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考试《导则与标准》精选试题集锦(2)

发布时间:2020-10-09


成功是为努力者准备的,今天你努力了吗?今日小题库:2020年环境评价师考试《导则与标准》精选试题集锦(2),一起来检验学习成果吧。

1、下列对采用清洁生产、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企业优先采用了清洁生产工艺

B对污染环境的工艺和设备,国家实行淘汰制度

C国务院公布限制进制采用的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工艺名录

D依法被淘汰的设备,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

答案:AD

解析:对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工艺设备才实行淘汰制度,所以B错;名录的制定公布是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所以C错。

2、大中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规划,对饮食服务企业限制使用()。

A天然气 B液化石油气 C D清洁能源

答案:ABCD

解析:《大气污染防治法》第29条。

3、对未划定禁止使用高污染燃料区域的大中城市市区的其他民用炉灶,限期改用()。

A清洁能源 B C型煤 D固硫型煤

答案:AD

解析:《大气污染防治法》第29

4、对防治废气、粉尘和恶臭污染的规定说法正确的是:

A向大气排放粉尘的排污单位,必须采取防尘措施

B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应当回收利用

C向大气排放转炉气的,应当经当地环保部门批准

D向大气排放恶臭气体的单位,必须公告当地居民采取必要防护措施

答案:BC

解析:根据《气防法》的规定,排放粉尘的,应采取除尘措施所以A错;排放恶臭气体的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周围居民区受到污染。

5、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生产、进口消耗臭氧层的单位必须按照()进行生产、进口。

A国务院规定 B国家环保主管部门

C国务院有关部门核定的配额 D国务院核定的配额

答案:C

解析:《气防法》第45

6、()可以划定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

A省级政府 B国务院环保部门 C县级政府 D省级政府环保部门

答案:A

解析:《水防法》第20

7、某省内跨县市的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中,相关县市之间发生争议,协商不成,则对此保护区的划定方案应()批准。

A由省级政府环保部门审批 B由省级环保部门会同水利等有关部门提出方案,报省级政府审批

C由省级政府水行政部门   D有省级政府协调处理

答案:B

解析:《水防法实施细则》第20

8、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分为()

A一级和二级保护区 B核心区和缓冲区 C一级和外围区 D一类和二类

答案:A

解析:《水防法实施细则》第20

9、在生活饮用水一级保护区内禁止从事()

A排放污水 B新建排污口 C从事旅游开发 D建设各类水运码头

答案:ABCD

解析:《水防法》第20条和《水防法细则》第23

10、在()内不得新建排污口。

A生活饮用水源地 B风景名胜区 C重要渔业水体 D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保护区

答案:ACD

解析:《水防法》第27条,风景名胜区水体才是,所以B错。

今天的试题分享到此结束,预祝在接下来的考试顺利通过,如需查看更多环境评价师考试试题,记得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八题 煤田开采


某矿区拟新建12.0Mt/a的煤矿,井田以风沙地型为主。西高东低,相对高差20m,地表典型植被为沙生植物群落,植被覆盖率为25%;区域为半干旱温带高原大陆性气候,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


矿井服务年限3 5年,开采侏罗纪中统的9个煤层,总厚度平均约30m。开采方式为井工开采。矿井以三个水平分六个采区,逐次开拓全井田,开采煤层平均含硫量为0. 05%,配套建设选煤厂,矸石产生量为1.2*108t/a,属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拟排放矿区现有排矸场。该排矸场位于井田南边界外一条东西走向的荒沟内,该荒沟附近有一村庄,现有居民25户。


井田内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砂砾层潜水,潜水位仅埋深2~5 m,煤炭开采不会导通地表第四系砂砾层潜水。预计煤矿井开采地表沉陷稳定后下沉值平均为20m。


项目建设期为26个月,建设期主要施工废水包括井下施工排出的少量井下施工涌水、砂石料系统冲洗废水,混凝土拌和系统冲洗废水、机械车辆维护冲洗废水。


【问题】


1.列出沙生植被样方调查的主要内容。


2.简要分析地表沉陷稳定后地貌的变化趋势,给出因地表形沉陷导致的主要生态影响。


3.排矸场现状调查时,应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4.给出建设期主要施工废水处理措施。



