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习题集及答案解析

对滑坡推力计算的下列要求中,正确的是( )。

A.应选择平行于滑动方向的,具有代表性的断面计算,一般不少于2个断面,且应有一个是主断面
B.滑坡推力作用点可取在滑体厚度的1/2处
C.当滑体具有多层滑动面(带)时,应取最深的滑动面(带)确定滑坡推力
D.应采用试验和反算,并结合当地经验,合理地确定滑动面(带)的抗剪强度

答案:A,B,D
解析:
滑坡推力应按下列规定进行计算:
①当滑体具有多层滑动面(带)时,应取推力最大的滑动面(带)确定滑坡推力。
②选择平行于滑动方向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断面(一般不得少于2个,其中应有一个是主断面)进行计算。根据不同断面的推力设计相应的抗滑结构。
③滑坡推力作用点可取在滑体厚度的1/2处。
④滑坡推力的计算方法,一般将滑动面形状简化为折线形,按下式计算:
Fn=Fn-1Ψ+γtGnsinθn-Gncosθntanφn-cnln
⑤根据土(岩)的性质和当地经验,可采用试验和反算相结合的方法,合理地确定滑动面(带)的抗剪强度。


当采用不平衡推力传递法进行滑坡稳定性计算时,下述说法中哪个不正确 ()
A.当滑坡体内地下水位形成统一水面时,应计入水压力
B.用反演法求取强度参数时,对暂时稳定的滑坡稳定系数可取0.95~1.0
C.滑坡推力作用点可取在滑体厚度1/2处
D.作用于某一滑块滑动分力与滑动方向相反时,该分力可取负值


答案:B
解析:
.该题属于理解题。当滑坡题内有统一水面时应计入浮力,即水压力。用反演法求取强度指标时,对暂时稳定的滑坡稳定系数可取1.0?1.05。滑坡推力的作用点可取在滑坡体厚度的一半。块体的下滑力为负值时取零(即传递系数法中的块体间传递力),滑面上的分力与滑动方向反向时取负值D正确(参见《岩土工程规范》5 2.7和5.2.8条文说明)


滑坡的发展过程通常可分为蠕滑、滑动、剧滑和稳定四个阶段。但由于条件不同,有些滑坡发展阶段不明显,问下列滑坡中,哪个选项的滑坡最不易出现明显的剧滑(  )

A. 滑体沿圆弧形滑面滑移的土质滑坡
B. 滑动面为平面,无明显抗滑段的岩质顺层滑坡
C. 滑动面总体倾角平缓,且抗滑段较长的堆积层滑坡
D. 楔形体滑坡

答案:C
解析:
A项,圆弧形滑面滑移是最典型的土质滑坡,往往会经历蠕滑、滑动、剧滑和稳定四个阶段;B项,一般出现在路基边坡施工中,坡脚抗滑部分一旦被开挖,立即发生顺层破坏,即剧滑;C项,这种堆积层滑坡,且其滑面倾角平缓,其变形以蠕变为主,变形较为缓慢,C项正确;D项,楔形体滑坡是岩质边坡破坏的最常见类型,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结构面与临空面切割岩体形成的多面状块体,规模一般较小,不容易发生剧滑。


对滑坡推力计算的下列要求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应选择平行于滑动方向的具有代表性的断面计算,一般不少于2个断面且应有一个是主断面
B.滑坡推力作用点可取在滑体厚度1/2处
C.当滑坡具有多层滑动面时,应取最深的滑动面确定滑坡推力
D.应采用试验和反算并结合当地经验合理地确定滑动面的抗剪强度


答案:B,D
解析:


进行滑坡推力计算时滑坡推力作用点宜取( )。

A.滑动面上
B.滑体的表面
C.滑体厚度的中点
D.滑动面以上一半处

答案:C
解析:


