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中药学)专业知识(二)》模拟试题(2021-11-26)

发布时间:2021-11-26


2021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与氯化钾合用,产生高钾血症风险最低的药物是()。【单选题】

A.卡托普利

B.缬沙坦

C.布美他尼

D.螺内酯

E.氨苯蝶啶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氯化钾的药物相互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缬沙坦)、保钾利尿剂(氨苯蝶啶)和醛固酮受体阻断剂(螺内酯)本身均可使血钾升高,与氯化钾合用时,可增加高血钾发生危险。布美他尼是排钾利尿剂。

2、关于降钙素的药理作用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增强破骨细胞的活性

B.对抗甲状旁腺素促进骨吸收的作用

C.抑制肾小管对钙和磷的重吸收

D.抑制肠道转运钙

E.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降钙素的药理作用。降钙素可直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从而抑制骨盐溶解,阻止钙由骨释出,而骨骼对钙的摄取仍在进行,因而可降低血钙。可对抗甲状旁腺素促进骨吸收的作用并使血磷降低。

3、强心苷类药物应用的禁忌证不包括()。【单选题】

A.预激综合征伴房颤

B.未安装起搏器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C.高血压

D.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

E.心室颤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强心苷类药物的禁忌证。包括: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或扑动者;伴窦房传导阻滞、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又无起搏器保护者;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单纯的重度二尖瓣狭窄伴窦性心律者;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者;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特别是有进行性心肌缺血者,应慎用或不用地高辛。

4、对于LDL-ch未达标的高脂血症患者,首选的治疗药物是()。【单选题】

A.阿托伐他汀

B.非诺贝特

C.烟酸

D.依折麦布

E.考来烯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高脂血症的治疗药物。他汀类降低血TC(降幅为22%~42%)与LDL-ch(降幅为18%~55%),也有较弱的降低TG的作用(降幅为7%~30%)和升高HDL-ch(升幅为5%~15%)的作用。

5、不能控制疟疾症状发作的药物是()。【单选题】

A.氯喹

B.青蒿素

C.奎宁

D.伯氨喹

E.双氢青蒿素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伯氨喹对红细胞外期及各型症原虫的配子体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红细胞内期作用较弱,对恶性疟红细胞内期无效,因此不能控制疟疾症状的发作。

6、可用于辅助受孕的高选择性孕激素是()。【单选题】

A.地屈孕酮

B.环丙孕酮

C.炔孕酮

D.甲羟孕酮

E.屈螺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木题考查主要孕激素的药理作用特点。地屈孕酮为高选择性的孕激素,没有雄激素、雌激素或者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

7、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主要药理作用有()。【多选题】

A.抗高血压作用

B.肝脏保护作用

C.肾脏保护作用

D.脑血管保护作用

E.减轻左室心肌肥厚作用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的药理作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Ⅱ与AT1受体结合、松弛血管平滑肌、对抗醛固酮分泌、减少水钠潴留、阻止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内皮细胞凋亡,从而达到平稳有效降压、逆转心肌肥厚、减轻心力衰竭以及预防心房颤动电重构、改善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促进尿酸的排泄,从而显著降低心脏和脑卒中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ARB主要作用包括:(1)降压作用,ARB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循环和局部组织中AngⅡ所致的动脉血管收缩、交感神经兴奋和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增加等;同时改善血流动力学,能增加一氧化氮和前列环素(PGI)合成,维持正常的血管张力。(2)减轻左室心肌肥厚作用,抑制心肌细胞增生,延迟或逆转心肌肥厚。(3)肾保护作用,具有改善肾血流动力学作用,减轻肾血管阻力,选择性扩张出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内压力,降低蛋白尿,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保护肾脏而延缓慢性肾功不全的过程。(4)脑血管保护作用,ARB能持续地抑制AngⅡ导致的血管纤维样坏死和动脉壁增厚,在降低动脉压的情况下仍可增加脑血流量,减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8、SSIR突然停药或大剂量减药最常见的症状是()。【单选题】

