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历年真题(2021-06-18)

发布时间:2021-06-18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关于排污口设置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Ⅱ类水域禁止新建排污口

B.《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去除外)允许新建排污口

C.《海水水质标准》中二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

D.《海水水质标准》中三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GB3838—2002中Ⅰ、Ⅱ类水域和Ⅲ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GB3097—1997中一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现有排污口按水体功能要求,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以保证受纳水体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准。

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露天开采煤矿项目对所在水文地质单元内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多选题】

A.地下水水位下降

B.地下水水质恶化

C.土壤次生盐渍化

D.地下水资源量减少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露天开采煤矿项目需要疏干地下水涌水,有可能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并导致地下水资源减少;开采过程中的污染物会进入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质恶化。土壤次生盐渍化是不合理措施的影响,使地下水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使土壤表层盐分增加,C选项不选。

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适用于( )的环境影响评价。【单选题】

A.跨流域调水工程

B.县级市土地利用规划

C.跨省输油管道工程

D.省级水利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适用于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及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对应选项,排除A、B、C。

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下列情景中,属于常规预测情景的有()。【单选题】

A.预测新增污染源非正常排放日平均质量浓度

B.预测削减污染源非正常排放小时平均质量浓度

C.预测被取代污染源正常排放小时平均质量浓度

D.预测与拟建项目相关的其他在建项目污染源年平均质量浓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5、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域功能适用于( )。【多选题】

A.游泳区

B.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

C.一般工业用水区

D.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域功能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6、下列场所或实施中,噪声排放适用《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有( )。【多选题】

A.农贸市场

B.地铁风亭

C.学校锅炉房

D.酒店配套冷却塔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适用于对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的向环境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的管理、评价与控制。选项中的A、D符合本规定要求。

7、某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为4000/d,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该污水排放的收纳水体为Ⅲ类水质小河。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该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单选题】

A.—级

B.二级

C.三级

D.不定级,进行相关分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依据(内陆水体),1000m3/d≤题中污水排放量(4000/d)<5000/d,且受纳水体为Ⅲ类水质小河,地面水环境评价等级应为三级。

8、某项目经估算模式计算的D10%为3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评价范围是以排放源为中心、边长为()的矩形区域。【单选题】

A.2.5KM

B.3KM

C.5KM

D.6KM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项目排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即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另外,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题目汇总D10%为3km,故答案为D。

9、某建设项目位于内陆平原地区,大气评作等级为二级,距离该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探测站分别为55km和45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应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B.可采用该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连续1年的观测资料

C.可采用该高空气象探测站的实测数据

D.高空气象资料应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格点气象资料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对于一级评价项目,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的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5年内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如果高空气象探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高空气象资料可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50km内的格点气象资料。对于二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基本要求同一级评价项目,对应的气象观测资料年限要求为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高空气象探测资料。综上,本题答案选C。

10、某企业生产周期为12h。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该企业工业污水监测频率应为()。【单选题】

A.每天采样一次

B.每4H采样一次

C.每6H采样一次

D.每12H采样一次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工业污水按生产周期确定监测频率。生产周期在8h以内的,每2h采样一次;生产周期大于8h的,每4h采样一次。24h不少于2次。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某锅炉房现有燃煤锅炉烟气颗粒物排放限值为 80mg/m3,拟扩建一台燃煤锅炉,其烟气颗粒物排放限值执行 50mg/m3,受监测点位限值只能对混合后的烟气进行监测。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该锅炉房排放烟气颗粒物执行标准限值为()。

答案:C
解析: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规定,环评机构应当坚持( )的原则,遵守职业道德,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管理要求,确保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内容真实、客观、全面和规范。
A、公平、公正、公开
B、客观、公开、公正
C、公正、科学、诚信
D、公正、客观、诚信

答案:C
解析:
见教材P87。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生态背景调查受保护的生物物种时,如涉及()保护物种、珍稀濒危物种和地方特有物种时,应逐个或逐类说明其类型、分布、保护级别、保护状况等。

A:县级以上(含)
B:市级以上(含)
C:国家级
D:国家级和省级
答案:D
解析:
生态背景调查受保护的生物物种时,如涉及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物种、珍稀濒危物种和地方特有物种时,应逐个或逐类说明其类型、分布、保护级别、保护状况等。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