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近年路基施工培训考试试卷及答案

填筑软土路堤,均应在路堤中心设置一定数量的路基面和地面沉降观测点,其间距不宜大于();在软土路堤地基加固地段,应按设计要求设置观测点。定期观测路基面和地面沉降量、边桩水平位移量等,以控制填筑速率和推算工后沉降量。观测方法可采用()等;观测频次按设计要求和实际变形情况确定。


参考答案: 500m;沉降板、水位杯和边桩


堆载预压填筑过程中地基沉降与侧向位移观测应()进行。堆载预压土的填筑速率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路堤安全、稳定。

A、同步

B、先地基沉降,后侧向位移观测

C、先侧向位移,后地基沉降观测


答案:A


产生路基边坡病害的主要原因包括( )。
A、换填土时清淤彻底,符合设计要求
B、填土速率过快,施工沉降观测、侧向位移观测不及时
C、路基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
D、路基顶面排水顺畅
E、用透水性较差的填料填筑路堤处理不当


答案:B,C,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路基边坡病害的原因。原因有:换填土时清淤不彻底。填土速率过快,施工沉降观测、侧向位移观测不及时。路基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路基顶面排水不畅。用透水性较差的填料填筑路堤处理不当。参见教材P33。


高速铁路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沉降变形观测期不应少于( )个月,并宜经过一个雨季。

A.3
B.4
C.5
D.6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页码P8-11
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沉降变形观测期不应少于6个月,并宜经过一个雨季。


某段新建高速铁路路基工程,主要施工内容有路堑土方开挖和路堤填筑。路堤段长度300m,最大填筑高度为8m,所经地段大部分为水田,设计判定为软弱地基;路堤基床底层设计采用改良土填筑,基床表层设计采用级配碎石填筑,路堤填筑完成后需要堆载预压。依据《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规定,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见表1。

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在进行路堑开挖前,施工队开挖了堑顶临时截水沟,并对沟底进行了夯实,以防止渗漏;当路堑开挖至基底底层时,发现有坑穴,局部软弱,施工队为了不影响现场施工,直接挖开坑穴,对其进行了分层夯填处理。

事件2:路堤填筑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编制的路基沉降观测方案为:观测内容包括地基沉降和侧向水平位移;沉降观测采用三等水准测量;观测断面设置的间距为150m。

事件3:在填筑路堤基床底层改良土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给施工队技术交底的内容为:基床底层进行分层填筑,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大于35cm,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依据沉降观测数据控制填筑速率,边桩侧向水平位移量和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量每天均不得大于10mm,沉降值一旦超过该指标时应放慢填筑速度。

【问题】

1.分别给出表1中A、B和C所代表的观测频次。

2.针对事件1中做法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3.针对事件2中路基观测方案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4.针对事件3中技术交底内容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答案:
解析:
1.表1中所代表的观测频次:A为1次/3d、B为1次/2周、C为1次/3月。

2.事件1中做法的不妥之处的正确做法:(1)需对截水沟进行铺砌或采取其他防渗措施,并安排专人经常检查排水情况;(2)发现坑穴应及时向监理、设计单位反映,申请变更(变更设计)。

3.事件2中路基观测方案的不妥之处的正确做法:(1)沉降观测应采用二等水准测量;

(2)观测断面间距设置应根据设计确定,但不超过100m。

4.事件3中技术交底内容的不妥之处的正确做法:(1)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2)边桩侧向水平位移量每天不得大于5mm;(3)沉降值一旦超标,应立即停止填筑,加强观测。


