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每日一练(2021-01-31)

发布时间:2021-01-31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关于《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适用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适用于危险废物的产生者

B.适用于危险废物的经营者

C.适用于产生医疗废物的医院

D.适用于铜矿浮选尾矿的管理者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关于《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适用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适用于铜矿浮选尾矿的管理者。

2、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施工场界噪声测点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测点应设在施工场界处

B.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时,测点应设在室内靠窗户处

C.当场界无法测量到声源实际排放时,测点可设在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1M处

D.场界外无噪声敏感建筑时,测点应设在场界外1M、高于场界围墙0.5M以上位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当场界无法测量到声源的实际排放时,如声源位于高空、场界有声屏障、噪声敏感建筑物高于场界围墙等情况,测点可设在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 1m 处的位置。

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开展环境风险识别应准备和收集的资料有()。【多选题】

A.建设项目周边环境资料

B.建设项目工程资料

C.国内外同行业、同类型事故统计分析资料

D.典型事故案例资料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根据危险物质泄漏、火灾、爆炸等突发性事故可能造成的环境风险类型,收集和准备建设项目工程资料,周边环境资料,国内外同行业、同类型事故统计分析及典型事故案例资料。对已建工程应收集环境管理制度,操作和维护手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急培训、演练记录,历史突发环境事件及生产安全事故调查资料,设备失效统计数据等。

4、根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源边界噪声排放限值的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A.位于1类声环境功能区的,昼间等效声级执行55DB(A)限值

B.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的,夜间等效声级执行50DB(A)限值

C.位于3类声环境功能区的,昼间等效声级执行60DB(A)限值

D.位于4类声环境功能区的,夜间等效声级执行55DB(A)限值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昼间50dB(分贝)、夜间(指22时至次日6时,下同)40dB;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昼间55dB、夜间45dB;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昼间60dB、夜间50dB;工业区,昼间65dB、夜间55dB;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内河航道、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昼间70dB、夜间55dB。《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1)0类标准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位于城郊和乡村的这一类区域分别按严于0类标准5分贝执行。(2)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该类标准。(3)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4)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5)4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水平)限值也执行该类标准。

5、模型概化:河段弯曲系数()时,可视为弯曲河段。【单选题】

A.>1.1

B.>1.2

C.>1.3

D.>1.4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模型概化:河段弯曲系数>1.3时,可视为弯曲河段。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下列危险废物填埋场选址条件中,符合《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要求的是( )。

A.场址与地表水域的最近距离为100m
B.场址位于百年一遇的洪水线以下
C.场址位于城市工业发展规划区
D.场址位于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补给区范围之外,且下游无集中供水井
答案:D
解析:
A项,填埋场场址选择应避开高压缩性淤泥、泥炭及软土区以及其他可能危及填埋场安全的区域。B项,填埋场场址必须位于百年一遇的洪水标高线上,并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C项,填埋场场址不应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考古)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矿产资源储备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

地下水污染异地处理可采用的技术是()。
A.含水层生物通风技术 B.含水层淋洗技术
C.含水层原位强化微生物修复 D.抽出处理技术

答案:D
解析:
作为地下水环境修复的传统技术,水力控制技术包括抽注地下水、排出地下水、设置低渗透性屏障,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或者联合使用来控制地下水污染。抽出—处理方法基于理论上非常简单的概念:从污染场地抽出被污染的水,并用洁净的水置换之;对抽出的水加以处理,污染物最终可以被去除。抽出的最终目标是,合理地设计抽水井,使已污染的地下水完全抽出来。
就题目字面理解,应该是改变受污染的地下水原有位置进行处理,A是治理包气带土层污染物的技术,还没有涉及地下水;B不属于异地处理;C是就地恢复技术;只有D改变了受污染的地下水原有位置进行处理。

某城市拟建污水处理项目改善城市环境。该城市存在的水资源及水环境主要问题包括:由于上游建供水水库,由北向南流经市区东部的S河天然径流明显减少且枯水期断流;城市部分污水未经处理排入S河市区河段,导致其水质污染严重;由于长期超采导致城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S河市区段为景观用水功能区,市区下游段为农业用水功能区。 S河出市区后经25km进入B县城,区间有一支流汇入。


拟新建规模为2 0*104 t/d的二级污水处理厂,厂址位于城市东南角规划预留用地,项目将对排入S河市区段的城市东部地区全部污水进行截流(其中工业废水量约占40%),引入新建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S河流下游。拟选污水处理工艺为曝气活性污泥法。设计进、出水水质指标见表1-1 。



拟定沉淀池污泥经浓缩、脱水,添加石灰使其稳定后送城市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拟建污水处理厂北厂界200m有企业,西厂界300m有村庄。该地区主导风向NW。


问题:


1.说明该污水处理项目是否能实现S河流市区河段水体用水功能目标。列举实现用水功能目标的可行措施。


2.从环境保护角度,列举理由说明优化的污泥处理、处置措施。


3.该污水处理厂的COD和NH3-N的去除率是多少?


4.列出预测排放口下游20km处BOD5浓度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和参数。


5.在本项目的公众参与中,应给出哪几方面的环境影响信息?




答案:
解析:

1.(1)不能。理由:污水场出水指标不能满足水体功能景观和农灌的Ⅴ类水质要求。


(2)实现用水功能目标的可行措施有:①上游供水水库加大下泄水量以增加稀释容量;②将西部的污水全部纳入污水管网并送拟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或再新建一个污水处理厂对其处理,削减水污染物排放总量;③对污水处理厂出水进一步深度处理,以达到Ⅴ类水质要求。


2.污水场污泥处理缺少合理的稳定措施和处置措施,污泥送城市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占地面积大,经济上不合理。优化的措施应采用厌氧消化处理,并作为农田施肥加以综合利用。


3.(1)COD的去除率为:(350- 60)/3 5 0*100%=80.6%。


(2)NH3-N的去除率为:(25 -15)/2 5*100% =40%。


4.预测采用完全混合模式以及河流一维稳态模式。


(1)需要的基础数据有:S河的水质状况、拟预测的排污状况(分污水场出水正常排放与不正常两种情况)、预测的设计水文条件、水质模型参数和边界条件。


(2)需要的参数有:上游来水设计水量及BOD5浓度,污水设计流量及BOD5排放浓度,河流流速及BOD5的衰减系数,支流设计流量及BOD5浓度。


5.(1)施工期有扬尘和施工噪声的影响。


(2)由于城市污水得到处理,S河的水质状况将得到改善。


(3)污水场周围将有恶臭和含菌气溶胶的影响。


(4)污水厂运营过程中将有噪声影响。




根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有关要求不包括()

A、完善标准体系
B、推行市场化机制
C、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D、严格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答案:D
解析:
根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D 应为"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详见教材P181 。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