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历年真题(2021-04-01)

发布时间:2021-04-01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规定采用的环境影响评价识别方法有()。【多选题】

A.矩阵法

B.网络法

C.指数法

D.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叠加图法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口诀:矩网息。

2、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对规划方案中具体建设项目提出的环境准入要求不包括()。【单选题】

A.建设项目规模

B.建设项目总量控制

C.建设项目选址或选线

D.建设项目污染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包含具体建设项目时.应明确其建设性质、内容、规模、地点等。其中,规划的范围、布局等应给出相应的图、表。

3、下列污染物中,属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控制项目是()。【单选题】

A.甲硫醚

B.甲醇

C.硝基苯

D.苯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关于生态影响防护、恢复与补偿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涉及到敏感生态保护目标时,须提出可靠的避让措施或生境替代方案

B.应按照避让、减缓、补偿和重建的次序提出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的措施

C.所采取的生态影响防护、恢复的措施的效果应有利于修复和增强区域生态功能

D.应按项目实施阶段分别提出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并提出实施时限和估算经费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A选项的正确描述如下8.1.1所述。8.11应按照避让、减缓、补偿和重建的次序提出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的措施:所采取措施的效果应有利修复和增强区域生态功能。8.1.2凡渉及不可替代、极具价值、极敏感、被破坏后很难恢复的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如特殊生态敏感区、珍稀濒危物种)时,必须提出可靠的避让措施或生境替代方案。8.1.3涉及采取措施后可恢复或修复的生态目标时,也应尽可能提出避让措施:否则,应制定恢复、修复和补偿措施.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应按项目实施阶段分別提出,并提出实施时限和估算经费。

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社区医疗、卫生院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类别是()。【单选题】

A.Ⅰ类

B.Ⅱ类

C.Ⅲ类

D.Ⅳ类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一般社区医疗卫生院污水均进入市政管网,只做简单的达标分析,因此可以估测属于最低等级的项目类别。

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关于生态影响评价图件制作规范与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项目区域地理位置图成图比例未作规定

B.当成图范围过大时,可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分幅成图

C.生态影响评价图件制作基础数据来源包括已有图件资料、采样等信息

D.当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及以上时,应分幅单独成图,以提高成图精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D选项的正确描述是:当涉及敏感生态保护目标时,应分幅单独成图,以提高成图精度。B.32制图与成图精度要求生态影响评价制图的工作精度一般不低于工程可行性研究制图精度,成图精度应满足生态影响判别和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生态影响评价成图应能准确、清晰地反映评价主题内容,成图比例不应低于表B.2中的规范要求(项目区域地理位置图除外).当成图范围过大时,可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分幅成图;当涉及敏感生态保护目标时,应分幅单独成图,以提高成图精度。

7、《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不适用于()。【单选题】

A.粉煤灰临时堆场的建设

B.电镀污泥暂存场的建设

C.铅锌尾矿库的监督管理

D.建筑垃圾场的监督管理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B选项电镀污泥为危险废物。

8、某改扩建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内容可不包括( )。【单选题】

A.项目现有污染源调查

B.项目新增污染源调查

C.项目削减污染源调查

D.评价范围内与该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替代污染源调查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6.1.1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应调查分析项目的所有污染源(对于改、扩建项目应包括新、老污染源)、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拟建项目等污染源。如有区域替代方案,还应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的拟替代的污染源。6.1.2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可只调查分析项目污染源。

9、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的内容应给出()。【单选题】

A.基本水质因子不同时段在包气带中的迁移规律

B.基本水质因子不同时段在地下水中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C.预测期内水文地质单元边界处特征因子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D.预测期内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处特征因子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9.9.1给出特征因子不同时段的影响范围、程度,最大迁移距离。9.9.2给出预测期内场地边界或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处特征因子随时间的变化规律。9.9.3当建设项目场地天然包气渗透系数小1*cm/S或厚度超过100m时,须考虑包气带阻滞作用,预测特征因子在包气带中迁移。9.9.4污染场地修复治理工程项目应给出污染物变化趋势或污染控制的范围。

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声环境影响预测所需声源资料不包括()。【单选题】

A.声源空间位置

B.声源噪声源强

C.声源噪声变幅

D.声源种类和数量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b)声源参数1)建设项目声源对建设项目的空调、冷冻机房、冷却塔,供水、供热,通风机,停车场,车库等设施进行分析,确定主要声源的种类、源强及其位罝。2)外环境声源对建设项目周边的机场、铁路、公路、航道、工厂等进行分析,给出外环境对建设项目有影响的主要声塬的种类、源强及其位置。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
A. 原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B. 地下水开采过程中水质、水量、水位的变化情况,以及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C. 次生环境地质问题
D. 与地下水有关的其他人类活动情况调查

答案:A,B,D
解析:

某造纸厂日产凸版纸 3000t,吨纸耗水量 450t,经工艺改革后,生产工艺中采用了逆流漂洗和白水回收重复利用,吨纸耗水降至 220t。该厂每日的重复水利用率是( )。
A. 47.8%
B. 95.6%
C. 48.9%
D. 51.1%

答案:D
解析:
此题是一个文字描述题,在实际中应用较广。工艺改革前的造纸日用新鲜水量为: 3000 x 450=1 350000 ( t/d); 工艺改革后的日用新鲜水量为: 3000x 220=660 000 ( t/d);该厂的重复用水量为1350 000 - 660 000=6θ0000 ( t/d);该厂的
重复用水率为 (690000/1350000) x 100%=5 1.1%。当然,业以旦有很简洁的计算方法。

2018-46、某机械加工企业生产废水排向农田灌溉渠道,不能稳定达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关于该企业水污染防治措施相关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企业应改进处理工艺,使出水稳定达到污水排放标准
B. 该企业应改进处理工艺,使出水稳定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C. 该企业应改进处理工艺,使出水稳定达到相关回用标准后全部回用
D. 该企业应改进处理工艺,确保下游最近的农田灌溉取水点的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答案:C
解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