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MBA考试《逻辑》模拟试题(2021-11-20)

发布时间:2021-11-20


2021年MBA考试《逻辑》考试共30题,分为逻辑推理。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所有重点大学的学生都是聪明的学生,有些聪明的学生喜欢逃学,小杨不喜欢逃学;所以,小杨不是重点大学的学生。以下除哪项外,均与上述推理的形式类似()。【逻辑推理】

A.所有经济学家都懂经济学,有些懂经济学的爱投资企业,你不爱投资企业;所以,你不是经济学家

B.所有的鹅都吃青菜,有些吃青菜的也吃鱼,兔子不吃鱼;所以,兔子不是鹅

C.所有的人都是爱美的,有些爱美的还研究科学,亚里士多德不是普通人;所以,亚里士多德不研究科学

D.所有被高校录取的学生都是超过录取分数线的,有些超过录取分数线的是大龄考生,小张不是大龄考生;所以小张没有被高校录取

E.所有想当外交官的都需要学外语,有些学外语的重视人际交往,小王不重视人际交往;所以小王不想当外交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尽管前提不只是两句话,但是题干仍然属于三段论的连续推导,其结构是“所有A是B,有些B是C,D不是C,所以,D不是A”,逐项对照,发现C选项不是此种结构,所以正确答案选C。

2、陈先生:有的学者认为,蜜蜂飞舞时发出的嗡嗡声是一种交流方式,例如蜜蜂在采花粉时发出的嗡嗡声,是在给同一蜂房的伙伴传递它们正在采花粉位置的信息。但事实上,蜜蜂不必通过这样费劲的方式来传递这样的信息。它们从采花粉处飞回蜂房时留下的气味踪迹,足以引导同伴找到采花粉的地方。贾女士:我不完全同意你的看法。许多动物在完成某种任务时都可以有多种方式。例如,有些蜂类可以根据太阳的位置,也可以根据地理特征来辨别方位,同样,对于蜜蜂来说,气味踪迹只是它们的一种交流方式,而不是唯一的交流方式。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概括了陈先生和贾女士所争论的问题()。【逻辑推理】

A.关于动物行为方式的一般性理论,是否能只基于对某种动物的研究

B.对蜜蜂飞舞时发出的嗡嗡声,是否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释

C.是否只有蜜蜂才有能力向同伴传递位置信息

D.蜜蜂在采花粉时发出的嗡嗡声,是否在给同一蜂房的伙伴传递所在位置的信息

E.气味踪迹是否为蜜蜂的主要交流方式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对陈先生的话进行分析,他的观点包括两层涵义:第一是蜜蜂采花粉时的嗡嗡声不是在传递信息,第二是,嗡嗡声即使是在传递信息,那也是不唯一的传递信息的方式,因此这是不必要的方式。贾女士反对其第一层涵义,部分同意第二层涵义,并且指出,许多动物都是用多种方式完成同一任务。所以D选项是对两人观点的最合理概括,也是正确答案。

3、在恐龙灭绝6500万年后的今天,地球正面临着又一次物种大规模灭绝的危机。截至上个世纪末,全球大约有20%的物种灭绝。现在,大熊猫、西伯利亚虎、北美玳瑁、巴西红木等许多珍稀物种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有三位学者对此做了预测:学者一:如果大熊猫灭绝,则西伯利亚虎也将灭绝。学者二:如果北美玳瑁灭绝,则巴西红木不会灭绝。学者三:或者北美玳瑁灭绝,或者西伯利亚虎不会灭绝。如果三位学者的预测都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假()。【逻辑推理】

A.大熊猫和北美玳瑁都将灭绝

B.巴西红木将灭绝,西伯利亚虎不会灭绝

C.大熊猫和巴西红木都将灭绝

D.大熊猫将灭绝,巴西红木不会灭绝

E.巴西红木将灭绝,大熊猫不会灭绝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将三位学者的观点写成假言推理的形式,分别是“大熊猫→虎”“玳瑁→非红木”“玳瑁∨非虎”(等价于“虎→玳瑁”),这些条件可以形式化为连续的假言判断“大熊猫→虎→玳瑁→非红木”;即“大熊猫灭绝”得到“红木不灭绝”,所以C必为假,为正确答案。

4、司机:有经验的司机完全有能力并习惯以120千米/小时的速度在高速上安全行驶。因此,高速公路上的最高时速不应由120千米/小时改为现在的110千米/小时,因为这既会不必要的降低高速公路的使用效率,也会使一些有经验的司机违反交规。交警:每个司机都可以在法律规定的速度内行驶,只要他愿意。因此,把对最高时速的修改说成是某些违规行为的原因是不能成立的。以下哪项最为准确的概括了上述司机和交警争论的焦点()。【逻辑推理】

A.上述对高速公路最高时速的修改是否必要

B.有经验的司机是否有能力以120千米/小时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安全行驶

C.上述对高速公路最高时速的修改是否一定会使一些有经验的司机违反交规

D.上述对高速公路最高时速的修改实施后,有经验的司机是否会在合法的时速内行驶

E.上述对高速公路最高时速的修改,是否会降低高速公路的使用效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司机的观点是“高速公路最高时速不应当由120千米/小时改为110千米/小时”,论据1“会降低高速公路使用效率”,论据2“使一些有经验的司机违反交规”。交警对司机的观点和论据1没有答案,但是反驳了论据2,所以正确答案选C。注意,正是由于交警仅仅反驳了论据2,没有涉及论据1,所以交警也就没有反驳司机的观点。