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习题集及答案解析

1.对滑坡推力计算的下列要求中,正确的有( )。A.应选择平行于滑动方向的,具有代表性的断面计算,一般不少于2个断面,且应有一个是主断面B.滑坡推力作用点可取在滑体厚度的1/2处C.当滑体具有多层滑动面(带)时,应取最深的滑动面(带)确定滑坡推力D.应采用试验和反算,并结合当地经验,合理地确定滑动面(带)的抗剪强度【答案】:A|B|D【解析】:滑坡推力应按下列规定进行计算:当滑体具有多层滑动面(带)时,应取推力最大的滑动面(带)确定滑坡推力;选择平行于滑动方向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断面(一般不得少于2个,其中应有一个是主断面)进行计算。根据不同断面的推力设计相应的抗滑结构;滑坡推力作用点可取在滑体厚度的1/2处;滑坡推力的计算方法,一般将滑动面形状简化为折线形;根据土(岩)的性质和当地经验,可采用试验和反算相结合的方法,合理地确定滑动面(带)的抗剪强度。2.某泥石流沟调查时,制成代表性泥石流流体,测得样品总体积0.5m3,总质量730kg。痕迹调查测绘见堆积有泥球,在一弯道处两岸泥位高差为2m,弯道外侧曲率半径为35m,泥面宽度为15m。按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 100272012),泥石流流体性质及弯道处泥石流流速为下列哪个选项?(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A.稀性泥流,6.8m/sB.稀性泥流,6.1m/sC.黏性泥石流,6.8m/sD.黏性泥石流,6.1m/s【答案】:B3.在城市轨道交通详细勘察阶段,下列有关地下区间勘察工作布置的说法,哪一选项不符合规范要求?( )2014年真题A.对复杂场地,地下区间勘探点间距宜为1030mB.区间勘探点宜在隧道结构中心线上布设C.控制性勘探孔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3D.对非岩石地区,控制性勘探孔进入结构底板以下不应小于3倍的隧道直径(宽度)【答案】:B【解析】:B项,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2012)第7.3.4条第4款规定,区间勘察点宜在隧道结构外侧3m5m的位置交叉布置;A项,根据第7.3.3条表7.3.3,对复杂场地,地下区间勘探点间距宜为100m;C项,根据第7.3.6条规定,地下工程控制性勘探孔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3,采取岩石试样及原位测试勘探孔的数量:车站工程不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2,区间工程不少于勘探点总数的2/3;D项,根据第7.3.5条第3款规定,对区间工程,控制性勘探孔进入结构底板以下不应小于3倍的隧道直径(宽度)或进入结构底板以下中等风化或微风化岩石不应小于5m,一般性勘探孔进入结构底板以下不应小于2倍的隧道直径(宽度)或进入结构底板以下中等风化或微风化岩石不应小于3m。4.下列关于高压喷射注浆论述中,正确的是哪个选项?( )A.双管法是使用双通道注浆管,喷出20MPa的高压空气和0.7MPa的水泥浆液形成加固体B.多管法是使用多通道注浆管,先喷出0.7MPa空气,再喷出40MPa高压水泥浆液和水,并抽出泥浆,形成加固体C.单管法是使用20MPa高压水喷射切削后,将浆液从管中抽出,再同步喷射水泥浆液,形成加固体D.三管法是使用水、气、浆三通道注浆管,先喷出0.7MPa空气和20MPa的水,再喷出25MPa水泥浆液,形成加固体【答案】:D【解析】:根据地基处理手册(第三版)第412415页、岩土工程师手册(钱七虎等)第500504页。A项,双管法是利用双通道的注浆管,通过在底部侧面的同轴双重喷嘴,同时喷射出高压浆液和压缩空气,使两种介质射流冲击破坏土体,浆液压力一般为1550MPa,空气压力一般为0.50.7MPa,两种介质共同作用下,切削土体形成加固体。B项,多管法(SSSMAN工法)须先在地面钻设一个导孔,然后置入多重管,用超高压水射流逐渐向下切削土体,经超高压水切削下来的土体,伴随着泥浆用真空泵立即从多重管中抽出,如此反复地抽,可在地层中形成一个较大的空间,然后根据需要选用浆液、砂浆、砾石等材料填充,全部置换土体,在地层中形成较大直径的加固体。C项,单管法是利用高压泥浆泵以20MPa左右的压力,把浆液从喷嘴中喷射出去,以冲击破坏土体,同时借助于注浆管的旋转和提升,使浆液与土体搅拌混合形成加固体。D项,三管法是使用分别输送水、气、浆液三种介质的三管注浆管,喷射压力2040MPa的高压清水和压力0.50.7MPa的空气,利用水、气同轴喷射切削土体,再由泥浆泵注入压力15MPa的浆液进行填充,形成加固体。5.坡度为5的膨胀土场地,土的塑限为20%,地表下1.0m和2.0m处的天然含水率分别为25%和22%,膨胀土地基的变形量取值为( )。A.膨胀变形量B.膨胀变形量与收缩变形量之和C.膨胀变形与收缩变形量之大者D.收缩变形量【答案】:D【解析】:根据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 501122013)第5.2.7条规定,膨胀土地基变形量可按下列三种情况分别计算:当离地表1m处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等于或接近最小值时,或地面有覆盖且无蒸发可能时,以及建筑物在使用期间,经常有水浸湿的地基,可按膨胀变形量计算;当离地表lm处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大于1.2倍塑限含水量时,或直接受高温作用的地基,可按收缩变形量计算;其他情况下可按胀缩变形量计算。题中,25%/20%1.251.2,其地基的变形量取值按收缩变形量计算。6.某建筑物条形基础,埋深1.5m,条形基础轴线间距为8m,按上部结构设计,传至基础底面荷载标准组合的基底压力值为每延米400kN,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估计为200kPa,无明显的软弱或坚硬的下卧层。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进行详细勘察时,勘探孔的孔深以( )m为宜。A.8B.10C.12D.15【答案】:A【解析】: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4.1.18条第1款规定,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时,条形基础勘探孔深不应小于基础宽度的3倍。