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历年真题(2020-06-16)

发布时间:2020-06-16


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某工业企业厂界1m外有受影响的噪声敏感建筑物,且厂界处设有3.5m高实体围墙。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下列关于该企业厂界噪声测点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噪声测点应布设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

B.噪声测点应布设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外1M处

C.噪声测点应布设在围墙外1M,高于围墙0.5M以上位置处

D.噪声测点应布设在围墙外1M,高于地面1.2M处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当厂界有围墙且周围有受影响的噪声敏感建筑物时,环境噪声测点应选在厂界外1m、高于围墙0.5m以上的位置。

2、某扩建项目大气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内有在建的铁合金项目、汽车发动机项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下列关于该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对象的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A.调查分析扩建项目现有污染源

B.调查分析扩建项目污染源

C.应调查分析铁合金项目污染源

D.应调查分析汽车发动机项目污染源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应调查分析项目的所有污染源(对于改、扩建项目应包括新、老污染源)、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未建项目等污染源。如有区域替代方案,还应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的拟替代的污染源。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可只调查分析项目污染源。因此,该项目进行大气污染源调查时只需调查分析扩建项目污染源、现有污染源。

3、某工厂向临近河流以点源方式排入某碱性污染物,预测该污染物(以pH表征)在河流充分混合段中的浓度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推荐的河流pH模式的适用条件是()。 【单选题】

A.PH>10

B.PH≤10

C.PH<9

D.PH≤9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pH标准限值为6~90因为该工厂向临近河流以点源方式排入的是碱性污染物,因此,该河流pH模式适用的条件是≤9。

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下列关于气象观测资料调查与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与项目的评价等级有关

B.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与评价范围地形复杂程度无关

C.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只包括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D.二级评价项目无需进行气象观测资料调查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项目的评价等级有关,还与评价范围内地形复杂程度、水平流场是否均匀一致、污染物排放是否连续稳定有关。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包括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二级评价项目同一级评价项目一样,也需要进行气象观测资料调查。

5、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下列关于建筑施工过程中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不同施工阶段排放限值相同

B.打桩阶段排放限值最大

C.无最大A声级排放限值要求

D.夜间最大A声级限值为65DB(A)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同施工阶段噪声排放限值相同,分别为昼间70dB(A)、夜间55dB(A)。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A)。

6、某教学楼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楼外2m处为道路施工场地边界,在道路施工期间,教学楼外1m处测得等效声级为昼间65dB(A),夜间56dB(A),昼、夜间背景噪声均为40dB(A)。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和《声环境质量标准》,下列关于环境噪声评价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教学楼室外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达标

B.教学楼室外环境噪声夜间等效声级达标

C.临教学楼侧道路施工场界噪声昼间等效声级达标

D.临教学楼侧道路施工场界噪声夜间等效声级达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声环境功能区的噪声限值为:昼间60dB(A)、夜间55dB(A);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限值为:昼间70dB(A)、夜间55dB(A)。根据公式为预测点处的等效声级,为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Leqb为预测点的背景值),将题中数据代入,计算得L昼间≈65dB(A),L夜间≈56dB(A)。

7、某新建铁路工程推荐方案经过省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应优先采用的生态保护措施是()。【单选题】

A.调整路线方案,避让自然保护区范围

B.向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办理行政许可

C.优化保护区路段工程方案,减少保护区内占地数量

D.调整自然保护区范围或功能分区,将铁路原经过的实验区调整为非保护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应按照避让、减缓、补偿和重建的次序提出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的措施。因此,题中应优先采用的生态保护措施是调整路线方案,避让自然保护区范围。

8、某公路扩建项目通过1类和3类声环境功能区,扩建前后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扩建前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处噪声超标5dB(A)以上,扩建后噪声级增量在3dB(A)以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单选题】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现状评价一级,影响评价二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依据题意,该公路扩建项目通过1类声环境功能区,因此评价级别可为二级;此外,该公路扩建项目通过3类声环境功能区,且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3dB(A)以下[不含3db(a)],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因此评价级别可为三级。需要注意的是在确定评价工作等级时,如建设项目符合两个以上级别的划分原则,按较高级别的评价等级评价,故该建设项目的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应选择的现状监测因子至少是()。【单选题】

A.、、二噁英

B.、二噁英

C.、二噁英

D.、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应选择的现状监测因子至少是和 等。

10、《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未规定排放限值的污染物是()。【单选题】

A.CO

B.

C.NOx

D.烟气黑度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适用区域划分及年限划分、分时段的锅炉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烟气黑度限值、锅炉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燃煤锅炉烟尘初始排放浓度和烟气黑度限值以及有关烟囱高度和监测的规定等。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下列关于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国家实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B.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下达
C.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遵守分解落实到本单位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
D.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分解落实
答案:A,C,D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国家实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由国务院下达,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分解落实。企业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应当遵守分解落实到本单位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在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属于( )。

A.环境保护基本法
B.环境保护单行法
C.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D.环境保护部门规章
答案:B
解析:
我国目前建立了由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政府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环境标准、环境保护国际条约组成的完整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环境保护法律包括环境保护综合法、环境保护单行法和环境保护相关法。环境保护综合法是指201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单行法包括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生态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相关法是指一些自然资源保护和其他有关部门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都涉及环境保护的有关要求,也是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一部分。

某类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区面积为160km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评价区内潜水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 )。

A.5个
B.7个
C.8个
D.11个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二级评价项目潜水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5个点,可能建设项目影响且具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2~4个。原则上建设项目场地上游和两侧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均不得少于1个,建设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不得少于2个。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