近年路基施工培训考试试卷及答案

1、路堤各部分及护道均应分层填筑,并碾压至规定的压实标准。不同填料的压实厚度与碾压工艺应通过工艺试验确定。2、路堤的基底、坡脚、填层面应及时做好排水处理,不得。3、路堤填筑应进行工后观测。4、路基工程施工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沉降的动态观测。5、路堤经过分层填筑达到预压高程后,在预压期的前23个月内,每d观测一次;三个月后d观测一次;半年后月观测一次,一直观测到预压期末。6、路基填筑至设计高程后,应按设计在管测桩,与边桩和沉降同步进行观测,通过测量路肩观测桩的高程变化,确定路基面的沉降量。7、在路堑开挖施工中应采用、欲裂爆破与深孔爆破相结合的施工方法,使爆破后形成平整的坡面。8、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所用的砂浆、混凝土应采用拌合。9、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的浆砌片石应采用法砌筑,养生良好。10、路基工程施工要认真贯彻 的原则,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严格控制污染源,保护生态环境。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铁路建设施工提倡架子队管理模式,以下()工程施工原则上应实行架子队管理模式施工。A、应急工程 B、混凝土施工 C、路基填筑 D、钢筋加工2、()不得影响河流、沟谷、排灌沟渠的行洪与灌溉功能,并必须保证下游农田、建筑物的安全。A、排水沟B、挡土墙 C、弃土场 D、锚固桩3、路基土方开挖不论工程量多少和开挖深度大小,均应()进行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上下同时 D、上下均可4、根据弃土场工点的地形、地质及水文条件,结合沟渠、农田灌溉等设施,应综合考虑弃土场()的设置。A、挡土墙B、植草防护C、排水系统 D、平面位置5、取土场应根据地形条件设置相应的()。A、排水系统B、支挡系统C、绿化系统 D、防水系统6、路基边坡应采取植被防护,其中播种草籽、喷播植草使用于路堤、路堑边坡不大于()的坡地。A、1:1 B、1:1.5 C、1:1.25 D、1:27、路堤边坡防护宜安排在适当的时间施工,路堑边坡防护应()完成。A、在施工前 B、开始开挖后 C、随时供D、路堑成型一段时间后8、路基各种防护设施应在()的基脚和坡体上施工。A、稳定 B、开挖好 C、砌筑好 D、松散9、 边坡防护及放排水工程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排水设施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为()年。A、30 B、50 C、60 D、10010、铁路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单位是()A、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机构B、铁道部 C、铁路局D、客专公司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公路建筑限界的空间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非公路设施的部件侵。()2、沥青路面的设计弯沉值是指路面在使用期末不利季节,路面不得超过的回弹弯沉值。()3、路基土的稠度是划分路基干、湿类型的指标。()4、软化点低的石油沥青适宜严寒地区修筑沥青路面。()5、粗颗粒含量较多的土是填筑路堤的良好材料。()6、钢筋混凝土路面板中的钢筋主要用来承受行车荷载应力。()7、摩擦钻孔桩和柱桩均需清孔。()8、路径25米,桥宽12米的装配式T梁桥采用杠杆原理法计算活载跨中横向分配系数。()9、拱的施工加载程序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加快施工进度。()10、日照温差在梁的高度方向呈现出非线性温差分布,在日照温差作用下简支梁内不产生温度自应力,而连续梁内不仅产生温度自应力,而且产生温度次应力。()四、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路基宽度由哪几部分组成?2、 为何要检测路基、路面的压实质量?现场检测以何种指标表示路基路面压实质量?路基安全知识培训试题答案一、填空1、试验段 2、积水 3、沉降4、侧向位移 5、5715一个 6、路肩7、光面爆破 8、机械 9、挤浆10、“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二、选择题110ACACACCAAA 三、判断题110 四、简答题答案:1、 基本组成部分是路面宽度和路肩宽度。高等级公路还包括分隔带、路缘带、变速车道、爬坡车道等的宽度。2、路基路面的压实质量是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最终的内在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路面结构层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鲁米那的强度、刚度及平整度,可以保证及延长路基路面工程的使用寿命。现场压实质量以压实度表示。


路基沉降观测要在路基典型断面处埋设沉降(  ),在隔离护管的隔离下,采用精密水准仪观测其高程,以便推断路基的下沉。

A.标志桩
B.骑马桩
C.观测板
D.观测杆
E.声测管

答案:C,D
解析:
此题主要要求考生掌握路基沉降观测方面的知识。教材表述路基沉降观测一般采取的方法是:在路基典型断面处埋设沉降观测板及观测杆.在隔离护管的隔离下,采用精密水准仪观测沉降杆的高程.并推断沉降板的下沉。以此作为分析路基的稳定状况的基础数据。根据以上内容对五个选项进行分析,选项A是统称,肯定不是正确答案。选项B.骑马桩是护桩中最常见的一种护桩手段,也不是正确答案。C和D符合题干的本意,是正确答案。选项E.声测管是灌注桩进行超声检测法时探头进入桩身内部的通道,不是正确选项。 故本题正确选项应为“CD”。