答案:
解析:

1.列出沙生植被样方调查的主要内容。


答:沙生植被样方调查主要是进行物种调查、覆盖度调查,其主要内容有:


(1)调查样方周边植被生境


主要包括海拔高度、坡度、土壤类型与结构等;


(2)样方中植物情况


包括植物种类(包括优势种和建群种)及其拉丁学名、盖度、密度、频率、植株高度、生物量、优势度等。


(3)调查是否有国家或地方物种


如有保护物种,需对其生境及其生存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包括种类、数量、分布范围、生存状态与生境条件等。


2.简要分析地表沉陷稳定后地貌的变化趋势,给出因地表形沉陷导致的主要生态影响。


答:(1)地貌变化趋势有:


①由于地表移动,井田内(包括井田周边)会仍留下较多的裂缝,甚至形成季节性冲沟。


②由于井田下沉20m,原井田内西高东低相对高差20m的岗丘地形将消失,下沉区将形成外围西高东低的盆地。


③形成盆地会产生积水现象,特别是浅层地下水会补给入渗,形成水塘;水塘周边会生长非地带性的湿生植被替代原来的地带性沙生植被。


④总体来看,地表下沉稳定后,井田西高东低的岗丘地形将变为平地与盆地,且井田局地将由原来的风沙地貌演变为局地(水侵)湿地地貌。


(2)深陷导致的主要生态影响有:


①下沉盆地边坡会产生一定的水土流失。


②下沉盆地区域植物群落将发生变化,地带性的沙生植被将非地带性的水生或湿生植被替代,生态系统类型将发生变化。


③下沉盆地外围沙生植被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降,生存环境更为严酷,甚至面临死亡。


④如果盆地区原为牧场,则该牧场将受到破坏。


3.排矸场现状调查时,应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答:排矸场现状调查应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1)排矸场是否处于村庄主导风向下风侧,与村庄是否相距500m以上。


(2)排矸场是否存在扬尘污染问题,特别对附近村庄造成空气污染影响问题。


(3)排矸场是否影响了荒沟附近居民饮水。


(4)矸石山是否存在塌方及溃坝问题,是否会对附近居民的安全造成威胁,是否需要搬迁。


(5)防止矸石山自燃与爆炸的措施是否落实,是否采取防止矸石山自燃的分层堆放、分层垫铺黏土或石灰措施。


(6)对荒沟内及周边区域植被的破坏,是否采取了一定的生态恢复措施,效果如何。


(7)排矸场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


(8)对荒沟季节性排洪是否采取了相应的防洪排水措施。


(9)既有运输道路及两侧生态保护目标影响情况调查。


4.给出建设期主要施工废水处理措施。


答:对施工废水根据类别及其处理后的用途,分类处理:


(1)井下施工排出的少量井下涌水根据使用情况,采取设置过滤、中和、沉淀、生化处理或消毒等处理工艺。


(2)砂石料系统冲洗废水通过沉淀池处理,降低SS的含量,重复利用。.


(3)混凝土拌合系统冲洗废水既含有较高的悬浮物,又呈碱性,主要应通过沉淀池沉降、中和处理。


(4)机械车辆维护冲洗废水,应先设置隔油处理,然后再进人生化处理设施进行深度处理。



(2017年)某无指向性球形声源半径r=2m,距声源外表面1m处的A声级为L A,声源A声功率级L AW。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该声源源强表达量大小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L A>L AW
B.L AC.L A=L AW
D.L A与L AW大小关系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超过五年后开工建设,并未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限期要求内补办相关手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执行的处罚包括 ( ) 。

A.责令其停止建设
B.处二十万元以上的罚款
C.给予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机构通报批评
D.建设单位直接责任人员和其它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答案:A,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重新报批或者报请重新审核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的,由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手续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2017年)《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SO2浓度限值类型有()。

A.1h平均浓度限值
B.24h平均浓度限值
C.季平均浓度限值
D.年平均浓度限值
答案:A,B,D
解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