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甲乙丙三人从丁处购买我国公民的个人信息,并组织人员利用网络电话实施诈骗行为,获利一百余万元,并由戊负责转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甲乙丙三人在境外实施该电信网络诈骗行为,则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B.甲乙丙三人为组织者,三人对全部的诈骗行为承担责任
C.丁明知甲乙丙三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依然非法向其出售公民个人信息,丁为共犯
D. 戊明知款项为诈骗所得,仍帮助甲乙丙在不同银行账户间频繁划转,戊为共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刑法,并选择错误项。

根据《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达到相应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酌情从重处罚:1.2.3……4.在境外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所以A项说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说法错误。因此,选择A选项。B项:根据《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多人共同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对其参与期间该诈骗团伙实施的全部诈骗行为承担责任。所以甲乙丙三人对全部的诈骗行为承担责任。C项:根据《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明知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共同犯罪论处:1.提供信用卡、资金支付结算账户、手机卡、通讯工具的;2.非法获取、出售、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所以丁明知甲乙丙三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依然非法向其出售公民个人信息,丁为共犯。D项:根据《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明知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帮助转移诈骗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套现、取现的。

更多 “ 甲乙丙三人从丁处购买我国公民的个人信息,并组织人员利用网络电话实施诈骗行为,获利一百余万元,并由戊负责转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甲乙丙三人在境外实施该电信网络诈骗行为,则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B.甲乙丙三人为组织者,三人对全部的诈骗行为承担责任 C.丁明知甲乙丙三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依然非法向其出售公民个人信息,丁为共犯 D. 戊明知款项为诈骗所得,仍帮助甲乙丙在不同银行账户间频繁划转,戊为共犯” 相关考题
考题 甲签发一张票面金额为2万元的转账支票给乙,乙将该支票背书转让给丙,丙将票面金额改为5万元后背书转让给丁,丁又背书转让给戊。下列关于票据责任承担的表述中,正确 的是( )。 A.甲、乙、丁对2万元负责,丙对5万元负责 B.乙、丙、丁对5万元负责,甲对2万元负责 C.甲、乙对2万元负责,丙、丁对5万元负责 D.甲、乙对5万元负责,丙、丁对2万元负责

考题 甲签发一张票面金额为2万元的转账支票给乙,乙将该支票背书转让给丙,丙将票面金额改为5万元后背书转让给丁,丁又背书转让给戊。下列关于票据责任承担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丁对2万元负责,丙对5万元负责B.乙、丙、丁对5万元负责,甲对2万元负责中 华会计网 校C.甲、乙对2万元负责,丙、丁对5万元负责D.甲、乙对5万元负责,丙、丁对2万元负责

考题 甲从乙处借6万元从李四处购买了面值为50万元的假币。甲因为假币没有卖出无法归还乙的欠款。乙提出甲用假币50万元偿还6万元债务。甲同意,给乙假币50万元抵债。之后某国家机关会计丙挪用公款8万元从乙手中购买40万元假币。丙用假币购买毒品,贩卖获利28万元。丙安排好友丁从贩毒分子张三手中取回贩卖毒品获利的28万元存入丁工作的储蓄所。关于甲、乙、丙、丁的行为:( )A.甲、乙均成立购买、出售假币罪B.丙构成挪用公款罪、购买假币罪、贩卖毒品罪,数罪并罚C.丙构成挪用公款罪、购买假币罪、贩卖毒品罪、使用假币罪,数罪并罚D.丁构成转移毒赃罪和洗钱罪,择一重罪处罚

考题 甲乙丙三人合伙开办电脑修理店,店名为“一通电脑行”,依法登记。甲负责对外执行合伙事务。顾客丁进店送修电脑时,被该店修理人员戊的工具碰伤。丁拟向法院起诉。关于本案被告的确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一通电脑行”为被告B.甲为被告C.甲乙丙三人为共同被告,并注明“一通电脑行”字号D.甲乙丙戊四人为共同被告

