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假设甲把乙的儿子骗走以后,带到亲戚丙家,被丙同村的丁看中,甲以3万元把乙的儿子卖给丁,则甲的行为可以排除的是:( )

A.绑架罪

B.拐骗儿童罪

C.拐卖儿童罪

D.非法拘禁罪


参考答案

更多 “ 假设甲把乙的儿子骗走以后,带到亲戚丙家,被丙同村的丁看中,甲以3万元把乙的儿子卖给丁,则甲的行为可以排除的是:( )A.绑架罪B.拐骗儿童罪C.拐卖儿童罪D.非法拘禁罪 ” 相关考题
考题 假设甲为了勒索20万元,把乙的儿子带到丙家后,告知丙全部事实。丙极力劝说甲把乙的儿子送回去,争取宽大处理。后来甲悔悟,把乙的儿子送回乙的家中,并谎称是带乙的儿子去游乐场玩。则甲的行为:( )A.成立犯罪中止B.成立犯罪既遂C.成立犯罪未遂D.应当免除处罚

考题 有甲、乙、丙、丁、戊五个人,已知他们之间关系如下:(1)甲是乙的儿子的爸爸;(2)丙是乙的爸爸的儿子;(3)丁是丙的儿子的妈妈;(4)戊是丁的妈妈的儿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丙是兄弟关系B.存在两对姐弟或兄妹关系C.丁是甲孩子的姑妈D.存在一对夫妻关系

考题 甲、乙合谋勒索丙的钱财。甲与丙及丙的儿子丁(17岁)相识。某日下午,甲将丁邀到一家游乐场游玩,然后由乙向丙打电话。乙称丁被绑架,令丙赶快送3万元现金到约定地点,不许报警,否则杀害丁。丙担心儿子的生命而没有报警,下午7点左右准备了3万元后送往约定地点。乙取得钱后通知甲,甲随后与丁分手回家。下列罪名哪些不符合甲、乙的行为性质?( ) A.绑架罪 B.抢劫罪 C.敲诈勒索罪 D.非法拘禁罪

考题 某夫妇在儿子甲周岁生日时到乙照相馆为儿子拍照留念,乙照相馆保留了该照片的底片,随后卖给了个体户丙用以制作挂历,丙随后又将其卖给护肤品生产商丁,用以进行广告宣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丙、丁均侵犯了甲的肖像权B.乙、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但丁不构成侵权C.乙、丁侵犯了甲的肖像权,但丙不构成侵权D.丙、丁侵犯了甲的肖像权,但乙不构成侵权

考题 有甲、乙、丙、丁、戊五个人,已知他们之间关系如下: (1)甲是乙的儿子的爸爸; (2)丙是乙的爸爸的儿子; (3) 丁是丙的儿子的妈妈; (4)戊是丁的妈妈的儿子。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丙是兄弟关系 B.存在两对姐弟或兄妹关系 C. 丁是甲孩子的姑妈 D.存在一对夫妻关系

考题 甲、乙合谋勒索丙的钱财。甲与丙及丙的儿子丁(17岁)相识。某日下午,甲将丁邀到一家游乐场游玩,然后由乙向丙打电话。乙称丁被绑架,令丙赶快送3万元现金到约定地点,不许报警,否则杀害丁。丙担心儿子的生命而没有报警,下午7点左右准备了3万元后送往约定地点。乙取得钱后通知甲,甲随后与丁分手回家。下列罪名哪些不符合甲、乙的行为性质? A.绑架罪 B.抢劫罪 C.敲诈勒索罪 D.非法拘禁罪

考题 甲、乙合谋勒索丙的钱财。甲与丙及丙的儿子丁(17岁)相识。某日下午,甲将丁邀到一家游乐场游玩,然后由乙向丙打电话。乙称丁被绑架,令丙赶快送3万元现金到约定地点,不许报警,否则杀害丁。丙担心儿子的生命而没有报警,下午7点左右准备了3万元后送往约定地点。乙取得钱后通知甲,甲随后与丁分手回家。下列罪名哪些不符合甲、乙的行为性质?(  ) A.绑架罪 B.抢劫罪 C.敲诈勒索罪 D.非法拘禁罪

考题 甲、乙合谋勒索丙的钱财。甲与丙及丙的儿子丁(17岁)相识。某日下午,甲将丁邀到一家游乐场游玩,然后由乙向丙打电话。乙称丁被绑架,令丙赶快送3万元现金到约定地点,不许报警,否则杀害丁。丙担心儿子的生命而没有报警,下午7点左右准备了3万元后送往约定地点。乙取得钱后通知甲,甲随后与丁分手回家。下列罪名哪些不符合甲、乙的行为性质构成什么罪?A.绑架罪B.抢劫罪C.敲诈勒索罪D.非法拘禁罪

考题 甲、乙合谋勒索丙的钱财。甲与丙及丙的儿子丁(17岁)相识。某日下午,甲将丁邀到一家游乐场游玩,然后由乙向丙打电话。乙称丁被绑架,令丙赶快送3万元现金到约定地点,不许报警,否则杀害丁。丙担心儿子的生命而没有报警,下午7点左右准备了3万元后送往约定地点。乙取得钱后通知甲,甲随后与丁分手回家。甲、乙的行为构成何罪?()A.绑架罪B.拐卖儿童罪C.敲诈勒索罪D.非法拘禁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