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历年真题(2020-11-11)

发布时间:2020-11-11


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采用类比分析法预测地下水环境影响时,类比分析对象与拟预测对象之间应满足的要求有()。【多选题】

A.工程特征相似

B.水动力场条件相似

C.地下水环境影响相似

D.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相似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采用类比预测分析法时,应给出具体的类比条件。类比分析对象与拟预测对象之间应满足以下要求:①二者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水动力场条件相似。②二者的工程特征及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具有相似性。

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下列水质参数中,不属于常规水质参数的是()。【单选题】

A.溶解氧

B.镉

C.挥发酚

D.总磷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常规水质参数以GB 3838—2012中的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凯氏氮或非离子氨、酚、氰化物、砷、汞、六价铬、总磷以及水温为基础,根据水域类别、评价等级、污染源状况适当删减。常规水质参数中不包括镉。

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关于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与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社会环境影响评价不包括人群健康的影响评价

B.社会环境影响评价不包括基础设施的影响评价

C.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应说明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变化

D.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只需分析负面的社会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规定: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应包括征地拆迁、移民安置、人文景观、人群健康、文物古迹、基础设施(如交通、水利、通信)等方面的影响评价。故A、B错误。社会环境影响分析的基本要求:要分析正面和负面的社会环境影响,并对负面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故D错误。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规定:在收集反映社会环境影响的基础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筛选出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定量预测或定性描述评价因子的变化。故C正确。

4、某企业生产周期为12h。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该企业工业污水监测频率应为()。【单选题】

A.每天采样一次

B.每4H采样一次

C.每6H采样一次

D.每12H采样一次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工业污水按生产周期确定监测频率。生产周期在8h以内的,每2h采样一次;生产周期大于8h的,每4h采样一次。24h不少于2次。

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再生水地下回灌工程属于()。【单选题】

A.Ⅰ类

B.Ⅱ类

C.Ⅲ类

D.Ⅳ类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将建设项目分为三类:①Ⅰ类,指在建设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②Ⅱ类,指在建设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设项目。③Ⅲ类,指同时具备Ⅰ类和Ⅱ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特征的建设项目。题中,再生水地下回灌工程,满足Ⅲ类建设项目的描述。

6、某项目经估算模式计算的D10%为3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评价范围是以排放源为中心、边长为()的矩形区域。【单选题】

A.2.5KM

B.3KM

C.5KM

D.6KM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项目排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即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另外,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题目汇总D10%为3km,故答案为D。

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采用卡拉乌舍夫模式预测地面水水体水质时,应满足的条件有()。【多选题】

A.持久性污染物

B.非持久性污染物

C.小湖(库)

D.风时的大湖(库)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卡拉乌舍夫模式即湖泊推流衰减模式,其适用条件是:①大湖、无风条件。②非持久性污染物。③污染物连续稳定排放。

8、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污染物中,不属于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的是()。【单选题】

A.

B.NOx

C.PM10

D.CO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CO)、粒径小于等于10μm的颗粒物(PM10)、粒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PM 2.5)。

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应以( )为主,兼顾均布性和代表性布设现状监测点位。【单选题】

A.行政区

B.环境功能区

C.生态功能区

D.环境敏感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调查评价范围内的环境功能区划和主要的环境敏感区,收集评价范围内各例行监测点、断面或站位的近期环境监测资料或背景值调查资料,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布性和代表性布设现状监测点位。

10、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下列用地中,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属于Ⅱ类的是( )。【单选题】

A.林地

B.果园

C.矿产附近的稻田

D.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将土壤环境质量划分为三类。其中Ⅱ类土壤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质量基本上不对植物和环境造成危害和污染。选项中林地和矿产附近的稻田的土壤属于Ⅲ类,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土壤属于Ⅰ类。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采用类比法进行生态影响评价时,选择的类比对象应与拟建工程的( )。

A.地理经度相似
B.工程规模相近
C.影响方式相似
D.区域生态特征相似
答案:B,C,D
解析:
类比对象的选择标准:①生态背景相同,即区域具有一致性,在同一个生态背景下区域的主要生态问题相同;②类比的项目性质相同,如项目的工程性质、工艺流程、规模相当;③类比项目已经建成,并对生态产生了实际的影响,而且所产生的影响已基本全部显现,注意不要根据性质相同的拟建设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进行类比。

下列废物中,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有( )。

A.具有反应性的固体废物
B.具有易燃性的固体废物
C.具有放射性的液态废物
D.具有感染性的液态废物
答案:C
解析: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第二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固体废物和液态废物,列入本名录:
(一)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的;
(二)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需要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详见教材P218。放射性不是危险废物的特点,放射性固体不属于危险废物,是一类特殊的废物。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大气导则》下面关于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的说法正确是()

A.某建设项目排放SO2 300t/a,NOx 300t/a,评价因子识别为SO2,NOx,PM2.5。
B.某建设项目排放SO2 300t/a,NOx 300t/a,评价因子识别为SO2,NOx,PM2.5,O3。
C.某规划项目排放SO2 200t/a,NOx 200t/a,VOCs 1700t/a评价因子识别为SO2,NOx,O3,VOCs。
D.某规划项目排放SO2 200t/a,NOx 1000t/a,VOCs 700t/a评价因子识别为SO2,NOx,PM2.5,VOCs。
答案:A,D
解析:
5.1.2?当建设项目排放的?SO2?和?NOx?年排放量大于或等于?500 t/a?时,评价因子应增加二次?PM?2.5。(所以A正确,B错误)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废气无组织排放的监测频次一般不得少于( ),每天( ),每次连续 lh 采样或在 lh 内等时间间隔采样 4个。
A. 1 d 2次
B. 2d 4次
C. 1 d 3次
D. 2d 3次

答案:D
解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