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如图2-12所示,质量为4 kg的物体以5 m/s的速度冲上斜面.斜面的倾角为45°,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因数μ=0.25.求:(取g=10m/s2)
(1)物体能到达的最大高度;
(2)物体克服摩擦力的功.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本题是用牛顿方程解动力学问题的基本题. 以物体为研究对象.物体在斜面上,受到三个作用力:重力G,方向竖直向下;斜面支持力
F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滑动摩擦力Ff,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受力图如图2-17.

(1)对物体用牛顿方程,取平行于斜面向下为正方向,有
mgsin 45°+Ff=ma①
取垂直于斜面向上为正方向,有
FN-mgcos 45°=0②
由式②得FN=mgcos 45°
因此摩擦力为
Ff=μFN=μmgcos 45°
代入式①解得

物体在斜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位移公式知,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最大位移是

把式③代入得

由此得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代入题给数值得

(2)物体在运动时克服重力和摩擦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知
Ek=WG+Wf


代人已知数值得

【解题指要】本题是动力学和运动学结合的综合力学试题.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牛顿第二
定律、摩擦力、匀减速直线运动和动能定理,解题的要点是先求出加速度a,它是联结动力学与运动学的桥梁.
在求物体克服摩擦力的功时也可以由功的公式直接计算
Wf=Ff·s=μmgcos 45°.s
把s代入得
更多 “如图2-12所示,质量为4 kg的物体以5 m/s的速度冲上斜面.斜面的倾角为45°,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因数μ=0.25.求:(取g=10m/s2) (1)物体能到达的最大高度; (2)物体克服摩擦力的功. ” 相关考题
考题 重力为P的物体自由地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角为ψm,若ψm

考题 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恰好沿斜面匀速下滑,则该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

考题 物体以10 m/S的速度冲上光滑斜面后,沿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是5 m/s2,设斜面足够长,问: (1)物体在什么时候位移最大,最大位移是多少 (2)物体从斜面折回途中到达位移为6.4 m处的速度为多大,到达该点需多少时间

考题 一人站在10 m高的台上,把质量为0.4 kg的物体以5 m/s的速度抛出,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14 m/s.试求物体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g取10 m/s2)

考题 如图1-6所示,小球放在斜面上,用木板挡住,木板与水平面垂直。小球质量为m,斜面倾角为a,木板与斜面均很光滑,小球对木板的压力是(),对斜面的压力是()。

考题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物体以v0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把另一质量为m的物体轻放在M上,由于物体间的摩擦作用,经t秒后两者以共同速度运动。求: (1)两物体共同运动速度的大小v; (2)在时间t内,m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考题 如图1—9所示,一个物体M放在粗糙的斜面上,保持静止。现用水平的外力F推物体时,M仍保持静止状态,则(  ) A.物体M受到的静摩擦力一定减小 B.物体和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不变 C.物体所受合外力增加 D.物体受到的斜面支持力一定增加

考题 如图3—7所示,质量为2 kg的木块在F=10 N的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60°,求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g取10 m/s2).

考题 如图2-8所示,一个物体沿光滑的斜面从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斜面高h=10 m,斜面的倾角是30°.物体滑到斜面中点的时间t=()s,速率ν=()m/s.(取g=10 m/s2)

考题 某人用手将1kg的物体由静止向上提起1m,这时物体速度为2m/s,则手对物体做的功为__________(g取10m/s2).

