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甲、乙合谋勒索丙的钱财。甲与丙及丙的儿子丁(17岁)相识。某日下午,甲将丁邀到一家游乐场游玩,然后由乙向丙打电话。乙称丁被绑架,令丙赶快送3万元现金到约定地点,不许报警,否则杀害丁。丙担心儿子的生命而没有报警,下午7点左右准备了3万元后送往约定地点。乙取得钱后通知甲,甲随后与丁分手回家。下列罪名哪些不符合甲、乙的行为性质?(  )
A.绑架罪
B.抢劫罪
C.敲诈勒索罪
D.非法拘禁罪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解析:本题中甲、乙合谋勒索他人财物,采取了虚构绑架事实的方式,威胁他人交付财物构成敲诈勒索罪,其并没有采取绑架他人做人质的方法,也没有非法拘禁他人,所以不构成绑架罪和非法拘禁罪,同时其取得财物的手段也并非使用了暴力手段所以不构成抢劫罪。故甲、乙二人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共犯。
更多 “甲、乙合谋勒索丙的钱财。甲与丙及丙的儿子丁(17岁)相识。某日下午,甲将丁邀到一家游乐场游玩,然后由乙向丙打电话。乙称丁被绑架,令丙赶快送3万元现金到约定地点,不许报警,否则杀害丁。丙担心儿子的生命而没有报警,下午7点左右准备了3万元后送往约定地点。乙取得钱后通知甲,甲随后与丁分手回家。下列罪名哪些不符合甲、乙的行为性质?(  ) A.绑架罪 B.抢劫罪 C.敲诈勒索罪 D.非法拘禁罪” 相关考题
考题 甲、乙、丙、丁四人合伙。后甲退伙,承担了自己应分担的债务后仍剩8万元债务,应由()承担。A、甲B、乙C、丙D、丁E、只由乙、丙、丁承担

考题 甲是一家酒店的服务生,某日对另一服务生乙谎称丙欠债不还,令其从学校绑架丙之子作为人质,讨还债务。乙按甲吩咐绑来丙之子。后甲又指使丁打电话向丙勒索50万元。丁打出勒索电话。当甲再次要求丁打出勒索电话时,丁拒绝。关于甲、乙、丁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丁构成绑架罪的共犯B.甲、丁构成绑架罪,乙构成非法拘禁罪C.甲、乙、丁均犯罪未遂D.甲、乙犯罪未遂,丁犯罪中止

考题 假设甲把乙的儿子骗走以后,带到亲戚丙家,被丙同村的丁看中,甲以3万元把乙的儿子卖给丁,则甲的行为可以排除的是:( )A.绑架罪B.拐骗儿童罪C.拐卖儿童罪D.非法拘禁罪

考题 甲见义勇为不幸牺牲。早年丧妻的甲父得知消息后悲痛欲绝,引发心脏病不治身亡。甲有妻子乙、儿子丙、弟弟丁。据此,甲父遗产的继承人应为()。 A、甲、乙、丙、丁B、乙、丙、丁C、丙、丁D、丁

考题 某企业采用成对比较法进行岗位评价,将所有岗位进行成对比较,结果是乙的工作价值高于甲、丙、丁;甲的价值低于乙,高于丙、丁;丙的价值低于甲、乙,高于丁;丁的价值低于甲、乙、丙。那么将四个岗位的工作价值从高到低排序为( )。A.丙、甲、乙、丁B.乙、甲、丙、丁C.甲、乙、丙、丁D.丁、乙、甲、丙

考题 在四个域甲、乙、丙、丁,甲信任乙,乙信任丙,丙信任丁,甲信任丙,乙信任丁,则在丁中创建的全局组用户能访问域中的哪些资源()。A、甲、乙、丙、丁B、乙、丙、丁C、丙、丁D、丁

考题 合伙人甲、乙、丙以合伙企业的名义向丁借款9万元,甲、乙、丙约定该借款由甲、乙、丙各自负责偿还3万元。现丁的债权到期而合伙企业无任何财产予以清偿,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丁有权直接向甲要求偿还9万元B.丁只有在乙、丙无力清偿的情况下才有权要求甲偿还9万元C.甲有权依据约定的清偿份额对丁只承担3万元的清偿责任D.丁有权根据自己确定的比例向甲、乙、丙分别追索

