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城乡规划师《规划相关知识》模拟试题(2021-03-04)

发布时间:2021-03-04


2021年城乡规划师《规划相关知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三维表面一般以( )等方式表示。 【多选题】

A.图像

B.图形

C.等值线

D.属性数据

E.数据表格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空间数据对事物最基本的表示方法是点、线、面和三维表面。所谓三维表面,在一定地理范围内边界比较模糊,在空间上可能是连续变化的。三维表面一般以图像、等值线等方式表示。

2、城市下垫面类型划分、城市热岛、水体污染物扩散范围及浓度分析方面可采用( )图像。 【单选题】

A.彩色红外摄影

B.热红外扫描

C.机载侧视雷达图像

D.普通黑白摄影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热红外图像是地物自身发射的热辐射能量的记录,因此白天、黑夜都可以成像.地物热辐射能量的细微差别在图像上都会有所反映。热红外图像可用于城市下垫面类型翅分、城市热岛、水体污染物扩散范围及浓度分析等方面。

3、风向频率玫瑰图一般有以下( )形式。 【多选题】

A.8方向风玫瑰

B.16方向风玫瑰

C.24方向风玫瑰

D.32方向风玫瑰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利用当地气象台观测的风气象资料,将各个方位的风向频率按比例绘制在方向坐标图上,并形成封闭折线,便形成风向频率玫瑰图,一般常用8个、16个、32个方向风玫瑰图。

4、理解在市场中供给和需求是如何决定价格,以及价格又如何配置稀缺资源,是经济学学习的( )。 【单选题】

A.第一步

B.第二步

C.第三步

D.最后一步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理解在市场中供给和需求是如何决定价格,以及价格又如何配置稀缺资源,是经济学学习的第一步。 

5、下面( )是外部性经济的正效果。 【多选题】

A.城市的商业服务点围绕着交通集散点而发展

B.机场噪声污染,使得机场周围的房地产贬值20%

C.绿地广场的建设导致周边房地产的升值和热销

D.城市道路拓展带来沿道路两边的快速发展

E.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追求最大利润,尽可能提高建筑容积率,使房屋的日照和通风受到阻碍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外部性效果问题也就是项目经济的"外涉性"问题。所谓"外涉性",就是为了自身目标而努力的人和部门,在努力的过程中或由于努力的结果而使社会得到意外的收益,或给他人或其他部门带来麻烦和损害的现象。这种正的或负的效果一般不会计入前者的费用或效益。所以这种后果是外部性经济问题。外部性经济效果可以分为正效果和负效果。上述选项中的A、C、D都使社会得到意外的收益,而B、E的外涉影响是损害性的。

6、需求指向理论是指( )。【单选题】

A.: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于内部市场对城市产品的需求

B.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于外部市场对城市产品的需求

C.城市经济增长取决于城市内部的供给情况

D.城市经济增长取决于城市外部的供给情况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需求指向理论是指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于外部市场对城市产品的需求。这种需求促使城市基础产业部门(也称输出产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从而带动非基础产业部门(也称地方产业部门)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供给基础理论认为,城市经济增长取决于城市内部的供给情况。

7、废物箱设置间隔规定如下:商业大街设置间隔为( )m,交通干道为( )m,一般道路为( )m。 【单选题】

A.25~50;50~75;75~95

B.25~50;50~80;80~100

C.30~50;50~70;70~90

D.30~50;50~80;80~10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废物箱是设置在公共场合,供行人丢弃垃圾的容器,一般设置在城市街道两侧和路口、居住区或人流密集地区。废物箱应美观、卫生、耐用,并防雨、阻燃。废物箱设置间隔规定如下:商业大街设置间距25~50m,交通干道50~80m,一般道路80~100m,居住区内主要道路可按100m左右间隔设置。公共场所应根据人流密度合理设置。

