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历年真题(2021-05-16)

发布时间:2021-05-16


2021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勒·柯布西埃于1922年提出了“明天城市”的设想,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单选题】

A.城市中心区的摩天大楼群中,除安排商业、办公和公共服务外,还可居住将近40万人

B.城市中心区域的交通干路由地下、地面和高架快速路三层组成

C.在城市外围的花园住宅区中可居住200万人

D.城市最外围是由铁路相连接的工业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书中提供了一个300万人口的城市规划图,中央为中心区,除了必要的各种机关、商业和公共设施、文化和生活服务设施外,有将近40万人居住在24栋60层高的摩天大楼中,高楼周围有大片的绿地,建筑仅占地5%。在其外围是环形居住带,有60万居民住在多层的板式住宅。最外围的是可容纳200万居民的花园住宅。中心区的交通干道由三层组成:地下走重型车辆,地面用于市内交通,高架道路用于快速交通。

2、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城市居住区曾采用过周边式布局模式,之后不再采用的主要原因是()。【多选题】

A.不符合居住小区的规模要求

B.容积率过低

C.日照通风条件不好

D.造价偏高

E.难以适应地形变化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周边式是住宅四面围合的布局形式,其特点是内部空间安静、领域感强,并且容易形成较好的街景,但也存在东西向住宅的日照条件不佳和局部的视线干扰等问题。

3、城市详细规划阶段竖向规划的方法一般不包括()。【单选题】

A.设计等高线法

B.高程箭头法

C.纵横断面法

D.方格网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详细规划阶段的竖向规划的方法,一般有设计等高线法、高程箭头法、纵横断面法。

4、目前近期建设规划中为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和要求,需要()。【单选题】

A.设立保障性住房为建设主体的新区

B.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分期供给规模

C.发展保障性住房周边的轨道交通

D.明确每个年度的房价调控目标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综合所有的选项,在近期建设规划中,只有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的供给规模和时间.才能够满足落实保证性住房建设任务和要求。

5、下列关于中心城市与所在区域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单选题】

A.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B.中心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

C.区域一体化制约中心城市的聚集作用

D.大都市区是区域与城市共同构成的空间单元类型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在全球竞争时代,区域的角色与作用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当今与全球一体化相伴而生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区域一体化,很多城市为了在全球竞争体系中获得更大、更强的发展,而在一定的区域内通过各种方式联合起来,一些中心城市与其所在的区域共同构成了参与全球竞争的基本空间单元(如大都市区、都市圈等)。

6、在下列影响居住小区用地范围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单选题】

A.开发地块的大小

B.城市干路网的布局

C.物业管理的最佳规模

D.街遒办事处的管辖范围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居住小区是居住区规模等级划分的第二个结构层次,即不被城市道路所分割、界限明确、地段完整,且具有道路交通系统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区域。综合所有选项可知选项B是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7、不属于城市总体规划阶段防灾减灾规划主要内容的是()。【单选题】

A.确定城市消防、防洪、人防、抗震等设防标准

B.布局城防消防、防洪、人防等设施

C.制定防灾预案与对策

D.组织城市防灾生命线系统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城市总体规划阶段防灾减灾规划的主要内容:确定城市消防、防洪、人防、抗震等设防标准;布局城市消防、防洪、人防等设施;制定防灾对策与措施;组织城市防灾生命线系统。

8、下列关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表述,正确的是()。【多选题】

A.通过数据控制落实规划意图

B.具有多元化的编制主体

C.横向综合性的规划控制汇总

D.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控制方式

E.通过形象的方式表达空间与环境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特征为:(1)通过数据控制落实规划意图;(2)具有法律效应和立法空间;(3)横向综合性的规划控制汇总;(4)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控制方式。

9、下列表述中不准确的是()。【单选题】

A.在商务中心区内安排居住功能,可以防止夜晚的“空城”化

B.设置步行商业街区,有利于减少小汽车的使用

C.城市中心的功能分解有可能引发城市副中心的形成

D.在城市中心安排文化设施,可以增强公共中心的吸引力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在中心地区规模较大时,应结合区位条件安排部分居住用地,以免在夜晚出现中心“空城”现象。在一些大城市或都会地区,通过建立城市副中心,可以分解市级中心的部分职能,主、副中心相辅相成,共同完善市中心的整体功能。在以商业设施为主体的公共中心,为避免商业活动受汽车交通的干扰,以提供适意而安全的购物休闲环境,而辟建商业步行街或步行街区,已为许多城市所采用,形成各具特色的商业中心环境。

10、我国城郊村庄的空间自组织演进难以产生下列哪种形式()。【单选题】

A.城中村

B.外来人口聚居地

C.开发区

D.物流园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选项可知.城中村是在城市中心去形成的村落形式,而不是城郊村庄的空间自组织演进形成的。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规定,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 )的,依照其法律规定。

A.主体
B.内容
C.客体
D.规划
答案:C
解析:
《物权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本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城乡规划实施管理主要由依法采取行政的方式行使管理职能,兼采用( )结合起来综合运用,以达到加强城乡规划实施管理的目的。

A.经济的方法
B.政治的方法
C.社会监管的方法
D.科学技术的方法
E.教育、文体的方法
答案:A,C,D
解析:
城乡规划实施管理主要由依法采取行政的方式行使管理职能,兼采用科学技术的方法和社会监管的方法以及经济的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以达到加强城乡规划实施管理的目的。

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工程适宜性评定重点是()

A:水文和地基承载力
B:地下矿藏的分布情况
C:地质构造
D:地形、地貌条件
答案:D
解析:
城市用地工程适宜性的评定要因地制宜,特别是要抓住对用地影响最突出的主导环境要素,进行重点的分析与评价。例如,平原河网地区的城市必须重点分析水文和地基承载力的情况;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城市,则地形、地貌条件往往成为评价的主要因素。又如,在地震区的城市,地质构造的情况就显得十分重要;而矿区附近的城市发展必须弄清地下矿藏的分布情况等等。

“有形的城镇化”,即物质上和形态上的城镇化,具体反映在( )。

A.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
B.空间形态的改变
C.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
D.人口的集中
E.物质资源的集中
答案:B,C,D
解析:
“有形的城镇化”,即物质上和形态上的城镇化,具体反映在:①人口的集中。②空间形态的改变。③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无形的城镇化”,即精神上、意识上的城镇化,生活方式的城镇化。具体包括三个方面:①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②农村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意识、方式、行为的过程。③农村居民逐渐脱离固有的乡土式生活态度、方式,而采取城市生活态度、方式的过程。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