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历年真题(2021-06-06)

发布时间:2021-06-06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下列排放源中,适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是()。【单选题】

A.炼焦炉

B.生活垃圾焚烧炉

C.苯乙烯储罐

D.火电厂灰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我国现有的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中,按照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有专项排放标准的执行相应的专项排放标准,其他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炼焦炉适用的标准是《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火电厂灰场适用的标准是《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苯乙烯属于恶臭物质,因此苯乙烯储罐执行的标准是《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故生活垃圾焚烧炉适用的标准是《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2、某工业企业装卸货物产生突发的撞击声,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下列关于该企业厂界噪声测量结果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需对各测点的昼间最大声压级进行评价

B.需对各测点的昼间最大A声级进行评价

C.需对各测点的夜间最大声压级进行评价

D.需对各测点的夜间最大A声级进行评价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应分别在昼间、夜间两个时段测量环境噪声。当夜间有频发、偶发噪声影响时,应同时测量最大声压级。

3、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自燃性煤矿矸石贮存场需选择的污染控制项目有()。【多选题】

A.颗粒物

B.二甲二硫

C.甲烷

D.二氧化硫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工业固废贮存、处置场以颗粒物为控制项目,其中属于自燃性煤矸石的贮存、处置场,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为控制项目。

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在进行受纳河流水质现状调查时,下列污染物中,属于食品工业建设项目特征水质参数的有()。【多选题】

A.石油类

B.苯胺类

C.悬浮物

D.大肠杆菌数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食品工业建设项目进行受纳河流水质现状调查时,所需特征水质参数包括:COD、BOD5、悬浮物、pH、溶解氧、挥发性酚、大肠杆菌数。

5、某海港航道工程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需预测工程施工期悬浮物影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可以采用的海湾数学模式有()。【多选题】

A.S-P模式

B.ADI水质模式

C.特征理论水质模式

D.约瑟夫—新德那模式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对于评价工作等级为一、二级的工程,建议采用ADI潮流模式计算流场,采用ADI水质模式预测水质;也可以采用特征理论模式计算流场,采用特征理论水质模式预测水质,其中Mx、Mx的确定可以采用爱—兰法。

6、下列建设项目中,不适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有()。【单选题】

A.800万T/A钢铁项目

B.4500T/D水泥熟料项目

C.2000T/D金矿采选项目

D.2000MW核电项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适用于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贮运等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不包括核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名录》中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与炼制、信息化学品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加工、采掘业、建材等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按规定都要进行环境风险评价。

7、某项目向一条小河排放污水5000/d。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其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至少应为()。【单选题】

A.15~30KM

B.10~25KM

C.5~15KM

D.2~5KM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对于污水排放量≥5000/d且/d的小河,其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至少应为10~25km。

8、某项目经估算模式计算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为8.6%,距离排气筒2km有一风景名胜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应不低于()。【单选题】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如果评价范围内包含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题中风景名胜区属于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或者评价范围内主要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已接近或超过环境质量标准,或者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有严重危害的特殊项目,评价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

9、北方某内陆城市建设一地下水集中开采供水水源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该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主要影响可能有()。【多选题】

A.岩溶塌陷

B.海水入侵

C.土壤沼泽化

D.地面沉降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开发建设及调水工程的环境影响识别包括:①水源地开发(或调水)对区域(或调水工程沿线)地下水水位、水质、水资源量的影响;②水源地开发(或调水)引起地下水水位变化而产生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③水源地开发(或调水)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其中,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可引起土地次生荒漠化、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海水入侵、湿地退化等。

10、某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该建设项目场地的环境水文地质资料的调查精度至少应为()。【单选题】

A.1:10000

B.1:25000

C.1:50000

D.1:10000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对于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的建设项目,要求给出的环境水文地质资料的调查精度应大于或等于1:500000。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对有行业主管部门的建设项目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 )作出审批决定。
A 自收到环境影响报告表之日起1 5 日内
B 自收到环境影响报告表之日起30 日内
C 自收到行业主管部门预审意见之日起15 日内
D 自收到行业主管部门预审意见之日起3 0 日内

答案:B
解析:
是否有行业主管部门,不影响审批时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下列资料中,属于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预测所需的基础资料有( )

A.声源和预测点间的地形

B.声源和预测点间的高差

C.室外声源周边建筑物门窗设置隋况

D.室内声源所在建筑物门窗设置情况张
答案:A,B,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8. 1.3.2 影响声波传播的各类参量,影响声波传播的各类参量应通过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取得,各类参量如下:
a) 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的年平均风迫和主导风向,年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
b) 声源和预测点闸的地形、高差(A、B 正确)。
c) 声源和预测点间障碍物(如建筑物、围墙等;若声源位于室内,还包括门、窗等(D 正确)的位直及长、宽、高等数据。
d) 声源和预测点间树林、灌木等的分布情况,地面覆盖情况(如草地、水面、水泥地面、土质地面等)。

釜式反应器,排放废气的工序有

A:氮气置换
B:升温反应
C:泄压降温
D:反应器清洗
答案:C
解析:
如上图,为反应釜结构图,夹套中有热交换器,可以对釜体进行加热和冷却。氮气置换,是用氮气置换空气,置换合格的标准是氧气含量。无论空气、氧气、氮气,均不是污染物,故A不能选。升温反应是夹套中的热交换器加热升温,该工序无气体排放。故B不能选。至于泄压降温,密闭容器降压,依热力学特性,气体降压,有两种途径,一是排出气体。减少釜内气体摩尔数,而是降温,由于排气将导致产品损失,并排出大量有毒有害污染物。本身反应釜有降温功能,所以反应釜的泄压降温也无气体排出。故C不选。反应器清洗工序,则有产品气体随清晰废水排出。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