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历年真题(2022-03-31)

发布时间:2022-03-31


2022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影响降雨入渗补给系数大小的因素有()。【多选题】

A.含水层水力传导系数

B.地表植被覆盖程度

C.含水层的厚度

D.降水量大小和降水形式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是指降水渗入量与降水总量的比值,其值的大小取决于地表土层的岩性和土层结构、地形坡度、植被覆盖以及降水量的大小和降水形式等,一般情况下,地表土层的岩性对入渗补给系数的影响最显著。

2、石化企业的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源有()。【多选题】

A.反应釜搅拌轴密封点

B.有机固体物料仓库

C.废水生物处理池

D.含油废水储罐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反应釜、废水处理池、储罐等都有可能挥发出有机废气导致无组织排放。

3、某电厂粉煤灰堆场可视为面源,下列参数中属于该灰场污染源调查参数的是()。【单选题】

A.初始横向扩散参数

B.初始纵向扩散参数

C.面源初始排放高度

D.废气排放速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导则中关于各类型污染源调查参数可知,体源才调查扩散参数;点源调查排放速度;只有C符合题意。

4、下列措施中,不属于预防岩溶塌陷的是()。【单选题】

A.塌洞回填

B.控制地下水开采

C.河道引流,避开塌陷区

D.建立地面塌陷监控网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预防措施主要有:合理安排厂矿企业建设总体布局;河流改道引流,避开塌陷区;修筑特厚防洪堤;控制地下水位下降速度和防止突然涌水,以减少塌陷的发生;建造防渗帷幕,避免或减少预测塌陷区的地下水位下降,防止产生地面塌陷;建立地面塌陷监测网。

5、可用于减缓区域地下水过量开采的措施有()。【多选题】

A.地面防渗

B.调整开采布局

C.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

D.建设地下水库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可用于减缓区域地下水过量开采的措施包括:人工补给、调整开采布局、地下水地表水联合调度等。

6、关于景观敏感程度判断正确的是()。【多选题】

A.视角30%-45%为中等敏感

B.视角45%为很敏感

C.距离小于400M是极敏感

D.600-800M为中等敏感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教材原文:视角或相对坡度30%—45%为很敏感;视角或相对坡度>45%为极敏感;一般将400m以内距离作为前景,为极敏感;将400—800m作为中景,为很敏感。

7、在同一水力梯度下,下列关于潜水含水层防污性能的说法,正确的有()。【单选题】

A.含水层埋深越大,防污性能越弱

B.含水层渗透系数越大,防污性能越弱

C.含水层厚度越大,防污性能越弱

D.含水层介质颗粒越细,防污性能越弱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地下水的脆弱性主要取决于地下水埋深、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土壤介质、地形坡度、包气带影响、水力传导系数七个因子。地下水埋深越大,污染物迁移的时间越长,污染物衰减的机会越多;含水层中介质颗粒越大、裂隙或溶隙越多,渗透性越好,污染物的衰减能力低,防污性能越差。

8、下列情景中,属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的有()。【多选题】

A.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在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的日均浓度

B.新增污染源非正常排放主要预测因子在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的小时浓度

C.削减污染源主要预测因子在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小时浓度

D.被替代源主要预测因子在环境保护目标的日均浓度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大气影响预测的内容包括:①对于新增污染源,需要预测正常排放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的日均浓度、非正常排放主要预测因子在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的小时浓度;②对于削减污染源和被取代污染源,需要预测主要预测因子在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处的日均浓度和年均浓度,不需要预测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小时浓度。因此正确选项为ABD。

9、用于判定风力侵蚀强度的因子有()。【多选题】

A.侵蚀模数

B.年主导风向

C.植被覆盖度

D.年风蚀厚度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风力侵蚀的强度分级按植被覆盖度、年风蚀厚度、侵蚀模数三项指标划分。

10、某创新科技成果进行产业转化,拟建一条生产线,可采用的工程分析方法有()。【多选题】

A.现场实测

B.物料衡算

C.实验法

D.同行专家咨询法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拟建项目无法现场实测。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某天然气管道工程包括1条干线、1条支干线和3条支线,全长2 000km,设计输送压力10MPa,管径采用864mm 。该项目主要内容及规模:新建气体快速截断、在线分析、分离、计量、增压、越站旁通系统,清管器发送、自动控制、压缩空气系统,紧急截断和放空系统及站场辅助配套系统。设计天然气处理能力为1 2 0*108m3 。管道沿线设立2 7座工艺站场。全线共设截断阀室1 3 0座,其中干线设阀室5 0座,支干线设阀室3 0座,支线设阀室3 0座。管道外防腐层全线采用环氧粉末聚乙烯复合结构(三层PE);阴极保护采用以强制电流阴极保护为主,以牺牲阳极保护为辅的阴极保护方法。附属工程包括通信和自控系统、供水、供热、供电等。站场建设包括新建生活污水化粪池、沉淀池、生产污水收集系统、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


问题:


1.本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如何?


