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MBA考试《逻辑》模拟试题(2021-07-09)

发布时间:2021-07-09


2021年MBA考试《逻辑》考试共30题,分为逻辑推理。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一体操教练正在制定一周工作计划。在从周一至周五中的每一个单独辅导时间内给六个学生:赵、钱、孙、李、周、吴中的某一个上课。除了某一天该教练在两个分开但连续的辅导时间给两个学生上课之外,他在其余的每一天都只辅导一个学生。下面是该教练一周的工作计划所遵循的准则:赵在吴之前;钱的课在周四;孙和李的课在连续的两个时间段,但不能在同一天;周一和周三只有一个学生上课。下面哪一对学生的课被同时安排在周二一天(并不一定按题目中所给出的顺序)()。【逻辑推理】

A.赵和周

B.赵和吴

C.孙和李

D.李和周

E.钱和李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直接代入验证。选项A、B意味着孙和李无法在连续时间段上课;选项C说明孙和李在同一天上课了;选项E中钱在周二与已知条件不符,所以答案只有选项D。

2、某单位在大年初一、初二、初三安排6个人值班,他们是高翔、黄海亮、孔杰辉、刘玲、彭光兵、宋祖德。每天需要2人值班。人员安排要满足以下条件:(1)刘玲与彭光兵必须在同一天值班;(2)高翔与黄海亮不能在同一天值班;(3)如果孔杰辉在初一值班,那么高翔在初二值班;(4)如果宋祖德在初三值班,那么黄海亮在初二值班。以下哪一项必然为真()。【逻辑推理】

A.宋祖德与黄海亮不在同一天值班

B.高翔与宋祖德在同一天值班

C.孔杰辉与高翔不在同一天值班

D.孔杰辉与宋祖德不在同一天值班

E.孔杰辉和黄海亮在同一天值班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刘玲和彭光兵在同一天值班,高翔和黄海亮不在同一天值班,所以孔杰辉和宋祖德要与高翔和黄海亮搭档,但是他们之间的搭档是不确定的。所以孔杰辉和宋祖德不能在同一天值班。答案选D。

3、过去,人们很少在电脑上收到垃圾邮件。现在,只要拥有自己的电子邮箱,人们一打开电脑,每天可以收到几封甚至数十封包括各种广告和无聊内容的垃圾邮件。因此,应该制定限制各种垃圾邮件的规则并研究反垃圾邮件的有效方法。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逻辑推理】

A.目前的广告无孔不入,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领域

B.目前,电子邮箱地址探测软件神通广大,而防范的软件和措施却软弱无力

C.现在的电脑性能与过去的电脑相比,功能十分强大

D.对于经常使用计算机的现代人来说,垃圾邮件是他们的主要烦恼之一

E.广告公司通过电子邮件发出的广告,被认真看过的不足千分之一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论证描述了人们每天会收到相当多的垃圾邮件,以此结论认为,要制定规则限制垃圾邮件并且研究反垃圾邮件的方法。这个论证没有涉及人们对垃圾邮件的态度,D选项明确了“人们不需要垃圾邮件”,所以D选项是正确答案。其他选项与论证基本无关。

4、化石记录显示,北美的气候在更新世时期结束时变暖、变干燥了。当时在该大陆生活的大多数种类的大型哺乳动物灭绝了,但较小的哺乳动物存活了下来。下面哪个如果正确,为以上描述的大型和小型哺乳动物之间的不同提供了最好的说明()。【逻辑推理】

A.一般地说,单个大型哺乳动物比较小的哺乳动物能运动得更远,所以能迁移去寻找一个合适的环境

B.在哺乳动物中观察到的小型哺乳动物相对于大型动物的成功模式也可以在同一时期的鸟类中发现

C.更新世结束时的化石记录对小型哺乳动物和大型哺乳动物来说都很清楚

D.较大的哺乳动物比较小的哺乳动物有更多的食物和空间要求,所以,承受环境变化的能力更小

E.那个时期生活在北美的哺乳动物中,大型哺乳动物的种类要比小型哺乳动物的种类多得多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要解释“在变暖、变干燥的情况下,小的哺乳动物比大的更容易存活”。D选项说明了大型哺乳动物与小型哺乳动物相比,承担环境变化的能力更小,所以更难生存。

