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每日一练(2022-02-11)

发布时间:2022-02-11


2022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考试共题,分为。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 )应当依法将符合条件的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单选题】

A.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D.县级以上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第五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将符合条件的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开发水资源,应当充分考虑()需要。【单选题】

A.工业用水

B.农业用水

C.生态环境用水

D.城乡居民生活用水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用水需要。

3、某热电联产火电机组建设内容发生变动,根据《关于印发环评管理中部分行业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的通知(试行)》,不属于该建设项目重大变动的是( )。【单选题】

A.冷却方式变化

B.排烟高度降低

C.配套灰场重新选址

D.供热替代量减少10%以下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D供热替代量减少10%以下不属于该建设项目重大变动的内容。

4、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下列关于公众参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规划的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以及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征求公众意见

B.规划编制机关在专项规划批准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审前,应当征求公众意见

C.规划编制机关采取调查问卷、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

D.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机构采取调查问卷、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篇章的意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C选项“规划编制机关采取调查问卷、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说法正确。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对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工业设备的有关规定,使用固定设备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工业企业,必须按规定向所在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报的内容包括( )。【多选题】

A.可能产生的最大噪声值

B.防治噪声污染的技术资料

C.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设施情况

D.造成环境噪声污染设备的种类、数量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在工业生产中因使用固定的设备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工业企业,必须按照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报拥有的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的种类、数量以及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所发出的噪声值和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设施情况,并提供防治噪声污染的技术资料。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的种类、数量、噪声值和防治设施有重大改变的,必须及时申报,并采取应有的防治措施。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以下应当划分为基本草原的是( ).

A.割草地
B.放牧场
C.旅游价值的草原
D.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草原
答案:A
解析:

离速公路梭工验收项目
【素材】
南方某高速公路,路线长度49.55km,设计行车速度为100km/h,按双向六车道进行建设。规划路基全宽42m,全线线路推荐方案共有特大桥6座(6550m)、大桥7座(1944m)、中桥5座(314m)、高架桥3座(7811m)、涵洞26道、互通式立交8处、分离式立交7座(6770m)、通道及天桥24座。收费站7处、服务区1处、养管工区1处,另有道路排水、道路照明、道路绿化、交通管理、运营管理等设施。永久占地6804亩,临时征地420亩。计价土石方537.844万m3,排水及防护工程17.716万m3,特殊路基处理12.11km。
项目所在地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21.8℃。最低月平均气温(1月)12.4℃,最高月平均气温(7月)28.4℃。全年降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94.1mm,最大年降雨量为2566.8mm,最小年降雨量为1045mm。降雨集中在4~9月,以5月、6月降雨量最多。历年4~6月为梅雨季节,7~9月为台风季节。
所经区域的地貌类型大体可分为丘陵、中山、台地、三角洲平原、海涂。沿线地区属南亚热带,多数亚热带常绿树种、经济林木和作物在这一地区均能生长。该项目由北向南,跨越了城乡结合部和郊区农村林地带,所经地区植被种类丰富且多样,经初步调查,有樟科、山茶科、野牡丹科等植物。
项目将经过由该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两处森林公园,面积分别为6.2km2和3.4km2,森林公园内有两处疗养区。
所经水域处于珠江入海口河网地区,项目从北往南先后跨越的水体有:A水道、B水道、C水道,D水道。评价范围内的A水道和B水道属农业用水区,评价范围内的C水道属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评价范围内的D水道属工业用水区。
在该高速公路的AK7+000的西向80m处有一中学,在AK12+150的南向60m处有一住宅小区,在AK37+500~AK37+800的北向30~150m处有两处居民区。在AK37+1000处穿过一高档住宅区。
2007年该高速公路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技术人员在对噪声敏感点监测
时,在公路两侧距路肩小于200m范围内选取了7个有代表性的噪声敏感区域进行设点监测;在进行噪声衰减测量时,选择在公路垂直方向距公路中心线30m、60m、120m、180m处设点监测;对声屏障的降噪效果监测时在声屏障保护的敏感建筑物户内靠公路处布设观测点位;选择车流量有代表性的路段监测时,在距公路路肩80m、高度1.5m范围内布设12h连续测量点位。
【问题】
1.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验收调查的地理范围主要有哪些?
2.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水、声环境采用的验收标准有哪些?
3.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调查的重点及其基本内容有哪些?
4.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该技术人员对声环境监测布点的方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更正。