荷载标准值为每延米400kN,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则基础宽度约2.0m,孔深为231.57.5m,以8m为宜。7.某地下基坑工程施工现场狭窄,地下水的渗透系数达到200m/d,降水深度在7m,此工程的降水宜采用( )。A.轻型井点多级降水B.电渗井点C.管井井点D.喷射井点【答案】:C【解析】:A项,轻型井点多级降水适用于降低水位深度620m之间,但不适合场地狭窄的基坑降水,轻型井点适用于K0.120m/d的基坑;B项,电渗井点适用于K0.1m/d的基坑;C项,管井井点适用于K1.0200m/d,降水深度5m的基坑;D项,喷射井点适用于降低水位深度820m,K0.120m/d的基坑。8.关于地基变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设计等级为甲级和除规范规定可不作变形计算的部分乙级建筑物外的建筑必须进行变形计算B.除丙级建筑物及规范规定可不作变形计算的部分乙级建筑物外的设计等级为甲级和部分乙级建筑必须进行变形计算C.设计等级为甲级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乙级建筑物外的建筑必须进行变形计算D.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建筑物均必须进行变形验算【答案】:D【解析】:根据地基基础损坏造成建筑物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将地基基础设计分为三个安全等级,ABD三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3.0.2条规定,设计等级为甲级和乙级的建筑物必须要进行变形验算。C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建筑根据建筑物应作变形验算。9.岩土工程中,土洞是指( )。A.土中的动物洞穴B.古代人类生产、生活的土中洞穴C.土中的所有洞穴D.可溶性岩层上覆土层中与岩溶伴生的空洞【答案】:D【解析】:土洞是在有覆盖土的岩溶发育区,其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使岩面以上的土体遭到流失迁移而形成土中的洞穴和洞内塌落堆积物以及引发地面变形破坏的总称。10.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下列哪个选项是我国建筑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的准确称谓?( )A.小震、中震、大震B.多遇地震、设防地震、罕遇地震C.近震、中远震、远震D.众值烈度、基本烈度、设防烈度【答案】:B【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条文说明总则第1.0.1条规定,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目标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某种具体化。与三个地震烈度水准相应的抗震设防目标是:一般情况下(不是所有情况下),遭遇第一水准烈度众值烈度(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从结构抗震分析角度,可以视为弹性体系,采用弹性反应谱进行弹性分析;遭遇第二水准烈度基本烈度(设防地震)影响时,结构进入非弹性工作阶段,但非弹性变形或结构体系的损坏控制在可修复的范围;遭遇第三水准烈度最大预估烈度(罕遇地震)影响时,结构有较大的非弹性变形,但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以免倒塌。所以多遇地震、设防地震、罕遇地震是我国建筑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的准确称谓。11.下列关于摩尔应力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当土体达到破坏状态时,摩尔圆与强度包络线有一个切点B.摩尔圆上剪应力最大的点与强度包络线不相切C.当最小主应力30时,摩尔圆通过原点D.当c0时,且30时,砂土的抗剪强度为0【答案】:A|C|D【解析】:根据土力学相关知识可知,A项,当土体达到破坏状态时,摩尔圆与强度包络线有一个切点,切点就是土体将要发生破坏的点,又可以称为极限平衡点;B项,抗剪强度包络线就是极限摩尔应力圆的公切线;C项,当最小主应力30时,摩尔圆通过坐标原点;D项,当c0时,且30时,砂土的抗剪强度为0。12.某工业厂房场地浅表为耕植土,厚0.50m;其下为淤泥质粉质黏土,厚约18.0m,承载力特征值fak70kPa,水泥搅拌桩侧阻力特征值取9kPa。下伏厚层密实粉细砂层。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150kPa。假设有效桩长12.00m,桩径为500mm,桩身强度折减系数取0.25,桩端天然地基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取0.50,水泥加固土试块90d龄期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为2.0MPa,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取0.40。试问,初步设计复合地基面积置换率将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2008年真题A.13%B.18%C.21%D.26%【答案】:D13.在岩溶地区,下列哪些选项符合土洞发育规律?( )A.颗粒细、黏性大的土层容易形成土洞B.土洞发育区与岩溶发育区存在因果关系C.土洞发育地段,其下伏岩层中一定有岩溶水通道D.人工急剧降低地下水位会加剧土洞的发育【答案】:B|C|D【解析】:ABC三项,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五版)第647页的土洞发育规律规定:土洞与下伏基岩中岩溶发育的关系,土洞是岩溶作用的产物,它的分布同样受到控制岩溶发育的岩性、岩溶水和地质构造等因素的控制。土洞发育区通常是岩溶发育区;土洞与土