5、X:当一个罕见但严重的工业事故发生时,人们相信这样的事故正变得越来越频繁,这个认识是不理性的。毕竟,一手牌四个A是一个不寻常的事,几乎不能增加将来一手牌四个A的任何机会。Y:相反,这个认识是理性的;因为它导致人们感觉到一种以前从未感觉到的危险,并且采取预防行动来阻止将来发生类似事件。Y试图反对X的主张,下列哪一个是最好的描述()。【逻辑推理】

A.它对X所作类比的合理性有疑问

B.它显然表明X没有考虑到人们对一个严重事故反映怎样变化

C.它将批评合理性的基础转移到效益的角度

D.它提供了人们为什么形成错误的观念的一个可替代的解释

E.它挑战X的假设,一个事件的发生足够改变一个信念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X认为人们的认识不理性是从概率角度,认为是小概率事件。Y从另一个角度认为人们认识是理性的,理由是,这会使人们警惕,从而防止类似事件发生,即这样认识是有效益的。

6、辩论吸烟问题时,正方认为:吸烟有利于减肥,因为戒烟后人们往往比戒烟前体重增加。反方驳斥道:吸烟不能导致减肥,因为吸烟的人常常在情绪紧张时试图通过吸烟来缓解,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除紧张情绪,而紧张情绪导致身体消瘦。戒烟后人们可以通过其他更有效的方法解除紧张的情绪。反方应用了以下哪项辩论策略()。【逻辑推理】

A.引用可以质疑正方证据精确性的论据

B.给出另一事实对正方的因果联系做出新的解释

C.依赖科学知识反驳易于使人混淆的谬论

D.揭示正方的论据和结论是因果倒置

E.常识并不都是正确的,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正方观点是吸烟使人体重下降;反方将人的体重下降归因于情绪紧张,所以B选项是对反方辩论策略最好的描述,是正确答案。注意,不能选D,因为反方并没有认为“体重下降导致吸烟”,即正方并没有因果倒置。

7、研究发现,昆虫是通过它们身体上的气孔系统来“呼吸”的。气孔连着气管,而且由上往下又附着更多层的越来越小的气孔,由此把氧气送到全身。在目前大气的氧气含量水平下,气孔系统的总长度已经达到极限;若总长度超过这个极限,供氧的能力就会不足。因此,可以判断,氧气含量的多少可以决定昆虫的形体大小。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逻辑推理】

A.对海洋中的无脊椎动物的研究也发现,在更冷和氧气含量更高的水中,那里的生物的体积也更大

B.石炭纪时期地球大气层中氧气的浓度高达35%,比现在的21%要高很多,那时地球上生活着许多巨型昆虫,蜻蜓翼展接近一米

C.小蝗虫在低含氧量环境中尤其是氧气浓度低于15%的环境中就无法生存,而成年蝗虫则可以在2%的氧气含量环境下生存

D.在氧气含量高、气压也高的环境下,接受试验的果蝇生活到第五代,身体尺寸增长了20%

E.在同一座山上,生活在山脚下的动物总体上比生活在山顶的同种动物要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论证的观点是:氧气浓度越高,昆虫越大;反之,氧气浓度越低,昆虫越小。B选项是某时期:昆虫大(巨型昆虫,蜻蜓翼展接近1米),氧气浓度高(35%比现在的21%高很多),所以B选项是典型的正面例子加强,是正确答案。A选项涉及“更冷”的条件,D选项涉及“气压高”的条件,E选项不涉及氧气浓度,都与论证无关,C选项说明小蝗虫在氧气浓度低的地方无法生存,对论证有削弱。

