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一级)》每日一练(2020-06-17)

发布时间:2020-06-17


2020年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一级)》考试共题,分为。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下列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单选题】

A.

B.

C.

D.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同一主族元素相同价态的氧化物的水合物,从上至下碱性增强,因此碱性同周期元素最高价态氧化物的水合物从左到右碱性递减,因此碱性因此的碱性最强。

2、在铜锌原电池中,将铜电极的由1mol/L增加到2mo/L,则铜电极的电极电势( )。【单选题】

A.变大

B.变小

C.无变化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H\'浓度的增加对铜电极的电极电势没有影响。电极电势与物质的本性、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温度有关,-般温度影响较小,对某一电对而言,浓度的影响可用能斯特方程表示:式中,是指标准电极电势:n是指电极反应中得失电子数; 是指氧化态物质的浓度; 是指还原态物质的浓度。

3、如图2-1-1 所示,理想气体由初态a经acb过程变到终态b则( )。【单选题】

A.内能增量为正,对外做功为正,系统吸热为正

B.内能增量为负,对外做功为正,系统吸热为正

C.内能增量为负,对外做功为正,系统吸热为负

D.内能增量为正,对外做功为正,系统吸热为负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该过程系统体积增加,气体对外做功;曲线acb与横轴所围面积比绝热线与横轴所围面积小,所以系统在做功的同时放热;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ΔE+A可得,ΔE

4、已知矩阵 那么与A既相似又合同的矩阵是()。 【单选题】

A.

B.

C.

D.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两个实对称矩阵如果相似必然合同,因为两个实对称矩阵相似,则它们有相同的特征值,从而有相同的正、负惯性指数,因此它们必然合同。但合同不能推出相似,故本题只找出与A相似的矩阵即可,相似对角矩阵主对角线上元素为矩阵A的特征值,由特征之和等于矩阵的迹,得:选项中对角矩阵主对角线上元素之和=矩阵A的迹(即1+1+2=4),观察知D项满足。

5、设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为则数学期望E (X)等于()。【单选题】

A.

B.

C.

D.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设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为f (x),若积分绝对收敛,则称积分的值为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记为: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结构工程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由钻探取得某原状土样,经试验测得该土的天然重度γ=17kN/m3,含水量w=13.2%,土粒相对密度ds=2.69。

1.土的孔隙比e最接近于(  )。

A. 0.791
B. 0.613
C. 0.442
D. 0.350
答案:A
解析:
根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第14.1.6条式(14.1.6)计算,土的孔隙比为:



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分析砂性土坡稳定时,假定的滑动面为:

A.斜平面
B.坡脚圆
C.坡面圆
D.中点圆
答案:A
解析:
提示:无粘性土坡进行稳定分析时,假设滑动面为斜平面;粘性土坡进行稳定分析时,假设滑动面为圆筒面。

某12层办公楼,房屋高度为46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且对风荷载不敏感,地面粗糙度为B类,所在地区5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为0.65kN/m,拟采用两种平面方案,如图所示。假定,在如图所示的风作用方向下,两种结构方案在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βz相同。[2013年真题]



1.当进行方案比较时,估算主体结构在图23所示风向的顺风向风荷载,试问,方案a与方案b在相同高度处的平均风荷载标准值(kN/m2)之比,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比值?提示: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作答。

A.1:1
B.1.15:1
C.1.2:1
D.1.32:1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8.1.1条规定,风荷载标准值



a、b两个方案中的βz、μz、W0都相同,仅风荷载体型系数μz不同。
根据第8.3.1条表8.3.1第30项可知,a、b两个方案的总体体型系数分别为:



故平均风荷载标准值之比为:



由此可知,D项比值最为接近。

试问,直接承受动力荷载重复作用的钢结构构件及其连接,当应力变化的循环次数n等于或大于下列何项数值时,应进行疲劳计算?(  )[2012年真题]


答案:C
解析:
动力荷载容易造成疲劳破坏。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6.1.1条规定,直接承受动力荷载重复作用的钢结构构件及其连接,当应力变化的循环次数n等于或大于5×次时,应进行疲劳计算。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