答案:
解析:
1.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验收调查的地理范围主要有哪些?
答: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验收调查的地理范围如下:
(1)生态环境调查范围:以公路中心线两侧500m内为主要调查范围。包括公路主要的取弃土(渣)场、临时占地、拦渣工程、护坡工程、土地整治工程、绿化工程及公路排水工程等。
(2)声环境调查范围:公路中心线两侧200 m范围内主要声环境敏感点,重点调査100m范围内受影响的敏感点。
(3)水环境调査范围:公路沿线从北往南先后跨越的A水道、B7K道、C7JC道、D7K道以及收费站(7处)、服务区(1处)、养管工区(1处)的废水排放口。
(4)公众意见调查范围:公路沿线直接受影响的单位和居民以及在公路上行驶的司乘人员。
2.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水、声环境采用的验收标准有哪些?
答: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水、声环境采用的验收标准如下:
(1)废水排放标准。该项目竣工验收时各公路设施排水均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具体执行的级别见表1。

(2)噪声。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中5.1.4的要求:“一般评价对象和重点评价对象中的居民住宅,应执行GB3096中的4类标准。重点评价对象中的学校教室、医院病房、疗养院住房和特殊宾馆,应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2类标准。”因此,该公路途经的森林公园的疗养院、中学执行2类标准,居民区和公路沿线执行4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2。

3.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调査的重点及其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1)调查重点。公路建设及试运营期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和声环境影响,以及报告书和设计中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旳落实情况及其有效性。
(2)生态环境影响调查的基本内容。
①自然生态环境分析:
?对水环境的影响。对A水道、B水道、C水道、D水道和二级水源保护区水质环境和水生生态的影响。
?对动物的影响。从涵洞、大小桥梁对动物的阻断效应方面进行分析。
?对植物的影响。从现状和影响调查两方面进行分析。
②农业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从采取的措施、对农业造成的损失方面进行分析。
③水土流失影响调查。从土石方调查、取弃土(渣)调查及措施的有效性、临时占地及其恢复措施的有效性、边坡整治措施、综合排水工程、防洪工程措施等方面调查。
④隧道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从排水、植被生长情况进行分析。
⑤景观影响分析。从对两处森林公园的影响、工程设计和周边环境景观的协调性进行分析。
(3)声环境影响调查的基本内容。
沿线声环境敏感点调查。包括中学、疗养院、居住区。
沿线声环境现状监测。监测的内容有四方面:敏感点的监测;公路垂直方向的噪声衰减监测;声屏障的降噪效果监测;车流量有代表性的路段的监测。
(4)大气环境的调查内容。对沿线敏感点包括中学、疗养院、居住区的环境空气质量的调查。
4.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该技术人员对声环境监测布点的方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更正。
答:错误有三处。更正如下:
(1)依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公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高速公路噪声监测应在公路垂直方向距路肩(非中心线)20m,40m,60m,80m,120m处设点进行噪声衰减测量。
(2)声屏障的降噪效果监测应在声屏障中部、屏后10m和20 m及敏感建筑物户外1m处布设观测点位,屏外平行位置同等距离设置对照站位。
(3)选择车流量有代表性的路段,在距公路路肩60m、高度大于1.2m范围内布设24h连续测量点位。
【考点分析】
1.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验收调查的范围主要有哪些?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八、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2)确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的范围”。
举一反三:
一般情况下,验收调查范围包括地理范围和工作范围,地理范围指的是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所确定的评价范围和工程对环境的实际影响范围。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第四条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工作范围应包括:
(1)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各项环境保护设施,包括为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所建成或配备的工程、设备、装置和监测手段,各项生态保护设施。
(2)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有关设计文件规定的应采取的其他各项环境保护措施。
2.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水、声环境采用的验收标准有哪些?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八、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
测与调查(3)选择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的标准”。
举一反三:
由于建设项目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指标是按照评价阶段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的环境标准设计或采购的,因此验收阶段应当按照设计阶段的环境标准进行验收,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遇到以下情况:
(1)评价阶段的标准已修订或废止,现行标准为新的或修订后的标准.验收阶段仍应按原标准验收,同时应采用新标准对其进行校核。对符合原标准要求但不能满足新标准要求的,可视为符合验收条件,但应提出进一步的改进要求,作为工程环境保护验收后需继续完成的工作。
(2)评价阶段未确定评价标准.验收阶段应根据环境的实际功能要求或污染物的排放去向,用现行的环境标准进行验收。对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列入的项目,可以釆用设计指标或设施的设计参数作为验收依据。
3.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调查的重点及其基本内容有哪些?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八、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5)确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的重点与内容”。
4.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该技术人员对声环境监测布点的方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更正。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八、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4)确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点位”。
验收监测布点原则上应与环境影响评价阶段的监测点位相同,根据验收调查的实际情况,也可适当增减或调整监测点位。调整的原则是:监测点位在总体和宏观上须能反映工程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各点位的具体位置须能反映所在区域环境的污染特征;尽可能以最少的断面获取足够的有代表性的环境信息;环境敏感目标必须设置监测点位;同时还须考虑实际采样时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草原保护、建设、利用规划应当与( )相协调。
A、环境保护规划
B、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C、防沙治沙规划
D、水土保持规划

答案:A,C,D
解析:
见教材P150。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