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有一承压完整井位于砂砾石含水层中,抽水量Q=1256m3/d,已知含水层的导水系数T=100m2/d,释水系数μ=6.94×10-4,则抽水100min时距井40m处的降深可表示为(  )。

A. 2W(0.0399)m
B. W(0.0399)m
C. 2W(0.399)m
D. W(0.399)m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由非稳定流运动的泰斯公式,降深

因此可得:
更多 “有一承压完整井位于砂砾石含水层中,抽水量Q=1256m3/d,已知含水层的导水系数T=100m2/d,释水系数μ=6.94×10-4,则抽水100min时距井40m处的降深可表示为(  )。A. 2W(0.0399)m B. W(0.0399)m C. 2W(0.399)m D. W(0.399)m” 相关考题
考题 已知汞压含水层的厚度t = 7.5m,用完全井进行抽水试验,在半径 r1 = 6m、r2 = 24m处,测得相应的水头降落s1 = 0.76m、s2 = 0.44m,井的出流量Q = 0.01m3 / s,则承压含水层的渗透系数k 为: (A)9.2×10?3m / s (B)8.2×10?4m / s (C)9.2×10?4m / s (D)8.2×10?3m / s

考题 已知承压含水层的厚度t=7.5m,用完全井进行抽水试验,在半径r1=6m、 r2=24m处,测得相应的水头降落s1=0.76m,s2=0. 44m,井的出流量Q=0. 01m3/s,则承压含水层的渗流系数k为: A. 9. 2X10-3 m/s B. 8. 2X10-4 m/s C. 9. 2X10-4 m/s D. 8. 2X10-3 m/s

考题 对自流井进行抽水实验以确定土壤的渗透系数k值。在距井轴r1=10m和r2=20m处分别钻一个观测孔,当自流井抽水后,实测两个观测孔中水面稳定下降S1=2.0m和S2=0.8m。设承压含水层厚度t=6m,稳定的抽水流量Q=24L/s,则土壤的渗透系数k值为( )m/d。 A.45 B.32 C.37 D.41

考题 地下水影响半径(R)计算公式中,H代表的物理意义是()。A:地下水水位降深B:潜水含水层厚度C:承压含水层厚度D:地表水距抽水井的距离

考题 关于因坑底与承压含水层关系示同而井点降水目的也不同的说法,正确的有()。 A.坑底未进入承压含水层,井点降水目的为降低承压水水头 B.坑底已进入承压含水层,井点降水目的前期为降低承压水水头,后期为疏干承压水 C.坑底未进入承压含水层,井点降水目的为疏干承压含水层 D.坑底已进入承压含水层,井点降水前期目的为疏干承压含水层 E.坑底已进入承压含水层,井点降水后期目的为降低承压水水头

考题 关于因坑底与承压含水层关系不同而井点降水目的也不同的说法,正确的有()。A、 坑底未进入承压含水层,井点降水目的为降低承压水水头 B、 坑底已进入承压含水层,井点降水目的前期为降低承压水水头,后期为疏干承压水 C、 坑底未进入承压含水层,井点降水目的为疏干承压含水层 D、 坑底已进入承压含水层,井点降水前期目的为疏干承压含水层 E、 坑底已进入承压含水层,井点降水后期目的为降低承压水水头

考题 已知承压含水层的厚度t=7.5m,用完全井进行抽水试验,在半径r1=6m、 r2=24m处,测得相应的水头降落s1=0.76m,s2=0. 44m,井的出流量Q=0. 01m3/s,则承压含水层的渗流系数k为: A. 9. 2X10-3 m/s B. 8. 2X10-4 m/s C. 9. 2X10-4 m/s D. 8. 2X10-3 m/s

考题 某建筑场地中进行抽水试验,含水层为承压含水层,如图所示,隔水顶板厚8.0m,承压含水层厚12m,抽水井深11.0m,过滤器安置在井底,长3.0m,过滤器顶部紧接含水层顶板,抽水井直径为60cm。第一次降深为2.0m,稳定抽水量为422m3/d;第二次降深为4.0m,稳定抽水量为871m3/d;第三次降深为6.0m,稳定抽水量为1140m3/d;地下水水头位于地表下1.0m处,如果用吉林斯基系数a=1.6计算,渗透系数为( )。 A28 m/d B30 m/d C32 m/d D35 m/d

考题 某工程场地有一厚11.5m砂土含水层,其下为基岩,为测砂土的渗透系数打一钻孔到基岩顶面,并以1.5X103cm3/s的流量从孔中抽水,距抽水孔4.5m和10.0m处各打一观测孔,当抽水孔水位降深为3.0m 时,分别测得观测孔的降深分别为0.75m和0.45m,用潜水完整井公式计算砂土层渗透系数K值,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考题 某矩形基坑采用在基坑外围均匀等距布置多井点同时抽水方法进行降水,井点围成的矩形面积为50m×80m。按无压潜水完整井进行降水设计,已知含水层厚度H= 20m,单井影响半径R=100m,渗透系数K=8m/d。如果要求水位降深s=4m,则井点系统计算涌水量Q将最接近( )。A. 2000m3/D. B. 2300m3/D. C. 2800m3/D. D. 3000 m3/D.

