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每日一练(2021-06-19)

发布时间:2021-06-19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下列参数中,属于估算模式计算点源影响的参数有( )。【多选题】

A.点源污染物排放速率(G/S)

B.排气筒底部海拔高度(M)

C.排气筒出口内径(M)

D.初始垂直扩散参数(M)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点源估算模式所需输入基本参数如下:点源排放速率;排气筒几何高度;排气筒出口内径;排气筒出口处烟气排放速度;排气筒出口处的烟气温度。

2、现状调查时,河流流量为15/s,氨氮浓度0.8mg/L,河道功能区标准为1.0mg/L,河道枯水设计流量10/s下,氨氮的占标率为( )。【单选题】

A.0.56

B.0.8

C.1

D.1.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占标率是指污染物的最大落入浓度所占质量标准的百分率。根据题意,氨氮的占标率P=[(15×0.8)/(10×1.0)]×100%=120%。

3、某评价项目排污河段下游的省控断面COD水质目标为20mg/L,河段枯水期设计流量50/s条件下,预测省控断面处现有COD占标率达70%,项目排污断面到省控断面的COD衰减率为20%。在忽略项目污水量的情况下,项目COD最大可能允许排污量为( )。【单选题】

A.25.92T/D

B.31.1 T/D

C.32.40 T/D

D.86.4 T/D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项目COD最大可能允许排放浓度为:20*(1-0.7)/(1-20%)=7.5mg/L项目COD最大可能允许排污量为:7.5x 50x 24 x 3600/ 1000000= 32.4 t/d。

4、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恶臭治理的方法有( )。【多选题】

A.石灰石—石膏法

B.生物除臭法

C.化学吸收法

D.布袋过滤法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除臭的方法较多,必须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行多方案的比较,在技术经济可行,满足环境评价、满足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要求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除臭方法。目前除臭的主要方法包括:①物理方法,有掩蔽法、稀释法、冷凝法和吸附法等;②化学法,有燃烧法、氧化法和化学吸收法等;③生物除臭方法。恶臭污染治理应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应优先考虑生物除臭方法。

5、新建化工项目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包括( )。【多选题】

A.贮运的风险防范措施

B.项目施工的风险防范措施

C.总图布置的风险防范措施

D.自动控制的风险防范措施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环境风险的防范与减缓措施是在环境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做出的。主要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为:①选址、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②危险化学品贮运安全防范及避难所;③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④自动控制设计安全防范措施;⑤电气、电讯安全防范措施;⑥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⑦紧急救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设计。B项,新建化工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属于安全风险,不属于环境风险。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珠三角双回500kV输变电项目
【素材】
拟建输变电项目位于珠三角地区。新建500kV变电站,含500kV配电装置、2x1000MVA主变压器及220kV配电装置、35kV配电装置。拟建输电线路为2进2出解口双回500kV线路,均按同塔双回设计。线路全长约2x2.5km,其中至南侧2x1.3km,至北侧2x1.2km。
拟建站址范围所占地类型的现状为林地、耕地和园地,土地利用现状均符合现规划要求。其中耕地0.47hm2、园地1.78hm2、林地5.67hm2。
为预测变电站投运后工频电场、无线电千扰和噪声的影响水平,选择一220kV变电站进行同项目类比监测。类比变电站位于评价单位所在的华北地区。
变电站正常运行时不产生经常性的生产污水,一般只有值班人员办公及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此外可能有变压器发生事故后产生的含油废水。在主变压器附近设置事故油池。
【问题】
1.请说明针对村庄或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点,一般采取的污染防治对策。
2.分析变电站类比监测的合理性。
3.请分析拟建站址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4.请说明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开展的主要工作内容。

答案:
解析:
1.请说明针对村庄或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点,一般采取的污染防治对策。
(1)线路避让。当线路经过地区有较大村庄或通过居民密集区时,线路应尽量摆动避开。
(2)抬高架线高度。当线路周边为居民密集区或村庄房屋较集中时,可采用抬高线高的方法,尽量减少民房拆迁。
(3)拆迁方法。当线路周边房屋较少或房屋质量较差时,宜采用拆迁方法。
2.分析变电站类比监测的合理性。
(1)类比变电站选择不合理。电压等级、气候条件差别较大。
(2)变电站类比监测一般只针对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三项,噪声需要模式预测,类比监测分析不能满足评价要求。
3.请分析拟建站址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1)根据站址所在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析拟建站址范围所占地是否列入规划建设用地区。
(2)开展对该项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修改方案的论证,将拟建项目占地调整为建设用地。
(3)建设项目不涉及基本农田,但占用耕地0.47hm2。按照建设占用耕地“占一补一”的原则,需要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4.请说明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开展的主要工作内容。
(1)工程周边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和地表水环境敏感点的监测和调查。
(2)分析工程污水排放和处理情况。
(3)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判定地表水环境评价的因子、等级和范围。
(4)区分运行期和建设期,分别从工程污水的类型、水量、水质、处理工艺、达标可行性、预测和环境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
【考点分析】
1.请说明针对村庄或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点,一般采取的污染防治对策。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2)分析污染控制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
一般考生易考虑方法(3),而忽略线路本身的避让,即方法(1)。方法(2)需要有相关输变电工作经验的支撑。
2.分析变电站类比监测的合理性。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制定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方案”。
类比变电站的选择原则如下:①电压等级相同;②建设规模、设备类型、运行负荷相同或类似;③占地面积与平面布置相同或类似;④周围环境、气候条件、地形相同或类似。
3.请分析拟建站址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4.请说明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开展的主要工作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制定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方案”;“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分析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2)分析污染控制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
(1)变电站工程运行期一般分为生活污水和含油废水。含油废水属于危险废物,代码为HW08,可排至带油水分离功能的事故集油池,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回收处理利用。变电站生活污水量较小,独立排放至调节池后提升至污水处理设备,经处理达标后回用或外排至环境。
(2)若没有废水外排至环境,输变电工程一般不进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与近海水域相连的河口水域、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经批准划定的单一渔业水域各自对应执行的标准是( )。

A.《海水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B.《海水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C.《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渔业水质标准》
D.《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渔业水质标准》
答案:D
解析: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特定项目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与近海水域相连的地表水河口水域根据水环境功能按本标准相应类别标准值进行管理,近海水功能区水域根据使用功能按《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相应类别标准值进行管理。批准划定的单一渔业水域按《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进行管理。

当污水池底部渗漏,包气带中垂向水力坡度等于1时,下列关于包气带中污水垂向水头速度V在数值上与垂向渗透系数K的关系,正确的是()。

A.V=1/K B.V=2K C.V=K D.F=0.5K

答案:C
解析:
C解析:根据达西定律可知:当水力坡度i=1时,则v=k,即渗透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当水力坡度为1时的地下水渗流速度。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不包括()。

A: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B:着力削减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
C:加大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力度
D:增强危险废物监管力度
答案:D
解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