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2005年真题)甲于1997年8月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于2004年7月被抓获归案。在1979年刑法和1997年刑法中故意杀人罪定罪处刑标准、法定刑完全相同。对本案(  )。
A.应适用1997年刑法
B.应适用1979年刑法
C.由审理本案的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适用1979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
D.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适用1979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第12条.刑法不溯及既往,除非新刑法对犯罪人有利,即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本案中,1979年刑法与1997年刑法就故意杀人罪定罪处刑标准、法定刑完全相同,因此仍应当适用犯罪行为当时的1979年刑法。
更多 “(2005年真题)甲于1997年8月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于2004年7月被抓获归案。在1979年刑法和1997年刑法中故意杀人罪定罪处刑标准、法定刑完全相同。对本案(  )。 A.应适用1997年刑法 B.应适用1979年刑法 C.由审理本案的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适用1979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 D.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适用1979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 相关考题
考题 我国刑法对故意杀人罪规定了比过失致人死亡罪更重的法定刑,这体现了哪种原则?

考题 下列那些情形不能适用现行刑法典?( )A.甲在97年8月5日犯故意杀人罪,在97年11月被起诉于法院。而对故意杀人罪,行为时有效的刑法与现行刑法的规定完全相同B.甲在97年9月6日起将乙非法拘禁,直至97年12月才释放C.甲在1997年5月盗窃他人100万元巨款后潜逃,直至2000年5月才被抓获归案。关于盗窃罪,现行刑法典的处罚比行为时刑法处罚较轻的D.甲自97年5月至98年5月贩卖毒品数10次,在98年5月被查获。据查,甲某在97年9月30日以前贩卖过8次,97年10月1日以后,贩卖过8次。现行刑法处罚较重

考题 甲意图杀害张三,在实行犯罪时误把李四认作张三而杀死,张三未遇害。对甲的行为应当( )。A.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B.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处罚C.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定罪处罚D.以故意杀人罪(既遂)定罪处罚

考题 我国刑法对故意杀人罪规定了比过失致人死亡罪更重的法定刑,这体现了以下哪种原则 ( )。A.罪刑法定原则B.刑法适用平等原则C.罪责自负原则D.罪刑相适应原则

考题 甲将乙从屋顶推下,在乙要坠地之前,丙用枪射穿乙的心脏,造成乙死亡,对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C、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D、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不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考题 我国刑法对故意杀人罪规定了比过失致人死亡罪更重的法定刑,这体现了以下哪种原则?( )A.罪刑法定原则B.刑法适用平等原则C.罪责自负,反对株连的原则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考题 甲于一日深夜,戴面罩将邻居乙劫持到郊外,将其强奸。恐乙认出自己,遂将乙杀死。对甲的行为的认定分析错误的是( )。A.按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B.应视为强奸罪的结果加重犯,按强奸罪定罪处罚C.按故意杀人罪处罚D.按牵连犯的处罚原则对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择一重罪处断

考题 被关押的罪犯在脱逃中使用暴力致使狱警死亡的行为,应当以 A.脱逃罪定罪处罚 B.脱逃罪、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C.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D.暴动越狱罪定罪处罚

考题 甲教唆乙杀丙。乙在实施杀丙行为时,甲良心发现,阻止了乙的行为。本案中,(  )。 A.甲、乙都应当负故意杀人罪(犯罪未遂)之责 B.甲、乙都应当负故意杀人罪(犯罪中止)之责 C.甲、乙都应当负故意杀人罪(犯罪预备)之责 D.甲应当负故意杀人罪(犯罪中止)之责,乙应当负故意杀人罪(犯罪未遂)之责

考题 甲开枪射杀洪某,子弹斜穿过洪某的左眼后射中路人黄某头部,致洪某左眼失明,黄某死亡。对甲的行为( )。A.应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并罚 B.应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和故意杀人罪并罚 C.应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定罪处罚 D.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考题 (2006年真题)保险受益人甲故意杀害被保险人乙,造成乙死亡,骗取了20万元保险金.对甲应当(  ). A.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B.以保险诈骗罪定罪处罚 C.以保险诈骗罪和故意杀人罪的牵连犯择一重罪处罚 D.以故意杀人罪和保险诈骗罪数罪并罚

考题 (2008年真题)甲欲杀乙,乘乙与朋友在餐馆聚会,向其投掷自制炸药,炸药爆炸后没有伤着乙,却致与乙一起聚餐的丙当场死亡,丁、戊受重伤。甲的行为应以(  )。 A.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B.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并罚 C.爆炸罪定罪处罚 D.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爆炸罪并罚