路基(土、石方)工程涵盖测量桩号与高程、开挖路堑、( )、修建防护工程等内容。

A.整平路基
B.填筑路堤
C.压实路基
D.修整路肩
E.洒透层油

答案:A,B,C,D
解析:
路基(土、石方)工程涵盖测量桩号与高程、开挖路堑、填筑路堤、整平路基、压实路基、修整路肩、修建防护工程等内容。


路基填筑至设计标高,应在路肩设观测桩,应与边桩和沉降分开进行观测,通过测量路肩观测桩的高程变化,确定路基面的沉降量。


正确答案:错误


路堤经过分层填筑达到预压高程后,预压期后每()个月观测一次直至移交,当沉降速率变化大时,增加观测频率。

  • A、一
  • B、三
  • C、六

正确答案:B


路基工程施工中关键工序有如下四种回答,其中完整的正确回答是()。

  • A、高边坡防护、过渡段路基、基底处理、软弱地基施工
  • B、路堤填筑、路堑开挖、高边坡防护和过渡段路基施工
  • C、基底处理、软土地基、路堤填筑、路堑开挖、高边坡防护和过渡段路基施工
  • D、基底处理、软土地基及特殊路基施工、路堤填筑、路堑开挖、高边坡防护和过渡段路基施工

正确答案:D


更多 “近年路基施工培训考试试卷及答案” 相关考题
考题 判断题路基填筑至设计标高,应在路肩设观测桩,应与边桩和沉降分开进行观测,通过测量路肩观测桩的高程变化,确定路基面的沉降量。A 对B 错正确答案: 错 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不少于()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A、3B、6C、9正确答案:B

考题 路堤经过分层填筑达到预压高程后,在预压期的前2~3个月内,每()d观测一次三个月后7~15d观测一次A、3B、5C、7正确答案:B

考题 单选题关于路基工程施工中的关键工序,以下正确的是()。A 高边坡防护、过渡段路基、基底处理、软弱地基施工B 路堤填筑、路堑开挖、高边坡防护和过渡段路基施工C 基底处理、软土地基、路堤填筑、路堑开挖、高边坡防护和过渡段路基施工D 基底处理、软土地基及特殊路基施工、路堤填筑、路堑开挖、高边坡防护和过渡段路基施工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在软土路堤地基加固地段,应按设计要求设置观测点。定期观测路基面和地面沉降量、边桩水平位移量等,以控制填筑速率和推算工后沉降量。在进行填筑时,边桩水平位移量每天不得大于,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量每天不得大于(),当超过以上任一限值时,应减缓填筑速率或停止填筑。正确答案:10mm;20mm

考题 路基填筑至()后,应按设计在路肩设观测桩,与边桩和沉降同步进行观测,通过测量路肩观测桩的高程变化,确定路基面的沉降量。正确答案:设计高程

考题 边桩及沉降在施工期间一般每一填筑层应进行一次观测,在沉降量突变的情况下,每天应观测()次。如果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每()至少观测一次。路堤经过分层填筑达到预压高程后,在预压期的前2~3个月内,每()观测一次,三个月后7~15d观测一次;半年后一个月观测一次,一直观测到设计要求的时间。正确答案:2~3;3d,5d

考题 路基沉降观测路基施工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沉降、侧向位移的动态观测。正确答案:正确

考题 单选题路堤经过分层填筑达到预压高程后,在预压期的前2~3个月内,每()d观测一次三个月后7~15d观测一次A 3B 5C 7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填空题边桩及沉降在施工期间一般每一填筑层应进行一次观测,在沉降量突变的情况下,每天应观测()次。如果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每()至少观测一次。路堤经过分层填筑达到预压高程后,在预压期的前2~3个月内,每()观测一次,三个月后7~15d观测一次;半年后一个月观测一次,一直观测到设计要求的时间。正确答案: 2~3,3d,5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