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历年真题(2021-03-23)

发布时间:2021-03-23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下列污染物中,暂未列入国家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是()。【单选题】

A.

B.NOx

C.烟尘、粉尘

D.CO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国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规划,“十二五”期间,国家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等四种主要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计划管理。依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等列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2、假设枯水期事故排放导致苯胺瞬时泄漏进入河流,若河流径流量为常数,采用一维动态水质解析模式进行下游敏感断面苯胺浓度预测,需要的基本参数有()。【多选题】

A.横向混合系数

B.纵向离散系数

C.河道过水断面积

D.苯胺的一级降解系数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苯胺为难降解,且一维动态水质解析模式适用于持久性污染物的,所以D不能选。

3、某油品专用汽车储罐,容积100,用底部装车方式装入相对密度0.75的油品60t,假设罐内气体非甲烷总烃浓度9g/,则本次装车非甲烷总烃排出量为()。【单选题】

A.900G

B.720G

C.675G

D.540G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依据题意,非甲烷总烃排出体积为60/0.75=80,排出质量为80×9=720g。

4、设计枯水流量条件下,某河段控制断面A上游2个可控点源排放氨氮在断面A的浓度贡献不得超过0.5mg/L。已知,甲乙厂排放每千克氨氮在断面A的氨氮浓度增量分包为0.03mg/L,0.01mg/L。甲厂已核定的氨氮排放量为10kg/d,则乙厂可核定的最大氨氮允许排放量为()。【单选题】

A.10KG/D

B.13.3KG/D

C.15KG/D

D.20KG/D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题意,最大氨氮排放量=(0.5﹣0.03×10)/0.01=20。

5、某油气田开发项目位于西北干旱荒漠区,占地面积100k,1km外有以保护鸟类为主的国家重要湿地保护区,下列方法中,可用于评价该建设项目生态环境现状的有()。【多选题】

A.图形叠置法

B.列表清单法

C.单因子指数法

D.景观生态学法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中推荐的方法包括:列表清单、图形叠置、生态机理分析、指数与综合指数、类比分析、系统分析、生物多样性评价、海洋及水生生物资源影 [金,考\'典教育,高质量题库] 响评价等。

6、在同一水力梯度下,下列关于潜水含水层防污性能的说法,正确的有()。【单选题】

A.含水层埋深越大,防污性能越弱

B.含水层渗透系数越大,防污性能越弱

C.含水层厚度越大,防污性能越弱

D.含水层介质颗粒越细,防污性能越弱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地下水的脆弱性主要取决于地下水埋深、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土壤介质、地形坡度、包气带影响、水力传导系数七个因子。地下水埋深越大,污染物迁移的时间越长,污染物衰减的机会越多;含水层中介质颗粒越大、裂隙或溶隙越多,渗透性越好,污染物的衰减能力低,防污性能越差。

7、下列情景中,属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的有()。【多选题】

A.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在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的日均浓度

B.新增污染源非正常排放主要预测因子在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的小时浓度

C.削减污染源主要预测因子在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小时浓度

D.被替代源主要预测因子在环境保护目标的日均浓度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大气影响预测的内容包括:①对于新增污染源,需要预测正常排放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的日均浓度、非正常排放主要预测因子在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的小时浓度;②对于削减污染源和被取代污染源,需要预测主要预测因子在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处的日均浓度和年均浓度,不需要预测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小时浓度。因此正确选项为ABD。

8、下列水生生态调查对象中,属于底栖动物的有()。【多选题】

A.藻类

B.螺类

C.蚌类

D.底层鱼类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根据教材,底栖动物:生活在水域底上或底内、固着或爬行的生物,软体动物,水生昆虫,水栖寡毛类。

9、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时,应包括的内容有()。【多选题】

A.设置应急计划区

B.制定应急环境监测方案

C.进行应急救援演练

D.及时发布有关信息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教材原文,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为:应急计划区。危险目标为装置区、贮罐区、环境保护目标。应急环境监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人员紧急撤离、疏散、应急剂量控制、撤离姐织计划。事故现场、工厂邻近区、受事故影响的区域人员及公众对毒物应急剂量的控制规定,撤离组织计划及救护,医疗救护与公众健康。应急培训计划。公众教育和信息。

10、水库蓄水导致区域土壤盐渍化的原因是()。【单选题】

A.地表植被被破坏

B.水土流失

C.水体富营养化

D.地下水位抬升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教材,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根据题意,水库蓄水可以导致周边地下水位上升,从而导致土壤盐渍化。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某甲级评价机构,具备轻工纺织化纤类乙级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评价范围。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和相关规定,该评价机构不能编制()。

A:地级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造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B: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印染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C:环境保护部负责审批的林纸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D: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负责加工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答案:C
解析:
甲级评价机构可在甲级环境影响报告书类别和环境影响报告表类别范围内承担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环境影响报书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并可在乙级环境影响报告书类别范围内,承担省级以下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题中甲级评价机构具有乙级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评价范围,因此,可编制省级以下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和《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属于环境影响报告书存在公众参与问题而不受理和审批的情形有( )。

A.公众参与弄虚作假
B.公众参与原始材料缺失
C.公众参与程序不符合要求
D.公众参与范围过小,代表性差
答案:A,B,C,D
解析:
《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第三条规定,环保部门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受理和审批中,要将公众参与情况作为审查重点,对公众参与的程序合法性、形式有效性、对象代表性、结果真实性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审查;对其中公众提出的反对意见要高度关注,着重了解建设单位对公众所持反对意见的处理和落实情况。对存在公众参与范围过小、代表性差、原始材料缺失、程序不符合要求甚至弄虚作假等问题的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律不予受理和审批。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与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探测站的距离 分别为 35km 和 60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地面气象观测站近 3 年内至少连续 1 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B.调查高空气象观测站近 3 年内至少连续 1 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C.需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D.需补充高空气象探测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坪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8.3.2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3 年内的至少连续1 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A 正确)。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 恤,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要按照8.5 的内容进行补充地面气象现剧(C 错误) 0 8.3.3 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3 年内的至少连续1 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如果高空气象探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 ,高空气象资料可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50km 内的格点气象资料(B 、D 错误)。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