考题 某买卖合同约定甲向乙供货,并约定甲向承运人丙交付货物即视为甲完成交付,在货物交付运输期间,乙将该货物转卖给丁并通知丙向丁交货,但乙和丁对于货物毁损、灭失的风险没有约定。关于本案例中货物毁损、灭失风险承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与丁的买卖合同成立时,货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丁承担 B、甲向丙交付货物后,货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丙承担 C、甲与乙的买卖合同成立,货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即由丙承担 D、丙向丁交付货物后,货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乙承担

考题 某企业采用成对比较法进行岗位评价,将所有岗位进行成对比较,结果是乙的工作价值高于甲、丙、丁;甲的价值低于乙,高于丙、丁;丙的价值低于甲、乙,高于丁;丁的价值低于甲、乙、丙。那么将四个岗位的工作价值从高到低排序为()。A:丙、甲、乙、丁 B:乙、甲、丙、丁 C:甲、乙、丙、丁 D:丁、乙、甲、丙

考题 甲下夜班回家途中发现乙、丙盗窃富商丁的一家玉器商店,甲上前制止。乙为丙望风,丙用扳手将甲砸成重伤。甲因伤昏迷后,乙、丙将丁的商店洗劫一空。对于甲因此遭受的70万元损失,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若乙有赔偿能力,甲有权请求乙赔偿70万元B、若丙有赔偿能力,甲有权请求丙赔偿70万元C、若乙、丙无赔偿能力,甲虽未使丁免遭损失,甲有权请求丁适当补偿D、若乙、丙无赔偿能力,因甲未使丁免遭损失,甲无权请求丁适当补偿

考题 甲乙离婚时,儿子丙判给甲抚养,后来甲嫁给丁,丁经过乙的同意后,办理了登记收养手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是丙的继父,丙与乙的父子关系解除B、丁是丙的养父,丙和乙的父子关系解除C、乙仍是丙的生父,丙可以继承乙的财产D、甲和丁离婚后,丁可以不再抚养丙

考题 甲见丙有钱,遂见财起意,找到乙共谋勒索丙的钱财。因甲与丙的儿子丁(17周岁)相识,某日下午,甲将丁邀到一家游乐场游玩,然后授意乙给丙打电话。乙打电话称丁被绑架,令丙赶快送3万元现金到约定地点,不许报警,否则杀死丁。丙担心儿子的生命安全而未报警,将3万元现金送往约定地点交给乙。乙取得钱后通知甲,甲随后与丁分手回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甲和乙构成绑架罪B、甲和乙构成敲诈勒索罪C、甲和乙属于共同犯罪D、甲是主犯,乙是从犯

考题 体育馆内正进行一场乒乓球双打比赛,观众议论双方运动员甲、乙、丙、丁的年龄: (1)“乙比甲的年龄大。” (2)“甲比他的伙伴的年龄大。” (3)“丙比他的两个对手的年龄都大。” (4)“甲与乙的年龄差距比丙与乙的年龄差距更大些。” 根据这些议论,甲、乙、丙、丁的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甲、丙、乙、丁B、丙、乙、甲、丁C、乙、甲、丁、丙D、乙、丙、甲、丁

考题 甲有一块价值10000元的玉石。甲与乙订立了买卖该玉石的合同,约定价金11000元。由于乙没有带钱,甲未将该玉石交付与乙,约定三日后乙到甲的住处付钱取玉石。随后甲又向乙提出,再借用玉石把玩几天,乙表示同意。隔天,知情的丙找到甲,提出愿以12000元购买该玉石,甲同意并当场将玉石交给丙。丙在回家路上遇到债主丁,向丙催要9000元欠款甚急,丙无奈,将玉石交付与丁抵偿债务。后丁将玉石丢失被戊拾得,戊将其转卖给己。要求: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关于丙、丁对该玉石所有权的取得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将玉石交付给丙时,丙取得该玉石的所有权B、甲、丙的买卖合同成立时,丙取得该玉石的所有权C、丙将玉石交给丁时,丁取得该玉石的所有权D、丁不能取得该玉石的所有权