考题 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王某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公司、企业等单位,利用该单位实施犯罪的.不成立单位犯罪B.甲、乙、丙三人成立某文化传播公司后,合法经营获利1万元,实施诈骗行为获款190万元,不成立单位犯罪C.钱某和李某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钱某和李某私分的,不成立单位犯罪D.单位实施的贷款诈骗行为,不能构成贷款诈骗罪,可以按合同诈骗罪定罪E.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考题 甲被法院宣告死亡,甲父乙、甲妻丙、甲子丁分割了其遗产。后乙病故,丁代位继承了乙的部分遗产。丙与戊再婚后因车祸遇难,丁、戊又分割了丙的遗产。现甲重新出现,法院撤销死亡宣告。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丁应将其从甲、乙、丙处继承的全部财产返还给甲B:丁只应将其从甲、乙处继承的全部财产返还给甲C:戊从丙处继承的全部财产都应返还给甲D:丁、戊应将从丙处继承的而丙从甲处继承的财产返还给甲

考题 案情:甲、乙、丙、丁四人分别出资 500 万、200 万、200 万、100 万元建造一栋楼房(甲、乙、丙、丁四人之间为普通的朋友关系),约定建成后按彼此的投资比例使用该楼房,但对于楼房的管理、所有权的归属以及各自份额的转让方式均未作约定。假设丙现在想转让自己的份额,案外人戊愿意出价250万,甲乙丁三人均愿意按照250万元价格予以购买,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由丙决定到底卖给甲、乙、丁、戊 B.甲、乙、丁决定丙的份额谁购的 C.甲、乙、丁三人平均购得丙的份额,戊无权购得丁的份额 D.甲、乙、丁三人按照自己份额的比例购得丙的份额

考题 甲乙丙三人合伙开办电脑修理店,店名为“一通电脑行”,依法登记。甲负责对外执行合伙事务。顾客丁进店送修电脑时,被该店修理人员戊的工具碰伤。丁拟向法院起诉。关于本案被告的确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一通电脑行”为被告B:甲为被告C:甲乙丙三人为共同被告,并注明“一通电脑行”字号D:甲乙丙戊四人为共同被告

考题 甲乙二人均为年过70的老人,有一处房产,膝下育有一子丙。丙不误正业,因赌博欠下债务无力偿还。随后丙拿出两位老人家中的房产证等证件,办理了抵押取得贷款,无力偿还。后债主丁上门,要求甲乙二人搬出并交付房屋。争执期间,另~位也自称债主的戊找上甲乙,同样要求甲乙二人搬出并交付房屋。但是对于房屋归属,丁和戊也无法商榷。后丁到法院起诉丙,要求法院将房屋判为自己所有,戊听说后,也到法院,声称自己才是房屋的所有人,甲乙二人同样到法院,主张丙签订的抵押协议无效,房屋归甲乙所有。那么请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不是本案当事人 B.丙作为本案当事人不适格 C.丁是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D.戊是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考题 甲被法院宣告死亡,甲父乙、甲妻丙、甲子丁分割了其遗产。后乙病故,丁代位继承了乙的部分遗产。丙与戊再婚后因车祸遇难,丁、戊又分割了丙的遗产。现甲重新出现,法院撤销死亡宣告。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丁应将其从甲、乙、丙处继承的全部财产返还给甲 B.丁只应将其从甲、乙处继承的全部财产返还给甲 C.戊从丙处继承的全部财产都应返还给甲 D.戊从丙处继承的全部财产可以部分返还给甲 E.丁、戊应将从丙处继承的而丙从甲处继承的财产返还给甲

考题 甲从乙处借6万元从李四处购买了面值为50万元的假币。甲因为假币没有卖出无法归还乙的欠款。乙提出甲用50万元假币偿还6万元债务。甲同意,给乙50万元假币抵债。之后某国家机关会计丙挪用公款8万元从乙手中购买40万元假币。丙用假币购买毒品贩卖获利28万元。丙安排好友丁从贩毒分子张三手中取回贩卖毒品获利的28万元存人丁工作的储蓄所。关于甲、乙、丙、丁的行为:( ) A.曱、乙均成立购买、出售假币罪 B.丙构成挪用公款罪、购买假币罪、贩卖毒品罪,数罪并罚 C.丙构成挪用公款罪、购买假币罪、贩卖毒品罪、使用假币罪,数罪并罚 D. 丁构成转移毒赃罪和洗钱罪,择一重罪处罚