进行滑坡推力计算时,滑坡推力作用点宜取()。
A.滑动面上 B.滑体地表面 C.滑体厚度的中点 D.滑动面以上一半处


答案:C
解析:


铁路路基支挡结构采用抗滑桩,根据《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 10025—2006),关于作用在抗滑桩上滑坡推力的说法,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

A、滑坡推力计算时采用的滑带土的强度指标,可采用试验资料或反算值以及经验数据等综合分析确定
B、在计算滑坡推力时,假定滑坡体沿滑面均匀下滑
C、当滑体为砾石类土或块石类土时,下滑力计算时应采用梯形分布
D、滑坡推力计算时,可通过加大自重产生的下滑力或折减滑面的抗剪强度提高安全度

答案:C
解析:
根据《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 10025—2006)第10.2.3条条文说明,当滑体为砾石类土或块石类土时,下滑力采用三角形分布;当滑体为黏性土时,采用矩形分布;介于两者之间时,采用梯形分布。A项,根据第10.2.2条,滑坡推力应根据其边界条件(滑动面与周界)和滑带土的强度指标通过计算确定,滑动面(带)的强度指标,可采用试验资料或用反算值以及经验数据等综合分析确定;B项,根据第10.2.3条的条文说明,在计算滑坡推力时,通常假定滑坡体沿滑动面均匀下滑;D项,根据第10.2.4条条文说明,滑坡推力的计算方法是工程设计中的常用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加大自重产生的下滑力增加安全度。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计算方法,通过折减滑面的抗剪强度增大安全度。


采用抗滑桩治理铁路滑坡时,以下哪个选项不符合《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6)相关要求?(  )

A、作用于抗滑桩的外力包括滑坡推力、桩前滑体抗力和锚固段地层的抗力
B、滑动面以上的桩身内力应根据滑坡推力和桩前滑体抗力计算
C、抗滑桩桩底支撑可采用固定端
D、抗滑桩锚固深度的计算,应根据地基的横向容许承载力确定

答案:C
解析:
A项,根据《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6)第10.2.1条规定,作用于抗滑桩的外力应计算滑坡推力、桩前滑体抗力和锚固段地层的抗力;B项,根据第10.2.7条规定,滑动面以上的桩身内力应根据滑坡推力和桩前滑体抗力计算;C项,根据第10.2.9条规定,抗滑桩桩底支撑可采用自由端或铰支端;D项,根据第10.2.10条规定,抗滑桩锚固深度的计算,应根据地基的横向容许承载力确定。