考题 甲、乙、丙、丁按份共有某商铺,各自份额均为25%.因经营理念发生分歧,甲与丙商定将其份额以100万元转让给丙,通知了乙、丁;乙与第三人戊约定将其份额以120万元转让给戊,未通知甲、丙、丁。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乙、丁对甲的份额享有优先购买权B、甲、丙、丁对乙的份额享有优先购买权C、如甲、丙均对乙的份额主张优先购买权,双方可协商确定各自购买的份额D、丙、丁可仅请求认定乙与戊之间的份额转让合同无效

考题 甲骑车撞伤乙,伤势很重。过路人丁送乙到离出事地点较远的医院治疗,到医院后,护士丙因打错针而使乙死亡。此案中乙死亡的原因是()。A、甲撞伤的行为B、丁的原因C、甲、丙、丁的行为D、丙的行为

考题 甲、乙合谋勒索丙的钱财。甲与丙及丙的儿子丁(7岁)相识。某日下午,甲将丁邀到一家游乐场游玩,然后由乙向丙打电话。乙称丁被绑架,令丙赶快送3万元现金到约定地点,不许报警,否则杀害丁。丙担心儿子的生命而没有报警,下午7点左右准备了3万元后送往约定地点。乙取得钱后通知甲,甲随后与丁分手回家。下列罪名哪些不符合甲、乙的行为性质?( )A、绑架罪B、抢劫罪C、敲诈勒索罪D、非法拘禁罪

考题 单选题假设有甲、乙、丙、丁四种品牌,非品牌忠诚者的购买类型应为()A 甲、甲、乙、乙B 丙、丙、丁、丁C 甲、乙、丙、丁D 乙、丙、丙、丁

考题 多选题甲公司对外负债400万元,另有100万元货款没有收回,欠款人为乙公司。1998年10月,甲公司经全体股东同意分立为丙、丁两公司,丙承受原甲公司的全部债权债务,并办理登记与公告。同年12月,丙、丁公司签订一份协议,约定原由甲公司对乙公司的债权由丁享有,并通知了乙。指出下列表述中错误的选项。()A丙、丁之间的协议无效,乙应向丙偿还100万元货款B丙、丁之间的协议对乙不发生效力,丁无权向乙追索货款C丙、丁之间的协议成立,但乙不得向丁偿还100万元货款D丙、丁之间的协议有效,乙应当向丁偿还100万元货款

考题 问答题甲委托乙代为销售彩电,并约定甲按货款10%付给乙代销费。后乙以自己名义分别与丙、丁、戊签订彩电供应合同,并将此事告知甲,要甲在2月前向乙提供彩电100台。同年4月,甲以自己名义分别给丙、丁、戊运去价值15万元的彩电。丙收货后即向甲付款,丁、戊收货后拒付货款。甲要求乙支付丁、戊之货款,并开出货款为18万元发票一张。乙将发票入应付账款,并支付5万元货款。丁、戊拒付货款并要求乙履行合同。后丁主动向甲支付部分货款3万元。甲向乙催要其余货款,遭乙拒绝。甲与丙之间存在什么法律关系?

考题 多选题甲、乙合谋勒索丙的钱财。甲与丙及丙的儿子丁(7岁)相识。某日下午,甲将丁邀到一家游乐场游玩,然后由乙向丙打电话。乙称丁被绑架,令丙赶快送3万元现金到约定地点,不许报警,否则杀害丁。丙担心儿子的生命而没有报警,下午7点左右准备了3万元后送往约定地点。乙取得钱后通知甲,甲随后与丁分手回家。下列罪名哪些不符合甲、乙的行为性质?( )A绑架罪B抢劫罪C敲诈勒索罪D非法拘禁罪