考题 如图所示,四个不同倾角的光滑斜面,若使一物体从斜 面上端由静止开始下到下端所需时间最短,则斜面倾角应选哪一 个?( ) A. 60° B. 45° C. 30° D. 20°

考题 如图所示,物体B叠放在物体A上,A、B的质量均为m,且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它们以共同速度沿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C匀速下滑,则( )。 A.A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mgsinθ B.A受到B施加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C.A、B间没有摩擦力 D.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tanθ

考题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某教师为了检测学生对运动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布置了若干练习题。下面是某同学对其中一题的解答过程: 题目:如图所示为一足够长斜面,其倾角为0=370,一质量m=10kg的物体,在斜面底部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上的F=100N的力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物体在2s内位移为4m,2s末撤去力F,(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从撤去力F开始1.5s末物体的速度υ; (3)从静止开始3.5s内物体的位移和路程。 解:(1)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物块受沿斜面向上的力F、重力和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在平行于斜面方向上有F=mgsin37°+/ungeos37°。 (2)撤掉力F后,对物块受力分析,物块受重力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物块受力平衡,将做匀速运动。运动速度为: 即物体的速度为2m/s。 (3)总路程为s=vt=7m 问题:(1)指出学生解答中的错误,分析错误产生的可能原因,给出正确解法。 (2)给出一个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考题 案例: 某校期末考试的一道题目及小华同学的解答如下: 题目:如图所示,有一长40m,倾角为30。的斜面,斜面上有质量为2kg的物体从斜面中点以υo=12m/s的初速度匀减速向上滑动,加速度的大小a=-6m/s2,求这个物体经过多长时间滑动到斜面的底端 (g取10m/s2) 问题: (1)指出小华同学解答中的错误并分析出错的可能原因。(10分) (2)针对小华同学的解答,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掌握解答此类问题的正确思路方法。 (10分)

考题 质量为1kg的物体停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3N,动摩擦因数为0.2.现给物体施加一水平方向的外力F,则当F=2N时,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f1=()N;当F=3N时,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f2=()N。(g="10"m/s2)

考题 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30m/s沿竖直方向向上抛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A、物体回到抛出点所用时间为3秒。B、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5米。C、物体回到抛出点通过的路程为45米。D、物体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于下降过程的加速度。

考题 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上抛,则(重力加速度g取10m/s2)()A、前4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m/sB、前4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50mC、第2s末到第4s末物体的平均速度为5m/sD、第2s内和第4s内物体的速度改变量不相同

考题 物体以5m/s的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g取10m/s2,物体能上升的最大高度是()A、0.5mB、1.25mC、2.5mD、5m

考题 某物体以4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抛出后5s内物体的()A、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45m/sB、平均速度大小为15m/s,方向向上C、位移大小为75m,方向向下D、路程为85m

考题 从某高处将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前5s内(物体未落地)物体的()A、路程为65mB、位移大小为25m,方向向上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D、平均速度大小为13m/s,方向向上

考题 一小球以20m/s的速度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5m/s²,如果斜面足够长(小球沿斜面返回时加速度不变),求: (1)经过t=6s的时间,小球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怎样. (2)当速度大小变为10m/s时物体所通过的位移是多少? (3)当速度大小变为10m/s时物体所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考题 在光滑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物体以10m/s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如果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为5m/s2,方向沿斜面向下。那么经过3S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A、25m/s;沿斜面向上B、5m/s;沿斜面向下C、5m/s;沿斜面向上D、25m/s;沿斜面向下

考题 在轻质弹簧下端悬挂一质量为0.1kg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弹簧伸长了0.01m,取g=10m/s2。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1N/mB、10N/mC、100N/mD、1000N/m

考题 已知斜面倾角为θ,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为f,欲使物体能静止在斜面上,则必须满足条件()。A、tgf≤θB、 tgfθC、 tgθ≤fD、tgθf

考题 单选题质量为m的物体从倾角为θ的斜面底端A点,以某一初速冲上斜面后,停止在斜面Q点上(斜面不光滑),则小球在A点与Q点的机械能关系应是(  ).A EA=EQB EA>EQC EA<EQD 无法判定

考题 单选题已知斜面倾角为θ,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为f,欲使物体能静止在斜面上,则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 tanf≤θB tanfθC tanθ≤fD tanθf

考题 单选题已知斜面倾角为θ,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为f,欲使物体能静止在斜面上,则必须满足条件()。A tgf≤θB  tgfθC  tgθ≤fD tgθ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