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历年真题(2020-12-03)

发布时间:2020-12-03


2020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下列哪项不属于城市燃气工程系统的主要内容()。【单选题】

A.石油液化气储存站

B.水煤气厂

C.输配气管网工程

D.天然气分输站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城市燃气工程系统包括3个方面:用气量预测、气源规划、输配系统规划。气源包括天然气、人工燃气、液化石油气、生物气。气源设施有天然气门站、人工煤气制气厂(炼焦制气厂、直立炉制气厂、水煤气厂)、液化石油气站(储配站、储存站、灌瓶站、气化站、混气站等)。输配系统规划包括管网、储配站、调压站、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等。

2、下列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方法中,哪项是可以单独应用并作为主要预测结果的方法()。【单选题】

A.综合平衡法

B.环境容量法

C.区域人口分配法

D.类比法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城市人口规模预测主要方法有五类:综合平衡法、时间序列法、相关分析法(间接推算法)、区位法、职工带眷系数法。另外还有3类方法不宜单独作为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的方法,但可以作为校核方法使用:环境容量法(门槛约束法)、比例分配法、类比法。

3、关于停车设施布置的表述,下列哪些项是正确的()。【多选题】

A.城市商业中心的机动车公共停车场一般应布置在商业中心的外围

B.城市商业中心的机动车公共停车场一般应布置在商业中心的核心

C.城市主干路上可布置路边临时停车带

D.城市次干路上可布置路边永久停车带

E.城市出入口停车设施一般布置在城市外围主要出入干路附近

正确答案:A、E

答案解析:城市停车设施一般分为6类:(1)城市出入口停车设施,即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应设在城市外围的城市主要出入干路附近,附有车辆检查站,配备旅馆、饮食等服务设施,还可配备一定的娱乐设施;(2)交通枢纽性停车设施;(3)生活居住区停车设施,主要为自行车停放设施;(4)城市各级商业、文化娱乐中心附近的公共停车设施,一般布置在商业、文化娱乐的外围.步行距离以不超过100~150米为宜,大型公共设施的停车首选地下停车库或专用停车楼,同时考虑设置一定的地面停车场;(5)城市外围大型公共活动场所停车设施,如体育场馆、大型超级商场,停车场设置在设施的出入口附近,也可结合公共汽车首末站进行布置;(6)道路停车设施,为临时停车设施,主干路不允许路边临时停车,次干路可考虑设置少量路边临时停车带,支路在适当位置允许路边停车的横断面设计。

4、关于我国古代城市的表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单选题】

A.夏代的一些城市已经有了一定的排水系统

B.战国时期的都城形成了大小套城的布局模式

C.宋开封城居住用地布局采用的是坊里制

D.元大都基本体现了《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我国古代城市主要有:(1)夏商周三代时期:夏代已经具有一定的工程技术水平,如使用陶制的排水管及采用夯打土坯筑台技术;商代城市建设已相当成熟,如早期河南偃师商城、中期郑州商城、湖北盘龙城、晚期安阳殷墟等;周代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基本成形;西周洛邑是中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规划理论有《周礼·考工记》、《管子·乘马篇》、《商君书》等;战国时期的都城基本形成了大小套城的布局模式。(2)秦汉时期:秦代发展“象天法地”理念,城市出现复道、甬道等多重城市交通系统;西汉(长安)尚未完全按照《周礼·考工记》的形制进行,东汉(洛邑)才充分体现。三国(邺城)已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方法,建业(今南京)突出了与自然结合的思想。(3)唐宋时期:隋唐大兴(长安城)、东都洛阳采用中轴对称的格局,规整的方格路网,居住分布采用坊里制。宋代(开封城)开始居住区组织模式的改变,北宋中叶已建立较为完善的街巷制。(4)元明清时期: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采用三套方城(内城、皇城、宫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布局的基本格局。

5、下列哪些项属于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内容()。【多选题】

A.确定抗震设防标准

B.用地选择

C.地震烈度勘查

D.避震疏散场地设置

E.建筑抗震结构设计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17号)第九条规定,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l)地震的危害程度估计,城市抗震防灾现状、易损性分析和防灾能力评价,不同强度地震下的震害预测等。(2)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目标、抗震设防标准。(3)建设用地评价与要求:①城市抗震环境综合评价,包括发震断裂、地震场地破坏效应的评价等;②抗震设防区划,包括场地适宜性分区和危险地段、不利地段的确定,提出用地布局要求;③各类用地上工程设施建设的抗震性能要求。(4)抗震防灾措施:①市、区级避震通道及避震疏散场地(如绿地、广场等)和避难中心的设置与人员疏散的措施;②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要求:城市交通、通讯、给排水、燃气、电力、热力等生命线系统,及消防、供油网络、医疗等重要设施的规划布局要求;③防止地震次生灾害要求:对地震可能引起水灾、火灾、爆炸、放射性辐射、有毒物质扩散或者蔓延等次生灾害的防灾对策;④重要建(构)筑物、超高建(构)筑物、人员密集的教育、文化、体育等设施的布局、间距和外部通道要求;⑤其他措施。

6、下列哪项不是城市与乡村的主要区别()。【单选题】

A.空间要素集聚的差异

B.生产力结构的差异

C.社会职能的差异

D.义务教育制度的差异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主要有6点:集聚规模的差异、生产效率的差异、生产力结构的差异、职能的差异、物质形态的差异、文化观念的差异。

