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历年真题(2020-11-30)

发布时间:2020-11-30


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化工区内新建液氯管道输送过程中的环境风险防范与减缓措施有()。【多选题】

A.提高管道设计等级

B.规定应急疏散通道

C.储备救援物资

D.管廓设防雨顶盖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环境风险的防范与减缓措施是在环境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做出的,主要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为:①选址、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厂址及周围居民区、环境保护目标设置卫生防护距离,厂区周围工矿企业、车站、码头、交通干道等设置安全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厂区总平面布置符合防范事故要求,有应急救援设施及救援通道、应急疏散及避难,所。②危险化学品贮运安全防范及避难所,对贮存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危险源的贮存地点、设施和贮存量提出要求,与环境保护目标和生态敏感目标的距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③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设自动监测、报警、紧急切断及紧急停车系统,防火、防爆、防中毒等事故处理系统;应急救援设施及救援通道,应急疏散通道及避难所。④自动控制设计安全防范措施,有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和在线分析系统。⑤电气、电讯安全防范措施。⑥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⑦紧急救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设计。

2、能削减废水中总磷排放量的有效处理方法有()。【多选题】

A.

B.化学混凝沉淀法

C.化学氧化法

D.离心分离法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采用生物法可对污水实现脱氮除磷,仅需除磷时,应采用厌氧/好氧法,当出水总磷不能达到排放标准要求时,应采用化学除磷作为辅助手段。化学沉淀法除磷通常是加入铝盐或铁盐及石灰,最常用的铝盐是明矾。铝离子能絮凝磷酸根离子,形成磷酸铝沉淀,明矾和氯化铁的加入会降低水质的pH值,而加入石灰会使水的pH值升高。

3、某项目排放污水中含重金属,排放口下游排放区域内分布有鱼类产卵场等敏感区。现状评价中应调查()。【多选题】

A.常规水质因子

B.项目特征水质因子

C.水生生物项目特征因子

D.沉积物项目特征因子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需要调查的水质因子有三类:①常规水质因子,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所列的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或化学耗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氮或氨氮、酚、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磷及水温为基础,根据水域类别、评价等级及污染源状况适当增减;②特殊水质因子,根据建设项目特点、水域类别及评价等级以及建设项目所属行业的特征水质参数表进行选择,可以适当删减;③其他方面的因子,被调查水域的环境质量要求较高(如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珍贵水生生物保护区、经济鱼类养殖区等),且评价等级为一、二级,应考虑调查水生生物和底质,其调查项目可根据具体工作要求确定,或从下列项目中选择部分内容,水生生物方面主要调查浮游动植物、藻类、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等,底质方面主要调查与建没项目排污水质有关的易积累的污染物。

4、关于建设项目的自然环境调查,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

A.水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可不进行地下水环境调查

B.中型水库建设项目,需要调查项目区水土流失情况

C.隧道建设项目,对与之直接相关的地质构造,应进行较详细的叙述

D.原路面加铺沥青的乡村公路项目,不需要进行生态影响评价,可不叙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B项,当建设项目不进行与土壤直接有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时,只需根据现有资料,全部或部分地简述下列内容: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土壤的肥力与使用情况,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质量现状,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水土流失现状及原因等。C项,评价矿山以及其他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时,对与建设项目有直接关系的地质构造,如断层、断裂、坍塌、地面沉陷等,要进行较为详细的叙述。一些特别有危害的地质现象,如地震,也应加以说明,必要时,应附图辅助说明,若没有现成的地质资料,应做一定的现场调查。

5、某电厂汽机房靠近窗户处的室内声级为90dB,窗户的隔声量(TL)为20dB,窗户面积为40。假设汽机房室内为扩散声场,汽机房通过窗户辐射的声功率级为()。【单选题】

A.86DB(A)

B.80DB(A)

C.70DB(A)

D.64DB(A)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当声源位于室内,设靠近开口处(或窗户)室内和室外的声级分别为和,若声源所在室内声场近似扩散声场,且墙的隔声量远大于窗的隔声量,则室内和室外的声级差为:NR=-=TL+6。式中,TL为窗户的隔声量,dB;NR为室内和室外的声级差,或称插入损失,dB。计算得,90-=20+6,则=64dB。汽机房通过窗户辐射的声功率级为:64+10lg40=80dB。

6、进行森林植被样方调查时,确定样地的面积的依据是()。【单选题】

A.群落分层状况

B.群落中乔木的胸径

C.群落中乔木的数量

D.群落中的物种数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自然植被经常需进行现场的样方调查,样方调查中首先须确定样地大小,一般草本的样地在1以上,灌木林样地在10以上,乔木林样地在100以上,样地大小依据植株大小和密度确定。其次须确定样地数目,样地的面积须包括群落的大部分物种,一般可用物种与面积和关系曲线确定样地数目。样地的排列有系统排列和随机排列两种方式。样方调查中“压线”植物的计量须合理。

7、关于土壤成土作用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A.物理作用

B.化学作用

C.结晶作用

D.生物作用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关于土壤成土作用说法正确的有物理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

8、关于地下水含水层中渗透速度与实际流速之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渗透速度等于实际速度

B.渗透速度小于实际流速

C.渗透速度大于实际流速

D.渗透速度与实际流速无关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渗透速度不是孔隙中单个水质点的实际流速。它是在流量相同而过水断面全部被水充满状况下的平均流速,而实际的断面中充填着无数的砂粒,水流仅从砂粒的孔隙断面中通过。设u为通过孔隙断面的水质点的实际平均流速,n为砂的孔隙度,则u=v/n,因此,地下水的实际流速u大于渗流速度。

9、某炼化项目试生产3个月后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需要现场验收检查()。【多选题】

A.可行性研究报告

B.环保监测仪器设备

C.总排水口在线监测设备

D.企业环境管理制度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按照建设项目布局特点或工艺特点,安排现场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水、气、声(振动)、固体废物污染源及其配套的处理设施、排污口的规范化、环境敏感目标及相应的监测点位,在线监测设备监测结果,水土保持、生态保护、自然景观恢复措施等的实施效果。核查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档案资料,内容包括:环保组织机构、各项环境管理规章制度、施工期环境监理资料、日常监测计划(监测手段、监测人员及实验室配备、检测项目及频次)等。

10、某铁路工程施工中改变一处车站选址,整体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生态调查应包括()。【多选题】

A.车站改址的情况

B.改址后的车站环境影响评价改址后的车站环境影响评价

C.设计文件中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D.环评批复文件中生态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生态调查的主要内容有:①建设项目在施工、运行期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初步设计文件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文件所提生态保护措施的情况;②建设项目已采取的生态保护、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效果;③开展公众意见调查,了解公众对项目建设期、施工期、运营期环境保护工作的满意度,对当地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某城镇建设一座生活垃圾填埋处置场,以下不能入场填埋的废弃物是( )。

A. 居民厨房垃圾
. 居民的破旧衣物
C. 废弃的花木
D. 禽畜养殖废物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下列( )不是后评价文件的内容。
A 建设项目过程回顾
B 清洁生产评价
C 环境影响预测验证
D 环境保护补救方案和改进措施

答案:B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充分考虑( )要求。

A.工业用水
B.农业用水
C.生态环境用水
D.城乡居民用水
答案:C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并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用水需要。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