考题 对下列与合同诈骗罪相关的案例的判断,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甲冒用某大公司的名义和乙公司签订合同后,按照合同约定全部履行了合同。甲构成合同诈骗罪 B:丙用伪造的票据作担保,骗得某公司货物3万元后逃匿。丙构成票据诈骗罪 C:丁向自己的叔叔借款2万元,谎称3个月后还钱。但丁在借钱时根本就没打算还钱。为了让叔叔“放心”,丁还和叔叔签订了借款协议。丁构成合同诈骗罪 D:戊得知自己的朋友张某(一般公民)有大量存款,便产生占有意图。戊找到张某,声称自己有一笔绝对赚钱的生意,回报率极高。于是戊与张某签订了借款50万元的书面合同,随后张某交付30万元给戊,戊随后逃匿。戊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

考题 甲乙丙三人将一名幼女制伏之后,甲乙二人对这名幼女实施了奸淫行为,丙虽未实施奸淫行为,但其负责捆绑该幼女,并制止该幼女实施反抗行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丙未实施奸淫行为,对其不应当适用轮奸行为的法定刑,而只应适用一般的法定刑 B.甲乙丙三人构成强奸罪的共同犯罪 C.对甲乙丙三人仅适用轮奸行为的法定刑即可 D.丙虽未实施奸淫行为,但仍然可能成为主犯

考题 甲、乙、丙、丁按份共有某商铺,各自份额均为25%。因经营理念发生分歧,甲与丙商定将其份额以100万元转让给丙,并通知了乙、丁。乙与第三人戊约定将其份额以120万元转让给戊,但未通知甲、丙、丁。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乙、丁对甲的份额享有优先购买权 B.甲、丙、丁对乙的份额享有优先购买权 C.如果甲、丙、丁均对乙的份额主张优先购买权,三人可协商确定各自购买的份额 D.甲、丙、丁可以其优先购买权受到侵害为由,仅请求人民法院认定乙与戊之间的份额转让合同无效

考题 甲被法院宣告死亡,甲父乙、甲妻丙、甲子丁分割了其遗产。后乙病故,丁代位继承了乙的部分遗产。丙与戊再婚后因车祸遇难,丁、戊又分割了丙的遗产。现甲重新出现法院撤销死亡宣告。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丁应将其从甲、乙、丙处继承的全部财产返还给甲 B.丁只应将其从甲、乙处继承的全部财产返还给甲 C.戊从丙处继承的全部财产都应返还给甲 D.丁、戊应将从丙处继承的而丙从甲处继承的财产返还给甲

考题 甲、乙、丙、丁按份共有某商铺,各自份额均为25%。因经营理念发生分歧,甲与丙商定将其份额以100万元转让给丙,通知了乙、丁;后乙与第三人戊约定将其份额以120万元转让给戊,未通知丙、丁。有关本案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乙、丁对甲的份额享有优先购买权 B.丙、丁对乙的份额享有优先购买权 C.如丙、丁均对乙的份额主张优先购买权,双方可协商确定各自购买的份额 D.丙、丁可仅请求认定乙与戊之间的份额转让合同无效

考题 甲乙丙三人合伙做生意亏本欠债10万元,原合伙协议中约定亏损分担比例为5:3:2。现债权人丁要求还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丁只能要求丙偿还2万元B、丁可以要求甲偿还10万元C、丁可以要求乙和丙共同偿还10万元D、丁可以要求甲乙丙共同偿还10万元

考题 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王某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公司、企业等单位,利用该单位实施犯罪的。不成立单位犯罪B、甲、乙、丙三人成立某文化传播公司后,合法经营获利1万元,实施诈骗行为获款190万元,不成立单位犯罪C、钱某和李某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钱某和李某私分的,不成立单位犯罪D、单位实施的贷款诈骗行为,不能构成贷款诈骗罪,可以按合同诈骗罪定罪

考题 下列关于电信网络诈骗行为认定说法正确的是()。A、朱某利用互联网发布虚假诈骗信息,骗取3万余元。对朱某应当以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和诈骗罪数罪并罚B、刘某明知姜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获取100万元,多次采用伪装手段帮助其取现。刘某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C、陶某窃取公民个人信息后,使用该信息实施电信网络诈骗,骗取他人10万元。对陶某应当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和诈骗罪数罪并罚D、徐某明知张某在其经营的网站发布的信息为诈骗信息,仍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公安机关发现诈骗信息后责令徐某改正,徐某拒不改正,致使该诈骗信息大量传播,张某诈骗获利20多万元。对徐某应当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和诈骗罪数罪并罚