8、棕榈树在亚洲是一种外来树种。长期以来,它一直靠手工授粉,因此棕榈果的生产率极低。1994年,一种能有效地对棕榈花进行授扮的象鼻虫引进了亚洲,使得当年的棕榈果生产率显著提高,在有的地方甚至提高了50%以上。但是到了1998年,棕榈果的生产率却大幅度降低。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有助于解释上述现象()。【逻辑推理】

A.在1994~1998年期间,随着棕榈果产量的增加,棕榈果的价格在不断下降

B.1998年秋季,亚洲的棕榈树林区开始出现象鼻虫的天敌赤蜂

C.在亚洲,象鼻虫的数量在1998年比1994年增加了一倍

D.果实产量连年不断上升会导致孕育果实的雌花无法从树木中汲取必要的营养

E.在1998年,同样是外来树种的椰果的产量在亚洲也大幅度低于往年的水平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要解释的现象是“棕榈果在象鼻虫引进亚洲的第一年产量大涨后,到了第五年产量却出现大幅降低”,比较后,最合理解释是“果实产量连年上升导致果树的营养匮乏”,即D选项是正确答案。注意不能选B选项,因为1998年秋天出现象鼻虫的天敌,不能解释1998年当年产量的大幅下降。

9、质量监督局官员:上个星期,光明糕点厂夜班烤制的饼干中约有8%出现质量缺陷,但在白班烤制的所有饼干中没有出现质量缺陷。所有饼干烤制的过程由所在的班次进行质检。因此,夜班的质量检测人员,尽管是在晚上上班,比白班的质量检测人员在质检时要更警觉些。上述推理基于下面哪个假设()。【逻辑推理】

A.上个星期光明糕点厂在白班烤制的饼干中至少有一些饼干出现质量缺陷

B.并不是所有被夜班质量检测人员检测为质量有缺陷的饼干事实上真的有质量缺陷

C.和白班的质量检测人员相比,夜班质量检测人员得到了在质量检测程序上更多的培训

D.在正常情况的一周里,光明糕点厂夜班烤制的饼干中被检测有质量缺陷的比例要远远低于8%

E.在光明糕点厂每天只有夜班和白班两个班次烤制饼干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论证观点是“因为晚上检查出的质量缺陷比白天要多,所以晚上的质量检测人员在质检时要更警觉些”,白天质量缺陷少的原因如果是白天的饼干本身就没有质量缺陷,则上述论证被否定。所以A选项是上述论证的假设。

10、如果二氧化碳气体超量产生,就会在大气层中聚集,使全球气候出现令人讨厌的温室效应。在绿色植被覆盖的地方,特别是在森林中,通过光合作用,绿色植被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绿色植被特别是森林的破坏,就意味着在“生产”二氧化碳。工厂中对由植物生成的燃料的耗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这些燃料包括木材、煤和石油。上述断定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逻辑推理】

A.如果地球上的绿色植被特别是森林受到严重破坏,将使全球气候不可避免地出现温室效应

B.只要有效地保护好地球上的绿色植被特别是森林,那么,即便工厂超量耗用由植物生成的燃料,也不会使全球的气候出现温室效应

C.如果各国工厂耗用的由植物生成的燃料超过了一定的限度,那就不可避免地使全球气候出现温室效应;除非全球的绿色植被特别是森林得到足够良好的保护

D.只要各国工厂耗用的由植物生成的燃料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就可使全球气候的温室效应避免出现

E.如果全球气候出现了温室效应,则说明或者是全球的绿色植被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或者是各国的工厂耗用了超量的由植物生成的燃料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已知条件说明温室效应的产生有两个充分条件,即“绿色植被破坏并且消耗燃料超过限度→温室效应”,所以只有C选项表达的判断合乎原意。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MBA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