1

D

物体在轨道Ⅱ受到的摩擦力做的功与F做的功之比为3:5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单选题A 物体在轨道Ⅰ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比轨道Ⅱ的小B 物体在轨道Ⅰ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小于FC 物体在轨道Ⅰ、Ⅱ受到的摩擦力做功之比为4:1D 物体在轨道Ⅱ受到的摩擦力做的功与F做的功之比为3:5” 相关考题
考题 曲柄OA在如图30-9所示瞬时以ω的角速度绕轴O转动,并带动直角曲杆O1BC在如图所示平面内运动。若取套筒A为动点,杆O1BC为动系,则牵连速度大小为(  )。

考题 如图1—12所示,物体A重10 N,竖直墙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5。现用一个与水平方向成45。角的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其静止于墙上,且摩擦力为零,则F的取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N。

考题 如图5—17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光滑的圆形轨道,轨道半径为尺,一个小球可在轨道内侧做圆周运动,且在通过圆周顶端的A点时不脱离轨道掉下来. (1)小球通过A点的最小速度V0为多大 (2)在小球以速度V0通过A点的情况下,小球运动到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为多大

考题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物体以v0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把另一质量为m的物体轻放在M上,由于物体间的摩擦作用,经t秒后两者以共同速度运动。求: (1)两物体共同运动速度的大小v; (2)在时间t内,m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考题 如图2-12所示,质量为4 kg的物体以5 m/s的速度冲上斜面.斜面的倾角为45°,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因数μ=0.25.求:(取g=10m/s2) (1)物体能到达的最大高度; (2)物体克服摩擦力的功.

考题 如图5--13所示,传送带带着小物体m以V0速度运动,当物体m进入同高度小车M上时,由于摩擦,最后M、m以共同速度前进,设小车与地面摩擦不计,则它们共同前进的速度是__________.

考题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光滑的圆形轨道,轨道的半径为R,一小球可在轨道内侧做圆周运动,且在通过圆周顶端的A点时不脱离轨道掉下来。则: (1)小球通过A点的最小速度v0为多大? (2)在小球以速度v0通过A点的情况下,小球运动到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为多大?

考题 如图1—8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物重为G的某物体沿墙壁匀速下滑,若物体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

考题 一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的光滑圆滑轨道内侧端有一小物体A自静止下滑,如图所示在圆轨底端物体A与另一静止小物体B碰撞,A、B质量相等,碰后黏合在一起沿水平面运动了距离s后停止,求: (1)刚碰撞后两个物体一起运动的速度; (2)物体和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考题 如图3-2所示,一个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向右的水平拉力F把物体缓慢地由A点拉至B点,然后再用大小相同的向左的水平拉力F把物体由B点缓慢地拉回A点,则(  ) A.物体的位移为零,拉力做功为零 B.物体的位移为零,拉力做功不为零 C.物体的位移不为零,拉力做功为零 D.物体的位移不为零,拉力做功不为零

考题 如图所示,一物体以初速度ν沿水平地面运动,因受摩擦阻力的作用,物体经过时间t后停止.则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和物体所经过的路程分别为  (  )

考题 如右图,正方形的迷你轨道边长为1米,1号电子机器人从点A以1米/秒的速度顺时针绕轨道移动,2号电子机器人从点A以3米/秒的速度逆时针绕轨道移动,则它们的第2017次相遇在: A.点A B.点C C.点B D.点D

考题 如图所示的结构(EI=常数)中,D点水平位移(向右为正)为(  )。

考题 如图5所示,半径为R的刚性圆环轨道,水平固定在光滑的桌面上.一物体贴着轨道内侧运动,物体与轨道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设物体在某时刻经过A点时的速率为V0,求: (1)此后t时刻物体的速率。 (2)从A点开始在t时间内的路程。

考题 如图所示,一物体自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以v0,2v0的水平速度先后两次抛出,抛出后均落在斜面上.物体与斜面接触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ψ1,ψ2.水平距离为x1、x2,下落高度为y1、y2,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tanψ1=2tanθ B.ψ1=ψ2 C.x1:x2=1:2 D.y1:y2=1:4

考题 如图所示。小球沿水平面以初速度υo通过O点进入半径为R的竖直半圆弧轨道,不计一切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进入竖直半圆弧轨道后做匀速圆周运动 B.若小球能通过半圆弧最高点P,则球运动到P时向心力恰好为零 C. D.若小球恰能通过半圆弧最高点P,则小球落地点离O点的水平距离为2R

考题 如图所示,在“嫦娥”探月工程中,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飞船在半径为4R的圆型轨道Ⅰ上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时,再次点火进入近月轨道Ⅲ绕月做圆周运动,则( )。 A①飞船在轨道Ⅲ的运行速率大于(g0R)1/2 B②飞船在轨道l上运行速率小于在轨道Ⅱ上B处的速率 C③飞船在轨道l上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Ⅱ上B处重力加速度 D④飞船在轨道l、轨道Ⅲ上运行的周期之比有T1:TⅢ=4:1

考题 如图所示,小球沿水平面以初速度v0通过O点进入半径为R的竖直半圆弧轨道,不计一切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进入竖直半圆弧轨道后做匀速圆周运动 B.若小球能通过半圆弧最高点P.则球运动到P时向心力恰好为零 C.若小球能通过半圆弧最高点P,则小球落地时的动能为 D.若小球恰能通过半圆弧最高点P,则小球落地点离O点的水平距离为2R

考题 如图4-70所示,常数为k的弹簧下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若物体从静平衡位置(设静伸长为δ)下降Δ距离,则弹性力所做的功为( )。

考题 质量为1kg的物体停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3N,动摩擦因数为0.2.现给物体施加一水平方向的外力F,则当F=2N时,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f1=()N;当F=3N时,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f2=()N。(g="10"m/s2)

考题 关于动摩擦因数μ的说法,下列陈述正确的是()。A、由公式µ=j/N可知,动摩擦因数与两物体间正压力Ⅳ的大小成反比B、动摩擦因数µ只跟相互接触面的材料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C、动摩擦因数µ的大小与两物体相互接触的面积有关D、当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速度不断增大时,动摩擦因数µ也会跟着增大

考题 重10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为10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后,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A、10N,水平向左B、10N,水平向右C、20N,水平向左D、20N,水平向右

考题 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滑行,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比较它们滑行的最大距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若两物体的初速度相等,则它们的最大滑行距离相等B、若两物体的初动能相等,则它们的最大滑行距离相等C、若两物体的初动能相等,则质量小的最大滑行距离大D、若两物体停止前的滑行时间相等,则两物体的最大滑行距离相等

考题 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各种论述中是否有错误,如果有错误请改正并指明理由: (1)在圆轨道的各点上它的速度相等 (2)在圆轨道的各点上它受的力相等 (3)在圆轨道的各点上它的动量相等 (4)在圆轨道的各点上它对圆心的角动量相等 (5)在圆轨道的各点上它的动能相等

考题 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板上,用一轻弹簧水平拉该物体,当物体刚开始运动时,弹簧伸长了3cm,当拉着物体匀速前进时,弹簧伸长2cm,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200"N/m(g="10"N/kg),求: (1)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多少? (2)物体和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考题 填空题将轨道BC段改为水平,如图乙所示.小球仍从A点静止释放,小球经过M点时的机械能大于、小于还是等于其在A点的机械能?____.

考题 填空题重10牛的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的水平传送带上随传送带一道运动,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2,那么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若水平传送带带动物体一起向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力是____力,其方向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