7、下列关于集镇的表述,正确的是()。【多选题】

A.镇和乡的政府驻地都是集镇

B.集镇也是一级行政建制

C.集镇是乡政府驻地

D.在农村地区,有集市的地方就是集镇

E.集镇多是由大村庄发展而成

正确答案:C、D、E

答案解析:在建设部颁布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中所称的集镇,是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其规划区,是指集镇建成区和因集镇建设及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除了建制市以外的城市聚落都称之为镇,除建制镇外其余都为集镇;县城关镇是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点镇,其他镇是县级建制以下的一级行政单元,而集镇不是一级行政单元。县下面辖有镇和乡,乡政府驻地一般是乡域内的中心村或集镇。

8、根据《城乡规划法》有关城乡体系规划编制的规定,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单选题】

A.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包括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B.城市规划包括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其中,详细规划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C.镇规划包括镇域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其中,详细规划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D.乡规划包括乡政府所在地集镇规划和本行政区内的村庄发展布局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包括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此外,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和特定情况,还可编制跨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包括:城市、镇的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综合交通体系,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各类专项规划等。乡规划、村庄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规划区范围,住宅、道路、供水、排水、供电、垃圾收集、畜禽养殖场所等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的用地布局、建设要求,以及对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等的具体安排。乡规划还应当包括本行政区域内的村庄发展布局。

9、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呈现与西方不同的区域特征,下列哪些现象符合我国目前发展的实际()。【多选题】

A.我国大多数城市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

B.我国城镇化的总趋势是人口向中小城市集中

C.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的集聚呈现都市连绵带的态势

D.中部地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多于向镇的集中

E.西部地区人口向大城市集中明显强于向中小城市的集中

正确答案:A、D、E

答案解析:我国城镇化的4个现状特征:(1)城镇化过程经历了大起大落阶段以后,已经进入了持续、加速和健康发展阶段;(2)城镇化发展的区域重点经历了由西向东的转移过程,总体上东部快于中西部,南方快于北方;(3)在各级城市普遍得到发展的同时,区域中心城市及城市密集地区发展加速,成为区域甚至国家经济发展的中枢地区,成为接驳世界经济和应对全球化挑战的重要空间单元;(4)部分城市正逐步走向国际化。我国城镇化的4个发展趋势:(1)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总体快于中西部内陆地区,但中西部地区将不断加速;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大城市将成为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重点。(2)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多元化城镇化道路将成为我国城镇化战略的主要选择。大城市是经济发展主要基地,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是吸收农村人口的主战场。(3)城市群、都市圈将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单元。(4)在沿海一些发达的特大城市,开始出现社会居住分化、“郊区化”趋势。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健康城镇化的总趋势:“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10、城市总体布局中,相对于分散式布局,下列哪项不是集中式布局的优点()。【单选题】

A.布局紧凑.节约用地,节省建设投资

B.布局灵活,城市用地发展和城市容量具有弹性,易于处理近远期发展关系

C.城市居民平均出行距离较短,城市氛围浓郁,利用社会交往

D.配置建设各项生活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成本较低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城市总体布局主要模式有集中式布局和分散式布局。集中式布局3个优点:布局紧凑、节约用地,节省建设投资;容易低成本配套建设各项生活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居民工作、生活出行距离较短,城市氛围浓郁,交往需求易于满足。3个缺点:功能分区不十分明显;不利于道路交通组织;后续发展容易出现“摊大饼”现象。分散式布局3个优点:布局灵活,城市用地发展和城市容量具有弹性,容易处理好近远期关系;接近自然、环境优美;各城市物质要素的布局关系井然有序,疏密有致。4个缺点:用地分散;基础设施分开建设成本高;城市氛围不浓郁;跨区出行成本高。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下列关于公共行政的主体表述中不符合规定的是( )

A.独立行政机构属于政府行政机关系列,是依据立法机关的法律成立的、享有公共行政权的、承担专业性较强、比较单一行政事务的公共管理机关
B.我国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负责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产品的提供
C.公共管理组织除国家行政机关外,还有依法成立的、具有一定行政权的独立行政机构和法定组织
D.公共行政的主体是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的公共管理组织
答案:A
解析:
公共行政的主体是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的公共管理组织。公共管理组织除国家行政机关外,还有依法成立的、具有一定行政权的独立行政机构和法定组织。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不属于公共行政的主体。国家行政机关是依法成立的公共行政机关,它由不同的层级组成,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我国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负责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产品的提供,例如,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和公共卫生等。独立行政机构虽然不属于政府行政机关系列,但却是依据立法机关的法律成立的、享有公共行政权的、承担专业性较强、比较单一行政事务的公共管理机关。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规定,历史文化街区内( )新设大型停车场和广场,以及高架道路、立交桥、高架轨道、客运货运枢纽、公交场站等交通设施。

A.不宜
B.不应
C.严禁
D.可以
答案:B
解析:
历史文化街区内不应新设大型停车场和广场,不应设置高架道路、立交桥、高架轨道、客运货运枢纽、公交场站等交通设施,禁设加油站。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其《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中指出,当霍夫曼系数在1.5与3.5之间(不包括1.5和3.5)时,则处于工业化( )。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四阶段
答案:B
解析:

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内容与深度包括( )。

A:落实防洪、排涝工程设施的位置、规模及控制标高
B:补充调整其他用地控制标高
C:确定防洪(潮、浪)堤顶及堤内地面最低控制标高
D:确定无洪水危害内江河湖海岸最低控制标高
E:确定建筑室外地坪规划控制标高
答案:A,E
解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