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了解!行测答题技巧帮你抢分!

发布时间:2020-09-11


关于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测科目,其中的五种题目对于一般的考生来说,是比较难的。因为考试的逻辑性比较强。下面是关于五种题目的答题技巧,小伙伴们可以和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一起看看,希望对在备考的你有所帮助!

一、常识判断

1.如果选不正确的,那么在四个选项之间进行横向比较,找出一个选项与其他三个选项明显不同,该选项一般为正确答案。

2.如果选正确的,先找出一个选项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先排除该项,然后在其他三个选项间再进行横向比较,找出一个与另外两个不同,则这个与另外两个选项不同的选项为正确答案。

3.涉及一些法律题目的时候,有一些选项的说法太绝对,例如出现必须”“禁止”“所有”“只有等词语一般情况下该说法错误。而相反如果出现可以”“一般”“可能”“正常情况下等词语,一般情况下可以初步判断为正确选项。

4.有关历史事件的排序题可以采用首尾两端法进行判断(从头或从尾判断),即从这一串事件的头或尾进行分析判断,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无需对各事件的具体时间进行分析,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甚至能大大提高命中率。

5.观察四个选项,并对选项进行横向比较。如果出现两个选项的说法自相矛盾,则可以将其他选项排除,答案锁定在这两个自相矛盾的选项。同时,被排除的选项则可以用来辅助解题。

6.有的常识只需读问题和选项就可以得出答案。所以,读题顺序:问题(判断是否需要读题干)一题干一选项。

7.要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虽然有风险但正确率也是最高的。

8.根据题干中的信息词进行联想,一般与信息词有关联的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9.实在不会果断放弃,不要纠结。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一)选词填空

1.注意找语境中与所填写词语相呼应的词、短语或句子。

2.重点落在语境与所选词语的逻辑关系上,而不是选项的词语上。

3.选项中近义词辩析方向是从范围不同角度辨析的,选择范围大的。

4.从语意轻重角度辨析的,选项要么选最重的,要么选最轻的。

5.成语辨析题选择晦涩难懂的成语。

(二)片段阅读

1.先读问题,再读题干。

2.细节判断题:先读选项,再回到原文对照:时态、数量、话题、概念、逻辑等方面的错误。

3.判断选项时,看主语是否符合题干的论述主体。

4.选项要选积极向上的。

5.选项是文中原话不选。

6.选项如违反客观常识不选。

7.选项如违反国家大政方针不选。

8.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不选文字内容层面的选项。

9.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选择激励人的选项或在精神上有触动的选项。

10.提问方式是选标题的,选择短小精悍的选项。

11.提问方式是错误的”“不正确的,要通读材料再选择选项,不能断章取义。

12.细节判断题:先读选项,再回到原文对照:时态、数量、话题、概念、逻辑等方面的错误。

13.判断选项时,看主语是否符合题干的论述主体。

14.语句排序先进行首尾句猜测,注意运用关联词判断。(也可以找出连贯的两句,然后排除他项,很多题目不知道首尾句也可以用此得出正确答案。)不能完全信任选项分布,选完读一遍才行,或者看前三个顺序对不对。不要纠缠不清,得不偿失。

三、数量关系

15道题目,先用1分钟时间画出几道会做的题目,然后再选择几道自己能选对的容易的,答10道题目就可以了,不用都做,因为一定有难题,不可能都做完。

1.不要只看题干就开始计算,答案选项永远是题干的一部分,计算之前看一遍选项,磨刀不误砍柴工。秒杀的前提是选项。对选项先排除,后构造。

2.能秒杀就秒,充分运用选项,倍数等关系。每道题都计算不现实,要学会放弃,最不济蒙B或者C

3.要敢于设“1”或设具体数值,带入公式求解。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选项中如果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先代入验证,多为正解。

5.牛吃草问题:Y=(N-X)TY是草存量,N是牛数量,X是草增速,T是耗用时间。

6.时针与分针一昼夜重合、成180度角22次,垂直44次。

7.极值问题中,问最小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小的,问最大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大的(先代入验证)