2.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可以采取哪些对策和措施?


3.该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1)本项目主要环境影响根据项目特点分为施工期和运营期。①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施工时挖沟、堆放材料等,临时占用耕地,破坏植被和庄稼,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能恢复耕种,但管线位置禁止种植深根性植物(如树木、果树等);沿线站场用地永久改变土地使用性质;施工产生施工噪声、扬尘等污染;破坏农业灌溉系统,影响农业生产;可能因管道泄漏,污染环境,引发燃烧甚至爆炸。②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各工艺站场排放的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影响周围环境卫生和地表水环境;清管作业产生的固体废物、废水等污染;管道运行超压放空气产生噪声污染;管道运输可能存在的自然灾害及人为破坏等潜在事故隐患。


(2)本项目排放的污染物:①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生产废水、施工噪声,以及物料运送产生扬尘;②运营期产生的废物,如工艺站场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系统超压检修时排放的固体废物,空气压缩系统更换的废油,以及工艺站场产生的机械噪声和偶发噪声。


2.(1)施工期:施工期毁坏庄稼、破坏植被和树木等生态环境,按照一次性损失、恢复期损失和永久性损失情况,分别补偿和保护。


(2)运营期:①废气防治措施。沿途站场使用天然气做生活燃料,减少污染物排放;对于清管作业及站场异常排放的天然气,通过15m高的放空管排放,天然气超压大量排放,经火炬燃烧后排放。②废水防治措施。天然气净化厂的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送污水处理厂处理。各工艺站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与生产废水一起,经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作为站场绿化用水,不外排。管道公司及各输气管理处生活污水依托当地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处理。③固体废物防治措施。清管作业产生的少量固体废物,选择合适的地方定期填埋,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④噪声防治措施。站场选址远离居民区;设备选型尽可能选择低噪声设备,放空口安装消声器;在压缩机的进气口、排气口设置消声装置,机组设置机罩;对站场周围及厂区内工艺装置周围,道路两旁,通过栽种树木等方式绿化。


3.(1)对景观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管道在地下密闭输送,运营后原有人工及自然植被逐渐恢复,故影


响较小。


(2)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输气管线在运行期为全密闭系统,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对河流水体造成影响,要预防和及时处理泄漏时对地表水的影响。沿线各中间站场废水主要是站内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废水,经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作为站场绿化用水,不外排。


(3)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运营期各工艺站场产生的废气主要为燃气轮机产生的燃烧废气,以及清管


作业和分离器检修时排放的少量天然气,对环境影响较小。


(4)对声环境的影响。噪声源主要为压缩机组、空冷器、天然气放空系统、汇气管、截流阀等,如


果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5)对固体废物的影响。固体废物包括站场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清管作业以及分离器检修产


生的少量固体粉末,在妥善堆存及处置情况下,对沿线环境影响较小。


(6)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输气管道采用密闭输送工艺,正常工况下输运无泄漏污染,故对地下水


环境不产生影响。运营期沿线各中间站场废水排放量较少,站内固体废物外运处置,因此正常工况


下站内废水排放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相对较小。


(7)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各工艺站场在正常工况下站内生产废水、生活废水,经站内管网收集处理


达标后用于站内绿化,对周围土壤环境影响较小;站内固体废物的暂存地在采取防渗、防水、防雨


等措施后,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





依据《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关于经济社会发 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要求,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实行( )。
A.重点开发 B.优化开发
C.限制开发 D.禁止开发

答案:C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实际考察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实 行的政策。在法定区(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区、风景名胜区)禁止开发,在生 态环境脆弱区限制开发,在环境有容量地区重点开发。

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内容中,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包括对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
A.污染物排放
B.控制现状
C.污染物种类
D.污染物数量


答案:A,B
解析:
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内容中,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包括对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和控制现状。

(2015年)关于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对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未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B. 对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己规定的项目,不得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C. 对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未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D. 对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己规定的项目,不得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答案:A,C
解析:
1 . 国家环境标准
(1)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了保障人群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做的限制性规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一定时期内衡量环境优劣程度的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环境质量的目标标准。
(2)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控制标准)。是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以及适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素所做的限制性规定,是对污染源控制的标准。
(3)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为监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采样、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所做的统一规定(指分析方法、测定方法、采样方法、试验方法、检验方法、生产方法、操作方法等所做的统一规定)。环境监测中最常见的是分析方法、测定方法、采样方法。
(4)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为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对用于量值传递或质量控制的材料、实物样品而制定的标准物质。
标准样品在环境管理中起着特别的作用:可用来评价分析仪器、鉴别其灵敏度;评价分析者的技术,使操作技术规范化。
(5)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对环境标准工作中需要统一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代码)、图形、指南、导则、量纲单位及信息编码等做的统一规定。
2 . 地方环境标准
地方环境标准是对国家环境标准的补充和完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1)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2)地方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