按《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 10025—2001)采用抗滑桩整治滑坡,下列有关抗滑桩设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滑动面以上的桩身内力应根据滑坡推力和桩前滑体抗力计算
B.作用于桩上的滑坡推力可由设置抗滑桩处的滑坡推力曲线确定
C.滑动面以下的桩身变位和内力应根据滑动面处抗滑桩所受弯矩及剪力按地基的弹性抗力进行计算
D.抗滑桩的锚固深度应根据桩侧摩阻力及桩底地基容许承载力计算

答案:D
解析:
据《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 10025—2001)10.2.7条、10.2.6条、10.2.10条。


按《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 10025-2001)采用抗滑桩整治滑坡,下列有关抗滑桩设计 ()是错误的。
A.滑动面以上的桩身内力应根据滑坡推力和桩前滑体抗力计算
B.作用于桩上的滑坡推力可由设置抗滑桩处的滑坡推力曲线确定
C.滑动面以下的桩身变位和内力应根据滑动面处抗滑桩所受弯矩及剪力按地基的弹性抗力进行计算
D.抗滑桩的锚固深度应根据桩侧摩阻力及桩底地基容许承载力计算


答案:D
解析:


更多 “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习题集及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考题 进行滑坡推力计算时滑坡推力作用点宜取下列选项中的( )个。A、滑动面上B、滑体地表面C、滑体厚度的中点D、滑动面以上1半处正确答案:C

考题 单选题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计算滑坡推力,其作用点取为()。A 滑体厚度1/3处B 滑动带处C 滑体厚度1/2处D 滑体顶面处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进行滑坡推力计算时,滑坡推力作用点位置宜取下列哪一个选项?()A、滑动面上B、滑体地表面C、滑体厚度的中点D、滑动面以上1m处正确答案:C

考题 多选题对铁路滑坡地段路基进行滑坡稳定性分析时,下述()是正确的。()A滑坡稳定性分析时,除考虑永久荷载外还应考虑临时荷载B稳定性分析应采用力学计算法确定C滑坡推力应采用滑坡推力传递法计算确定D滑动面岩土的抗剪强度值应取岩土室内试验的残余强度值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对折线型滑面的滑坡、计算滑坡推力可采用()法。A 滑坡推力传递法B 块体极限平衡法C 圆弧滑动面法D 简化毕肖普法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对均质黏性土边坡,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滑动破坏时滑动面接近于直线B、验算滑动稳定性时,可采用滑坡推力传递法C、滑坡体破坏时可形成较陡的滑坡后壁D、抗滑动力由内聚力及内摩擦力两部分组成正确答案:D

考题 按《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6),采用抗滑性整治滑坡,下列有关抗滑桩设计的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滑动面以上的桩身内力,应根据滑坡推力和桩前滑坡体抗力计算B、作用于桩上的滑坡推力,可由设置抗滑坡处的滑坡推力曲线确定C、滑动面以下的桩身变位和内力,应根据滑动面处抗滑桩所受弯矩和剪力按地基的弹性抗力进行计算D、抗滑桩的锚固深度,应根据桩侧摩阻力及桩底地基容许承载力计算正确答案:D

考题 对折线型滑面的滑坡、计算滑坡推力可采用()法。A、滑坡推力传递法B、块体极限平衡法C、圆弧滑动面法D、简化毕肖普法正确答案:A

考题 计算滑坡推力的规定中,下述()项不正确。()A、对多层滑动的滑坡,应按滑动推力最大的滑动面确定滑坡推力B、选择代表性断面进行计算时,代表性断面不得少于3个C、滑坡推力的安全系数可依据地基基础设计的等级确定,对甲级、乙级及丙级建筑物,滑坡推力安全系数应分别为1.3、1.2、1.10D、滑坡推力作用点可取在滑体厚度的1/2处正确答案:B

考题 单选题进行滑坡推力计算时滑坡推力作用点宜取下列选项中的( )个。A 滑动面上B 滑体地表面C 滑体厚度的中点D 滑动面以上1半处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