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题(2021-02-06)

发布时间:2021-02-06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交通干线道路两侧铅垂向Z振级标准值为()。【单选题】

A.昼间70DB,夜间67DB

B.昼间75DB,夜间72DB

C.昼间80DB,夜间75DB

D.昼间80DB,夜间80 DB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2、下列建设项目中, 适用《建设项目竣工 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的有()。【多选题】

A.水利水电

B.汽车制造

C.轨道交通

D.电解铝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建设项目中, 适用《建设项目竣工 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的有水利水电;轨道交通。

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在进行货币化经济损益核算时,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后果包括()。【多选题】

A.直接和间接影响

B.长期和短期影响

C.可逆和不可逆影响

D.不利和有利影响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在进行货币化经济损益核算时,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后果包括直接和间接影响、不利和有利影响。

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线性工程重点针对()判定评价等级。【多选题】

A.泵站

B.阀室

C.加油站

D.维修场所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根据导则HJ964-2018的6.2.5线性工程重点针对主要站场位置(如输油站、泵站、阀室、加油站、维修场所等)参照6.2.2分段判定评价等级,并按相应等级分别开展评价工作。

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评价受发电厂噪声影响的日托幼儿园处两声环境质量,必须选择的评价量是( )。【单选题】

A.A声功率级

B.最大A声级

C.夜间等效声级

D.昼间等效声级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评价受发电厂噪声影响的日托幼儿园处两声环境质量,必须选择的评价量是昼间等效声级。

6、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关于验收调查标准,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A.对已修订新颁布的环境保护标准,按新标准进行验收

B.现阶段暂时还没有环境保护标准的可按实际调查情况给出结果

C.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中有明确规定的,按其规定作为验收标准

D.原则上采用环评阶段经环境保护部门确认的环境保护标准与环境保护设施工艺指标进行验收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关于验收调查标准,说法正确的有:(1)现阶段暂时还没有环境保护标准的可按实际调查情况给出结果;(2)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中有明确规定的,按其规定作为验收标准;(3)原则上采用环评阶段经环境保护部门确认的环境保护标准与环境保护设施工艺指标进行验收 。

7、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关于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应避开石灰岩溶洞发育带

B.不应选在城市I农业发展规划区

C.于飞机场的距离应在3000m以上

D.应位于重现期不小于50年一遇的洪水位之上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修改单,这些距离都应该依据环评结论而定。

8、通过调查某建设项目涉及的物质及工艺系统,并对其危险性和环境敏感性判断得出环境风险潜势为Ⅰ,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该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单选题】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开展简单分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根据建设项目涉及的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和所在地的环境敏感性确定环境风险潜势,按照表 1 确定评价工作等级。风险潜势为Ⅳ及以上,进行一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Ⅲ,进行二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Ⅱ,进行三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Ⅰ,可开展简单分析。

9、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选择应避开的区域有()。【多选题】

A.石灰溶洞发育带

B.活动沙丘区

C.湿地和低洼汇水处

D.冲击扇及冲沟地区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选择应避开的区域有石灰溶洞发育带;活动沙丘区;湿地和低洼汇水处。

10、某一级评价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距离估算模式计算的D10%为2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评价范围是以项目厂址为中心区域,自厂界外延,边长为()的矩形区域。 【单选题】

A.2km

B.2.5km

C.5km

D.50km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某一级评价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距离估算模式计算的D10%为2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评价范围是以项目厂址为中心区域,自厂界外延,边长为5km的矩形区域。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6年)下列废气除臭方法中,属于化化学法的是( )。

A.掩蔽法
B.重力法
C.冷凝法
D.燃烧法
答案:D
解析:
2019版教材P399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规定:项目申报单位在向项目核准机关报送申请报告时,需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附送的文件中包括()。
A.环境影响报告表 B.环境影响报告书
C.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
D.环境影响登记表

答案:C
解析:

某市建成区南北长10km,东西宽10km。某日AQI指数为101,环境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水平,当天平均混合层高度为200m,风向为北风,平均风速为3m/s。预计第二天平均混合层高度为600m,风向仍为北风,平均风速下降到2 m/s,在污染源排放不变的情况下,第二天环境空气质量预计是( )。

A.重度污染
B.中度污染
C.维持轻度污染
D.空气质量好转
答案:D
解析:
概念型。气象学上把空气的水平运动成为风。风对大气污染物起到输送作用和冲淡稀释作用。污染物在大气中的稀释扩散取决于大气的运动状态。大气的运动由风和湍流来描述。因此,风和湍流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稀释扩散的最直接、最本质的因子。风速越大,湍流越强,扩散的速率就越快,污染物的浓度就越低。题中,平均风速仅下降了1m/s,对改变空气质量没有明显的影响。需要考虑垂直扩散,由教材原文,混合层高度决定了垂直方向污染物的扩散能力,随距离增加污染物浓度衰减很快,此现象也说明了在强不稳定条件下,污染物在垂直方向很快扩散到地表。题中,混合层高度由200m提升到600m,因此污染物浓度衰减很快,空气质量好转。选D。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建设项目审批和事中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现环境影响文件存在( )的,应当依法对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和相关人员进行处罚。

A.信息公开内容不完整
B.重要环境保护目标遗漏
C.主要环境保护措施缺失
D.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错误
答案:B,C,D
解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第十二条条规定,建设项目审批和事中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存在重要环境保护目标遗漏、主要环境保护措施缺失、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错误、因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所提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不合理而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或存在重大环境风险隐患的,对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和相关人员,除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并处罚款外,还应当依法追究连带责任。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