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MBA考试《逻辑》模拟试题(2020-09-25)

发布时间:2020-09-25


2020年MBA考试《逻辑》考试共30题,分为逻辑推理。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一个委员会工作两年,每年都由4人组成,其中2名成员来自下面4位法官:甲、乙、丙、丁,另外2名成员来自下面3位科学家:赵、钱、孙。每一年,该委员会有1名成员做主席。在第一年做主席的成员在第二年必须退出该委员会。在第二年做主席的人在第一年必须是该委员会的成员。该委员会成员必须满足下面的条件:(1)乙和赵不能在同一年成为该委员会的成员;(2)丙和钱不能在同一年成为该委员会的成员;(3)每一年,丁和赵中有且只有一位做该委员会的成员。如果赵在第一年做该委员会主席,下面哪一项列出了在第二年必须做该委员会成员的两个人()。【逻辑推理】

A.甲和钱

B.赵和钱

C.丙和丁

D.丁和钱

E.乙和孙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由“赵在第一年做该委员会主席”、“在第一年做主席的成员在第二年必须退出该委员会”和“2名成员来自3位科学家:赵、钱和孙”可知,第二年的成员有钱和孙。又“每一年,丁和赵中有且只有一位做该委员会的成员”可知,第二年的成员还有丁。故答案为D。

2、莫大伟到吉安公司上班的第一天,就被公司职工自由散漫的表现所震惊,莫大伟由此得出结论,吉安公司是一家管理失效的公司。吉安公司的员工都缺乏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逻辑推理】

A.当领导不在时,公司的员工会表现出自由散漫

B.吉安公司的员工超过2万,遍布该省的十多个城市

C.莫大伟刚大学毕业就到吉安公司,对校门外的生活不适应

D.吉安公司的员工和领导表现完全不一样

E.莫大伟上班这一天,正好是节假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论证以个别员工情况推测所有员工,为了削弱结论中的“都”,只要说明员工太多,所看到的不是全部即可,所以B是正确答案。其他选项要么无关,如C选项,要么仅仅解释了为什么那一天缺乏责任心,如A、D、E选项,这种解释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对论证起到了加强作用。

3、太阳风中的一部分带电粒子可以到达M星表面,将足够的能量传递给M星表面粒子,使后者脱离M星表面,逃逸到M星大气中。为了判定这些逃逸的粒子,科学家们通过三个实验获得了如下信息:实验一:或者是x粒子,或者是y粒子;实验二:或者不是y粒子,或者不是z粒子;实验三:如果不是z粒子,就不是y粒子。根据上述三个实验,以下哪项一定为真()。【逻辑推理】

A.这种粒子是x粒子

B.这种粒子是y粒子

C.这种粒子是z粒子

D.这种粒子不是x粒子

E.这种粒子不是z粒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实验二“或者不是y粒子,或者不是z粒子”等价于“z→非y”;与实验三“非z→非y”结合,根据二难推理规则,得到“非y”;由实验一“或者是x粒子,或者是y粒子”,即“非y→x”,得到“x”,所以答案选A。

4、在西西里的一处墓穴里,发现了一只陶瓷花瓶。考古学家证实这只花瓶原产自希腊。墓穴主人生活在2700年前,是当时的一个统治者。因此,这说明在2700年前,西西里和希腊间已有贸易。以下哪项是上述论证必须假设的()。【逻辑推理】

A.当时西西里的陶瓷匠人的水平不及希腊陶瓷匠人

B.在当时用来制造陶瓷的黏土,西西里产的和希腊产的很不一样

C.墓穴主人活着的时候,已经有大批船队能够往来于西西里和希腊

D.在西西里墓穴里发现的这只花瓶不是墓穴主人的后裔在后来放进去的

E.墓穴主人不是西西里皇族的成员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从“墓穴主人生活在2700年前”,推理“墓穴中的花瓶也是2700年前的”,很显然,该论证假设了“花瓶和墓穴主人存在于同一时代”,如果没有D选项,意味着花瓶就不一定和墓穴主人生活在同一年代了。

5、如果利物浦队能够在连续两届联赛中夺得冠军,那么球队所有队员能够获得特殊奖金。然而,利物浦队今年就失去了冠军资格,所以,即使它能够在下届联赛中夺得冠军,球队中至少有些球员也不能获得特殊奖金了。以下哪项是对上述论证最恰当的评价()。【逻辑推理】

A.上述论证完全正确

B.上述论证基本正确,因为利物浦队至少有些球员还是能够获得特殊奖金的

C.上述论证不正确,因为利物浦队即使今年没有获得冠军,有可能以后两年连续夺得冠军

D.上述论证不正确,因为它依赖于不存在的前提:只有连续两届获得冠军,所有队员才有特殊奖金

E.上述论证不正确,因为它依赖于不存在的前提:只要连续两届获得冠军,所有队员就有特殊奖金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只要连续两届冠军,就都能够获得特殊奖金;说明“连续两届获得冠军”是“获得特殊奖金”的充分条件;“没有获得冠军”便“不都有特殊奖金”说明的是必要条件,表示必要条件的命题是“只有连续两届获得冠军,才都有特殊奖金”。

6、一项对30名年龄在3岁的独生孩子与30名同龄非独生的第一胎孩子的研究发现,这两组孩子日常行为能力非常相似。这种日常行为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对外界的反应能力以及和同龄人包括他们的家长及其他大人相处的能力等。因此,独生孩子与非独生孩子的社会能力发展几乎一致。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逻辑推理】