8.行程问题若时间严重不够可以直接放弃,一般都需要画图,浪费时间。

9.年龄问题:能代入先代入,或者利用年龄差不变,不能解再列方程,解方程比较浪费时间。

10.看到题目中存在比例关系,在选项中选择满足该比例中数字整除特性的选项为正解。

11.一个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答案中尾数不同,直接应用尾数法解题即可。

四、判断推理

1.有的题目只需读问题和选项就可以得出答案。所以,读题顺序:问题(判断是否需要读题干)——题干一选项。

2.主体、无关概念、因果联系的运用帮助选择正确答案。

3.看清提问方式是什么:加强、削弱、不能加强、不能削弱、属于、不属于……提问的方式不同,正确答案完全相反。

4.削弱型和加强型推理题题干中未提到的信息若出现一般为无关选项。

5.定义判断若出现多定义,不提问的定义不用看。

6.评价型推理题正确答案一般兼顾双方。

7.结论型推理题正确答案一般为语气较弱的选项。

8.排除弱化项、主观项、论题偏离项,剩下往往是答案。

9.图形本身变化不大的考虑对称、旋转、平移、翻转等。

10.图形本身变化较大考虑元素数量、叠加等。

11.若图形复杂多变且出现怪图,重点考虑共性,如共同元素数量、位置关系等。

12.空间型图形推理注意合理利用橡皮、小刀等工具模拟题干。

13.图推,立体图形,一个面寻找特殊面,两个面看特殊面是否相对、相邻,三个面看时针顺序、求同消去。

14.除了一笔画,还有两笔画。

五、资料分析

列方程求解很没有前途。一道题目之所以成为选择题是因为有选项,要关注选项布局,资料分析很重要,分值重,对整体正确率起关键作用,可考虑先做,或者用常识时间抵扣,或者用其它多余时间细做,虽然不太现实。

1.表格、图形、混合、文字顺序,一定做完,由简入难。资析时间不够可以从简单的的图表入手;题目时间不够,可以从简单入手,不做最后判断题目;最后判断题目时间不够,可以从简单入手,看简单的选项的对错。

2.先看问题,阅读时勾画关键词。

3.判断、组合题先从容易的入手。

4.中心词阅读,数据略过就好。

5.A的增长率为aB的增长率为b,则ab的混合增长率介于A\B之间,不用计算。

6.遇到计算量大并且计算困难的题目一定要学会放弃。

51题库考试学习网带给大家的资讯就到这啦,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51题库考试学习网也会努力为大家更新!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公务员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性格、气质,冲动、焦成、心理应激反应……这决定了“我之为我”的因素皆被认为取决于文化、环境与选择,却都逐一被打上基因的烙印。抽象的遗传倾向如何其化为特定人格,这是遗传学研究中尚未跑完的“最后一公里”。仅仅几个基因就能改变我们对自我的认知,这看起来似乎很荒谬。然而,在历史上,这一幕其实一直在反复上演。我们在认识基因的道路上迈出的每一步,都造成了人类社会世界观、价值观乃至行为方式的重大改变。达尔文对遗传与突变的发现,颠覆了人类对自身起源的认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渐渐发现,一个基因是否将自己“表达”出来,还取决于环境等后天因素。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基因无法独自决定一切
B.人格取决于文化、环境与选择
C.性格、气质被打上基因的烙印
D.基因研究造成了人类社会世界观、价值观乃至行为方式的重大改变
答案:A
解析:
文段首先表述人的一些特点打上了“基因”的烙印的观点。然后解释这一观点。最后指出“自我表达”除了受到基因的影响外,还取决于环境等后天因素。B和C项表述片面。因此,该题选择A项