考题 (2007年真题)甲意图杀害张三,在实行犯罪时误把李四认作张三而杀死,张三未遇害。对甲的行为应当(  )。 A.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 B.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处罚 C.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定罪处罚 D.以故意杀人罪(既遂)定罪处罚

考题 甲于1997年8月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于2004年7月被抓获归案。在1979年刑法和1997年刑法中故意杀人罪的定罪处刑标准、法定刑完全相同。对本案(  )。 A.应适用1997年刑法 B.应适用1979年刑法 C.由审理本案的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适用1979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 D.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适用1979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

考题 对于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制造、散布迷信邪说,指使、胁迫其成员或者其他人实施自杀、自伤行为的,依照《刑法》第232条、第234条的规定,以()或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A、故意杀人罪B、过失杀人罪C、抢劫罪

考题 我国刑法对故意杀人罪规定了比过失致人死亡罪更重的法定刑,这体现了以下哪种原则?A、罪刑法定原则B、刑法适用平等原则C、罪责自负,反对株连的原则D、罪刑相适应原则

考题 实施家庭暴力,可以构成刑法中的()。A、故意杀人罪B、故意伤害罪C、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D、遗弃罪

考题 甲欲开枪杀乙,射击的结果却是导致乙重伤,同时导致乙身边的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甲的行为应以一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B、甲的行为应以一个故意杀人罪(未遂)和一个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处罚C、甲的行为应以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过失致人重伤罪定罪处罚D、甲的行为应以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故意杀人罪(未遂)实行并罚

考题 甲欲开枪杀乙时,发现丙也在乙身边,其不管不顾向乙射击,结果致乙重伤,同时导致乙身边的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甲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B、甲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处罚C、甲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定罪处罚D、甲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和故意杀人罪(未遂)实行并罚

考题 首要分子甲通过手机指令所有参与者“和对方打斗时,下手重一点”。在聚众斗殴过程中,被害人被谁的行为重伤致死这一关键事实已无法查明。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量刑B、甲是教唆犯,未参与打斗,应认定为从犯C、所有在现场斗殴者都构成故意杀人罪D、对积极参加者按故意杀人罪定罪,对其他参加者按聚众斗殴罪定罪

考题 对于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制造、散布迷信邪说,指使、胁迫其成员或者其他人实施自杀、自伤行为的,依照《刑法》第232条、第234条的规定,以()或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A、故意杀人罪B、过失杀人罪C、抢劫罪D、鼓动杀人罪

考题 单选题我国刑法对故意杀人罪规定了比过失致人死亡罪更重的法定刑,这体现了以下哪种原则?A 罪刑法定原则B 刑法适用平等原则C 罪责自负,反对株连的原则D 罪刑相适应原则

考题 单选题首要分子甲通过手机指令所有参与者“和对方打斗时,下手重一点”。在聚众斗殴过程中,被害人被谁的行为重伤致死这一关键事实已无法查明。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4年真题]A 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量刑B 甲是教唆犯,未参与打斗,应认定为从犯C 所有在现场斗殴者都构成故意杀人罪D 对积极参加者按故意杀人罪定罪,对其他参加者按聚众斗殴罪定罪

考题 单选题首要分子甲通过手机指令所有参与者“和对方打斗时,下手重一点”。在聚众斗殴过程中,被害人被谁的行为重伤致死这一关键事实已无法查明。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量刑B 甲是教唆犯,未参与打斗,应认定为从犯C 所有在现场斗殴者都构成故意杀人罪D 对积极参加者按故意杀人罪定罪,对其他参加者按聚众斗殴罪定罪

考题 单选题对于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制造、散布迷信邪说,指使、胁迫其成员或者其他人实施自杀、自伤行为的,依照《刑法》第232条、第234条的规定,以()或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A 故意杀人罪B 过失杀人罪C 抢劫罪D 鼓动杀人罪

考题 单选题刑法分则中对故意杀人罪规定了比虐待罪更高的法定刑,这体现了()A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B 罪刑法定原则C 罪责自负原则D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考题 单选题对于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制造、散布迷信邪说,指使、胁迫其成员或者其他人实施自杀、自伤行为的,依照《刑法》第232条、第234条的规定,以()或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A 故意杀人罪B 过失杀人罪C 抢劫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