A.进行对比的两组孩子是不同地区的孩子

B.独生孩子与母亲的接触时间多于非独生孩子与母亲接触的时间

C.家长通常在第一胎孩子接近3岁时怀有他们的第二胎孩子

D.大部分参与此项目的研究者没有兄弟姐妹

E.独生孩子与非独生孩子与母亲的接触时间和与父亲接触的时间是各不相同的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比较独生孩子和非独生孩子发现他们在某一能力上相同,于是论证的结论认为,独生孩子和非独生孩子在这一能力发展上没有区别,C选项说明作为研究对象的非独生孩子在其被研究时还没有兄弟姐妹,即这时候的他事实上也是独生孩子,所以正确答案选C。

7、当农场主们年复一年种植同样的农作物以获取较高产量时,就需要使用大量的化肥和杀虫剂,这将污染供水。因此,专家们建议农场主们将农作物分散化,每年轮流种植,以减少供水污染。但是,为获得政府对于一种农作物的价格补贴,农场主必须种植与过去若干年相同的作物。以上陈述如果为真,最支持了以下哪项结论()。【逻辑推理】

A.政府关于支持农产品价格的补贴反而阻碍了人们减少供水污染的努力

B.解决由化肥和杀虫剂引起的水污染问题的唯一办法是将农场退出生产

C.农场主可以通过轮流种植不同的作物,从而减少了购买化工产品的费用来继续赢利,但不能通过每年种植相同的作物来赢利

D.将发展新的耕作技术使农场主们减少化肥和杀虫剂的使用成为可能

E.政府对农产品的价格补贴订立在不足以使农场主摆脱负债的水平上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政府农作物的补贴政策”导致“农场主们若干年种植相同的农作物”,这样“使用大量的化肥和杀虫剂”,于是就会“污染供水”,所以,A选项是从上文推出的最合理结论。

8、李栋善于辩论,也喜欢论辩。又一次他论证道:“郑强知道数字87654321,陈梅家的电话正好是87654321,所以郑强知道陈梅家的电话号码。”以下哪项与李栋论证中所犯的错误最为类似()。【逻辑推理】

A.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李岚是中国人,所以李岚是勤劳勇敢的

B.金砖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不是肉眼可见的,所以金砖不是肉眼可见的

C.黄兵相信晨星在早晨出现,而晨星其实就是暮星,所以黄兵相信暮星在早晨出现

D.张冉知道如果1:0的比分保持到终场,他们的队伍就出线了,现在张冉听到了终场比赛结束的哨声,所以张冉知道他们的队伍出线了

E.所有蚂蚁都是动物,所以所有大蚂蚁都是大动物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李栋辩论的前提是“郑强知道某数字”和“某数字是某人的电话号码”;结论是“郑强知道某人的电话号码”,问题在于“某数字是某人的电话号码”这一前提郑强是否知道?即“A是B”和“知道A是B”具有不同的涵义,类似的错误出现在C选项中。其他选项基本上没有干扰性,E选项所犯的错误属于偷换概念,与题干的错误明显不同。

9、针对作弊屡禁不止的现象,某学院某班承诺,只要全班同学都在承诺书上签字,那么,如果全班有一人作弊,全班同学的考试成绩都以不及格计。校方接受并实施了该班的这一承诺。结果班上还是有人作弊,但班长的考试成绩是优秀。以下哪项是从上述断定中逻辑地得出的结论()。【逻辑推理】

A.班长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使校方没有严格实施承诺

B.作弊的就是班长本人

C.全班多数人没有作弊

D.全班没有人在承诺书上签字

E.全班有人没在承诺书上签字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题干所给出的承诺实际上是一个充分条件的承诺,相当于以下形式:如果全班同学都签字,那么,只要有人作弊,全班都不及格。又“全班有人作弊”,但“全班考试成绩并没有都不及格”,这意味着“只要有人作弊,全班都不及格”为假,但是承诺是真的,所以“全班同学都在承诺书上签字”为假,即得出结论“全班有人没在承诺书上签字”。

10、某金库发生了失窃案,公安机关侦查确定,这是一起典型的内盗案,可以断定金库管理员甲、乙、丙、丁中至少有一人是作案者。办案人员对四人进行了询问,四人的回答如下:甲:“如果乙不是窃贼,我也不是窃贼。”乙:“我不是窃贼,丙是窃贼。”丙:“甲或者乙是窃贼。”丁:“乙或者丙是窃贼。”后来事实表明,他们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根据以上论述,以下哪项一定为假()。【逻辑推理】

A.乙不是窃贼

B.丙不是窃贼

C.甲说的是真话

D.丙说的是假话

E.丁说的是真话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将已知四句命题中的假言命题改写成等价的选言命题形式。甲:“如果乙不是窃贼,我也不是窃贼。”(乙∨非甲)乙:“我不是窃贼,丙是窃贼。”丙:“甲或者乙是窃贼。”(甲∨乙)丁:“乙或者丙是窃贼。”(乙∨丙)仅有一真,所以,乙不是窃贼(否则三句都真)。丙不是窃贼(否则两句真),由此推知乙、丁判断为假。这样,一定为假的选项为E。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MBA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