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历年真题(2020-12-14)

发布时间:2020-12-14


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不属于水电工程勘察设计期工程分析重点内容的()。【单选题】

A.电站运行方案设计合理性

B.相关流域规划的合理性

C.工程安全监测的环境合理性

D.坝体选址选型的合理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不属于水电工程勘察设计期工程分析重点内容的工程安全监测的环境合理性。

2、某液体实验检测结果0.088mg/L,最低检出浓度为0.02mg/L,下列读数中正确的是()。【单选题】

A.0.088mg/L

B.0.08mg/L

C.0.09mg/L

D.0.090mg/L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来自于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10.2.6分析结果有效数字所能达到的位数不能超过方法最低检出浓度的有效位数所能达到的位数。排除AD.0.088按数值修约为C0.09mg/L。

3、有机液体储罐泄漏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应优先提出的环保措施()。【多选题】

A.对储罐采购提出环保要求

B.对储罐区采取防渗措施

C.建立地下水环境监测管理体系

D.制定地下水污染应急响应预案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控的优先措施应该是源头控制和分区防控。对储罐采购提出环保要求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物源头的跑冒滴漏,故A正确。对储罐区采取防渗措施则截断了难以避免的跑冒滴漏向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途径,故B正确。C是便于及时发现已经发生的问题,D则是对已经发生的问题的处置。都是事后补救措施。故CD不选。 

4、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多选题】

A.天然黏土层是否连续稳定

B.地下水埋深

C.填埋场区域是否位于活动中的断裂带

D.包气带渗透系数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生活垃圾填埋场厂址评价重点要求的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土壤自净能力等。水文地质条件主要考察包气芾防护性能和地下水脆弱性影响因素、ABD均属于此,故ABD正确。C为工程地质条件。

5、河流纵向扩散的影响因素有()。【多选题】

A.水温

B.流速

C.流量

D.含沙量用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根据纵向扩散系数经验,其中涉及了流速、水深和河宽。这三个数相乘即为流量。

6、某危险废物焚烧项目,其危险废物用量记录时间周期是()。【单选题】

A.每个工作日记录

B.每个日历日记录

C.每月记录

D.每半年记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I程建设技术规范焚烧厂应当详细记载每日收集、贮存、利用或者处置危险废物的类别、数量、危险废物的最终去向等。

7、釜式反应器,排放废气的工序有()。【单选题】

A.氮气置换

B.升温反应

C.泄压降温

D.反应器清洗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如图,为反应釜结构图,夹套中有热交换器,可以对釜体进行加热和冷却。氮置换,用氮谓换空气,置换合格的标准是氧气含量。无论空气、氧气、氮气,均不是污染物,故A能选。升温反应是夹套中的热交换器加热升温,该工序无气体排放。故B不能选。至于泄压降温,密闭容器降压,依热力学特性,气体降压,有两种途径,一是排出气体。减少釜内气体摩尔数,而是降温,于排气将导致产品损失,并排出大量有有害污染物。本身反应釜有降温功能,所以反应釜的泄压降温也无气体排出。故C不选。反应器清洗工序,则有产品气体随清晰废水排出。 

8、大气预测模型AERMOD和CAIPUFF都需要输入的高空气象参数有()。【多选题】

A.不同等压面的气压和离地高度

B.干球温度

C.风速及风向

D.云量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AERMOD所需高空气象数据:至少包括-天早晚两次不同等压面上的气压、离地高度和干球温度等,其中离地高度3000m以内的有效数据层数应不少于10层。CALPUFF所需高空象数据:应获取最少3个站点的测量或模拟气象数据;至少包括一天早晚两次不同等压面上的气压、离地高度、干球温度、风向及风速,中离地高度3000m以内的有效数据层数应不少于10层,因此选AB 。

9、某地区植被数量较少,分布不均,且较分散,分布范围较广,适宜采取的调查方法是()。【单选题】

A.样方调查法

B.样线调查法

C.样点调查法

D.全查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看到数量少,有两种情况,有分散两个字用样线法、面积小用全查法。