考题 关于诈骗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收藏家甲受托为江某的藏品进行鉴定,甲明知该藏品价值100万元,但故意贬其价值后以1万元收买。甲的行为构成诈骗罪B、文物贩子乙收购一些赝品,冒充文物低价卖给洪某。乙的行为构成诈骗罪C、店主丙在柜台内陈列了两块标价5万元的玉石,韩某讲价后以3万元购买其中一块,周某讲价后以3000元购买了另一块。丙对韩某构成诈骗D、画家丁临摹了著名画家范某的油画并署上范某的名章,通过画廊以5万元出售给陈某,丁非法获利3万元。丁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考题 甲、乙通过丙向丁购买了毒品,甲购买的目的是自己吸食,乙购买的目的是贩卖,丙则通过介绍毒品买卖,从丁处获得一定的好处费。对于本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B、乙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C、丙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D、丁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考题 甲、乙、丙、丁按份共有某商铺,各自份额均为25%.因经营理念发生分歧,甲与丙商定将其份额以100万元转让给丙,通知了乙、丁;乙与第三人戊约定将其份额以120万元转让给戊,未通知甲、丙、丁。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乙、丁对甲的份额享有优先购买权B、甲、丙、丁对乙的份额享有优先购买权C、如甲、丙均对乙的份额主张优先购买权,双方可协商确定各自购买的份额D、丙、丁可仅请求认定乙与戊之间的份额转让合同无效

考题 甲、乙、丙、丁四人设立一普通合伙企业,甲拟将在合伙企业的份额出质以获得戊的借款,乙、丙表示同意,丁表示反对,甲对戊谎称其他三人均同意,将份额出质给戊,甲借款到期无力对戊还本付息,戊要求行使自己的质权,乙、丙、丁拒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戊为善意第三人,质押行为有效B、乙、丙、丁三人中有两人同意,质押行为有效C、可以按照甲退伙处理D、质押行为无效

考题 单选题甲签发一张票面金额为2万元的转账支票给乙,乙将该支票背书转让给丙,丙将票面金额改为5万元后背书转让给丁,丁又背书转让给戊。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票据责任承担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甲、乙、丁对2万元负责,丙对5万元负责B 乙、丙、丁对5万元负责,甲对2万元负责C 甲、乙对2万元负责,丙、丁对5万元负责D 甲、乙对5万元负责,丙、丁对2万元负责

考题 多选题关于合同诈骗罪,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甲冒用某大公司的名义和乙公司签订合同后,按照合同约定全部履行了合同。甲构成合同诈骗罪B丙用伪造的票据作担保,骗得某公司货物3万元后逃匿。丙构成票据诈骗罪C丁向自己的叔叔借款2万元,谎称3个月后还钱。但丁在借钱时根本就没打算还钱。为了让叔叔“放心”。丁还和叔叔签订了借款协议。丁构成合同诈骗罪D戊得知自己的朋友张某(一般公民)有大量存款,便产生占有意图。戊找到张某,声称自己有一笔绝对赚钱的生意,回报率极高。于是戊与张某签订了借款50万元的书面合同,随后张某交付30万元给戊,戊随后逃匿。戊构成合同诈骗罪

考题 单选题甲签发-张票面金额为2万元的转账支票给乙,乙将该支票背书转让给丙,丙将票面金额改为5万元后背书转让给丁,丁又背书转让给戊。下列关于票据责任承担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甲、乙、丁对2万元负责,丙对5万元负责B 乙、丙、丁对5万元负责,甲对2万元负责C 甲、乙对2万元负责,丙、丁对5万元负责D 甲、乙对5万元负责,丙、丁对2万元负责

考题 单选题甲、乙、丙三人从丁处购买我国公民的个人信息,并组织人员利用网络电话实施诈骗行为,获利一百余万元,并由戊负责转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甲、乙、丙三人在境外实施该电信网络诈骗行为,则不予追究刑事责任B 甲、乙、丙三人为组织者,三人对全部的诈骗行为承担责任C 丁明知甲、乙、丙三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依然非法向其出售公民个人信息,丁为共犯D 戊明知款项为诈骗所得,仍帮助甲、乙、丙在不同银行账户间频繁划转,戊为共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