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MBA考试《写作》每日一练(2019-10-28)

发布时间:2019-10-28


2019年MBA考试《写作》考试共2题,分为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在一次管理培训课堂上,培训师把一杯酒倒进一桶污水中,然后问大家:“这是一桶什么?”大家说:“一桶污水。”培训师又把一杯污水倒进一桶酒中,然后问:“这是一桶什么?”“仍然是一桶污水。”“谁还愿意喝它?”台下的学员一个个都皱着眉头,回答说:“很恶心,不愿意!”“于是,我们就只能很遗憾地把它全部倒掉。”【论证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

参考范文:

《且慢把污水妖魔化》

       上文试图论证管理的第一要务是识别清除破坏性员工。很遗憾,这样的论证漏洞百出。
       首先,把组织比作一桶酒,把破坏性员工比作污水,犯了机械类比的逻辑错误。因为污水和酒是高度互溶的,但人和人之间却未必会这样毫不设防地相互渗透。组织里的大部分员工会有自己的判断和自控力,因此很可能就会主动远离和拒斥这些“污人”的不良影响。
       其次,就算驴子破坏陶瓷很容易,但也不能因此以偏概全地推出破坏就总是比建设容易。试想,如果让苍蝇来破坏工匠所做的陶瓷,或者让驴子来破坏铁匠锻铸的铁器,破坏就未必那么容易了。所以,我们也不能无限夸大破坏性员工的破坏力。
       再次,它错误地预设了人不可能改过自新。世上没有天生的坏人,大部分人做坏事,也许只是为了眼前的一点小私利而一时糊涂,或是无意中做了坏事,这时稍加提醒或者强化组织纪律和违规后果,也许他们就会立刻改正、继续为组织做贡献了。
       另外,也许有洁癖的人会仅仅因为苍蝇或老鼠屎的一点点玷污就把整锅汤粥全都废弃,但大部分人很可能只会把苍蝇和老鼠屎周围的粥汤舀出来倒掉就可以了,其余未被污染的部分完全可以继续饮用。同样,我们也不必仅仅因为某个污人,从而废弃整个组织。
       最后,就算污人需要识别和清除,但也推不出这就是管理的第一要务。也许管理的第一要务并不是整天拿着显微镜到处寻找微不足道的老鼠屎,而应是努力寻找和激励优秀员工,也许他们才真正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设计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是权力的制衡与监督,只要有了制衡与监督,企业的成功就有了保证。
        所谓的制衡,指对企业的管理权进行分解,然后使要分解的权力相互制约达到平衡,它可以使任何人不能滥用权力。至于监督,指对企业管理进行严密观察,使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处于可控范围之内,而且所有环节都在可控范围之内,那么企业的经营就不可能产生失误。
        同时以制衡与监督为原则所设计的企业管理制度还有一个固有特点,即能保证其实施者的有效性,因为环环相扣的监督机制能确保企业内部各级管理者无法敷衍塞责,万一有人敷衍塞责也会受到这一机制的制约。
        再者,由于制衡的核心是权力平衡,而企业管理的权力又是企业运营的动力与起点,因此权力平衡就可以使企业运营保持平衡。
        另外,从本质上来说,权力平衡就是权力平等,因此,这一观念本身蕴含平等的观念。平等观念一旦成为企业管理理念,必将促成企业内部和谐与稳定。
        由此可见,如果权利的制衡与监督这一管理原则付诸实践,就可以使企业运营避免失误,确保其管理制度的有效性,日常运营的平衡以及内部的和谐与稳定,这样企业一定能够成功。【论证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论证1:权力制衡对管理权进行分解,然后使被分解的权力相互制约以达到平衡,它可以使任何人不能滥用权力。
分析:未必,因为被分解的权力还可以相互勾结。
论证2:权力监督对企业管理进行严密观察,使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处于可控范围内,企业的运营就不可能产生失误。
分析:未必,因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理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论证3:权力的制衡与监督能确保企业的内部各级管理者无法敷衍塞责,从而保证其实施的有效性。
分析:未必,因为环境与条件也许非常不利于决策的实施。
论证4:制衡原则的核心是权力的平衡,权力的平衡可以使整个企业运营保持平衡。
分析:未必,因为运营平衡还包括了产品的供需、资产等方面的平衡。
论证5:权力平衡就是权力平等,平等观念必将促成企业内部的和谐与稳定。
分析:未必,因为平衡不等于平等,另外平等的夫妻也可能经常吵架。
参考范文:

