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氢气循环压缩机的隔离气是通过自力式减压阀1904-PCV-1801将其压力调整为()MPaG
A

0.35MPa

B

0.15MPa

C

0.25MPa

D

0.3MPa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氢气循环压缩机的隔离气是通过自力式减压阀1904-PCV-1801将其压力调整为()MPaGA 0.35MPaB 0.15MPaC 0.25MPaD 0.3MPa” 相关考题
考题 加氢装置循环氢压缩机排气量降低原因可能是( )升高。 A、压缩机转速B、系统压力C、氢气纯度

考题 原料气严重带液时,()是最妥善的处理方法。 A、降低原料气用量,加强排液B、切换压缩机继续使用原料气C、将压缩机的原料气改为氢气循环D、切换压缩机,进行氢气循环

考题 对原料气严重带液的处理,要首先(),才能保障压缩机不发生事故。 A、将原料压缩机改氢气循环B、加强排液、降低原料气量C、停原料气、改用原料油D、切换压缩机进行氢气循环

考题 对原料气严重带液的处理,要首先()、才能保障压缩机不发生事故。 A、将原料压缩机改氧气循环B、加强排液、降低原料气量C、停原料气、改用原料油D、切换压缩机进行氢气循环

考题 当脱氢气液分离罐冷却循环回流量低于4.0单位时,循环氢气压缩机为自保会联锁停车。

考题 下列关于循环氢气压缩机的说法正确的是()。A、脱氢反应系统流程通畅后启动循环氢气压缩机B、启动循环氢气压缩机时两台脱氢反应器出、入口阀应全部关闭C、启动循环氢气压缩机时两台脱氢反应器出、入口阀可以全部打开D、启动循环氢气压缩机时两台脱氢反应器出、入口阀必须全部打开

考题 反应器压力为2.4MPa,循环气中乙烯浓度为30%(V/V),氢气/乙烯比为0.175,求氢气分压。

考题 在相同压力和转速情况下,用氮气代替氢气对循环氢压缩机进行试车,流量降低。

考题 自力式减压阀的反馈压力信号来自于()。A、阀前压力B、阀后压力C、阀前阀后压差D、阀后阀前压差

考题 通常所说的脱氢反应系统压力是指()。A、循环氢气压缩机出口压力B、脱氢反应器入口压力C、脱氢反应器出口压力D、气液分离罐压力

考题 当气液分离罐顶温度较高时()。A、进入循环氢压缩机的其他非氢类物质将上升B、循环氢压缩机负荷增加C、可降低回流液温度D、循环氢气纯度上升

考题 循环氢气压缩机的出口压力()入口压力。A、大于B、等于C、小于D、2倍于

考题 造成合成系统压力下降的原因是()。A、循环气氢气含量上升B、循环气惰性气含量上升C、循环气二氧化碳含量上升D、合成气H/C升高

考题 氢气升温速率通过高速燃气压力,增点火咀数目及调节氢气循环量来控制。

考题 汽蒸单元所有蒸汽是(),温度为()℃,压力为()MPaG。

考题 氢气压缩机日常检查项目有()。A、入口压力B、循环水C、润滑油油位D、设备异常声音

考题 返回气压缩机是将抽出系统脱出的()返回到循环气压缩机出口回收利用。(BP工艺)A、流化气B、氮气C、乙烯D、氢气

考题 循环气压缩机启动油泵前必需投用(),防止油漏入二级密封损坏干气密封。A、主密封气B、隔离气C、密封氮气D、压缩机隔离腔吹扫气

考题 来自原料精制岗位的乙烯和氢气在()压缩机的入口进入流化回路。A、循环气B、返回气C、氮气D、乙烯

考题 关于新氢压缩机级间水冷器的日常维护,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根据氢气入口温度,及时调整循环回水阀开度B、怀疑管束内漏,关闭管程出入口后在线排水试漏C、安装腐蚀探头监测循环水对管束腐蚀D、定期检查循环水压力

考题 裂解汽油加氢装置开车时随着二段反应器引入氢气压力的升高,循环氢压缩机密封油压力应()。A、增大B、减少C、增大或减小D、无需调整

考题 加氢装置循环氢压缩机排气量降低原因可能是()。A、压缩机转速升高B、系统压力升高C、氢气纯度升高D、氢气纯度降低

考题 冷箱开车初期,氢气开工线的作用是()。A、控制冷箱压力B、补充燃料气C、通过节流为冷箱降温D、维持燃料气压缩机的最低负荷运转

考题 事故激冷水罐仅在激冷水系统故障时投用,系统正常运行期间事故激冷水罐处于备用状态。并通入(),通过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维持5.3MPag。A、氮气B、低压氮气C、高压氮气D、二氧化碳

考题 活塞式压缩机每一级进气相对压力损失对实际循环功的影响是()A、进气相对压力损失上升,循环功增加B、进气相对压力损失上升,循环功不变C、进气相对压力损失上升,循环功下降D、进气相对压力损失下降,循环功上升

考题 脱水仓运行前应调整气控箱内减压阀,使进入气动系统的空气压力为()MPa。

考题 单选题活塞式压缩机每一级进气相对压力损失对实际循环功的影响是()A 进气相对压力损失上升,循环功增加B 进气相对压力损失上升,循环功不变C 进气相对压力损失上升,循环功下降D 进气相对压力损失下降,循环功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