10、生态影响类项目工程分析不包括()。【单选题】

A.总投资

B.运行方式

C.设计方案中的生态保护措施

D.国民经济分析与财务分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D是可研文件中分析的内容。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华北地区某原油管道工程于2014 年取得环评批复,2016 年建成试运行,现拟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程起于A 首站,由南向北终于B 末站,全长88km,管道常温输送中东进口原油(含硫率1.82%,规模为8×106t/a),设计压力5.1Mpa,管材为Φ559.4L360 螺旋埋弧焊钢管。A 首站建设4 台输油泵,3 台给油泵,6 个1×105m3 外浮顶储罐、1 套含油污水处理设施和1 套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B 末站建设1 套计量设施和1 套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管道路由包括KI 段和KII 段(K0-K43)长43km,位于滨海冲击平原区;KII 段(K43-K88)长45km,位于平原微丘区,管道施工方式以开挖敷设为主,施工作业带宽度16m,K14~K14+280 段和K26~K26+450 段管道采用定向钻从河床下15m 处由南向北分别穿越C 河和D 河,并在D 河两岸各设1 座自动截断阀室。工程站场和截断阀室永久占地2.33hm2,施工作业带和施工便道临时占地140.93 hm2。环评文件中记载的管道沿线基本情况为:KI 段占地类型多为水田和滩地, K0~K7 段邻近E 湿地自然保护区,A 首站和管道距该保护区实验区边界最近距离分别为0.18km、0.15km,距核心区边界最近距离分别为5.2km、3.5km。植被样方调查表明,保护区植被类型主要为芦苇群落、碱蓬草群落等,多分布在核心区。核心区是鸟类的越冬地和繁殖地,有东方白鹤、黑鹤、丹顶鹤等6 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实验区用地现状多为水田和滩地。C 河和D 河均属引黄输水河道,引黄输水期为每年6 月~9 月。KII 段多为旱地,农作物主要为玉米、小麦和棉花。K65~K78 段管道两侧0.2km范围内黄村等5 个村庄。
环评文件批复要求:管道施工必须实施土壤分层开挖,分别堆放,分层回填,在邻近E 湿地自然保护区段禁止设施工营地,排放试压废水;穿越引黄河段管道施工,禁止设泥浆池,废弃泥浆异地处置,且须避开引黄输水期;引黄河流两侧设自动监控、自动阻断设施,管道穿越河流段和管道邻近保护区段配备用于溢油拦截与回收的应急物资,A 首站设事故污水应急收集池,布设地下水监测井。
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表明:由于K65~K78 段管道路有局部改移,最大偏移距离0.8km,工程管线实际长度增加了3km。C 河穿越段管道施工方式由定向钻改为大开挖,并将管道敷设在洪水冲刷线以下4m,管道壁厚增加3mm,其它工程实际建设内容与批复的环评文件一致。验收调查期间实际输油量按设计压力折合7.09×106t/a。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方案提出:调查局部改移段环境保护目标,生态影响调查阶段侧重核算原评价范围内工程占地面积变化及施工作业带上农作物损失情况,开展环保措施运行效果验收监测,检查环评文件提出的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备案情况等。
1 、验收调查期间运行工况是否满足竣工环保验收工况要求?
2、给出K65-K78 改移段环境保护目标核查的主要内容。
3、给出邻近湿地自然保护区段管道施工生态影响验收调查的主要内容。
4 、C河穿越段管道施工期环境影响调查应关注哪些内容?
5、指出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落实情况检查的重点内容。

答案:
解析:
1.参考答案:
满足要求。
(7.09×106) /(8×106)=88.6%>75%
2.参考答案:
(1) 管道改移后两侧环境保护目标的增减变化情况和变化原因。
(2) 管道两侧(原有5 个村庄和新增保护目标)的地理位置、规模、与改移段的相对位置关系、所处环境功能区以及保护内容(人口数量与分布等)。
3.参考答案:
(1) 土壤是否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是否禁止设施工营地、排放试压废水;管道邻近保护区段是否配备用于溢油拦截与回收的应急物资
(2) 湿地自然保护区与管道工程影响范围的相对位置关系、保护区级别、保护物种、保护范围等
(3) 邻近湿地自然保护区段管道工程影响区域内生态状况,重点调查东方白鹤、黑鹤、丹顶鹤等6 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和主要植被类型(芦苇群落、碱蓬草群落)受影响情况
(5) 邻近湿地自然保护区段管道施工造成的工程占地情况(尤其是占用水田和滩地)、农作物的损失情况、水土流失情况,采取的保护措施和效果
(6) 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的公众参与意见
4.参考答案:
(1) C 河穿越段管道施工方式由定向钻改为大开挖对C 河水质和水生生态的影响;弃渣场的位置和实际影响。
(2) 是否设置泥浆池,废弃泥浆是否异地处置;是否避开引黄输水期;是否配备用于溢油拦截与回收的应急物资。
(3)河道管理部门意见。
5.参考答案:
(1) 是否落实引黄河流两侧设自动监控、自动阻断设施;
(2) 管道穿越河流段和管道邻近保护区段是否配备用于溢油拦截与回收的应急物资,物资是否可以应急启用;
(3) A 首站是否设事故污水应急收集池,容积大小是否满足要求;
(4) 是否落实管道敷设在洪水冲刷线以下4m,管道壁厚增加3mm。

某建设项目废气经过净化装置处理后送到m 商排气筒排放。H2S 和NH3的排放速率分别为2kg/h 和34kg/h,烟气量为100000m^3/h,若不考虑化学转化,经预测该污染源对关心点X 的H2S最大小时平均浓度预测值为5μg/m^3 。则其对X 点的NH3最大小时平均浓度预测值是( )

A 10μg/m^3
B 74μμg/m^3
C 85μg/m^3
D 170μg/m^3
答案:C
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可以有条件实施的行为有()。

A:毁林采土、采石
B:建设工程征用林地
C: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考察
D:对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
答案:B,C
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禁止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毁林行为,排除A项;第三十一条的规定,特种用途林中的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严禁采伐,排除D项。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