考题 含水层渗透系数K是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时必须确定的参数,一般是采用设置抽水试验孔获取相关资料而确定的。在单井稳定流抽水试验时,在承压水完整井的条件下,Q~S关系呈直线时,含水层渗透系数K,用下列( )公式(其中Q为出水量,m3/d;S为水位下降值,m;M为承压水含水层厚度,m;H为自然状态下潜水含水层的厚度,m;h为潜水含水层在抽水试验时的厚度,m;L为过滤器长度,m;r为抽水井过滤器半径,m;R为影响半径,m)求得。A. B. C. D.

考题 有一承压完整井位于砂砾石含水层中,抽水量Q=1256m3/d,已知含水层的导水系数T=100m2/d,释水系数等于6.94×10-4,则抽水后100min时距井400m处的降深可表示为(  )。 A. 2W(3.99)m B. W(3.99)m C. 2W(0.399)m D. W(0.399)m

考题 一承压含水层厚度100m,渗透系数为10m/d,其完整井半径为1m,井中水位120m,观测井水位125m,两井相距100m,则该井稳定的日出水量为( )。A. B. C. D.

考题 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的释水特性有何区别?

考题 在承压均质含水层中打一完整井,并进行抽水实验。含水层厚度为15.9m,渗透系数为8m/d,井的直径为0.254m。影响半径为100m,当井中水位降深5m时井的出水量接近()m3/d。A、450B、360C、600D、720

考题 轻型井点布置在具有潜水自由面的含水层中,滤管底部到达不透水层,该水井为()。A、无压完整井B、无压非完整井C、承压完整井D、承压非完整井

考题 钻孔抽水试验是确定含水层()等水文地质参数的重要方法。A、天然含水量、水的化学成分和水的化学类型B、透水率、涌水量C、渗透系数、导水率、储水系数、给水度和导压系数D、渗透系数、渗透比降

考题 当井点进入无压水且井底达到含水层下面的不透水层顶面的井称为()。A、承压非完整井B、承压完整井C、无压非完整井D、无压完整井

考题 单选题当井点进入无压水且井底达到含水层下面的不透水层顶面的井称为()。A 承压非完整井B 承压完整井C 无压非完整井D 无压完整井

考题 单选题某潜水含水层中打了一口抽水井及观测孔,进行潜水完整井抽水试验,已知初始水位为14.69m,抽水井直径0.3m,抽水试验参数见下表,该含水层的平均渗透系数为()。A 34.51m/dB 35.83m/dC 35.77m/dD 36.37m/d

考题 填空题潜水非稳定井流与承压井流比较,主要不同点有三点:(1)导水系数是();(2)当降深较大时()不可忽略;(3)从含水层中抽出的水量主要来自()。

考题 单选题钻孔抽水试验是确定含水层(  )等水文地质参数的重要方法。A 天然含水量、水的化学成分和水的化学类型B 透水率、涌水量C 渗透系数、导水率、储水系数、给水度和导压系数D 渗透系数、渗透比降

考题 单选题在承压均质含水层中打一完整井,并进行抽水试验。含水层厚度为15.9m,渗透系数为8m/d,井的直径为0.254m。影响半径为100m,当井中水位降深5m时井的出水量接近于()。A 450m3/dB 360m3/dC 600m3/dD 720m3/d

考题 填空题在承压含水层中进行稳定流抽水时,通过距井不同距离的过水断面上的流量()且都等于水井的流量Q。

考题 单选题某矩形基坑采用在基坑外围均匀等距布置多井点同时抽水方法进行降水。井点围成的矩形面积为50m×80m,按无压潜水完整井进行降水设计。已知含水层厚度H=20m,单井影响半径R=100m,渗透系数k=8m/d。如果要求水位降深s=4m,则井点系统计算涌水量Q将最接近()。A 2000m3/dB 2300m3/dC 2700m3/dD 3000m3/d

考题 判断题在无限含水层中,当含水层的导水系数相同时,开采同样多的水在承压含水层中形成的降落漏斗体积要比潜水含水层大。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为了确定土壤的渗透系数k值,对自流井进行抽水试验。在距井轴r1 =10m和r2 = 20m处分别钻一个观测孔,当自流井抽水后,实测两个观测孔中水面稳定降深S1 = 2.0m和S2 = 0.8m。设承压含水层厚度t = 6m,稳定的抽水流量Q = 24L/s,土壤的渗透系数k值为( )m/d。A 45B 32C 37D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