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每日一练(2021-07-10)

发布时间:2021-07-10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某高速公路项目位于平原地区,涉及A、B、C三个场地,A场地土壤含盐量为3.5g/kg,pH=7.2,B场地土壤干燥度>2.5,C场地土壤常年地下水位平均埋深为<1.5m,则该项目土壤环境敏感程度属于()。【单选题】

A.敏感

B.较敏感

C.不敏感

D.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2、某工业企业所在区域噪声背景值为55dB(A),技改前全厂噪声源对厂界噪声贡献值为62dB(A),技改后全厂噪声源对厂界噪声贡献值为61dB(A),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技改后该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值为()。【单选题】

A.61 DB(A)

B.62 DB(A)

C.63 DB(A)

D.约65 DB(A)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请注意排放标准的评价量是本企业贡献值,里面建了什么项目就是本企业内所有内容的贡献值,其余是干扰项。

3、某建设项目废水排入某河流(V类水域),该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点位)所在水环境功能区COD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为40mg/L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至少需预留必要的安全余量为()。【单选题】

A.6mg/L

B.4mg/L

C.3.2mg/L

D.2mg/L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某建设项目废水排入某河流(V类水域),该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点位)所在水环境功能区COD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为40mg/L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至少需预留必要的安全余量为3.2mg/L。

4、近岸海域可采用()。【单选题】

A.零维非恒定数学模型

B.纵向一维非恒定数学模型

C.平面二维非恒定数学模型

D.一维河网数学模型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近岸海域可采用平面二维非恒定数学模型。

5、风险潜势判断:某项目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P)等级为P3,项目所在地环境敏感程度为E1,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潜势等级为()。【单选题】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潜势划分为Ⅰ、Ⅱ、Ⅲ、Ⅳ/Ⅳ级。 根据建设项目涉及的物质和工艺系统的危险性及其所在地的环境敏感程度,结合事故情形下环境影响途径,对建设项目潜在环境危害程度进行概化分析,按照表 2 确定环境风险潜势。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大气污染源调查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对改、扩建项目应给出现有工程排放量,扩建工程排放量,以及现有工程经改造后的污染物预测削减量,并计算最低排放量
B.现有工程在大于75%生产负荷下,按厂分成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污染物排放量
C.对于毒性较大的污染物,应估算其正常,非正常排放量
D.对于周期性排放的污染物,应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
答案:B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6.3.1.1污染源排污概况调查,a)在满负荷排放下,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B错误);b)对改、扩建项目应给出:现有工程排放量、扩建工程排放量,以及现有工程经改造后的污染物预测削减量,并按上述三个量计算最终排放量(A正确);c)对于毒性较大的污染物还应估计其非正常排放量(C正确);d)对于周期性排放的污染源,还应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D正确)。

某化肥厂新建一座锅炉房,锅炉房内设2*4t/h、3*35t/h5台锅炉。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该锅炉房允许建设的烟囱数是()。

A:5根
B:3根
C:2根
D:1根
答案:D
解析:
每个新建锅炉房只能设1根烟囱,烟囱高度应根据锅炉房装机总容量,按燃煤、燃油(燃轻柴油、煤油除外)锅炉房烟囱最低允许高度值执行。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是根据()确定。

A: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
B:等标排放量
C:最远距离D10%
D:环境空气敏感区的分布
答案:A,C
解析:
评价工作等级按分级判据进行划分。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中,如污染物数i大于1,取P值中最大者(Pmax)和其对应的D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进城市能源结构,推广()的生产和使用。

A:清洁能源
B:可再生能源
C:电力能源
D:生物质能
答案:A
解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