5、有些被公众认为是坏的行为往往有好的效果。只有产生好的效果,一个行为才是好的行为。因此,有些被公众认为是坏的行为其实是好的。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概括了上述推理中存在的错误()。【逻辑推理】

A.不当地假设:如果a是b的必要条件,则a也是b的充分条件

B.不当地假设:如果a不是b的必要条件,则a是b的充分条件

C.不当地假设:如果a是b的必要条件,则a不是b的充分条件

D.不当地假设:任何两个断定之间都存在条件关系

E.不当地假设:任何两个断定之间都不存在条件关系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已知“只有产生好的效果,一个行为才是好的行为”说明“好效果”是“好行为”的必要条件,“被公众认为坏行为”具有“好效果”,由此推出“这是好行为”,显然将必要条件当作充分条件,所以正确答案选A。

6、我国正常婴儿在3个月时的平均体重在5~6千克之间。因此,如果3个月的婴儿的体重只有4千克,则说明期间他(她)的体重增长低于平均水平。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有助于说明上述论证存在漏洞()。【逻辑推理】

A.婴儿体重增长低于平均水平不意味着发育不正常

B.上述婴儿在6个月时的体重高于平均水平

C.上述婴儿出生时的体重低于平均水平

D.母乳喂养的婴儿体重增长较快

E.我国婴儿的平均体重较20年前有了显著的增加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体重数值与体重的增长是两个概念。因此,当出生时体重低于平均水平时,其体重的增长即使正常,体重数值也可能低于平均水平。

7、如果这个停车政策不受教职工欢迎,那么我们就应该修改它。如果它不受学生们的欢迎,我们就应该采用一个新的政策。并且这个政策必定是:要么不受教职工欢迎,要么不受学生们欢迎。如果上面的陈述正确,下面哪一项也一定是正确的()。【逻辑推理】

A.我们应当尽力推广这项停车政策,或者在教职工中推广,或者在学生中推广

B.我们应当修改这项停车政策,当且仅当这样做不会降低该政策在学生们中的声望时

C.如果修改这项政策不会降低它在教职工们中受欢迎的程度,我们就应该修改它

D.如果这项停车政策受学生们欢迎,那么我们就应当采取一项新政策

E.如果这项停车政策受教职工们的欢迎,那么我们就应当采用一项新政策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A、B、C是与题干无关的信息;D选项中,受到学生欢迎,推知,不受教工欢迎,那么就应该修改它,所以D不正确。E选项,受教工欢迎,推知不受学生欢迎,所以推知应当采取新政策。

8、风险资本家融资的初创公司比通过其他渠道融资的公司失败率要低。所以,与诸如企业家个人素质、战略规划质量或公司管理结构等因素相比,融资渠道对于初创公司的成功更为重要。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逻辑推理】

A.风险资本家在决定是否为初创公司提供资金时,把该公司的企业家个人素质、战略规划质量和管理结构等作为主要的考虑因素

B.作为取得成功的要素,初创公司的企业家个人素质比它的战略规划更为重要

C.初创公司的倒闭率近年逐步下降

D.一般来讲,初创公司的管理结构不如发展中的公司完整

E.风险资本家对初创公司的财务背景比其他融资渠道更为敏感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论证以“融资渠道对于初创公司的成功更为重要”,来削弱“企业家个人素质、战略规划质量或公司管理结构等因素”对初创公司的重要性,类似于他因削弱。选项A说明“公司的企业家个人素质、战略规划质量和管理结构等”是“风险资本家决定是否提供资金”主要的考虑因素,这说明,“公司的企业家个人素质、战略规划质量和管理结构等”是企业“融资渠道”的原因,尽管后者是初创公司成功的原因,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仍然是前者,所以正确答案选A。

9、在Apex收款局的五个收款员中,Young先生收款的不成功率最高。然而Young先生却是这个局的职员中最好的收款员。下面哪一项如果正确,最有助于解决上述中的明显分歧()。【逻辑推理】

A.这个收款局的大多数最困难的事情都是派Young先生去做的

B.收款局中的其他四个收款员都认为Young先生是一个非常能干的收款员

C.Young先生在过去的几年内,每年收款成功的比率都相当稳定

D.在加入收款局之前,Young先生是一个百货公司信贷部的职员

E.收款局其他收款员在收款局工作的年限都没有Young先生长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Young先生收款的不成功率最高,但却是最好的收款员,原因是他是最好的收款员,所以最难的工作给他做,因此其收款成功率最低。

10、X:当一个罕见但严重的工业事故发生时,人们相信这样的事故正变得越来越频繁,这个认识是不理性的。毕竟,一手牌四个A是一个不寻常的事,几乎不能增加将来一手牌四个A的任何机会。Y:相反,这个认识是理性的;因为它导致人们感觉到一种以前从未感觉到的危险,并且采取预防行动来阻止将来发生类似事件。Y试图反对X的主张,下列哪一个是最好的描述()。【逻辑推理】

A.它对X所作类比的合理性有疑问

B.它显然表明X没有考虑到人们对一个严重事故反映怎样变化

C.它将批评合理性的基础转移到效益的角度

D.它提供了人们为什么形成错误的观念的一个可替代的解释

E.它挑战X的假设,一个事件的发生足够改变一个信念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X认为人们的认识不理性是从概率角度,认为是小概率事件。Y从另一个角度认为人们认识是理性的,理由是,这会使人们警惕,从而防止类似事件发生,即这样认识是有效益的。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MBA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