考题 多选题甲、乙、丙、丁四人合伙。后甲退伙,承担了自己应分担的债务后仍剩8万元债务,应由()承担。A甲B乙C丙D丁E只由乙、丙、丁承担

考题 多选题甲、乙、丙三人均是小学五年级学生,2010年6月20日下午,他们放学后在河边玩耍,发现同班同学丁在河对岸洗东西,甲提议扔石子逗丁玩,甲、乙、丙三人纷纷把石子投向丁,丁发现后避让不及,一颗石子击中丁的左眼。甲、乙、丙三人都认为不是自己所伤,也没有证据证明甲、乙、丙到底谁是加害人。关于该案,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甲、乙、丙的行为构成共同加害行为B甲、乙、丙的行为构成共同危险行为C甲、乙、丙的行为在主观上是共同过失D甲、乙、丙的行为与丁的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E甲、乙、丙的行为与丁的损害之间无因果关系

考题 单选题某企业采用成对排列法进行岗位评价,将所有岗位进行成对比较,结果是乙的工作价值高于甲、丙、丁(=3);甲的价值低于乙,高于丙、丁(=2);丙的价值低于乙、甲,高于丁(=1);丁的价值低于甲、乙、丙(=0),那么将四个岗位的工作价值从高到低排序为()A 丙、甲、乙、丁;B 乙、甲、丙、丁;C 甲、乙、丙、丁;D 丁、乙、甲、丙

考题 问答题甲(18周岁)、乙(17周岁)、丙(15周岁)三人与李某一起打麻将,由于在李某身后安装了针孔摄像头,共赢取李某5万元。但李某仅带有现金3万元,在支付3万元后,写下了2万元的欠条。 李某在起身离开时发现乙身上的摄像设备,要求甲、乙、丙归还欠条,乙见事情败露,夺门而逃,甲、丙使用暴力将李某打成重伤后离开。 甲、丙拿着李某的欠条,将2万元改成20万元,并找到丁(17周岁),告诉丁“李某欠自己20万元,要回钱后给丁手机一部”,于是丁听从甲、丙安排,将李某的女儿翠花(16周岁,丁以前的同学)约出来后与甲、丙一起将其关押,并打电话要求李某偿还欠款20万元。 甲、丙发现翠花很漂亮,准备强奸翠花,正要实施奸淫行为时被丁发现,丁苦苦哀求甲、丙“翠花是我心上人,不要强奸,你俩实在控制不止,猥亵即可”,甲、丙遂对翠花实施了猥亵、侮辱行为。 翠花对丁终日破口大骂,丁遂向甲、丙提出“不如将翠花杀害”的建议,甲、丙与丁遂将翠花捆绑后扔进湖里。 甲、丙、丁继续向李某索要钱财。甲随后找到乙,并告知其绑架翠花向李某索要钱财的事实,要求乙将其信用卡给甲,以便李某将钱打入卡中。李某将5万元转入甲指定的账户,但由于女儿突然回家而随即报案。事后证明,丁在发现真相后提议杀翠花是为了让翠花逃跑,并在将翠花推进湖里之前将其身上的绳索割断,翠花因此而逃命。 请分别分析甲、乙、丙、丁四人的行为构成什么犯罪,并阐释理由。

考题 单选题甲男与乙女为夫妻关系,有儿子丙和女儿丁。某日,四人外出旅游遇车祸,甲、乙、丙当场死亡,无法确定死亡时间,丁幸免于难。甲、乙遗留财产数百万元。甲、乙、丙均有继承人。在分割遗产时,应推定()A 甲、乙同时先死亡,丙后死亡B 甲、乙、丙同时死亡C 丙先死亡,甲乙同时后死亡D 年龄大的先死亡

考题 单选题车间劳动生产率从高到低依次排列正确的是:A 甲>乙>丙>丁B 乙>甲>丙>丁C 丙>丁>乙>甲D 丁>乙>丙>甲

考题 单选题甲骑车撞伤乙,伤势很重。过路人丁送乙到离出事地点较远的医院治疗,到医院后,护士丙因打错针而使乙死亡。此案中乙死亡的原因是()。A 甲撞伤的行为B 丁的原因C 甲、丙、丁的行为D 丙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