权力的监督制衡真的如此灵验吗
        上文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推理得出结论说:权力的监督与制衡原则能确保企业的成功。这样的推理存在诸多逻辑问题。
        首先,根据权力分解就断然推出所有的权力滥用将被杜绝,明显是很不严密的,因为被分解的权力还可能相互勾结,一起滥用权力。这种狼狈为奸的权力滥用又岂能被权力分解彻底根除?
        其次,断定严密观察能确保企业运营不可能产生失误,犯了强加充分条件的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观察者和控制者本身由于自身的种种局限,不可能不犯错误,当然也就不能奢望他们可以杜绝企业运营的所有失误。
        再次,就算大家都不敷衍塞责,但就此推出权力的制衡与监督定能确保实施的有效性,也是有明显漏洞的,因为实施结果不只是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也取决于客观条件。“大跃进”般违背客观条件的蛮干和盲动,注定是要失败的。
        另外,单凭企业的权力平衡就断定企业的整个运营也会平衡,未免是以偏概全。试想如果某企业所有的权力拥有者都一致同意今年企业多生产某种产品,但它在市场却是供过于求的,这样的供需关系不平衡的企业,运营就不可能平衡。
        最后,把权力制衡等同于权力平衡和权力平等,无疑是混淆概念。比如支点上的杠杆左右两边两个向下的拉力可以相互制衡,谁都不能再动,但杠杆未必就是水平的,两边的力的大小也未必就是相等的。另外,平等也未必就能导致和谐和稳定,夫妻平等但还经常吵架甚至离婚呢。
        综上所述,上文的推理是不严密的,结论也是很难必然成立的。

3、        自然界有一种鸟,它能够飞越太平洋。你也许想不到,小鸟能成功飞越太平洋,靠的就是一截小树枝。在飞行中,这种小鸟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飞落到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就站在树枝上捕鱼。就这样,它成功飞越了太平洋。【论说文】

答案解析:题干总体的两种二而一的逻辑思路:
1·思路一:小鸟——太平洋——靠一截小树枝。
2·思路二:看起来很困难——实际却很简单——靠一截小树枝。
题干的关键信息:题干最关键的一句话:
小鸟能成功飞越太平洋,靠的就是一截小树枝。
最好的立意(4点)
1.君子善假于物,成功就很简单。
2.善于借助外力获取成功。
3.小工具,大用处。
4.成功需要找准方法。
参考范文:

《飞越,不仅仅需要翅膀》
         这世上有很多鸟,羽翼丰满,一飞冲天,但它们都不能飞越太平洋。可有一种小鸟,却最终飞抵大洋彼岸。它的成功所凭借的,与其说是翅膀,不如说是工具――那截口衔的小树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对我们人类来说,确实是太重要了。试想,没有天文望远镜,哥白尼就不可能提出地心说,为我们打开真实宇宙的大门;没有高倍显微镜,列文·虎克就不可能观察到微生物,让我们窥探微观世界的奥秘。现在,没有每秒千百万亿次运算速度的计算机,我们的神州火箭就不可能起飞,因为如此复杂的计算,远非人力所能及!
         正因为工具对人类如此之重要,在历史学家眼里,一部人类的历史基本上就是一部工具的历史: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人类历史竟然要根据工具来标示和划分,这本身就不容置辩地说明了,工具已经成为了我们的血液,融入到了我们的人性和本质之中去了!没有工具,我们无法想象“赤条条来”的人,将会是怎样的一种生存!
        遥想当初,天地混沌,人与动物群居而生。那时候,动物之间弱肉强食,人类将是一种怎样的生存环境。自从人类开始有意识地制造和使用石器等工具,就开始摆脱其野蛮的动物状态而突飞猛进,并逐渐进化成为动物界、乃至整个世界的主人,也因此才成其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基于此,英国思想家卡莱尔径直把人定义成为“使用工具的动物”,并宣称“没有工具,他将一事无成;有了工具,他将无所不能。”
        有了那一截小树枝,小鸟就不必再望洋兴叹;有了杠杆,阿基米德就能喊出“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的豪迈;而现在,有了回旋加速器,再禁闭幽深的原子能也能被我们释放打开;同样,有了火箭等工具的运载,整个宇宙也要为我们让出路来!

