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不收下你说了算!超详细的结构工程师之新旧混凝土规范对比

发布时间:2019-04-20


各位小伙伴看过来,今天小编要分享的内容是关于结构工程师新旧混凝土规范对比,看到就赚,不可错过哦!

新老规范变化(一):材料变化

1.混凝土强度等级逐步提升

4.1.2条:素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采用强度级别400MPa及以上的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承受重复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0

2.钢筋高强-高性能发展趋势

普通钢筋:淘汰低强235MPa钢筋,以300MPa光圆钢筋替代;增加高强500MPa钢筋;限制并准备淘汰335MPa钢筋;最终形成300400500MPa的强度梯次,与国际接轨。

新规范实施后的钢筋牌号及标志为:

HPB300—Φ

HRB335—B HRBF335—BF

HRB400—C HRBF400—CF

HRB500—D HRBF500—DF

RRB400—C

增加了以下几条:

4.2.7条:构件中的钢筋可采用并筋的配置形式。直径28mm及以下的钢筋并筋数量不应超过3;直径32mm的钢筋并筋数量宜为2;直径36mm及以上的钢筋不应采用并筋。并筋应按单根等效钢筋进行计算,等效钢筋的等效直径应按截面面积相等的原则换算确定。

4.2.8条:当进行钢筋代换时,除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构件承载力、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裂缝宽度验算以及抗震规定以外,尚应满足最小配筋率、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钢筋锚固长度、接头面积百分率及搭接长度等构造要求。

4.2.9条:当构件中采用预制的钢筋焊接网片或钢筋骨架配筋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新老规范变化(二):基本构造变化

1.箍筋长度

图中1号箍筋的计算公式(按外皮计算):

老规范:L=2 b+h-8bhc+2×1.9d+2max10d,75 +8d

新规范:L=2 b+h-8bhc+2×1.9d+2max10d,75

2.钢筋锚固

新规范中增加了基本锚固lab的计算方式:

lab=a*fy/ft*d

但其中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取值改为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按C60取值以适应混凝土强度的提高。

设计锚固长度为基本锚固长度乘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ζa的数值,以反映锚固条件的影响:

la=ζa*lab

其中,la不应小于200mm,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ζa,对普通钢筋按规范第8.3.2条的规定取用,当多于一项时,可按连乘计算,但不应小于0.6;对预应力筋,可取1.0

3.筋端弯钩和机械锚固

新规范对钢筋弯钩和机械锚固的形式和技术要求做了更详细的规定,如下表:

4.钢筋的连接

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的规定改为:受拉钢筋直径不宜大于25mm,受压钢筋直径不宜大于28mm

钢筋机械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改为连接钢筋的较小直径。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

新老规范变化(三):结构构件基本规定变化

1.

现浇混凝土板的尺寸宜符合的规定修改如下:

板的跨厚比: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不大于30,双向板不大于40;无梁支承的有柱帽板不大于35,无梁支承的无柱帽板不大于30。预应力板可适当增加;当板的荷载、跨度较大时宜适当减小。

混凝土板中配置抗冲切箍筋或弯起钢筋时,板厚改为不应小于150mm”并增加了板柱节点的规定。

2.

增加了在梁的配筋密集区域可采用并筋的配筋形式的规定;

新规范增加了架立钢筋的规定:当梁的跨度小于4m 时,直径不宜小于8mm;当梁的跨度为46m 时,直径不应小于10mm;当梁的跨度大于6m 时,直径不宜小于12mm

3.梁柱节点

新规范引入了钢筋机械锚固的形式。示意如下:

以上就是关于结构工程师新旧混凝土规范的对比啦,各位小伙伴赶紧收起来吧!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结构工程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当晶体管工作于线性区时,晶体管的输入电阻为Rbe,那么,该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为:

答案:B
解析:
画出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可见该电路的输入电阻为:

某学校田径场建造在软弱地基上,由于场地原始地面标高较低,需要大面积填土2m,填土及地基土层分布情况见图。为减少田径场的后期沉降,需采取地基处理措施,建设所在地区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如下几种:①预压法;②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③振冲法;④砂石桩法;⑤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⑥水泥土搅拌桩法。[2011年真题]



1.项目建设工期紧,变形控制要求严格,建设单位要求在地基处理方案确定前,选择两个可行的地基处理方法进行技术经济比较。试问,下面哪个选项的地基处理方法最为合理?(  )

A.①④
B.②⑤
C.③⑥
D.⑤⑥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逐项判别。①项,预压法的工期长,建设工期紧的情况下不适用。②项,根据第6.1.2条可知,强夯法不适用于软土地基,强夯置换法适用于软塑~流塑的黏性土地基上对变形要求不严格的工程。③④项,根据第7.2.1条第1款规定,振冲法适用于挤密处理松散砂土、粉土、粉质黏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以及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饱和黏土地基,如对变形控制不严格,可采用砂石桩置换处理。⑤项,根据第7.7.3条第1款第1、3项规定,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可通过长螺旋钻机取土成孔,然后灌注水泥粉煤灰碎石等材料,也可采用沉管工艺成桩,桩体强度较高,与桩间土构成复合地基,具有较高的承载力。⑥项,根据第7.3.1条第2款规定,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分为浆液搅拌法和粉体搅拌法,可采用单轴、双轴、多轴搅拌或连续成槽搅拌形成柱状、壁状、格栅状或块状水泥土加固体。

某多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设两层地下车库,局部地下一层外墙内移,如图3-5所示。已知:室内环境类别为一类,室外环境类别为二 b类,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

8度区某竖向规则的抗震墙结构,房屋高度为90m,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试问,下列四种经调整后的墙肢组合弯矩设计值简图,哪一种相对准确?
提示: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作答。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监理单位未对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审查,情节严重的( )。

A.降低资质等级直至吊销资质证书
B.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C.降低资质等级
D.吊销资质证书
答案:A
解析: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第五十七条规定,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工程监理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降低资质等级,直至吊销资质证书;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①未对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的;②发现安全事故隐患未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或者暂时停止施工的;③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未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的;④未依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的。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