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历年真题(2020-09-26)

发布时间:2020-09-26


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区域,已实施区域限期达标规划,建设项目应采取()。【单选题】

A.经济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

B.技术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C.国内外先进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D.满足长期达标排放的环境保护措施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第7.2条规定,环境质量不达标的区域,应采取国内外先进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结合区域限期达标规划及实施情况,分析建设项目实施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贡献和影响。

2、某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如题16图所示。下列单元对具有硝化作用的是()。【单选题】

A.调节池

B.初沉池

C.曝气池

D.二沉池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氨氮处理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沉淀法、高级氧化法和生物处理法三种。曝气池属于好氧生物处理,在好氧段由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的协同作用,将氨氮通过硝化过程转化为亚硝态氮、硝态氮。A项,调节池包括水量调节池、水质调节池、水量水质调节池和事故池,用于维持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B项,初沉池的主要作用是分离粗颗粒物,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并保护后续设备;D项,二沉池用于分离活性污泥与处理后的废水。

3、某燃烧废气中含有氯、重金属元素Cd等,且氯浓度较高,在废气治理中应优先考虑的是()。【单选题】

A.用碱液吸收去除酸性气体

B.用活性炭吸附去除重金属元素Cd

C.用酸液洗涤法去除酸性气体

D.用过滤法去除重金属元素Cd素Cd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富含氯离子和氢离子的废气中,Cd(元素镉)易生成挥发性更强的CdCl,不利于将废气中的镉去除。控制反应体系中氯离子和氢离子的浓度,可以有效降低环境风险。题中所给废气的氯浓度较高,应优先考虑去除废气中的氯。吸收法治理含氯或氯化氢(盐酸酸雾)废气时,适合采用碱液吸收法。

4、含油废水浮选处理过程中,分散到废水里的小气泡的主要作用是()。【单选题】

A.气提

B.降低油颗粒的视密度

C.中和油颗粒表面的电荷

D.起小油粒的架桥作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气浮是指通过投加混凝剂或絮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颗粒、乳化油脱稳、絮凝,以微小气泡作载体,黏附水中的悬浮颗粒,随气泡夹带浮升至水面(使其视密度小于水而浮升至水面),通过收集泡沫或浮渣分离污染物。

5、采用类比法确定某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量,类比对象应具有的条件有()。【多选题】

A.处理规模相似

B.处理工艺路线相似

C.接纳污水水质特征相似

D.污水收集范围大小相似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污类比法应确定污泥产生量应保证工艺产生污泥质和量的相似性。对于该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量,类比对象应具有的条件有:①工程一般特征(包括建设项目的性质、建设规模、车间组成、产品结构、工艺路线、生产方法、原料、燃料成分与消耗量、用水量和设备类型等)的相似性;②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包括污染物排放类型、浓度、强度与数量、排放方式与去向以及污染方式与途径等;③环境特征的相似性,包括气象条件、地貌状况、生态特点、环境功能以及区域污染情况等方面的相似性。

6、计算岸边稳定点源排放的保守污染物浓度,采用不考虑对岸边反射的二维模型:对岸边反射的二维模型:。已知河流流量Q=100/s,平均水深H=1m,水面宽B=250m,横向混合系数为1.0/s,则断面最大浓度为断面通量平均浓度(M/Q)的2倍的断面位置处于排放点下游的(  )m处。【单选题】

A.995

B.1989

C.3979

D.5967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u=Q/BH,可调整为: 代入数据,解得X≈1989(m)。

7、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时,对生产稳定且污染物排放有规律的排放源,应以生产周期为采样周期,采样不得少于2个周期,每个采样周期内采样次数最少为()次。【单选题】

A.1

B.2

C.3

D.6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时的采样要求:①对生产稳定且污染物排放有规律的排放源,以生产周期为采样周期,采样不得少于2个周期,每个采样周期内采样次数一般应为3~5次。②对连续生产稳定、污染物排放稳定的建设项目,采样和测试的频次一般不少于3次、大型火力发电(热电)厂排气出口颗粒物每点采样时间不少于3min。③对非稳定排放源采用加密监测的方法,一般以每日开工时间或24h为周期,采样和测试不少于3个周期,每个周期依据实际排放情况按每2~4h采样和测试一次。

8、某铁路改扩建工程沿线有6个居民点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昼间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见下表,则昼间噪声超标排放的环境敏感点数最为(  )个。【单选题】

A.1

B.3

C.4

D.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第5.1条中对我国现行声环境质量标准中四类声环境功能区做了噪声限值的规定。 环境噪声限值表  单位:dB(A)因此,题干中昼间噪声超标排放的环境敏感点数量(居民点2、居民点3、居民点5)为3个。

9、生态现状调查中,进行陆生植被及植物调查前需收集的资料有()。【多选题】

A.气候

B.植物区系资料

C.地形地貌

D.农业相关调查资料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进行陆生植被及植物调查前需针对要进行调查的对象、区域,收集整理现有相关资料,包括历史调查资料、自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壤、气候、植被、农林业相关资料等。

10、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关于气象资料调查的做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收集近3年高空探测资料

B.收集近3年连续1年的地面资料

C.收集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资料

D.收集中尺度模式模拟的格点资料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将建设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分为三级。其中第8.1.3条规定,对于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评价范围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三级评价项目无须调查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包括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要求》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报告书简本是指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内容及公众参与篇章的摘要
B:报告书简本是指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内容及环境风险评价、公众参与篇章的摘要
C:报告书简本是指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内容的摘要及环境风险评价、公众参与篇章全文
D:报告书简本是指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内容的摘要及公众参与篇章全文,可能产生环境风险的项目,在简本中还必须论述相应的环境风险和防范措施
答案:D
解析: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要求》(公告2012年第51号)规定,报告书简本是指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内容的摘要以及公众参与篇章全文。建设单位和环评机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规定,对存在较大环境风险的相关建设项目,应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项目信息公示等内容中应包含项目实施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及相应的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

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向大气排放粉尘的排污单位,()采取除尘措施。
  A: 应当
  B: 尽量
  C: 必须
  D: 可以

答案:C
解析:

(2019年)某燃煤电厂增压风机隔声墙体为370mm墙面未抹灰砖墙,导致最近厂界处超标3dB(A),对砖墙两侧抹灰处理后达标,原因是( )。

A.墙体厚度增加
B.墙体吸声效果增加
C.墙面密度增加
D.避免了墙体缝隙漏声
答案:D
解析:
砖墙砌体存在缝隙或孔洞,抹灰的话避免了缝隙或孔洞漏声。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