4、分析下列论证中存在的缺陷与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述。
        以下资料摘自《星城日报》经济专栏:“在过去的十年里,星城地区的饭店业经历了空前的发展,预计这种增长的势头在未来的几年里将会继续保持。其理由是最近几年该城市的变化:人们收入增加,有更多可以自由利用的休闲时间,人们对美食有了更大的兴趣,这些变化可以通过《星城日报》对其读者所做的调查得到证实。”【论证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论证结构分析
[1657201703161-image/001.jpg]
论证关系分析
论证一:星域地区饭店业在过去发展空前→增长势头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
①该论证不当假设星城地区的饭店业将继续保持和以前相同的增长速度,显然是“忽略发展”。星城地区饭店业在过去的发展可能是由当时的经济环境导致的。在未来几年,可能随着经济环境的恶化、消费者行为的改变等,饭店业不一定会保持一直快速发展的势头。
②星城地区的饭店业增长势头在未来能否保持,其影响因素很多,例如该市经济的发展、国家政策、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长、消费者的需求、饭店服务的提高等。而饭店业过去的发展对未来的影响十分有限。
③星城地区饭店业在过去发展空前,可能会使更多的投资者看到商机,纷纷都来投资饭店业,进而饭店增多,从而市场需求下降,那么未来几年的发展可能保留在停滞甚至下滑的状态。
论证二:人们收入的增加→增长势头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
①饭店业能否持续增长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外来人口增长幅度、该地区饭店业广告宣传力度,或者饭店业本身的服务水平和质量等。仅仅依赖人们收入的增长,显然是不足够的。
②人们收入的增加可能用于休闲娱乐、教育支出、旅游、健身、投资理财等。只要不去饭店进行消费,饭店业的发展就会缓慢,其增长势头在未来几年未必会继续保持。
论证三:人们自由利用休闲时间的增加→增长势头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
或许随着消费理念和人们观念的改变,人们更多地愿意将空闲时间花费在观光旅游、看书、健身、上网、购物、开展家庭活动等这些消费上,而去饭店进行消费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论证四:人们对美食有更大兴趣→增长势头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
即便人们对美食产生更大的兴趣,但随着人们养生观念的加强,对饮食营养、食品安全问题更加关注,人们很可能更倾向于在家里制作美食而非更多地去饭店就餐。
论证五:《星城日报》读者所做的调查→证实现状→增长势头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
论证者得出结论的论据基于《星城日报》对其读者所做的调查。而《星城日报》的读者是否具有代表性还有待研究。如果其读者是某一特定人群,那么该人群的消费行为就不能代表星城地区的消费趋势。存在“以偏概全”的嫌疑。

5、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说文】

答案解析:参考范文一:

心怀责任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留恋居所的安逸生活,就不值得称作读书人了。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人要有担当,要有责任心。
       责任是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写就的《出师表》,是孔繁森离家别母树立的公仆丰碑,是贝多芬挑战人生、超越自我谱写的《命运交响曲》。
        责任对于个人来说,犹如土地之于森林。只有心怀责任,个人才会有明确的志向,面对挫折才能积极应对,始终将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周恩来因为心怀责任,曾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口号,激励很多人为国家做出贡献,这也使得他成为了新中国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对于企业来说,心存责任感,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法宝。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它的经济效益是正相关的。首先,企业对内承担的对员工的责任,使得员工和社会受益会促进员工的努力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其次,企业对外部社会责任的承担,不仅会有助于整个社会整体责任感的提升,而且也会为企业的自身长远发展提供基础。
        对于国家来说,心存责任,是使得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国梦”的推动力。民为贵,君为轻,国家的责任就是促进人们的幸福,促使社会持久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让人民安居乐业,将在社会上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反过来将促进国家的稳定发展。
        心怀责任,我们需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其次,社会需要加强宣传,让企业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只有在思想上引起重视,才会在行为上有所落实。因此,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介,制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让人们在铺天盖地的各种宣传教育面前,潜移默化地意识到责任的重要意义,从而自觉地履行其责任。
        心怀责任,让人生散发出辉煌的、金子般的光辉。
参考范文二:
拒绝安逸,为理想奋斗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就是说“士”留恋安逸,就不配为“士”了。的确,想要有绚丽多彩的人生,应当拒绝安逸,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安逸是一种闲逸舒适的状态,理想则是一个人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与愿景,是推动人不断前进的动力。贪图安逸只会让我们一生碌碌无为,一事无成,而拥有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则会使我们日益优秀,成就卓越人生。
        对个人而言,不贪图安逸,为了理想而奋斗能使我们不断进步,成就精彩人生。安逸只是一时的,而为了理想奋斗却是能影响我们一生的,贪图安逸会让人一味沉浸在舒适的牢笼中,这束缚了我们,久而久之我们便放弃了理想,失去了奋斗的能力。因此我们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之努力奋斗,在自己身上寻找各种可能性,不断激发自己的潜力,不停向前,实现自我,成就卓越人生。
        企业也应如此。企业应拒绝安逸,制定合适的发展计划,促使企业不断壮大,进而走得更远更好。只为了短暂的小利而贪图安逸会使企业失去活力和发展的动力,如此一来企业就会不断地走下坡路。企业有了发展的目标和愿景才会充满生机,才有机会接受新鲜血液,取得更好的发展。
        做到拒绝安逸,为理想而奋斗,我们个人首先要心怀理想,树立远大的目标,认真踏实地对待每一件事,严格要求自己,不偷懒,不怠惰,做好充足的准备,抓住人生中的机遇,努力为之拼搏奋斗。企业则需要明确自身定位,制订良好的前景规划,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内部良好平衡,有效利用可用资源,并寻求外部的合作发展,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进而不断发展。
        拒绝安逸,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人生,为理想而奋斗,实现远大目标,铸就辉煌人生。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MBA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