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历年真题(2021-05-01)

发布时间:2021-05-01


2021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关于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要求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 【单选题】

A.居住区配套公建的设置水平应与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

B.居住区配套公建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时交付

C.可根据区位条件,适当调整居住区配套公建的项目和面积

D.配套公建应按照市场效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配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又称配套公建)是指居住区内除住宅建筑之外的其他建筑,主要是为居民生活配套的服务型建筑,是居住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涉及居民生活服务质量和方便程度。居住区配套公建的基本要求是:配建水平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并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时交付。

2、关于确定城市公共设施指标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 【多选题】

A.体育设施用地指标应根据城市人口规模确定

B.医疗卫生用地指标应根据有关部门的规定确定

C.金融设施用地指标应根据城市产业特点确定

D.商业设施用地指标应根据城市形态确定

E.文化娱乐用地指标应根据城市风貌确定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确定城市公共设施用地规模,要从城市对公共设施设置的目的、功能要求、分布特点、城市经济条件和现状基础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综合地加以考虑。公共设施用地规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①根据人口规模推算。通过对不同类型城市现状公共设施用地规模与城市人口规模的统计比较,可以得出该类用地与人口规模之间关系的函数或者是人均用地规模指标。规划中可以参照指标推算公共设施用地规模。②根据各专业系统和有关部门的规定来确定。有一些公共设施,如银行、邮局、医疗、商业、公安部门等,由于它们业务与管理的需要自成系统,并各自规定了一套具体的建筑与用地指标。这些指标是从其经营管理的经济与合理性来考虑的。这类公共设施的规模,可以参考专业部门的规定,结合具体情况确定。③根据地方的特殊需要,通过调研,按需确定。在一些自然条件特殊、少数民族地区,或是特有的民风民俗地区的城市,某些公共设施需通过调查研究,予以专门设置,并拟定适当指标。对于一些非地方性的公共设施,如科研、高校管理等机构,或是地方特殊需要设置的,如纪念性展示馆、博览会场、区域性体育场馆等设施,都应以项目确定其用地。《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 50442—2008)第l.0.4条规定,城 市公共设施用地指标应依据城市规模确定。

3、(  )不是欧洲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建设特征。 【单选题】

A.轴线放射的街道

B.宏伟壮观的宫殿花园

C.规整对称的公共广场

D.有机组合的城市形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欧洲绝对君权时期的社会与城市:从17世纪开始,新生的资本主义迫切需要强大的国家机器提供庇护,资产阶级与国王结成联盟,反对封建割据和教会实力,建立了一批中央集权的绝对君权国家,形成了现代国家的基础。这些国家的首都,如巴黎、伦敦、柏林、维也纳等,均发展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型的大城市。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这些城市的改建、扩建的规模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在这些城市改建中,巴黎的城市改建影响最大。在古典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轴线放射的街道(如香榭丽舍大道)、宏伟壮观的宫殿花园(如凡尔赛宫)和公共广场(如协和广场)成为那个时期城市建设的典范。

4、(  )不是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件。 【单选题】

A.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B.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有两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C.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

D.保存有大量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七条中进一步明确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条件是:①保存文物特别丰富;②历史建筑集中成片;③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④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两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5、城市与区域的良性关系取决于(  )。 【单选题】

A.城市规模的大小

B.城市与区域的二元状态

C.城市与区域的功能互补

D.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城市并非是一种孤立存在的空间形态,它与其所在的区域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城市是区域增长、发展的核心,区域是城市存在与支撑其发展的基础;区域发展产生了城市,城市又在发展中反作用于区域。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都有其相应的经济区域作为腹地。每个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区域的背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加深,城市与区域的发展关系愈加密不可分。因此,城市与区域的互补功能决定了二者的良性关系。

6、城市能源规划应包括(  )。 【多选题】

A.预测城市能源需求

B.优化能源结构

C.确定变电站数量

D.制定节能对策

E.制定能源保障措施

正确答案:A、B、E

答案解析:城市能源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确定能源规划的基本原则和目标;②预测城市能源需求;③平衡能源供需(包括能源总量和能源品种),并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④落实能源供应保障措施及空间布局规划;⑤落实节能技术措施和节能工作;⑥制定能源保障措施。

7、近期建设规划现状用地规模的统计,应采用(  )。 【单选题】

A.该城市总体规划的基准年用地数据

B.近期建设规划期限起始年的前一年用地数据

C.上一个近期规划的规划建设用地数据

D.上一个近期规划实施期间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数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规定,近期建设规划现状用地规模的统计,应采用近期建设规划期限起始年的前一年用地数据。

8、关于城市用地布局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 【单选题】

A.仓储用地宜布置在地势较高、地形有一定坡度的地区

B.港口的件杂货作业区一般应设在离城市较远、具备深水条件的岸线段

C.具有生产技术协作关系的企业应尽可能布置在同一工业区内

D.不宜把有大量人流的公共服务设施布置在交通量大的交叉口附近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B项,港口选址与规划应合理进行岸线分配与作业区布置。岸线分配应遵循“深水深用,浅水浅用,避免干扰,各得其所”的原则。水深10m的岸线可停万吨级船舶,应充分用作港口泊位;接近城市生活区的位置应留出一定长度的岸线为城市生活休憩使用。一个综合性城市的港口通常按客运、煤、粮、木材、石油、件杂货、集装箱以及水陆联运等作业要求布置成若干个作业区。

9、城市总体规划文本是对各项规划目标和内容提出的(  )。 【单选题】

A.详细说明

B.具体解释

C.规定性要求

D.法律依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城市总体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的文件,采用条文形式。文本格式和文字应规范、准确、肯定,利于具体操作。在规划文本中应当明确表述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10、下列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单选题】

A.大城市的市级中心和各区级中心之间应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B.大城市商业中心应充分利用城市的主干路形成商业大街

C.大城市中心地区应配置适当的停车设施

D.大城市中心地区应配置完善的公共交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B项,在以商业设施为主体的公共中心,为避免商业活动受汽车交通的干扰,以提供适意而安全的购物休闲环境,而辟建商业步行街或步行街区,已为许多城市所采用,形成各具特色的商业中心环境。如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等商业步行街等。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城市总体规划中,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中不包括()

A:文献资料收集
B:访谈和座谈会调查
C:现场踏勘或观察调查
D:深入实际记录调查
答案:D
解析: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调查涉及面广,可运用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其常用的方法有现场踏勘、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访谈和座谈会调查及文献资料收集。

根据《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的规定,道路绿带设计中的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年期树冠为准,最小种植株距应为( )m。

A.3
B.5
C.4
D.6
答案:C
解析: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第4.2.2务规定,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最小种植株距应为4m。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由( )组织编制。

A.县人民政府
B.镇人民政府
C.县和镇人民政府共同
D.县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答案:A
解析:
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由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其他镇的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工作规则》规定,城市总体规划审查的主要依据不包括()

A.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
B.城市、镇体系规则
C.当地经济、社会和自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发展条件
D.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产业政策
答案:B
解析:
城市总体规划审查的主要依据:(1)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2)《城市规划法》及建设部制定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3)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产业政策;(4)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5)当地经济、社会和自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发展条件。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