A.高热

B.肌阵挛

C.出汗

D.腱反射亢进

E.停经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抗抑郁药的典型不良反应。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如迅速停药,可出现胃肠道紊乱、头晕、感觉障碍、睡眠障碍、恶心、出汗、激惹、震颤、意识模糊等,其中出汗是突然停药或大剂量减药的最常见症状。

9、硝酸酯类抗心绞痛药使用过程中可发生耐药现象。关于预防和减少其耐药性的方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A.采用小剂量、间断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每日保持8~12h的低血药浓度期成无药期

B.采用偏心给药方式,口服硝酸酯应有一段时间的无硝酸浓度期或低硝酸浓度期

C.联合使用巯越供体类药物,如卡托普利,可能改善硝酸酯类的耐药性

D.联合使用β受体阻断剂、他汀类药物对预防耐药现象可能有益

E.口服用药易发生耐药性,可改用无首过效应和不易发生耐药的透皮贴剂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硝酸酯类药物耐药的预防措施。硝酸酯类药不合理使用可致耐药性的发生,任何剂型连续使用24h都有可能。采用偏离心脏给药方法,可以减缓耐药性的发生。(1)小剂量、间断使用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及硝酸异山梨酯,每日提供8~12h的无药期。(2)硝酸酯类药舌下含服或喷雾、贴敷持续应用须有一个为时12h以上的间歇期,每日使用12h硝酸甘油透皮贴剂后及时撤除。(3)口服硝酸酯,保证8~12h的无硝酸甜浓度期或低硝酸酯浓度期。(4)长期连续注射应采用低剂量维持疗效,静脉滴注给药连续超过24h者应间隔一定时间给予。(5)产生耐药的患者使用巯基供体类药、β受体阻断剂、他汀类、ACEI或ARB以及肼苯哒嗪等药可能对预防耐药现象有益,同时其又多是改善冠心病和心力衰竭预后的重要药物,因此在临床可能的情况下提倡联合使用。

10、关于西咪替丁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错误的是()。【单选题】

A.可显著提高地高辛在体内的代谢速度

B.可显著降低茶碱在体内的消除速度

C.可提高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

D.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可能导致呼吸抑制

E.可增强麻醉性镇痛药的毒副反应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西咪替丁的药物相互作用。必须掌握的是西咪替丁分子中含有咪唑环结构,与肝药酶有较强的亲和力,所以西咪替丁对肝药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西咪替丁可显著降低环孢素、茶碱、阿司匹林、卡马西平、华法林、利多卡因、地高辛、阿片类药、苯二氮类、苯巴比妥、三环类抗抑郁药、麻醉性镇痛药、甲硝唑等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使其血药浓度升高,不良反应增加。西咪替丁与苯妥英钠合用时,使后者血浆药物浓度升高,可能导致苯妥英钠中毒。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存在相似的神经-肌肉阻断作用,二者合用时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抑制或呼吸停止。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执业药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随着人均寿命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待疾病的观念也逐渐从治疗转变为预防,通过服用营养保健品来预防疾病的人群日益增加,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遗传因素对健康长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B.应有针对性地挑选合适的补充剂才能发挥营养成分的最佳效果
C.合理饮食是获取营养成分最简单有效的途径
D.复合维生素一般适合于饮食不规律者、多数孕妇、老年人和儿童
E.膳食营养剂会对健康有一定的益处,但要适度,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选择适量补充
答案:A
解析:
研究表明,在影响人类寿命的因素中,生活方式占60%,遗传因素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因素占8%,环境因素占7%,可见生活方式对健康长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B、C、D、E选项的叙述均正确。故选A。

温度对药物降解反应影响的方程式是

A.A

B.B

C.C

D.D

E.E

正确答案:A
温度对药物降解反应影响的方程式:k=Ae-E/RT。

来源于豆科植物的药材有

A.葛根
B.黄芪
C.甘草
D.苦参
E.北豆根
答案:A,B,C,D
解析: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及膜荚黄芪的干燥根;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北豆根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干燥根茎,不是来源于豆科植物。
山豆根来源于豆科。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