8、对于立体交叉设计中的变速车道来说,变速车道有平行式和直接式两种形式,其下列属于平行式特点叙述的是()。【多选题】

A.变速车道与主线车道平行,容易识别

B.用于直行方向交通量较小时

C.行车状态欠佳

D.变速车道与主线车道以较小夹角斜接,线形平顺,行车状态好

E.用于直行方向交通量较大时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对于立体交叉设计中的变速车道来说,变速车道有平行式和直接式两种形式,其下列属于平行式特点叙述的是:变速车道与主线车道平行,容易识别 、行车状态欠佳 、用于直行方向交通量较大时。

9、地下取水构筑物的位置选择与水文地质条件、用水需求、规划期限、城市布局等关系,在选择时应考虑一些情况。其中对在选择时应考虑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多选题】

A.取水点要求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应设于补给条件好、渗透性强、卫生环境良好的地段

B.尽可能远离主要的用水地区

C.取水点的布置与给水系统的总体布局相统一,为求降低取、输水电耗和取水并及输水管的造价

D.取水点应设在城镇和工矿企业的地下径流下游,取水井尽可能垂直于地下水流向布置

E.取水点有良好的水文、工程地质、卫生防护条件,以便于开发、施工和管理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地下取水构筑物的位置选择与水文地质条件、用水需求、规划期限、城市布局等关系,在选择时应考虑一些情况。其中对在选择时应考虑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取水点要求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应设于补给条件好、渗透性强、卫生环境良好的地段;取水点的布置与给水系统的总体布局相统一,为求降低取、输水电耗和取水并及输水管的造价;取水点有良好的水文、工程地质、卫生防护条件,以便于开发、施工和管理。 

10、线路建设规模应按不同设计年限的设计运量,分别合理确定。初期建设规模宜符合下列规定:初期建设线路正线的适宜长度为( )km。 【单选题】

A.10

B.15

C.20

D.2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阐述初期建设规模的规定。为适应轨道交通是中长运距客流为主的定位和特征,一般市区线路平均运距大约是全线运营线路长度的1/3~1/4,乘坐轨道交通的乘客一般不短于3~4站(约4~5km),因此乘坐轨道交通的经济性运距的起步距离应在4~5km。线路长、吸引力强,效益好。实际运营经验也证实了这一点。为此,初建线路长度必须有15km,否则平均运距过短,同时也不符合快速轨道交通为中长距离乘客服务的性质,吸引客流差。据统计,一般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在30km内线路,不同乘距的粗框比例大致是:5km内乘距占10%,5~10km乘距占40%,10~15km乘距占20%,15km以上占30%。由此可见,5~10km乘距比例最大,因此线路初建长度不宜短于15km比较适当。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影响土壤环境的因素中,( )与土壤中的重金属化合物的溶解状况密切相关。

A.土壤的性质
B.土壤质地
C.土壤酸碱度
D.土壤结构
答案:C
解析:
影响土壤环境有土壤的性质、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自净作用的强弱、土壤污染的类型及强度、土壤酸碱性、土壤质地、土壤结构等因素。其中,土壤酸碱性,又称“土壤反应”,是土壤酸度和土壤碱度的总称。土壤酸碱度与土壤中的重金属化合物的溶解状况密切相关。

下列不属于雅典宪章给予的启示的是()

A.人的活动是城市交通的主要活动
B.人是城市交通的决定性因素
C.城市用地是城市交通的决定性因素
D.要有交通分流的思想和功能分工的思想
答案:B
解析:
雅典宪章给予的启示:(1)人的活动是城市交通的主要活动;(2)城市用地是城市交通的决定性因素;(3)要处理好城市用地布局与道路系统的合理关系,要有交通分流的思想和功能分工的思想。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编制或修订城市电力规划进行负荷预测时,应以规范制定的各项规划用电指标作为远期规划用电负荷的控制标准,包括()

A.分区综合用电量指标
B.人均综合用电量指标
C.人均城市居民生活用电量指标
D.单项建设用电负荷密度指标
E.城市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负荷密度指标
答案:B,C,D,E
解析:
规范规定的用电指标包括:人均综合用电量指标、人均居民生活用电量指标、单位建设用电负荷指标和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四部分。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独立编制的近期建设规划成果中不包括()

A:规划图纸
B:规划文本
C:规划范围
D:规划说明
答案:C
解析:
独立编制的近期建设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和说明。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