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在三个乐句的乐段中,第二乐句结束时通常采用()。
A

完美终止

B

半终止

C

补充终止

D

阻碍终止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完美终止、补充终止多出现在乐段结束的地方。。用Ⅵ级(或Ⅳ级)代替主和弦构成的终止称为阻碍终止,阻碍终止在古典乐派、浪漫派作品中多见。半终止一般停留在属和弦土,出现在乐段中间,表示半休息状态。三个乐句的乐段,第二乐句在中间,采用半终止最符合。
更多 “单选题在三个乐句的乐段中,第二乐句结束时通常采用()。A 完美终止B 半终止C 补充终止D 阻碍终止” 相关考题
考题 乐段的内部结构有时还可以细分为()。 A、乐句、乐汇和动机B、乐节、乐汇和乐句C、乐句、动机和乐节D、乐汇、乐节、乐音

考题 起承转合结构常用于() A、二乐句乐段B、四乐句乐段C、二段曲式D、三乐句乐段

考题 最常见的乐段通常由()个乐句组成。 A、2个乐句B、3个乐句C、4个乐句D、1个乐句

考题 乐段写段。 要求: 1. 用下面谱例作为第一乐句,完成一个4乐句的乐段。 (5分) 2. 结构为“起承转合”。 (5分)

考题 旋律写作。 要求: (1)以下面谱列中乐句作为第一乐句,运用同头换尾的手法创作第2乐句,构成第1乐段。 (2)写作由两个乐句构成的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构成再现单二部曲式。

考题 旋律写作。 要求: (1)以下面谱例中乐句作为第一乐句,运用同头换尾的手法创作第二乐句,构成第一乐段。(3分) (2)写作由两个乐句构成的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构成再现单二部曲式。(7分)

考题 乐段写作。 要求: (1)将谱例中的乐句作为第一个乐句,写作一个乐段。(5分) (2)采用螺蛳结顶(句幅递减)的手法。(5分)

考题 要求: (1)用下列谱例中a、b两个乐句和自己创编的两个乐句构成四个乐句乐段。 (2)乐段的结构为起承转合。

考题 依据下面的谱例,创作完整的乐段。要求: (1)根据第一乐句的旋律风格及和声织体,续写第二乐句。(4分) (2)创作的第二乐句要与第一乐句同头换尾。(3分) (3)乐段结束时的终止式里要用到终止四六和弦。(3分)

考题 要求: (1)用下列谱例中a.b两个乐句和自己创编的两个乐句构成四个乐句乐段。 (2)乐段的结构为起承转合。

考题 乐段的内部结构可以细分为( )。A.乐思、乐节、乐段 B.乐句、乐节、乐汇 C.乐思、乐句、乐汇 D.乐句、乐段、歌曲

考题 旋律写作。 要求: (1)以下面谱列中乐句作为第一乐句,运用同头换尾的手法创作第2乐句,构成第1乐段。(5分) (2)写作由两个乐句构成的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构成并列单二部曲式。(5分)

考题 为3-4岁儿童选择配器方案时,一般宜在()A乐句之间变化音色B乐段之间变化音色C乐句之中变化音色D乐段之中变化音色

考题 什么叫乐句和乐段?

考题 乐句一般表示()乐思,但不够完整,有明显起始感。而乐段通常有()的乐句构成,能陈述一个完整或相对完整的乐思,具有明显终止感。

考题 音乐段落中具有()的单位,称为乐句。旋律是由音高和()构成的。

考题 为3~4岁儿童选择配器方案时,一般宜在()A、乐句之间变化音色B、乐段之间变化音色C、乐句之中变化音色D、乐段之中变化音色

考题 健美操音乐中2个乐节为一个乐句,2个乐句为一个乐段。

考题 下列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A、乐句-乐段-乐节-乐汇B、乐段-乐节-乐汇-乐句C、乐汇-乐节-乐句-乐段D、乐节-乐汇-乐句-乐段

考题 音乐段落中具有()的单位,称为乐句。

考题 《紫竹调》一般以四个乐句为一乐段进行演唱。

考题 在三个乐句的乐段中,第二乐句结束时通常采用()。A、完美终止B、半终止C、补充终止D、阻碍终止

考题 填空题音乐段落中具有()的单位,称为乐句。

考题 单选题下列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A 乐句-乐段-乐节-乐汇B 乐段-乐节-乐汇-乐句C 乐汇-乐节-乐句-乐段D 乐节-乐汇-乐句-乐段

考题 单选题为3-4岁儿童选择配器方案时,一般宜在()A 乐句之间变化音色B 乐段之间变化音色C 乐句之中变化音色D 乐段之中变化音色

考题 判断题健美操音乐中2个乐节为一个乐句,2个乐句为一个乐段。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为3~4岁儿童选择配器方案时,一般宜在()A 乐句之间变化音色B 乐段之间变化音色C 乐句之中变化音色D 乐段之中变化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