面试热点:为导盲犬擦去委屈的泪水

【热点背景】

近日,一则“交警扮盲人带导盲犬坐公交被赶,狗狗哭了”的消息上了微博热搜。消息说的是,山西太原交警近日扮盲人体验生活,带导盲犬上公交车被拒,被乘客和司机赶下车。

导盲犬哭泣的镜头,令无数人为之动容。事后,太原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方面回应称,视频中的乘客当时没有主动出示相应的证件,所以司机没有办法让其上车,并承认“司机在沟通的过程中没有按照流程工作,态度有问题”。然而,视频中分明可见,这位司机明知是导盲犬,却张着双手拦着:“别说是狗了,鸟都不让上。不行,咬了人是狂犬病”。可见,之所以导盲犬被拒,主要原因并非“没有主动出示相应的证件”,而是司机的认识存在谬误。退一步讲,交警莉姐的这次体验或许不够完美,但引发了公众对盲人带导盲犬出行难的广泛关注,有利于此类问题早日得到解决,仍然值得充分肯定。

我国有1700余万名视力障碍患者,导盲犬是促进他们无障碍出行的工作犬。《残疾人保障法》第58条规定:“盲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国务院颁发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第16条也明确提出:“视力残疾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无障碍服务”。然而,时至今日,不少视障人士都有过带导盲犬进入公共场所被“一拒了之”的尴尬,有的公共场所虽然未明确拒绝,但导盲犬进出其中却遭遇“重重关卡”。如,在一些地方,导盲犬进出地铁被要求出示导盲犬出生证、驯养证、领养证、防疫证等,每次到一个新的地铁站都要耗费不少时间沟通才能进入,此类问题同样值得重视。

对待导盲犬和视障人士的态度检验公共服务的温度,也测量着一个社会的文明高度。“交警扮盲人带导盲犬坐公交被赶”的背后,既折射着公共场所的管理不足和失据,也透露出盲人群体的焦虑与无奈。

【模拟题】

山西太原交警近日扮盲人体验生活,带导盲犬上公交车被拒,引发了公众对盲人带导盲犬出行难的广泛关注。对此,你怎么看?

答案:
解析:
导盲犬进入公共场所被拒,不仅是对残障人士的不理解不包容,更是挑战我国目前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何使残疾人的权益得到重视,使导盲犬能够顺利进入公共场所,考验着城市治理的能力和公共服务的温暖,也测量着一个社会的文明高度。

目前我国有1700余万视力障碍患者,出行面临巨大的阻碍,盲道被占用,残障设施形同虚设,甚至连导盲犬也被禁止出现在部分公共场合,这些行为不仅影响视力障碍患者的权利,也体会不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便利。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还是在于公众法律意识不足,其次是对于残障群体的包容度不够以及对于导盲犬认知不足,最后相关部门宣传管理不到位,效果较差所造成的。

如何让导盲犬更好的被公众接受?首先要细化法规、政策规定,清楚列出相关证件要求和查验标准,方便查询和对照执行。其次可以参考国外的做法,对违法拒绝导盲犬进入的行为制定相关罚则,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意识,同时加大考核督查力度,可以将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包括接纳导盲犬情况,作为文明单位评选、考核、动态管理的重要依据,提高商家及相关单位意识。最后,媒体要加大关于导盲犬进入公共场所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认知,让更多人能够理解和包容导盲犬,给与残疾人群体更多关爱。

如果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累积超过32000亿吨,那么到本世纪末,将升温控制在2℃以内的门槛就守不住了。有科学家认为,为了达到将升温幅度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仅仅限制二氧化碳是不够的,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开展大气二氧化碳的回收行动,使大气污染程度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
若要使上述科学家的想法成立,最需要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A.全球范围内普及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知识
B.各国政府推出有效政策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
C.科学界整合资源来支持发展地球工程技术
D.各地都能建立有效回收和储存二氧化碳的机制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为了达到将升温幅度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仅仅限制二氧化碳是不够的,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开展大气二氧化碳的回收行动,使大气污染程度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
论据: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是否普及气候变化的科学知识与能否回收二氧化碳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无关选项。该项指出各国政府推出有效政策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但是没有涉及二氧化碳的回收,而论点说的是开展二氧化碳回收的必要性,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无关选项。没有阐述该地球工程技术是否与论点中的回收二氧化碳有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补充前提。用否定代入法,如果各地不能建立有效回收和储存二氧化碳的机制,那么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开展大气二氧化碳的回收行动就不能实现,论点就不能成立。因此,这是论点成立的前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